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张保平;冯新平;王悦喜
目的 研究男性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及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口服盐水负荷试验及速尿缩容法将男性高血压组人群分为盐敏感者(SS组)及盐不敏感者(SR组),对61例SS组和40例SR组患者及60例年龄匹配的男性正常对照组采用测序方法分析(CAG)n的重复数,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水平.结果 161例研究对象的CAG重复次数介于14~34次,平均22.4±2.7.SS,SR和健康对照组CAG重复次数分别为23.5±3.75,22.3±3.17和21.8±2.95,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7~3.257,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S,SR两组TT,FT水平下降,且SS组下降更明显,TT水平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18~3.215,均P<0.05).FT水平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4~3.826,均P<0.05).结论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多态及雄激素水平与男性高血压特别是盐敏感性高血压发病有关,长CAG重复序列多态可能是高血压的遗传因素之一,血浆雄激素水平可能作为男性盐敏感性高血压的预测指标.
作者:尚亮;卫娜;马庆;刘延梅;张静;时晔;苗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血清HBsAb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 PreS-S区基因变异,初步探讨该特殊感染模式的发生机制.方法 使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陕西省血液中心保存的38份HBsAb阳性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血清样本进行HBV PreS-S基因片段扩增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和血清型,并与对应基因型HBsAg阳性野毒株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38份HBsAb阳性OBI血清样本中,11份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其中8份测序成功.C基因型5份,其中1份为血清型adw,4份为血清型adr;B基因型3份,全部为血清型adw.OBI毒株PreS-S区,PreS-S免疫反应区以及亲水区(MHR)氨基酸变异率均显著高于对应野毒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 vs o.8%,x2=40.23;3.2% vs0.3%,x2 =52.13;3.6% vs 0.6%,x2=13.25,均P<0.01),“α”抗原决定簇检测到I126T,Q129R,M133T,F134I,D144E,G145K突变.C基因型PreS-S区氨基酸变异率高于B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 vs 1.2%,x2=15.98,P<0.01);而其MHR,“α”抗原决定簇以及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突变率虽均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7% vs 1.7%,x2=2.96;3.6% vs 2.9%,x2=0.25;4.1% vs 2.3%,x2=3.59,均P>0.05).结论 OBI毒株PreS-S区,尤其是PreS-S免疫反应区氨基酸发生较多变异,可能改变了病毒的免疫原性,造成免疫逃逸,从而导致HBsAb阳性OBI发生.
作者:郭燕;蔡斌;段勇;景媛媛;白珉;现红斌;巩晗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肾移植患者血清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38例肾移植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根据预后将肾移植患者分为急性排斥组(18例)和非排斥组(20例),分别检测两组肾移植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的表达情况,分析血清IL-17与移植肾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清IL-17的平均水平为1.3±1.9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9±8.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8,P<0.001);肾移植患者急性排斥组血清在术后第7天IL-17水平为3.4±5.8 pg/ml,高于非排斥组(0.5±0.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31).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肾移植术后非排斥反应患者血清IL-17高值水平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值水平(P<0.001).ROC曲线显示,将肾移植患者术后第4天与第7天血清IL-17水平联合分析,预测其急性排斥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和100%.