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检测研究

谭婷婷;陈雨欣;程莉;魏红霞;张葵

关键词:妊娠, 碘营养状况, 甲状腺功能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功能变化,为指导孕妇合理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7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非妊娠妇女1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och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微量元素检测仪SR-I-100碘专用型试剂盒检测尿碘.结果 728例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68.24g/L,其中T1,T2和T3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31,162.65和148.76 g/L;TSH检测结果中T1期低于T2和T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9,3.135,P均<0.05),FT4检测结果中T1期高于T2和T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1,5.965,P均<0.05);正常尿碘组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低于低尿碘组和高尿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39,4.131,P均<0.05).结论 该妊娠妇女群体不存在碘缺乏,但只有34.75%的妊娠妇女个体达到WHO推荐的尿碘适量水平,随着妊娠期的进展,妊娠妇女个体碘缺乏呈加重趋势;异常尿碘水平孕妇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高于正常尿碘水平孕妇;必须加强对妊娠妇女碘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建议开展孕期尿碘水平动态监测和甲状腺功能筛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变迁及临床分布特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并分析其对常用抗生素的十年耐药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控制感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2015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534株,按标本种类、科室、年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同时与2006年和2011年湘雅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呼吸道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为76.78%,61岁以上感染患者分离率为37.83%,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四个科室合计分离率为57.87%.2015年10种抗生素中对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好的是头胞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3.02%;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50%~85%.十年间上升幅度大的是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2006年耐药率分别为1.87%和11.70%,2015年分别上升至69.85%和80.53%,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吡肟十年间耐药率也增长较快,升高幅度分别为58.81%和55.98%.结论 2015年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主要分布在ICU,感染人群主要是老年患者.近10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显著升高,尤其是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随着泛耐药及多重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孙谦;刘培;屈青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天疱疮患者皮肤组织热休克蛋白70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天疱疮患者皮肤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探讨HSP70在皮肤组织表达与天疱疮发病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天疱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2例天疱疮患者皮肤组织HSP70,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进行HSP70测定.结果 天疱疮患者水泡部位HSP70表达阳性细胞数>75%,相比正常皮肤HSP7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2,P<0.01),天疱疮患者炎性部位HSP70表达阳性细胞数>50%,相比正常皮肤HSP7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3,P<0.01).结论 天疱疮患者水泡部位以及水泡附近炎性细胞HSP70的异常增高表达,为HSP70参与天疱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作者:黄芳;靳耀峰;卢杰;李思鹏;张婷;冯义国;陈静宏;耿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化学发光分析法定量检测住院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目的 获得西安地区住院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医院院内感染管理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Abott Architecti 4000SR(i4000SR)化学发光分析仪定量检测2015年10 593例住院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其中男性5 248例,女性5 345例.结果 HBV感染率为7.01%(743/10 593),受检者血清中HBV五项检测结果共有14种模式,其中感染期模式HBsAg,HBeAb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3)占5.17%(548/10 593),HBsAg,HBeAg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2)占1.34%(142/10 593),HBsAg和HBcAb均为阳性(模式4)占0.25%(27/10 593),其他非常见感染期模式占0.25%(26/10 593);恢复期模式中HBsAb阳性占21.02%(2227/105 93),HBsAb,HBeAb和HBcAb均阳性(模式6)占13.71%(1 452/10 593),HBsAb和HBcAb均阳性占15.07%(1 596/10 593);五项指标皆阴性的占31.38%(3 324/10 593).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模式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模式2比例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7.39%(36/487),感染模式3比例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16.43%(80/487),HBsAb阳性比例高的科室为胸外科89.23%(58/65).结论 了解住院患者乙肝感染特点为管理和控制院内HBV传播和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供了必要的临床资料数据,同时提示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西安地区HBV的感染率.

