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CE基因rs4353,rs4461142和rs8066114位点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贺继忠;李慧婷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3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纳入研究记为MI组,另选择3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E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ACE基因rs4353,rs4461142和rs8066114多态性,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MI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CE水平34.7±13.8 U/L vs 30.6±12.0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8,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ACE基因rs4353和rs4461142位点不同基因型血清ACE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860,3.382,均P<0.05);rs8066114位点不同基因型血清AC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6,P>0.05).MI组和对照组比较,ACE基因rs435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46,7.585,均P<0.05),两组rs4461142和rs806611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63~4.01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E基因rs4353位点A等位基因是MI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MI发生风险(OR=1.620,95%CI 1.217~4.723,P=0.035).结论 ACE基因rs435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MI易感性相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CE基因rs4353,rs4461142和rs8066114位点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陕西地区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月住院治疗的34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纳入研究记为MI组,另选择3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CE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ACE基因rs4353,rs4461142和rs8066114多态性,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MI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CE水平34.7±13.8 U/L vs 30.6±12.0 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8,P<0.05).对于对照组患者,ACE基因rs4353和rs4461142位点不同基因型血清ACE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860,3.382,均P<0.05);rs8066114位点不同基因型血清AC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6,P>0.05).MI组和对照组比较,ACE基因rs435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46,7.585,均P<0.05),两组rs4461142和rs806611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263~4.01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E基因rs4353位点A等位基因是MI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MI发生风险(OR=1.620,95%CI 1.217~4.723,P=0.035).结论 ACE基因rs435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MI易感性相关.

    作者:贺继忠;李慧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叶酸、VitB12治疗患者血清HIF-1α,CD62p和hsCRP水平表达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症患者在叶酸(folic acid,FA)、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治疗前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P-选择素((P-selection,CD62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伴高Hcy血症患者140例,以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对观察组给予口服叶酸5 mg/天和VitB12500μg/天进行干预治疗.在入院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Hcy,叶酸,VitB12浓度和血清HIF-1α,CD62p,hsCRP表达水平;并应用超声仪测量其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在治疗前后的积分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HIF-1α,CD62p,hsCR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47,7.847,23.96,20.104,均P<0.05);患者血清HIF-1α,CD62p和hsCRP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为r=0.683,0.588,0.501,P<0.05,HIF-1α与hs-CRP表达水平相关性为r=0.606,P<0.05,CD62p与hsCRP表达水平相关性为r=0.615,P<0.05,均呈正相关;患者血清HIF-1α与CD62p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112,P>0.05).结论 叶酸和VitB12联合治疗可降低血清Hcy,HIF-1α,CD62p和hsCRP的表达水平,对相关患者进行叶酸,VitB12,Hcy,HIF-1α,CD62p和hsCRP等项目检测,对预防治疗和评估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艳;张华;阮华玲;向双;徐成伟;徐凤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释放γ-干扰素的方法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释放 γ-干扰素(IFN-γ)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73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77例结核分枝杆菌阴性的肺结核患者,25例肺外结核患者,52例呼吸道疾病以外的非结核患者,70例非结核呼吸道疾病(含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早期分泌抗原靶蛋白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患者全血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T细胞释放IFN-γ.植物血凝素L作为有丝分裂原,可非特异地刺激IFN-γ的产生.应用双抗体夹心TRFIA定量测定血浆中的IFN-γ浓度.评价TRFIA检测IFN-γ的精密度、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功能灵敏度、线性、准确度和特异度等分析性能指标,并与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比对试验研究.方法间结果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RFIA检测IFN-γ的捕获抗体包被浓度为5.0μg/ml,生物素标记抗体使用工作稀释度为1:1800和铕标记物使用工作稀释度为1:500;实验内变异系数(CV)<5%,实验间CV<10%;检测低限0.69 pg/ml,生物检测限0.90 pg/ml,功能灵敏度1.80 pg/ml;线性范围2~5000 pg/ml;检测国际生物标准参考品的偏倚不超过5%;其他常见的细胞因子和常见内源性干扰物(胆红素、血红蛋白和三酰甘油)样本对该方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TRFIA检测297例临床样本结果判断与临床诊断的一致率可达85.19%;TRFIA与ELISA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κ=0.9931),且TRFIA与ELISA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 TRFIA检测IFN-γ的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准确度好,特异度强,临床符合率高,能满足临床检测需要.

