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两种允许总误差标准在评估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分析质量及选择质控程序中的应用比较

张路;王薇;王治国

关键词:允许总误差, 质量, σ度量, 质控规则
摘要:目的:评估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和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提供的允许总误差在σ度量评估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分析质量应用中的差异,用操作过程规范图(OPSpecs 图)来选择适当的质控程序。方法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4年2月常规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及2014年第一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中获得某一家实验室21个检测项目的变异系数(CV%)及百分差值(用其估计偏倚大小),利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和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计算两个批次质控品的σ值。使用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设计软件(QCCS)绘制21个项目的操作过程规范图(OPSpecs 图),根据该图选择质控程序。结果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得到的σ值在0~7之间。而使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计算的σ值大多在3~15之间。在标准化方法决定图上,使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评估的试验分析性能普遍比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得到的高至少一个层级。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制定的质控程序明显比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下制定的质控程序严格。使用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的质控程序中,多规则检测四次的有:ALB,ALP,Ca,Cl,TC,Crea,Glu,LDH,K,Na,TP,TG 和 Urea;13 s 检测四次的有:Mg;12.5 s 检测两次的有:CK,AMY 和 Fe;13 s 检测两次的有:TBIL;13.5 s 检测两次的有:ALT,AST 和 UA。结论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较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严格,临床实验室还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质量水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miR-193a-3p 水平增加及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 miR-193a-3p 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作为肾透明细胞癌分子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0~2014年期间107例住院肾透明细胞癌患者(TNM 分期Ⅰ期76例、Ⅱ期16例、Ⅲ期2例、Ⅳ期8例和未知5例)未经治疗前血清样本,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方法检测 miR-193a-3p 含量,并以10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癌健康人作对照。ROC 曲线分析血清 miR-193a-3p 水平对肾透明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qRT-PCR 检测证实,miR-193a-3p 在总体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294±1.526 vs 1.944±0.600,P=0.000)。TNM Ⅰ期(3.411±1.676 vs 1.944±0.600,P =0.000)、Ⅱ期(2.926±0.927 vs 1.944±0.600,P =0.001)和Ⅳ期患者(2.926±0.894 vs 1.944±0.600,P =0.000)血清中 miR-193a-3p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早期(Ⅰ期)的血清 miR-193a-3p ROC 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20(95% CI,0.756~0.883),敏感度为80.3%,特异度为93.5%。结论miR-193a-3p 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并有较高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有望作为该病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唐海霞;王成;路美玲;张春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方法改良的探讨

    目的:改良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Osmotic fragility test,OFT)验证改良方法与标准操作方法结果一致性。方法对 OFT 采取加样取量及检测试剂减半和采用不同检测设备进行比色评价改良方法检测效果,即选取脆性增大和脆性降低样本100例(阳性50例,阴性50例),用一种加样改良和测试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结果比对。结果100例OFT 样本采取加样量与试剂减半检测出的结果与厂家标准操作加样量所测结果验证一致(T=1.6608,P >0.05),两组数据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FT 改良方法替代传统 OFT 初筛方法可以更快、更客观地出结果服务于临床,且能有效地降低试剂和人力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因此,该法可作为批量计生体检单位及检测设备缺乏的基层医院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方法首选条件。

    作者:张玲;胡朝晖;潘建华;吴鹏;周锐雄;朱庆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利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检测人和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倍增时间的研究

    目的:利用 xCELLigence 实时细胞检测系统快速有效检测人和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倍增时间。方法将用胶原酶-胰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并用免疫荧光鉴定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以及购买获得的人类气道平滑肌细胞,按照3000个/孔的密度种植于 xCELLigence 检测系统布满芯片的 E-plate 培养板内,记录增殖情况100 h 后,用 RTCA Software Package 2.0软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结果利用 xCELLigence 实时细胞检测系统获得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倍增时间为23.96±0.47 h,与文献资料提供的数据一致,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8.62±0.15 h,计算过程简单省时。结论细胞实时分析系统可以有效便捷检测贴壁细胞的倍增时间,为以气道平滑肌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呼吸疾病基础研究提供实验参考数据和方法。