    作者:解娟;刘文康;李玲;迟洁;刘榕;董超;闫福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0和IL-17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10和IL-17的水平,探讨SLE患者炎症反应情况及Treg细胞与Th17细胞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临床已经确诊的SLE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血清IL-10和IL-17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测定SLE患者ANA,dsDNA及RNP,Sm,SSA,SSB,并对IL-10和IL-17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同时分析ANA,RNP,Sm,SSA和dsDNA分组IL-10和IL-17的水平差异.结果 SLE患者IL-10和IL-17水平为63.7±89.0 pg/ml和87.7±123.0 pg/ml,和对照组20.8±8.9 pg/ml和18.5±111.6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L-10=3.484,tIL-17 =4.076,P均<0.01);SLE患者中IL-10和IL-17阳性组结果为176.5±93.2 pg/ml和237.2士107.5 pg/ml,阴性组为16.2±5.7 pg/ml和12.9±8.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L-10=6.875,tIL-17=8.843,P均<0.01);SLE患者IL-10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96,P<0.05).ANA高滴度组IL-10和IL-17水平为91.8±100.8 pg/ml和135.5±140.9 pg/ml,ANA低滴度组为44.5±76.7 pg/ml和54.4±98.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L-10 =2.215,tIL-17=2.345,P均<0.05).抗ds-DNA抗体阳性组IL-10和IL-17水平为87.1±101.1pg/ml和122.4±137.1 pg/ml,抗ds-DNA抗体阴性组为27.4士50.1 pg/ml和28.6±61.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L-10 =2.904,tIL-17=3.443,P均<0.05).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促炎细胞因子IL-17的高水平及高度正相关,说明SLE患者抗炎和促炎反应同时存在,SLE患者Treg细胞与Th17细胞存在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同时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依骏;杜建钢;朱琴芳;俞钱;徐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3~2015年重症监护病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2015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方向.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ICU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资料,统计病例病原菌总体构成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三年的病原学构成比,秩和检验比较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2013年~2015年,共有17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患者,分离菌株19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90.6%,三年病原学构成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72,P=0.668>0.05).比较主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分析情况,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不同年份药敏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3~2015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病例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很严重,应针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足够、恰当用药.

    作者:袁巧;白静静;袁喆;周泓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深圳地区0~7岁儿童微量元素含量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大鹏新区和龙华区0~7岁儿童体内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及铅(Pb)6种微量元素含量情况,为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3月~11月来深圳市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保健科体检的0~7岁儿童2 190例,按照年龄分为三组:婴儿组(0~1岁)637例,幼儿组(2~4岁)723例和学龄前组(4~7岁)830例,采用QL8000全自动全血微量元素分析仪进行铁、锌、钙、铜、镁及铅等6种全血微量元素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2 190例0~7岁儿童体内铁、锌、钙、铜和镁5种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缺乏情况,缺乏率分别为36.26%,32.83%,14.20%,0.64%和0.50%,铁和钙缺乏以幼儿组为严重,锌缺乏以婴儿组为严重,其它微量元素缺乏率不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率为15.71%,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5,P<0.05),不同性别儿童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缺乏率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圳大鹏新区和龙华区0~7岁儿童体内全血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以铁、锌和钙缺乏为主;儿童铅中毒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加强该区0~7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水平调查,对预防和治疗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招湛静;刘爱胜;刘爱玲;徐威力;姚雪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TCs的方法建立和应用

    目的 建立基于细胞学水平的循环肿瘤细胞负性富集技术来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方法 体外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按一定比例掺入到2 ml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应用免疫磁珠为基础的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对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定量检测.评价该方法富集靶细胞的回收率,并用上述方法检测32例卵巢癌患者和1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结果 ①在健康志愿者2 ml外周血掺入不同数目SKOV-3细胞的条件下,肿瘤细胞的回收率在64%~80%之间,掺入细胞间回归方程为Y=0.782X-1.408,相关系数为0.998.②1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K8/18+,18例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中检测到CK8/18+,阳性率为56.3%(18/32,x2=7.681,P<0.01).③CTCs阳性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x2=5.776,P<0.05).结论 免疫磁珠负性富集结合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枰;洪煜婧;陈相;鲁晓燕;洪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LT升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 ALT升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患者56例(男性25例,女性31例)与ALT正常患者153例(男性64例,女性89例),正常人群160例(男性80例,女性80例).应用速率法测定ALT,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比浊法测定游离脂肪酸(FFA).将ALT与TC,TG,LDL-C,HDL-C,UA,FFA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LT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 尽管男性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包括ALT升高与ALT正常组)TC,TG,LDL-C,UA,FF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Logistic回归分析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只有UA与FFA为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并与ALT呈显著的正相关.男性UA,FFA异常分别可使ALT升高危险性增加3.96倍(95CI%=1.40~11.22,P=0.010)与3.27倍(95%CI=1.14~9.40,P=0.028),二者与ALT相关系数分别为0.40(P=0.000),0.29(P=0.006);女性UA,FFA升高,ALT升高Exp(B)值则分别为4.49 (95CI%=1.79~11.28,P=0.001)与3.17 (95CI%=1.25~8.04,P=0.015),相关系数分别为0.34(P=0.000),0.27(P=0.003).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并非与血脂异常相关而是与UA,FFA水平相关,二者可以作为预测肝损程度的候选指标.