    作者:谭玉华;朱应竹;江燚;陶佳俊;吴能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浆CRP,D-D水平检测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PE患者110例,根据2008年欧州心脏病学会(Uropean sosiety of cardiology,ESC)肺栓塞指南标准将APE患者分为低危组(n=36)、中危组(n=50)与高危组(n=24),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浆CRP和D-D水平.结果 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estimation,PASPE)逐渐增高,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q=3.228~27.021,均P<0.05).高危组血浆CRP和D-D水平及其异常率明显高于低中危组,中危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8.293~14.816,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血浆CRP,D-D水平对APE危险分层的ROC曲线下面积(ROC AUC)值明显高于SaO2,PaO2,LVEF,LVEDD和PASP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CRP和D-D水平对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毅;陈东博;陈花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外周血中CD38,CD27,CD19表达阳性的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初诊ITP患儿21例为初诊未治疗组(untreated ITP,U-ITP),完全缓解ITP患儿30例为完全缓解组(remission ITP,R-ITP)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6例为健康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ITP患儿的PLT计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外周血总CD19+B淋巴细胞比例: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7.543,P<0.01).外周血CD19+CD27+CD38-记忆性B细胞占CD19+B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8.876,P<0.001).CD19+CD27-CD38-初始B细胞占CD19+B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低于R-ITP组)和NC组(F=5.058,P<0.01).CD19+CD27+CD38+浆母细胞百分率:U-ITP组显著高于R-ITP组和NC组(F=9.588,P<0.001),而R-ITP组与NC组比较,B淋巴细胞各分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42~1.258,均P>0.05).PLT计数与总CD19+B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318,P=0.007),与CD19+CD27+CD38-记忆性B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444,P=0.000),与CD19+CD27-CD38-初始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416,P=0.000),与CD19+CD27+CD38+浆母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r=-0.442,P=0.000).结论 B淋巴细胞亚群在ITP患儿体内分布存在异常,其检测能够为ITP患儿临床疾病监测与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纯岳;方俊粤;林帝金;鲍蕴文;陆晓红;林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NT-proBNP和Cys-C水平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和胱抑素-C(Cys-C)水平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与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诊断明确的75例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查体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Cys-C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血清NT-proBNP为816±338 pg/ml,Cys-C为1.28±0.34 mg/L,对照组血清NT-proBNP为38.2±19.9 pg/ml,Cys-C为0.72±0.17mg/L,试验组患者血清联合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12.6,均P<0.05);试验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2,26.6,均P<0.05);血清NT-proBNP和Cys-C联合检测明显提高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58,均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和Cys-C水平联合检测是心力衰竭诊断与分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实验室心力衰竭诊断比较理想的应用组合.

    作者:王璐;李维娟;杨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新生儿细胞色素P450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代谢表型分布的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新生儿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重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及其代谢表型的分布情况,为儿童的精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Taqman-PCR方法检测1000例新生儿的CYP2D6(100C>T),CYP2C9(1075A>C),CYP2C19(681G>A),CYP2C19(636G>A),CYP3A4(878T>C)和CYP3A5(6986A>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计算其代谢表型分布.结果 ①CYP2D6(100C>T)和CYP3A5(6986A>G)位点的杂合型基因型频率较高,分别为51.7%和44.9%.CYP3A5(6986A>G)位点的突变型等位基因频率较高,为61.8%.②CYP2D6,CYP2C9和CYP3A4均以快代谢型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9.0%,99.8%和100%.慢代谢型主要是CYP2C19和CYP3A5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2.5%和39.4%.③CYP450各亚型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3.316,均P>0.05).结论 CYP3A5(6986A>G)和 CYP2D6(100C>T)在新生儿人群中的突变频率较高,CYP3A5 和 CYP2C19 的慢代谢型人群分布较高,在临床用药中要注意结合基因检测结果来确定用药剂量.