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4~7天血清IL-17水平的动态升高趋势可预测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徐翠香;靳占奎;王曦;杨乐;韩峰;段万里;田普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评价和比较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和健康人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SV1和HSV2),抗巨细胞病毒(CMV)和抗EB病毒(EBV)抗体IgG的水平,研究病毒特别是疱疹病毒在寻常型天疱疮中的意义.方法 23例寻常型天疱疮和26例健康人组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从两组中取血清样品,使用ELISA方法检测抗HSV1,抗HSV2,抗CMV和抗EBV的抗体IgG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的抗四种病毒的抗体IgG水平均有较高表达,而抗EBV,抗CMV和抗HSV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t=4.76,P<0.01;t=3.75,P<0.01).而在抗HS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结论 在该研究中,排除遗传学、毒素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外,EBV,CMV和HSV2病毒可能在天疱疮的发病机理中起作用.HSV1和寻常型天疱疮之间没有观察到有统计学差异,在这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作者:黄芳;薛丽;冯义国;宋琳岚;耿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66例肺癌患者血浆HSP90α浓度,化学发光法检测CEA,NSE,SCC,CYFRA21-1;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man,s相关法分析肺癌患者HSP90α与CEA,NSE,SCC和CYFRA21-1间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HSP90α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①肺癌组与对照组HSP90α,CEA,NSE,SCC,CYFRA21-1分别为190.33±105.86 vs 41.02±19.73 ng/ml,8.68±5.02 vs4.02±1.36 ng/ml,36.32±13.16 vs 8.32±3.96 ng/ml,6.21±1.62 vs 1.23±0.64 ng/ml,10.63±4.33 vs 3.02±1.66 ng/ml;与对照组比较,HSP90α,CEA,NSE,SCC和CYFRA21-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8.66,12.36,9.52,15.36,均P值<0.001).②以生物参考区间(HSP90α:0~86 ng/ml,CEA 1.0~5 ng/ml,NSE:1.0~17.5 ng/ml,SCC:0.2~1.6 ng/ml,CYFRA21-1:1.0~2.6 ng/ml)为标准,肺癌组中,HSP90α增高占73.49%,CEA增高占19.27%,NSE增高占37.95%,CYFRA21-1增高占21.68%,SCC增高占29.51%.③肺癌患者按病理组织分型,不同肿瘤分型HSP90α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④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SP90α与CYFRA21-1水平呈正相关(rs=0.4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8,P=0.00);HSP90α与CEA,NSE,SCC无相关性.⑤HSP90α与CEA,NSE,SCC和CYFRA21-1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1,0.562,0.731,0.465和0.632,佳cutoff值分别为89.3 ng/ml,6.32 ng/ml,18.63 ng/ml,1.93 ng/ml和2.36 ng/ml;灵敏度分别为73.49%,52.3%,63.2%,59.6%和62.1%:特异度分别为98.6%,46.3%,66.3%,61.3%和63.4%;准确度分别为88.4%,80.3%,86.9%,87.2%和89.2%.五项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5%.结论 用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HSP90α对诊断肺癌具有辅助作用,联合CEA,NSE,CYFRA21-1及SCC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董莉;张保平;冯新平;王悦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在临床应用中比较分析电化学发光法和新型的基于纳米微球的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方法 以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系统作为参比系统,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荧光免疫定量分析系统作为待评估系统,测定2015年11月期间141例临床样本,对测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 ng/m l和PCT=2.0 ng/ml)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回归方程Y=1.008X-0.032,r=0.995,P<0.001)和较小的偏差(t=-0.230,P=0.819>0.05);在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PCT=0.5 ng/ml和PCT=2.0ng/ml)的kappa值分别为0.944和0.943.结论 基于微球的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临床检测需求,可用于临床PCT浓度的快速检测,在实时性方面优于电化学发光法.