    作者:王文倩;王宇;徐玉东;杨永清;尹磊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肺癌 A549/DDP 细胞hMLHl,MGMT 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e)对体外培养的顺铂(DDP)耐药株肺癌 A549/DDP 细胞 hMLH1,MG-MT 基因启动子区 DNA 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癌细胞 hMLH1和 MGMT 基因失活的机制及去甲基化制剂对 hMLH1和 MGMT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5-Aza-Cde 处理体外1640培养的肺癌 A549/DDP 细胞,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 hMLH1和 MGMT 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 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 hMLH1和 MG-MT mRNA 的表达。结果在对照组 A549细胞当中 hMLH1基因是非甲基化状态和高表达,而 MGMT 显示为低甲基化(部分甲基化)状态和高表达;而在顺铂耐药株 A549-DDP 中,hMLH1和 MGMT 基因均显示高甲基化状态,mRNA 表达下调。结论hMLH1和 MGMT 基因甲基化修饰程度与 mRNA 的表达呈相关性改变,证明 hMLH1,MGMT 基因甲基化可能是 A549对顺铂耐药的因素之一。

    作者:王虹;李丽丽;张吉才;高波;骆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步检查的比较分析

    目的:旨在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疗效判断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以及治疗观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步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及活检标本,回顾分析28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活检结果,对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瘤细胞形态、浆细胞浸润度、增殖模式、骨髓间质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活检的增生程度及浆细胞浸润度明显高于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01);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高于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簇片结节型33例(11.66%)、间质型86例(30.39%)、结节间质型112例(39.58%)、弥漫塞实型52例(18.37%);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小成熟浆细胞型77例(27.21%)、幼稚浆细胞型148例(52.30%)、原始浆细胞型36例(12.72%)、网状浆细胞型22例(7.77%)。结论骨髓活检能够准确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度、骨髓纤维化情况;骨髓涂片骨髓瘤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涂片与活检同步检查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韩秀蕊;杨娣娣;李艳春;赵园;张丽洁;王九菊;魏绪仓;周家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武汉地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药物代谢相关基因 CYP2C19的多态性分布分析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冠心病介入患者氯吡格雷代谢相关基因 CYP2C19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进行介入治疗(PCI)的3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芯片法检测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 CYP2C19*1,*2,*3基因,并将患者按 CYP2C19基因型别分为不同代谢类型:强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1/*3),弱代谢型(*2/*2,*3/*3,*2/*3)。结果根据 CYP2C19基因多态性位点功能代谢分型,携带 CYP2C19*1的强代谢型(*1/*1)占43.4%,携带 CYP2C19*2或*3的中间代谢型(*1/*2和*1/*3)及弱代谢型(*2/*2,*2/*3和*3/*3)分别占42.4%,14.2%。不同性别在 CYP2C19基因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武汉地区冠心病介入患者中分布有较多的 CYP2C19氯吡格雷代谢功能缺失基因。

    作者:韩瑞玲;李艳;吴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 ICU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现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 ICU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的感染现状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 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小榄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 ICU 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比较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012年(干预前)和2013年(干预后)ICU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结果2012年(干预前)和2013年(干预后)从小榄医院 ICU 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别为71株和57株,其主要来源于呼吸系统感染,分别占94.4%和84.2%。该项方案干预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由77.5%降为66.7%;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显著降低(χ2>3.84,P <0.05)。结论该项方案干预后,ICU 患者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干预前,其中有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降低。

    作者:黄健云;芮勇宇;莫和国;黎泳仪;陆小琴;欧水连;邴晏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Bcl-6mRNA在HIV/AIDS患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 Bcl-6 mRNA 在 HIV/AIDS 患者滤泡辅助性 T 细胞(Tfh)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筛选2014年5月~11月期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经 HIV 抗体确证实验阳性者60例,根据CD4+ T 细胞数将 HIV/AIDS 患者分为 A(CD4<200个/μl),B(200个/μl<CD4<500个/μl)和 C(CD4>500个/μl)三组,同期选取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B,NK 细胞)和 Tfh 细胞(CD4+ CXCR5+ICOS+)的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 Bcl-6 mRNA 的表达,并分析 Tfh 细胞与其转录因子 Bcl-6 mRNA 的相关性,Tfh 细胞与 B 细胞的相关性。结果A,B 和 C 三组 Bcl-6 mRNA 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94±0.91,2.27±0.62,2.15±0.351,P 值均<0.05);A 组 Tfh 细胞大于 C 组(5.88±3.01 vs 1.26±0.87,P =0.032)和健康对照组(5.88±3.01 vs 0.78±0.42,P =0.004);四组 NK 细胞和 B 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4,0.571);Tfh 细胞与 Bcl-6 mRNA正相关(r=0.799,P =0.000),Tfh 细胞与 B 细胞无关联(r =-0.083,P =0.657)。结论Bcl-6 mRNA 和 Tfh 细胞的变化可能与 HIV/AIDS 疾病进展有关。