    作者:郭九叶;耿珊珊;高月乔;孙志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SOD,NO,MDA水平动态变化与焦虑症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动态变化情况,探讨氧化应激与卒中后焦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宝鸡市康复医院精神科治疗的116例AIS患者作为卒中组,根据卒中发病第14天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将卒中组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另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卒中发病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检测血清SOD,NO和MDA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血清SOD,NO和MDA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指标对于AIS患者发生卒中焦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卒中组血清SOD水平在入院时、卒中发病第3天和第7天时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t=3.943~19.644,均P<0.01),血清NO和MDA水平在入院时和发病第3天时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t=8.882~18.749,均P<0.01).焦虑组血清SOD水平在入院时和卒中发病第3天时较非焦虑组显著降低(t=5.150,5.799,均P<0.01),血清NO和MDA在卒中发病第3天时较非焦虑组明显升高(t=2.398,2.749,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卒中发病第3天血清SOD,NO和MDA预测AIS患者发生焦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547和0.606,SOD的cut-off值为60.84 U/ml,对应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79.7%,NO和MDA无显著性预测价值(均P>0.05).结论 氧化应激可能参与缺血性卒中后焦虑症的发病机制.

    作者:伏彩霞;马宝山;鲁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谷氨酸脱氢酶在肝外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ECC)患者肿瘤组织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160例ECC患者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另选同期胆管正常组织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LDH表达情况,统计分析ECC患者肿瘤组织GLDH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GLDH低表达、中表达和高表达分别占28.1%(45/160),35.6%(57/160)和36.2%(58/160);对照组为73.3%(22/30),23.3%(7/30)和3.3%(1/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90,P=0.000).ECC患者肿瘤组织GLDH表达与患者年龄、CD34表达情况、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神经浸润均密切相关(χ2=12.145~158.075,均P<0.05).GLDH低表达、中表达、高表达ECC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44.3个月、26.0个月和11.6个月,3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67,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GLDH高表达是E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3.873,95%CI 1.515~9.903,P=0.005).结论GLDH可能成为ECC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作者:侯建峰;杨亚明;王莉;王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BV感染者病毒载量与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病毒载量的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VCS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9月~2017年5月湘雅医院200例HBV感染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其血液中HBV DNA量分为低于检测下限组、低中病毒载量组和高病毒载量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DXH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NV-SD)、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NC-SD)、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LV-SD)、淋巴细胞平均传导率(MLC)、淋巴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LC-SD)、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MV)、单核细胞体积分布标准差(MMV-SD)、单核细胞平均传导率(MMC)、单核细胞传导率分布标准差(MMC-SD)以及淋巴指数(Lymph index)等VCS相关参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VCS相关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HBV低于检测下限组的MNC,MLV,MLC和MMC;HBV低中病毒载量组的MNC,MLV,MMC,MMC-SD和淋巴指数;HBV高病毒载量组的MNC,MLV,MLV-SD,MLC,MMC和淋巴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5.468,均P<0.05).MMC在各实验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669~0.762,敏感度为62.0%~74.0%,特异度为57.1%~87.5%.结论 研究发现HBV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VCS参数中的MNC,MMC,MLV,MLC和淋巴指数会发生变化且与HBV DNA载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辅助判断HBV感染及复制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估.

    作者:梁湘辉;樊树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红细胞相关参数与HbA2联合检测在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与血红蛋白A2(HbA2)联合检测在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1164例、缺铁性贫血组974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缺铁性贫血组765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地贫基因诊断和铁蛋白测定.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红细胞相关参数(包括Hb,MCV,MCH,MCHC,RDW)和HbA2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组的HbA2,Hb,MCV,MCH,MCHC高于缺铁性贫血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发缺铁性贫血组的HbA2水平低于缺铁性贫血组,MCV平均值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HbA2,Hb,MCV,MCH,MCHC水平比较,在-α3,7(4,2)/αα,-sea/αα,-α3,7(4,2)/--sea中依次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红细胞指标与HbA2水平统计方差值F=53.3~1103.7,均P<0.01;与ααcs/αα比较,其余各基因型组红细胞指标与HbA2水平统计方差值F=71.8~903.2,均P<0.01.结论 利用红细胞相关参数各项指标与 HbA2 相结合检测,能够有效地鉴别出缺铁性贫血和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缺铁性贫血.