作者:王臣玉;杨丽萍;陈磊;杨晶;李福刚;石晓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015年1月~2016年12月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下呼吸道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西安地区2015年1月~2016年12月9 64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MP-IgM抗体检测.结果 9 64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标本中MP-IgM抗体阳性2 971例,总阳性率为30.79%.其中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4岁)中MP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00%,27.29%,36.10%和37.76%;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也有明显差异,其中第一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5~2016年西安地区存在MP感染流行,儿童M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第一季度感染率较高,因此需加强对MP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作者:罗建峰;石曌玲;吴华杰;曾明华;李玲莉;钱新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TCRαβ+ CD3+ CD4-CD8-T细胞即双阴性调节性T细胞(double negative regulatory T cells,DN Tregs)的表达水平及功能,并探讨DN Tregs在SLE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 TCRαp+细胞中DN Tregs细胞的比例;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IFN-γ,TNF-α,IL-6和IL-17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DN Tregs与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组DN Tregs占TCRαβ+细胞的比例升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P<0.01),SLE患者血浆中IFN-γ,TNF-α和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4,2.085,2.304,均P<0.05).DN Tregs的水平与IFN-γ的含量呈正相关(r=0.52,P=0.02),而与TNF-α,IL-6的含量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7和0.16,P值分别为0.47和0.49).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DN Tregs细胞比例显著上升,DN Tregs细胞可能在SLE发病及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胡伟;王森;黄太宏;徐学静;夏永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CD69+ CD4+ CD25-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长海医院血液科诊断的32例AIP患者与同期体检的32例健康个体外周血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的CD69+ CD4 +CD25-T,以ELISA法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两组间变量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计量资料间的关系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CD69+ CD4+ CD25-T表达水平为10.36%±3.68% vs3.99%±1.45%,(t=9.110,P<0.000 1);TGF-β的表达水平为399.86±121.88 vs 143.87±56.22 pg/ml,(t=10.79,P<0.000 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D69+CD4+CD25-T细胞与TGF-β呈正相关(r=0.653,P<0.001),与IL-4,IFN-γ,IL-2呈负相关(r=-0.442,-0.567,-0.3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9+ CD4+ 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AIP的免疫病理过程,是临床诊断与治疗潜在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李腾达;龙曙萍;黄元兰;孙懿;郭杰;刘云;张薇薇;谷明莉;邓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中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和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间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14,P=0.134);原发性肝癌组AFP-L3和PIVKA-Ⅱ的中位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x2 =33.93,52.33,均P<0.001);AFP-L3诊断肝癌的特异度较高(92.74%),PIVKA-Ⅱ的敏感度较高(79.17%),二者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将准确度提高到84.88%.结论 AFP-L3和PIVKA-Ⅱ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有助于高危人群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卓传尚;柳丽娟;周淑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CL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这及意义.方法 收集27例健康对照者和85例OSCC患者的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CCL2及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患者血清CCL2水平为69.12±19.54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103.41±34.42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7,P<0.05).OSCC患者血清CCL2水平与TNM分期明显相关(t=2.193,P<0.05).OSC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45.76±49.34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70.35±14.93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2,P<0.05).CCL2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1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中CCL2水平及CCL2/VEGF比值都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人和OSCC患者(P<0.05),其佳临界值分别为98.61 pg/ml及0.82.结论 OSCC患者血清中CCL2表达降低,VEGF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与OSCC发生、发展相关.检测血清CCL2及VEGF水平可以作为OSCC的筛查指标.
作者:李兵;傅尧;符义富;游丽萍;刘畅;孙国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200例检测Hp阳性体检者为观察组和200例Hp阴性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脂水平及血管超声等相关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5.68±1.46 mmol/L)、三酰甘油(TG)水平(1.58±0.76 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3.36±0.89 mmol/L)高于对照组(4.86±1.21,1.06±0.58,2.93±0.61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7.69,5.64,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66.00%,明显高于对照组4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9.61,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44.5%,明显高于对照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1.73,P<0.05).结论 Hp感染与患者体内血脂代谢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杜洁;杨维;张桂侠;何秋仙;李红艳;隋永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服氨溴索提高肺结核痰涂片检验阳性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1 536份结核门诊病人即时痰涂片镜检后,随机交替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口服氨溴索三天后收集清晨痰涂片复检,比较各组阳性检出率.结果 即时痰涂片对照组和实验组阳性率分别为4.82%和4.56%(x2=0.058,P>0.05),对照组给药前后阳性率分别为4.82%和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5,P>0.05).给药后清晨痰涂片对照组和实验组阳性率分别为5.60%和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4,P<0.05),实验组给药前后阳性率分别为4.56%和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P<0.05).结论 口服氨溴索可提高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镜检阳性率.
作者:廖东宁;熊志刚;刘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和Becker肌营养不良症家系成员的DMD基因进行外显子缺失和重复检测,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和Becker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检测1个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家系成员和1个Becker肌营养不良症家系成员DMD基因的全部外显子缺失和重复,对家系成员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家系患者是DMD基因外显子45~50缺失所致,Becker肌营养不良症家系患者是外显子3~4重复所致.两个家系中的患者及致病基因携带者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 在规范操作的条件下,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检测的探针拷贝数可预示DMD基因的外显子缺失和重复,因此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可作为临床对DMD基因外显子缺失和重复的首选检测方法.