    作者:顾熙东;章晓鹰;孙学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克隆相关性及耐药表型分析研究

    目的 对分离自老年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和基因型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以获得其耐药表型及克隆相关性.方法 横向分析对象是2013~2014年间分离自17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170株鲍曼不动杆菌,纵向分析对象是随机选择8例长期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共收集77株反复分离出的菌株.结果 170株非重复菌株中75.3%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表现为泛耐药或多重耐药,分布在老年病房的各个科室;通过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把170株菌分为36个型,其中Ⅰ型(共119株菌)为主要流行株,表现为泛耐药.纵向研究中,77株菌都为泛耐药表型,PFGE分型显示其中76株菌都属于Ⅰ型.结论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该院老年病房肆虐流行,克隆播散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相关人员需要加强管控措施阻断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阻止泛耐药菌的继续播散.

    作者:周玉;曲芬;龚美亮;徐雅萍;陈素明;丛玉隆;邓新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miRNA-125b及miRNA-133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NA-125b和miRNA-133b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表达水平及其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1月~11月常州市儿童医院、高邮市中医医院30例哮喘患儿,分别收集其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液标本(AP组,SP组).同期匹配3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AR组)及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NC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相互比较.应用ROC曲线及AUC(95%CI)评估其作为哮喘诊断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miRNA-125b在AP组及SP组中的表达量较AR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3.120,P值均<0.01).miRNA-133b在AP组及AR组中的表达量较高,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6,4.720,P值均<0.01).miRNA-125b在哮喘诊断中佳临界值为1.998,敏感度为64.52%,特异度为92.67%,AUC为0.798 9,95%CI为0.711 1~0.886 4;miRNA-133b在哮喘急性期及变应性鼻炎等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期中诊断佳临界值为1.667,敏感度为58.06%,特异度为86.67%,AUC为0.727 4,95%CI为0.586 5~0.863 0.结论 哮喘患儿中miRNA-125b表达量较NC组及AR组升高,miRNA-125b可作为哮喘辅助诊断指标,miRNA-133b可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期的辅助诊断.

    作者:李勇;高春彪;盛伟武;管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功能检测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及甲状腺功能变化,为指导孕妇合理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7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非妊娠妇女1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och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微量元素检测仪SR-I-100碘专用型试剂盒检测尿碘.结果 728例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68.24g/L,其中T1,T2和T3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31,162.65和148.76 g/L;TSH检测结果中T1期低于T2和T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9,3.135,P均<0.05),FT4检测结果中T1期高于T2和T3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1,5.965,P均<0.05);正常尿碘组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低于低尿碘组和高尿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39,4.131,P均<0.05).结论 该妊娠妇女群体不存在碘缺乏,但只有34.75%的妊娠妇女个体达到WHO推荐的尿碘适量水平,随着妊娠期的进展,妊娠妇女个体碘缺乏呈加重趋势;异常尿碘水平孕妇的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高于正常尿碘水平孕妇;必须加强对妊娠妇女碘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建议开展孕期尿碘水平动态监测和甲状腺功能筛查.