    作者:曾纪扬;吴碧云;陆美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ALK/ROS1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肉瘤致癌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三种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患者NSCLC组织标本146例,采用过柱法提取DNA和RNA,突变检测采用RT-PCR法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结果 EGFR/ALK/ROS1三联检的突变频率为41.8%(61/146),明显高于单基因检测突变率:EGFR(33.6%,49/146),ALK(6.8%,10/146)和ROS1(2.7%,4/146).EGFR的不同突变类型的检出率如下:19Del 52.9%(27/51),L858R 41.2%(21/51),G719X,L861Q 5.9%(3/51);其中还检出四例双突变标本:19Del+L858R(1例),19Del+G719X,L861Q(1例),ALK+19Del(1例),ROS1+L858R(1例).EGFR/ALK/ROS1阳性标本中女性(56.7%,30/53)明显高于男性(33.3%,31/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6,P=0.006),肺腺癌(47.9%,58/121)明显高于鳞癌(4.8%,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3,P=0.000).不同来源组织突变检出率为: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标本41.0%(32/78),细针穿刺活检及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等标本43.4%(23/53),胸腔积液标本40.0%(6/1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 NSCLC 基因突变中:EGFR/ALK/ROS1 三联检的突变频率明显高于 EGFR,ALK 和 ROS1 单基因检测.EGFR 常见突变基因为 19Ex Del 和 21Ex L858R.女性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EGFR/ALK/ROS1 的联合检测可一次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为靶向用药提供更多选择,尤其是对于临床稀有标本意义更大.

    作者:郭华;齐宗利;张海祥;李真真;房国栋;李文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RDW与HDL-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沈阳军区总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门诊收治的162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四分位数法将CHF患者分为四组,检测其RDW,HDL-C,hs-CRP和NT-proBNP等值,观察RDW与HDL-C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Kruskal Wallis)与Pearson相关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分别为39例、41例、38例和44例;四组HGB(g/L)的水平分别为129.16±27.54,133.07±21.51,130.89±16.08和121.86±26.04;四组Cr(μmol/L)的水平分别为74.2(55.62~88.08),80.14(63.00~95.25),77.30(64.03~91.57)和84.36(66.5~106.91);四组LDL-C(mmol/L)的水平分别为2.45±0.69,2.40±0.85,2.43±0.87和2.12±0.53,将HGB,Cr和LDL-C值在四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854,P=0.140;H=4.740,P=0.192;F=1.865,P=0.138).四组hs-CRP(mg/L)的水平分别为1.60(0.80~2.60),2.80(2.00~6.30),5.8(3.00~13.30)和8.80(4.20~19.45);四组HDL-C(mmol/L)的水平分别为1.11±0.28,1.05±0.21,1.01±0.33和0.87±0.23,将hs-CRP和HDL-C值在四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4.106,P<0.001;F=6.546,P<0.001).CHF患者的RDW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509,P<0.001),与hs-CRP呈正相关(r=0.341,P<0.001),与NT-proBNP相关性较低,且无统计学意义(r=0.107,P=0.174).心功能分级越高,RDW的值也越高,心功能Ⅳ级患者的RDW值与心功能Ⅱ,Ⅲ级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9.391,P=0.003;F=8.648,P=0.004).结论 CHF患者RDW与血清HDL-C存在负相关,并且RDW值随着心衰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

    作者:唐红秀;王璐;万楠;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后抑郁患者血清P,E2,5-HT,NE和E水平在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的变化

    目的 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血清孕酮(P)、雌二醇(E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抑郁症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的血清P,E2,5-HT,NE和E水平.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血清P,NE和E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E2和5-H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8.34,2.46,4.75,2.38;7.92,11.26,3.49,6.27,3.52,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7,5.14,3.98,4.76,5.92,均P<0.05);两组护理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7.92;5.34,8.21,均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4.12,均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后抑郁患者的症状,改善其血清P,E2,5-HT,NE和E水平,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郑蕊琳;毛红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3月上海市宝山区大场医院产科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超重组69例、肥胖组36例,及同期健康孕妇66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以生化免疫分析法检测胰岛素、肥胖抑制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实验指标.结果 超重组及肥胖组与对照组肥胖抑制素水平为304±58,275±57 vs 317±80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35,P<0.05);肥胖组与对照组CPR,TNF-α和IL-6水平为29.4±10.3 mg/L,56.8±9.0 pg/ml,36±8.1pg/ml vs 10.5±5.2 mg/L,40.3±10 pg/ml,28±8.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3.24,3.31,均P<0.05);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水平与BMI,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呈明显负相关(r=-0.41,-0.38,-0.35,-0.40,均P<0.01).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与CPR,TNF-α,IL-6水平呈负相关(r=-0.34,-0.36,-0.33,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BMI和HOMA-IR是妊娠肥胖血清Obestatin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3,P=0.035).结论 妊娠超重孕妇肥胖抑制素水平减低,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其改变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联.