    作者:冯倩;任伟宏;李彦卿;李文博;仝岩;赵航;冯慧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分泌型磷脂酶 A2-ⅡA 表达的研究

    目的:试图从分泌型磷脂酶 A2-IIA(sPLA2-IIA)角度研究其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关系。方法依据 PASI 评分将寻常性银屑病皮损患者30例分为三组,轻度组11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9例。非银屑病对照组患者28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切片和对照组 sPLA2-IIA 表达情况,观察银屑病患者 sPLA2-IIA 表达阳性率与 PASI评分关系。结果银屑病皮损患者 sPLA2-IIA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20%和40%。对照组 sPLA2-IIA 仅表达阳性率(+)为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7,P <0.01)。重度组 sPLA2-IIA 表达()阳性率为88.89%,中度组 sPLA2-IIA 表达()阳性率为40%,轻度组 sPLA2-IIA 表达()阳性率为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P<0.01)。sPLA2-IIA 表达与 PASI 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s =0.95,P <0.01)。结论sPLA2-IIA 的高表达与银屑病皮损的发生有关,提示 sPLA2-IIA 可能是银屑病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靶点。

    作者:翟成;陈敬;刘毅钧;田刚;刘胜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邢台地区无偿献血人群 ABO 亚型分布及结果分析

    目的:对邢台地区献血人群中 ABO 血型及亚型分布特点及在 ABO 亚型中不规则抗体的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邢台市中心血站2011.1~2014.8期间160556名献血者血样进行 ABO 定型,对于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样采用试管法正反定型、吸收放散等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分类。结果160556名献血者血样中检出160391份正常 A,B,O 和 AB 型,A 型38815人份(24.2%),B 型57420人份(35.8%),O 型47476人份(29.6%), AB 型16520人份(10.3%),36例 ABO 亚型血样,占人群总数2.24/万,常见亚型为 A2B(11份),确认其他 ABO 亚型25份,ABO 亚型中分别检出不规则抗-A 11份、抗-B 5份共16份,分别占亚型总数30.6%和13.9%。结论掌握 ABO 血型系统在该地区献血人群中的分布规律,邢台地区中国人群中 B 亚型多于 A 亚型;A 亚型产生抗-A 抗体的比例明显多于B 亚型产生抗-B 抗体。AB 亚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期望值,提示 A,B 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