    作者:谭婷婷;陈雨欣;程莉;魏红霞;张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 比较临床不同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差异性,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478株铜绿假单胞菌,通过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高级专家系统获得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对其耐药表型和相关抗生素的耐药性做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478株铜绿假单胞菌以表型5和袁型3为主.痰液、引流液、胆管胆汁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均以表型5为主,分别占31.08%,34.71%和38.46%,两两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93,4.071,5.595,P>0.05).尿液、分泌物、全血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均以表型3为主,分别占34.88%,27.78%和45.45%,两两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54,9.956,9.852,P>0.05).痰液、引流液、胆管胆汁分别与尿液、分泌物、全血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分布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056~22.050,P<0.05).通过对不同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中不同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抗生素耐药性比较:痰液标本来源中亚胺培南、关罗培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5~39.025,P<0.05);肝胆外科仅头孢他啶和美罗培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90~22.872,P<0.05).结论 不同标本来源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耐药表型的比较分析有差异性,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王静;陈葳;曾晓艳;张祎;雷金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妇产科检查的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76例为观察组,根据FT3,FT4,TSH水平将观察组分为A组36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减),B组40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亚临床甲减),另选同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各组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贝克曼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Sysmex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A组FIB(3.98±1.74 g/L),MPV(10.18士1.53fl),PDW(15.03%±1.54%)高于B组(3.91±1.62 g/L,9.37±1.48 fl,14.41%土1.35%)和对照组(3.47±1.43 g/L,8.96±1.42 fl,13.67%±1.26%),B组FIB,MPV,PDW高于对照组;A组和B组PT(12.26±1.41s,12.21±1.39s),APTT(31.80±8.72s,30.43±8.54s)高于对照组(12.13±1.32s,29.24±8.37s),而ATⅢ(78.47%±10.36%,79.58%±10.22%)低于对照组(86.56%±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72~6.153,P值均<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可降低血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乔国昱;何亚萍;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胆管癌组织LOXL2mRNA与Tenascinm-C mRNA表达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组织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LOXL2) mRNA和Tenascinm-C mRNA表达在胆管癌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5例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和28例正常胆管组织(对照组)的血清及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技术检测组织LOXL2 mRNA与Tenascin C mRNA的表达,探讨两标志物的变化与胆管癌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组织LOXL2 mRNA和Tenascin-C mRNA在胆管癌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1.27±0.18,1.39士0.19;在对照组的表达量分别为0.20±0.06,0.23±0.06.胆管癌组组织LOXL2 mRNA与Tenascin-C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8,56.87,P均<0.01).胆管癌组两标志物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87,P<0.01).结论 组织LOXL2mRNA与Tenascin-CmRNA的表达可能成为胆管癌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其病程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肖小平;郭玲;张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安地区男性尿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男性尿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亚型特点.方法 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reverse dot hybridization assay,RDB)检测2015~2016年陕西省人民医院皮肤科478例男性尿道分泌物中18个HPV基因型,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3和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等亚型.结果 478例受检者中HPV感染率为44.98%(215/478),单一HPV亚型、两种HPV亚型、三种HPV亚型、四种HPV亚型和五种HPV亚型的感染率分别为32.85%(157/478),8.79%(42/478),2.09%(10/478),0.42%(2/478)和0.84%(4/478);低危型HPV亚型和高危型HPV亚型累计检出率分别为40.17%和22.38%,其中检出率前五位HPV亚型为HPV6(24.69%),HPV11(12.13%),HPV16(5.65%),HPV43(3.35%)和HPV52(2.30%),其他亚型检出率介于0%~2.09%;在同年龄段受检者中HPVs感染模式均以单一感染为主;2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主要HPV亚型(HPV6,11,16,43,52和66)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x2=12.879~109.7,P=0.000~0.025).结论 西安地区男性尿道感染的HPV亚型以HPV6,11,16,43和52为主,为研究男性感染HPV的流行病学提供数据和资料.

    作者:韩伟;刘文康;翟卫斌;武卓;张恩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6年6月~12月入住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54例纳入研究,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应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对患者行颈部CTA扫描.根据血清HCY水平差异,将其分为高HCY组(80例观察组)和正常HCY组(7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数量及稳定性,并比较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组间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血管总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506,5.980,5.594,均P<0.05).轻、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3.16±6.73,15.19士5.93和26.13±11.18 μmol/L,中、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4,5.270,2.684,均P<0.01).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5.053,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及混合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70,4.067,14.95,均P<0.05).稳定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6.14±5.49,21.91±6.32和26.74±10.59 μmol/L,混合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0,4.628,均P<0.01),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混合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49,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及斑块稳定性具有密切相关性,高HCY血症可使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增高,颈动脉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数量增多.