作者:陆盈;孙顺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与高血压及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6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62例)和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组(501例),另选正常对照组141例,比较三组的RDW-CV,HCY和LP(a)水平.再将冠心病组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四级,比较各组的RDW-CV水平,分析RDW-CV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①冠心病组RDW-CV,LP(a)和HCY水平分别为13.25%±1.22%,17.82±8.36 μmol/L,172.05±122.32 mg/L,高于高血压组(12.98%±0.57%,14.35±6.36 μmol/L,124.49±75.88mg/L)和正常对照组(11.41%±2.85%,11.41±2.85 μmol/L,71.07±27.5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中RDW-CV和HCY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461,0.197;P=0.000,0.032);③ROC曲线下面积大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排序为:HCY>LP(a)>RDW-CV.LP(a)灵敏度为82.5%,特异度为31.7%;RDW-CV灵敏度为48.8%,特异度为22.2%.结论 高水平的RDW-CV,HCY和LP(a)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RDW-CV和HCY与冠心病及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心功能发展程度的判定指标.
作者:刘夏炎;余安运;于佩方;王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的变化,探讨急性期和恢复期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3月~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肾内科住院并确诊的儿童PNS患者标本141例,其中急性期NS患儿78例、恢复期NS患儿63例.分别检测NS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77例)的血清补体C1q水平,同时测定其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ri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期NS组血清补体C1q水平为203.50(183.75~223.75)mg/L(F=30.92,P<0.001),恢复期NS组血清补体C1q水平为185.00(161.00~202.00) mg/L(F=30.92,P=0.020<0.05),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3.00(161.00~185.00) mg/L;且急性期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惠儿(F=30.92,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与TC(r=0.483,P<0.001),TG(r=0.423,P<0.001)和LDL-C(r=0.450,P<0.001)水平均呈正相关,与TP(r=-0.276,P=0.001<0.01),ALB(r=-0.410,P<0.001)呈负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P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与TG水平呈高度相关(β=9.235,P<0.001,校正R2 =0.215).结论 PNS患儿血清补体C1q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和血脂水平相关,有望作为其临床病情评估的新指标.
作者:宋令雄;张燕;张明威;印中鹏;宇世飞;汪俊军;宋佳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儿科门诊2012年3月1日~2016年8月31日之间的儿童21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学检验MM-9,Gal-3,(TGF-β1)的水平,再使用肺功能检验应用测定仪器,检查所有儿童的肺功能,指标选择FEV1%,FEV1/FVC和FEF50,分别比较对照组、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儿童以上指标的数据.结果 对三组218例儿童的血清中MM-9,Gal-3和TGF-β1水平进行检测,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4,46.51,56.73,均P<0.05),经过q检验,任意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对三组218例儿童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FEF5.)进行检测,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13,52.69,26.24,均P<0.05),经过q检验,任意两组之间的数据也同样出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清MM 9,Gal-3,TGF-β1三种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程度和惠儿肺功能下降程度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范艳平;易甲其;吴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RNA(microRNA,miRNA)-21,miRNA-143水平在鉴别早期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和25例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良性食管疾病组)的血液及临床资料,并设立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血浆miRNA-21,miRNA-143水平的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浆CEA和CA72-4水平,探讨两标志物的变化与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之问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血浆miRNA-21,miRNA-143的表达量分别为0.93±0.17和0.27±0.05;两标志物在良性食管疾病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5±0.03和0.99±0.15;两标志物在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3±0.03和1.02±0.15.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分别与良性食管疾病组比较呈现上调、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11.55,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呈现上调、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9.07,均P<0.01).良性食管疾病组血浆miRNA-21,miRNA-143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t=1.39,1.19,均P>0.05).