学术投稿

宜兴地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现状分析

任月如;赵祥海;韩琳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宜兴地区急性ST段拾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现状,为该地区急性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91例发病时间≤12h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发病至门急诊时间、门急诊至球囊扩张时间(门球时间)、门急诊至静脉溶栓时间(门针时间).结果:191例急性STEMI,97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2例行溶栓治疗,72例未行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率62.3%.门针时间平均48±10.2 min,门球时间平均124±36.4 min,发病至门急诊时间平均212±138 min.结论:宜兴地区急性STEMI再灌注治疗率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主要为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及经济等原因.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泸州地区青少年患者正畸治疗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

    目的:对泸州地区青少年儿童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的COHRQOL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为泸州地区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在泸州市三所初高中学校随机选取12~15岁600名中学生,使用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the child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COHIP)进行调查并作为对照,随机选取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12~15岁的400名初诊患者(治疗前组),与已结束正畸治疗正戴用保持器的青少年患者(保持器组)400名,并在青少年患者(治疗前组)中随机选取100人作,追踪随访至8个月作为治疗中监测,将三组得出的COHIP分值进行比较,统计检验诊疗前后的COHIP均值差异性,分析治疗结果满意度与量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将青少年正畸患者(正畸前组和保持器组)和正常青少年在COHIP总分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在COHIP总分、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会-情感健康,自我形象和学校环境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追踪病例方面(追踪至8月),青少年患者治疗前组,追踪8月组和治疗后保持器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COHRQOL)存在影响.

    作者:苟诗然;邵艳琳;袁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龋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 概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别名士当归酸,是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药用草本植物等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能够从1620多种植物分离出来[1-3],主要存在于夏枯草、女贞、油橄榄、连翘、木瓜等植物中[4].其大部分以游离酸或糖苷的形式存在,分子式为C30H48O3,结构式见图1[5].作为一种天然药物,OA的毒性很低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病毒、消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抑制免疫(免疫双向调解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糖、保肝、护肾、抗艾滋病毒等,是治疗急性黄胆型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吴悠;张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垂直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垂直放置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经鹰嘴截骨入路或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垂直放置双重建钢板治疗的21例肱骨远端C3型骨折病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5~41岁,平均28.67岁,均系车祸伤.伴桡神经损伤2例,尺神经损伤3例,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3例,合并同侧孟氏骨折3例.结果:21例患者术后随访9~15月,平均12.1月.1例Gustillo 2型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切口红肿,经红外线照射及对症等治疗后愈合,未发生关节内感染,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退钉,未出现鹰嘴截骨的相关并发症.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于末次随访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末次随访时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系统进行评估:优13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48%.结论:垂直放置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具有暴露充分、直视下良好整复关节面、内固定坚强可靠的优点,能满足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浩贤;昝中学;严利军;樊强;唐华;陈思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质网伴侣分子GRP78在胆管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在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QBC939、RBE和HCCC-9810,应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表达,用CCK-8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GRP78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胆管癌细胞中GRP78呈高表达,且GRP78的高表达不依赖于内质网应激.干扰GRP78表达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结论:GRP78对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起重要促进作用,GRP78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靶点价值.

    作者:王忠琼;冯春红;段春燕;夏先明;代荣阳;李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MMP-2及MMP-9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不同发展阶段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以探讨这些活性物质在A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AL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其血清MMP-2及MMP-9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并对AL患者进行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的动态检测;骨髓涂片在显微镜下按常规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原始加幼稚细胞比例.结果:①AL组初诊时血浆MMP-2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L组初诊时血浆MMP-9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时,血清MMP-2及MMP-9含量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过2-3个疗程的治疗后,未达到缓解[包括部分缓解(PR)和未缓解(NR)]时,上述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AL初诊患者治疗前血清MMP-2及MMP-9水平与骨髓原始加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P< 0.05,r =0.618和P<0.05,r=0.368).结论:动态监测AL患者血清MMP-2及MMP-9水平,可作为白血病病情进展、疗效过程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发病情况及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巴曲酶低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治疗组,采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发EAE动物模型.观察小鼠发病潜伏期、进展期和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计算其相对阳性面积.结果:与EAE对照组比较,巴曲酶各治疗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进展期明显缩短,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呈剂量依赖关系;巴曲酶各治疗组中纤维蛋白沉积量较EAE组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EAE对照组、巴曲酶各治疗组的纤维蛋白沉积量与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与进展期及发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巴曲酶通过减少脑组织纤维蛋白沉积而发挥对EAE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元;马丽;李作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L-17A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IL-17A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30只SPF级昆明白雌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滴入铜绿假单胞菌悬液,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滴人生理盐水,造模后第3、9、24 h通过心脏采血处死小鼠,每次各5只.将小鼠的肺组织制做成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IL-17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7A的浓度.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变化,模型组肺泡结构破坏逐渐加重,肺泡腔炎症细胞浸润逐渐明显.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IL-17A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IL-17A的浓度在造模后3h无明显差异,造模后9h和24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血清中IL-17A与肺泡炎积分呈正相关(r=0.852,P=0.00).结论:IL-17A可能通过炎症细胞的募集参与了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炎症反应及早期对病原菌的清除过程.