    作者:左林;赵佳;姜小建;荣伟程;崔光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采用固体联合液体培养新方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支原体采用固体联合液体培养的优组合方案.方法 收集2016年3月~6月泌尿生殖道标本961例,采用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液)平行培养支原体,48 h后判读结果,筛选假阳性培养液,取20μl转种固体培养,48 h后再次判读结果.统计分析数据,对比固体与液体不同组合培养方案的优缺点.结果 原代培养中固体培养阳性率UU为38.7%(372/961),MH为7.8%(75/961);液体培养阳性率UU为45.27%(435/961),MH为7.08%(68/961).两种方法培养UU差异率为9.47%(9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1,P<0.05);MH差异率为3.02%(29/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转种固体培养与原代固体培养差异率为53.5%%(46/86).总体(原代+转种)固体培养阳性率UU为41.9%(403/961),MH为8.6%(83/961);与单次(原代或转种)固体培养相比,敏感度高.总体固体培养与单独液体培养的差异率UU为6.24%(60/961),MH为3.43%(33/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U:x2=17.067,P<0.05;MH:x2=5.94,P<0.05).结论 支原体采用“两种方法平行原代培养,继而假阳性转种固体培养,以总体固体培养为终结果”的培养方案,兼顾固体培养特异度高的优点与液体培养敏感度高的优点,可以提高培养准确度.

    作者:梁有才;张苑珊;范菲楠;陆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外周血粒细胞CD55,CD59和FLAER检测在贫血及PNH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CD55,CD59和嗜水气单胞菌毒素变异体(FLAER)检测在各类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集的30例健康对照,22例PNH,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7例缺铁性贫血(IDA),45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30例溶血性贫血(HA)和3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外周血粒细胞CD55,CD59和FLAER阴性细胞比例,代表检出的PNH克隆数.结果 PNH,AA和MDS组FLAER检出率均高于CD55和CD59,但只有A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9,5.518,P=0.005,0.019<0.05).PNH和AA组CD55,CD59和FLAER阴性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贫血组(t=2.163~17.890,P=0.000~0.038<0.05).PNH组FLAER阴性细胞比例高于CD59,CD59高于CD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03~6.308,P=0.000~0.016<0.05).结论 CD55,CD59和FLAER在PNH诊断及与其他贫血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存在微小PNH克隆的MDS和AA患者,FLAER优于CD59,CD59优于CD55.

    作者:杨柯;郭晓宇;欧剑锋;白海;潘耀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盐酸罗哌卡因对人乳腺癌细胞运动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和运动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MDA-MB-231细胞常规培养后加入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分组为低剂量组150 μg/ml(A组),中剂量组250 μg/ml(B组)和高剂量组450 μg/ml(C组),设空白对照组(D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同时观察细胞划痕和趋化运动能力变化.结果 低剂量盐酸罗哌卡因组乳腺癌细胞生长不受影响,而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乳腺癌细胞生长受到较大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5~11.654,P<0.05).低剂量盐酸罗哌卡因组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5~1.124,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趋化运动能力比对照组明显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4~12.412,t=8.654~10.214,均P<0.05).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运动,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努尔·艾尔肯;阿孜古·祖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乙肝并发肾病患者肝肾功能及血脂和补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并发肾病患者血清肝肾功能、血脂、补体指标的变化以及HBV感染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住院的乙肝并发肾病患者141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45例.单纯肾病患者6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健康对照人群共6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肝肾功能和血脂指标由Siemens 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补体C3和C4由Beckman IMMAGE8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HBVDNA载量由Roche LightCycler(R) 480荧光定量PCR仪测定.结果 肝肾指标ALT,Cr,UA,Urea和β2-M,血脂指标LDL,TCh和TG,补体C3和C4在乙肝并发肾病组,单纯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ALT=6.50,FCr=46.02,FUA=32.89,FUrea=37.60,Fβ2-M=44.98,FLDL=4.13,FTCh=5.20,FTG=26.90,FC3=14.54,FC4 =11.01;均P<0.05).肝肾功能指标ALT,AST和β2-M,补体C3和C4在乙肝活动期并发肾病,非乙肝活动期并发肾病和单纯肾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ALT=5.96,FAST=7.45,Fβ2-M=18.70,FC3=5.32,FC4 =4.16;均P<0.05).结论 肝肾功能、血脂和补体浓度异常与乙肝并发肾病具有一定的关系,并且HBV感染影响肾病患者血清β2-M和补体浓度.

    作者:牛志立;张平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