血浆miRNA-21,miRNA-143分别在食管癌组、良性食管疾病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1.5%(22/27),4.0%(1/25),0(0/24);85.2%(23/27),4.0%(1/25),0(0/24).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阳性率分别与良性食管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59,34.39,均P<0.01;x2 =34.42,37.23,均P<0.01),良性食管疾病组两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x2 =0.980,0.980,均P<0.01).血浆miRNA-21,miRNA-143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4%,97.9%;85.1%,97.9%.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的灵敏度分别与CEA和CA72-4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79,P<0.01;x2 =5.33,P<0.05;x2 =15.03,P<0.01;x2 =6.95,P<0.05).食管癌组miRNA-21,miR-NA-143的特异度分别与CEA和CA7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3,0.000,均P>0.05,x2=1.043,0.000,均P>0.05).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食管癌组中,血浆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呈负相关(r=-0.658,P<0.01).在该组中miRNA-21,miRNA-143表达量分别与CEA和CA72-4水平也具有相关性(r=0.607,-0.623,均P<0.01;r=0.579,-0.610,均P<0.01).结论 通过检测miRNA-21,miRNA-143水平在早期食管癌和良性食管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为早期食管癌的病理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肖小平;张熊;秦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泌型磷脂酶A2-ⅡA(sPLA2-ⅡA)的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发病的关系.方法 依据PASI评分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0例分为3组,轻度组16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16例.对照组5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sPLA2-ⅡA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和对照组皮肤标本中sPLA2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及其磷酸化抗体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sPLA2-ⅡA含量84.55±76.22 pg/ml,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sPLA2-ⅡA含量265.31±54.23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2,P<0.01).银屑病皮损组织sPLA2-ⅡA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113.41,P<0.01),而其它sPLA2亚型表达无变化.银屑病患者皮损重度组血清sPLA2-ⅡA含量明显比中度组和轻度组高,中度组比轻度组高,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62,t=3.14,5.14,6.38,均P<0.01).3组间sPLA2-ⅡA的mRNA表达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8.12,t=4.77,10.42,10.58,均P<0.01).PASI评分越高,血清sPLA2-ⅡA含量和sPLA2-ⅡA的mRNA表达越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Akt和p-Akt表达升高(1.87±0.31,1.85±0.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9,19.04,均P<0.01).结论 sPLA2-ⅡA表达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有关,其作用通路与Akt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相联系.
作者:赵杨;许爱敏;刘胜林;田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天津地区新生儿感染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TOX)、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erpes simplex virusⅡtype,HSV-Ⅱ)(TORCH)状况及特点.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015~2016年2 273例出生后28天内新生儿血清中TOX-IgM/IgG,RV-IgM/IgG,CMV-IgM/IgG和HSV-Ⅱ-IgM/IgG.结果 在2 273例新生儿中TOX-IgM,Rv-IgM,CMV-IgM和HSV-Ⅱ-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00%(0/2 273),0.00%(0/2 273),0.88%(20/2 273)和0.00%(0/2273),TOX-IgG,RV-IgG,CMV-IgG和HSV-Ⅱ-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65%(83/2 273),86.45%(1 965/2 273),95.82%(2178/2 273)和8.27%(188/2 273),未感染TORCH病原体的新生儿占0.66%(15/2 273);TOX-IgG,RV-IgG,CMV-IgG和HSV-Ⅱ-Ig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6.747,P=0.000),检出率高的为CMV-IgG;2016年新生儿血清中TOX-IgG和CMV-IgM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15年(x2=5.789~7.505,P=0.006~0.016),而2015年男性新生儿中CM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2016年(x2=5.054,P=0.025);总体上TOX-IgG,RV-IgG,CMV-IgG和HSV-Ⅱ-IgG(TORCH-IgG)阳性率在各年度和不同性别受检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23~6.963,P=0.073~0.526),而2015年度女性新生儿TORCH-IgG阳性率与2016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7,P=0.041);2015年女性受检者TOX-IgG阳性率高于2016年女性新生儿(x2=6.992,P=0.008);TORCH检测结果中存在单一病原体感染和多种病原体感染共六种感染模式,各年度之间以及不同性别之间TORCH感染模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天津地区新生儿TORCH既往感染以RV和CMV为主,新近感染皆为CMV,TORCH在不同年份及不同性别受检者中阳性率有明显变化,该研究为新生儿TORCH的流行病学以及防治提供实验资料和依据.
作者:刘震忠;吴凤琪;闫静;黄艳;刘文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