    作者:马清光;李慧敏;程晓;周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765,miR-200b水平检测及与临床病理学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miR-765与miR-200b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5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8例及体检健康者3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miR-765和miR-200b的表达水平,评价指标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765和miR-200b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性低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t=3.955,2.657,P<0.05)和健康对照者(t=4.465,3.51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765在乳腺癌诊断中的AUC为0.843(95%CI:0.767~0.919),miR-200b在乳腺癌诊断中的AUC为0.897(95%CI:0837~0.957).miR-765联合miR-200b在乳腺癌诊断中的AUC为0.952(95%CI:0.941~0.990),两者联合优于单一检测miR-765或miR-200b.在乳腺癌患者中血清miR-765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相关(t=3.222,P<0.05);miR-200b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t=1.855,3.987,P均<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miR-765与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血清miR-765与miR-200b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洪宏;袁建芬;喻海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外科大量输血后血常规及凝血检测频率与病死率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外科大量输血时血细胞检测与凝血指标检测频率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对中国不同区域20家三级综合医院1682例输血患者进行多中心回顾性分析,采用统一调研表格,统计分析红细胞悬液输注量<10 U及≥10 U情况下血细胞检测及凝血检测频次与病死率.结果 ①不同输血量时(<10 U组,≥10 U组)血细胞检测及凝血检测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外科不同病类红细胞悬液输注量≥10 U血细胞检测及凝血检测1次以上与没有检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smh=8.2867,P=0.0040;Qsmh=20.3839,P<0.0001).③外科大量输血患者血细胞检测及凝血指标检测频次与病死率均呈负相关(r=-0.900,P=0.037;r=-0.975,P=0.005).结论 外科大量输血时血细胞检测及凝血指标检测的及时性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庞建;马婷;孙杨;杨江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心理科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儿童组和少年组.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① 病例组的T3,T4,FT3和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51,8.754,2.573,均P<0.05).②病例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N)与T3呈负相关(r=-0.382,P=0.017).③儿童组和少年组患者TSH,T3,T4,FT3和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8,1.500,0.574,1.477,0.649,均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FT3和FT4值偏低,且阴性症状与T3呈负相关.

    作者:段侠霞;张燕;贺瑞峰;张露;李定杰;翟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癌和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表达与相关疾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specific antigen TPS)水平,分析其在肺癌、胃癌及相关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8年4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22例,肺部感染患者100例,胃癌患者60例,慢性胃炎患者4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TPS水平,并对其含量及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及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PS表达水平(201.99±20.29 U/ml,191.34±24.57 U/ml)高于健康对照组(79.07±5.56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98,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TPS水平(164.15±23.89 U/ml)高于胃炎组(99.76±11.17 U/ml)和健康对照组(79.07±5.56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53,P<0.05).结论 血清 TPS 在肺癌、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胃癌与胃炎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丽芬;徐焰;张志平;郝晓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RF-IgM和RF-IgG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类风湿因子IgM(RF-IgM)、类风湿因子IgG(RF-IgG)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RA患者,将其中RF-IgM和RF-IgG阳性患者列为观察组(n=52),RF-IgM和RF-IgG阴性患者列为对照组(n=46),健康体检者列为健康组(n=50),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以及在治疗6个月后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及关节压痛数的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DD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48~132.341,均P<0.05;t=46.307~113.222,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与健康组两两比较,ESR和RF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25~0.161,P>0.05;χ2=0.572~2.842,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DP,DD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66.381,P<0.05).观察组患者ESR和R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2,4.104,P<0.05).将两组患者间的VAS评分、晨僵时间(min)、关节压痛数(个)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6,23.530,25.516,均P<0.05).结论 RF-IgM,RF-IgG阴性的RA患者在接受标准抗风湿治疗后各检测指标及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RF-IgM,RF-IgG阳性的RA患者,RF-IgM,RF-IgG检测能够为RA疾病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罗改莹;王瑞;周辉;来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