    作者:刘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11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81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14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 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包 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 Hcy 水平为19.78±5.2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3.33μmol/L(P <0.001)。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 Hcy 水平分别为10.24±3.33,15.20±2.99,17.03±1.85,25.44±4.24,19.65±4.74及18.31±3.67μmol/L,除内膜增厚组与硬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6),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率分别为16.4%,53.7%,87.1%,95.7%,83.1%和77.3%,脑梗死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Hcy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降低血清 Hcy 浓度,可能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兴宁;李慧;米思蓉;屈宁;惠玉芬;冯莉;雷光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2013年3162例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标本进行一般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测,使用 VITEKⅡ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所有数据采用 WHONET5.6软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率为33.30%。其中细菌、真菌、支原体培养及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3.19%,4.87%,24.89%和2.72%。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率为13.7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比率分别为27.27%和66.25%。支原体对米诺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结论支原体感染为第一位,其次为细菌,临床应加强感染病原学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赟;李娅;郭旭昌;孙明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HB 患者疾病进程与抑郁症的程度及血清 BDNF 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并发抑郁症的程度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方法选择 HBV 病毒携带者(ASC 组)、肝硬化(LC 组)和肝癌(HCC 组)不同病程的患者126例和40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分和抑郁分级,同时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 BDNF 水平。结果LC 组、HCC 组离异或丧偶的比率高于对照组(χ2=6.354,11.972;P 值均<0.01);ASC 组、LC 组、HCC 组抑郁严重程度的分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1,42.150,49.636;P值均<0.01);同时,ASC 组抑郁严重程度低于 LC 组和 HC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5,28.772;P 值均<0.01);ASC,LC,HCC 和对照组 BDNF(x ±s ,ng/ml),分别为11.10±3.26,8.66±3.11,7.39±2.52和12.18±2.59,LC 组和HCC 组血清 BDNF 水平显著低于 ASC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CHB 病程的进展与 HAMD 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9,P <0.01),与 BDNF 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0.504,P <0.01);血清 BDNF 水平与 HAMD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526,P <0.01)。结论CHB 疾病的进程可使抑郁的程度加重,BDNF 水平逐渐降低。提示血清 BDNF 水平可作为 CHB 患者心理治疗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有望提高临床医生对 CHB 患者伴随抑郁症发生的识别,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惠凌云;王凌;张琳;冯艾;李娜;李义平;王亚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肝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肝原几种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检测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2010~2014年肝病患者血清,根据疾病诊断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48例: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6例;病毒性肝炎组62例:包括10例 HAV,30例 HBV,14例 HCV,8例 HEV;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上述血清标本中抗肝抗原(AMA-M2,LKM-1,LC-1,SLA/LP,GP210,SP100)自身抗体。结果抗 AMA-M2抗体,抗 LKM-1抗体,抗 LC-1抗体,抗 SLA/LP 抗体,抗 GP210抗体和抗 SP100抗体在 AIH 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6.7%(2/12),16.7%(2/12),8.3%(1/12),25%(3/12),0%(0/12)和16.7%(2/12);在 PBC 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0%(0/36),0%(0/36),0%(0/36),44.4%(16/36)和27.8%(10/36);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例(3.3%,1/30)AMA-M2阳性,1例(3.3%,1/30)抗 GP210抗体阳性,2例(6.7%,2/30)抗 SP100抗体阳性;在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例(7.1%,1/14)抗 SP100抗体阳性;在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未检出自身抗体。抗 AMA-M2抗体、抗 GP210抗体和抗 SP100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χ2值分别为33.9,10.6,8.8,P 值均<0.05)。抗SLA/LP 抗体在 AIH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 PBC 组(χ2=6.4,P <0.05)。AMA-M2和抗 GP210抗体在 PBC 组阳性率明显高于 AIH 组(χ2值分别为15.1和6.1,P <0.05)。病毒性肝炎患者检出率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P >0.05)。结论抗肝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江;王珂;陈孙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深圳宝安区孕期夫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现状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宝安区孕期夫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现状,以便引起社会的重视。方法收集2013年2月~11月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产前门诊进行孕检的宝安区育龄夫妇共6574例,其中男性3192例,女性3382例,分别采集静脉血用 EDTA 抗凝混匀,采用改良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定量比值法测定抗凝全血中 G6PD/6PGD 的比值,以比值<1.0判为 G6PD 缺乏。结果3192例男性受检者中,G6PD 缺乏的176例,3382例孕妇受检者中检出135例,检出率分别是5.51%和3.99%,总检出率为4.73%(311/6574),G6PD 缺乏率男性高于孕妇,G6PD 缺乏男∶女为1.30∶1(176∶13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P <0.05)。结论宝安区孕期夫妇 G6PD 缺乏有较高的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应引起社会关注。孕期夫妇孕检时应提倡双方 G6PD 活性筛查,这对优生优育和保健母婴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爱胜;房笃智;姚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生物梅里埃 ATB STAPH 5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的局限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生物梅里埃产葡萄球菌药敏试剂盒 ATB STAPH 5在临床运用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补救/解决方案。方法以 CLSI M100-S23提供的葡萄球菌对应抗生素拐点作为标准,对梅里埃药敏试剂盒 ATB STAPH 5抗生素覆盖情况与各抗生素拐点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TB STAPH5试剂盒不包括 CLSI 推荐的氯霉素类和恶唑烷酮类、脂肽类三类抗生素;ATB STAPH 5试剂盒提供的16种抗生素拐点均与 CLSI M100-S23推荐抗生素拐点不一致,从而可能导致临床药敏报告出现假敏感或假耐药的情况。结论在现行 CLSI 参考标准下,单独使用 ATB STAPH 5试剂盒进行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将产生较大误差甚至错误,必须要其他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修正方可发出报告。