    作者:于文清;黄成亮;范贤明;范建;王文军;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yclin D1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实验使用第3~7代细胞.经鉴定的PASMCs给予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5 ng/ml、50 ng/ml、100 ng/ml CTGF培养48 h.采用WST-1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yclin D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各组PASMCs的OD值均逐渐升高,当浓度达到5 n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浓度依赖性;随着CTGF浓度的增加,各组PASMCs的Cyclin D1 mRNA和蛋白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结论:CTGF通过上调Cyclin D1表达促进PASMC增殖.

    作者:李刚;夏纪毅;宋雪琴;刘斌;赵健;贾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53家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由细胞凋亡过度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共同的病理特征是特定细胞群的进行性丢失,但不同的类型病理改变不同.P53基因家族由P53、P63和P73组成,均参与细胞周期和凋亡途径的调控.P53家族蛋白均能激活P53调节的启动子,从而诱导细胞凋亡[1].P53的主要功能是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

    作者: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文献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关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针刺疗法和药物疗法.方法:以针刺、针灸、绝经后骨质疏松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等关于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对照试验,治疗组以针刺治疗为主,对照组以药物治疗为主,以骨质疏松症总有效率和骨密度改变为测量指标.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并对其中9篇文献采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365例,对照组252例.其中4个研究总有效率合并RR=1.38,95%CI为[1.15,1.65].Z=3.51,P=0.0004,显示针灸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研究治疗后骨密度值改变合并WMD=0.06,95%CI [0.02,0.10],Z=2.91,P<0.05,显示针灸疗法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上较药物疗法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但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作者:李胜;张丰正;王鸿度;江洋;潘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宜兴地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分析宜兴地区急性ST段拾高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现状,为该地区急性STEMI早期再灌注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91例发病时间≤12h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发病至门急诊时间、门急诊至球囊扩张时间(门球时间)、门急诊至静脉溶栓时间(门针时间).结果:191例急性STEMI,97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2例行溶栓治疗,72例未行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率62.3%.门针时间平均48±10.2 min,门球时间平均124±36.4 min,发病至门急诊时间平均212±138 min.结论:宜兴地区急性STEMI再灌注治疗率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主要为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及经济等原因.

    作者:任月如;赵祥海;韩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Western blotting中低丰度蛋白转膜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Western blotting转膜方法,提高低丰度蛋白转膜效率.方法:在Western blotting转膜过程中,采用不同孔径的PVDF膜、不同的转膜时间及不同的甲醇含量进行转膜.转膜后,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PAGE胶上蛋白残留情况,ECL发光法检测FGFR1曝光强度.结果:通过改变膜孔径大小和转膜时间所得实验结果可见,孔径为0.22 μm的PVDF膜转移2h的转膜效率更高.通过改变转膜液中甲醇含量所得实验结果可见,甲醇含量为10%转膜效率更高.结论:本实验对Western blotting转膜过程中低丰度蛋白的转膜方法进行了成功改进,改进后能提高蛋白显影强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方便可行的操作方法.