    作者:肖亚雄;彭宇生;王鹏;黄忠团;代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性能验证

    目的:对 Sysmex XN-1000血液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实验室验证,核实其性能是否符合血液分析的质量要求。方法参考 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对 XN-1000血液分析仪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与可报告范围、正确度、不同吸样模式的可比性进行验证。结果各检测项目的本底测试、携带污染率、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满足仪器要求;线性验证 WBC,RBC,HGB 和 PLT 均满足 a 值在1±0.05范围内、相关系数 r≥0.975的要求;仪器实测可报告范围均大于厂家申明的可报告范围,临床采用的可报告范围为厂家申明的可报告范围;正确度验证标本检测均值与定值的偏倚满足正确度要求;不同吸样模式各检测项目的相对差异亦满足可比性要求。结论XN-1000血液分析仪的使用性能经验证符合分析质量要求。

    作者:李琳芸;肖秀林;王长征;张娟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参考物质的研制与评价

    目的:利用新鲜冰冻血浆制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检测参考物质并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低温离心法制备5个浓度水平的参考物质。按照 ISO Guide35及 CNAS-GL03的要求,评价参考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依据行业标准 WS/T 356-2011对参考物质在 STAGO 和 IL 检测系统的互通性进行评价;依据 ISO Guide 35的要求以 NIBSC 凝血标准品(SSCLOT4)为溯源标准采用6家实验室联合为参考物质定值。结果参考物质均匀性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 F 值范围0.317~0.8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瓶间均匀性不确定度 ubb 为1.01%~2.06%。参考物质浓度在24周内无明显趋势性变化(P >0.05),长期稳定性不确定度 ults 为0.79%~1.20%。参考物质在 STAGO 及 IL两种检测系统间互通性良好。各批号定值结果为12.2%~138.9%,定值引入不确定度 uchar 为0.06%~0.09%。参考物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为0.03%~0.16%,扩展不确定度 U(k=2)为2.2%~6.7%。结论自制参考物质的均匀性及稳定性符合要求,在 STAGO 及 IL 两系统方法间互通性良好,定值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崔皓园;李臣宾;周文宾;高倩;彭明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国内两种允许总误差标准在评估临床化学检测项目分析质量及选择质控程序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评估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和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提供的允许总误差在σ度量评估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分析质量应用中的差异,用操作过程规范图(OPSpecs 图)来选择适当的质控程序。方法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4年2月常规化学室内质控数据及2014年第一次常规化学室间质评中获得某一家实验室21个检测项目的变异系数(CV%)及百分差值(用其估计偏倚大小),利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和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计算两个批次质控品的σ值。使用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设计软件(QCCS)绘制21个项目的操作过程规范图(OPSpecs 图),根据该图选择质控程序。结果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得到的σ值在0~7之间。而使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计算的σ值大多在3~15之间。在标准化方法决定图上,使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评估的试验分析性能普遍比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得到的高至少一个层级。使用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制定的质控程序明显比在国家标准(GB/T 20470-2006)下制定的质控程序严格。使用国内行业标准制定的质控程序中,多规则检测四次的有:ALB,ALP,Ca,Cl,TC,Crea,Glu,LDH,K,Na,TP,TG 和 Urea;13 s 检测四次的有:Mg;12.5 s 检测两次的有:CK,AMY 和 Fe;13 s 检测两次的有:TBIL;13.5 s 检测两次的有:ALT,AST 和 UA。结论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提供的允许总误差较国内行业标准(WS/T 403-201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严格,临床实验室还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质量水平。

    作者:张路;王薇;王治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 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 UGT1A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特点,并探讨 UGT1A1*28和 UGT1A1*6基因多态性在武汉地区的分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内科23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通过 Sanger 测序法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分析患者 UGT1A1基因启动子区 TA 盒多态性。结果研究检测的230例肿瘤患者中,TA6/TA6野生型198例(86.1%),TA6/TA7杂合型29例(12.6%),TA7/TA7变异型3例(1.3%)。结论武汉地区恶性肿瘤患者 UGT1A1基因 TA6/TA6野生型常见。

    作者:吴泽刚;李艳;郑红云;熊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