    作者:牟宏宇;罗波;何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水通道蛋白7、9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但当有渗透压梯度存在时,红细胞和某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水通透性远超出简单扩散强度,因此有人认为简单扩散并非是水进出细胞膜的唯一方式,并提出了膜蛋白可介导水转运的假说[1-2].直到1988年,Agre等首次从人红细胞中分离和鉴定出1种28KD的内在膜蛋白(CHIP28),该蛋白具有极强的水通透性,进一步证明CHIP28就是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后由人类基因组委员会定名为Aquaporin1 (AQP1).实验还发现有些水通道蛋白不仅可以转运水,还可以转运一些小分子物质(比如甘油、尿素),因此根据水通道蛋白对物质转运的专一性将其分为两亚类:一类是水通道蛋白,它们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另一类是水甘油通道蛋白,该亚类不仅允许水分子通过,还允许甘油、尿素甚至某些无机离子通过,其中甘油为重要故得名.

    作者:郑丁;朱晓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Wagner翻修股骨柄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评价术后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和骨愈合情况.股骨侧假体选择Wagner翻修股骨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9.2月.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下沉.无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7±10.77分提高到术后87.10+4.68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agner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中,可获得良好的远端固定,近期疗效满意.

    作者:谭美云;杨洪彬;张忠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剔除死亡大鼠后每组各5只.假手术组只分离颈内外动脉,其余两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损伤模型.用Longa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行为学障碍程度,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缺血侧额叶皮层区以及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PCNA的阳性表达.结果:再灌72 h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缺血侧SVZ及皮层区PCNA的阳性表达显著增加(P< 0.01,P< 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能通过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CNA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的增殖和DNA的修复从而改善其神经行为功能.

    作者:胡光强;余录;张丰正;高小青;杨朝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风险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200例待产妇,按手术登记号的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为手术中开展风险管理制度的产妇,对照组为剖宫产中未开展风险管理制度的产妇,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剖宫产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为6.0%、96.0%和94.0%,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6.0%、82.0%、80.0%,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结论:剖宫产手术护理中通过开展有效、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率,积极促进护患和谐关系.

    作者:徐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D2-40与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D2-40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202例结直肠癌患者D2-40及nm23进行检测,分析结直肠癌淋巴管浸润(lymph vessel invasion,LVI)情况及nm23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nm23在结直肠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41.6% (84/202),其表达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病理分期TNM Ⅰ~Ⅱ与Ⅲ~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VI在结直肠患者中阳性表达率为14.9%(30/202),其表达在直肠癌患者和结肠癌患者之间、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之间、病理分期TNM Ⅰ~Ⅱ与Ⅲ~Ⅳ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VI阳性组淋巴结转移数量水平高于LVI阴性组(P<0.05);nm23的表达及表达的阳性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LVI与nm23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LVI和nm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检测对结直肠癌的分级分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鑫;龙汉安;肖秀丽;郭庆喜;蒲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加磷酸蒸馏提取二氧化硫,以KOH溶液(25 mmol/L)—四氢硼钠溶液(10 mmol/L) (9∶1)混合溶液为吸收液.色谱柱为IonPac(R)AS11-HC色谱柱(4 mm×250mm,9.0μm);柱温28℃;淋洗液A氢氧化钾溶液(15 mmol/L);淋洗液B氢氧化钾溶液(40 mmol/L);梯度洗脱;淋洗液流速ml/min;电导检测法(电导池温度28℃).结果:亚硫酸根进样量在0.2252μg ~1.8016 μg范围内与亚硫酸根色谱峰的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低定量限以被测定溶液计算为0.029 μ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白芷中二氧化硫的定量检测.

    作者:余敏灵;王小林;陈文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眼外伤患儿家长护理能力的两种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模式健康教育方法在提高眼外伤患儿家长对患儿护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1 1年4月至2012年4月从我院正常出院的100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于出院时由护士向家长口头讲解相关护理知识,观察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增加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时护士对家长在饮食、洗澡、点眼药、卫生用眼、洗眼等操作的模拟培训.出院时考核家长对所学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第2周时调查患儿正确用眼、眼压以及各种感染等再次就医情况;第4周时电话回访了解患儿视力提高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所学护理知识的掌握明显好于传统组,观察组患儿再次就医率低于传统组,观察组患儿视力提高明显好于传统组.结论:护士口头讲解与家长个体训练相结合,能够提高家长对眼外伤患儿护理能力,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患儿视力提高,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文领;袁梅;刘元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同期行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2例患者手术取得成功,结石完全清除,手术时间为52~107min,术后平均住院6.5(5~9)d.术中术后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同期行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程波;姜睿;程勇;杨海帆;裴利军;何启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