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破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探讨

张中建;黄裕宏;韩易达

关键词:食管穿孔, X线摄影术
摘要:食管穿孔或破裂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严重坏死性纵隔炎、内毒素休克而死亡,据报道[1]其死亡率为10%~46%.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穿孔部位,以及穿孔或撕裂后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期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我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10月29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食管穿孔或破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33~86岁,平均63岁.29例食管穿孔或破裂中,3例位于颈段,25例位于胸段,1例位于腹段.有肿瘤手术史或放射治疗史者20例,呕吐后感胸痛7例,1例为胸部外伤,1例为误服异物后胸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2年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影像资料.28例均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其中12例加行病变处切线位片检查,1 6例行CT检查,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检查的诊断特点.结果:2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病灶均位于长管状骨,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 6例,1例累及双股骨远侧干骺端;胫骨近侧干骺端6例;腓骨近侧干骺端2例;胫骨远侧干骺端2例;肱骨干2例.病灶位于病骨侧后缘20例;位于后缘8例.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病灶X线正位片呈椭圆形或圆形低密度透亮区,边缘多清晰、锐利,见硬化边;X线切线位片和CT图像示局部骨皮质凹陷缺损、病灶表浅、不深入髓腔、病灶表面未见骨壳.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通过X线正侧位片、切线位片和CT图像分析可明确诊断.

    作者:张保付;南静;呼国庆;赵树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机制的fMRI研究进展

    目前,运用fMRI技术探索针刺作用机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运用fMRI研究针刺机制的现状,从以下5个方面作一综述:①穴位主治功能;②针刺镇痛机制;③不同针刺刺激方式;④穴位-大脑联系;⑤经络-大脑联系.

    作者:刘骁;杨星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研究进展

    回顾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相关文献,分析半月板的解剖学特点,阐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概念、诊断标准,病理原因和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而对半月板周缘性移位与半月板损伤、年龄及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作者:丁卯;韩景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1例

    女,27岁,停经39 d,小腹痛1d于2011年10月4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量中.10月1日自测尿妊娠试验(十),10月4日晨出现小腹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无呕吐,无阴道流血,无腰酸,小便后腹痛加重.尿妊娠试验(+),超声示宫内妊娠囊大小1.3 cm×1.0 cm,盆腔积液2.7 cm,左侧宫旁包块8.0 cm×3.7 cm,边界欠清晰,内部呈混合性反射,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宫内早孕(符合5+孕周),左侧宫旁包块,盆腔积液(见图1).门诊以早孕、腹痛待查收入院.中医望闻切诊:面色苍白,语声低弱,舌淡苔薄白,脉弦滑.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WI在脑部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SWI是新发展的MRI序列,是以GRE T2* W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顺磁性物质拥有高度敏感性的序列,可对组织间磁场的细微不同进行放大,从而发现常规MRI不易发现的出血性改变.脑微出血是小血管病变的主要标志,脑微出血的检出对于出血性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SWI序列对颅内微出血的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可为常规序列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提高了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韩鹏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7例影像资料回顾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严重的一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若得不到早期治疗,将对腕关节功能造成较大影响[1],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0~54岁.8例摄腕关节普通X线片,19例摄CR片.陈旧外伤脱位15例,新鲜外伤脱位12例,再分别根据舟骨骨折近端与月骨关系各分为2组,结合腕部解剖结构对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机制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探讨不同类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桂成;魏学庆;于代友;岳福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产前彩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其中产前超声检出5例,漏诊8例.结果:胎盘植入声像图特征:胎盘内多发血池,胎盘后间隙消失或不规则,部分区域子宫肌层缺失,甚至完全中断.剖宫产子宫胎盘低置并穿透性胎盘,前壁下段浆膜层与膀胱后壁分界不清,胎盘穿入膀胱内者膀胱内壁毛糙甚者胎盘回声可向膀胱内突.彩色多普勒未见正常宫壁静脉丛,而代之以迂曲增宽的血管,胎盘似置于“火海样”血管之上.结论:彩超孕期追踪检查胎盘植入情况尤其是穿透性胎盘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继续妊娠有子宫自发破裂的风险,同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腾想;郭雪;朱倩茹;刘代霞;魏海英;邵黎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与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激素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诊断和治疗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并记录子宫及双侧卵巢的大小,尤其检测多囊卵巢的卵泡数量、大卵泡;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性激素;应用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探讨卵巢大小、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超声检测的治疗前后卵巢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94,P<0.001);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6,P<0.001).超声与生化在监测PCOS治疗效果中,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短,超声改变较慢.结论:在PCOS诊断和治疗评价中生化指标改变敏感,超声图像相对稳定,更为可靠,均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了客观指标.

    作者:宋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86例高血压病的TCD分析及其临床价值

    高血压是心血管领域常见的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将造成靶器官(心、脑、肾)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TCD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病变的严重程度[2].现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TCD检查中的异常表现,探讨TCD检测高血压患者不同阶段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以期对临床高血压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作者:柴青;叶丽丽;柳琳;田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常规MRI(包括50例MRI增强扫描)及DWI资料.结果:脑转移瘤单发30例,多发56例.在MRI上,82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4例病灶内伴出血,T1WI、T2WI呈高低不均匀混合信号.囊实型转移瘤42例,实质型24例,囊型20例.在50例增强扫描中,病灶呈不规则结节状伴环状强化、团块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在DWI上,转移瘤内部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78例(90.7%),瘤周显示环状高信号带或稍高信号带58例(67.4%),转移瘤呈均匀结节状高信号影4例(4.7 %),瘤灶伴出血局部呈低信号或高信号4例(4.7%).50例增强扫描检出转移瘤132个,而DWI检出109个病灶,检出率为82.6%.结论:脑转移瘤的确诊仍主要依靠MRI增强扫描.DWI检查是其有益的补充,对瘤周带的显示具有一定特征,对转移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振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评价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与二维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临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40例作为患者组,另筛选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患者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性病变组,应用二维超声和VOCAL技术对子宫内膜厚度及体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内膜厚度及体积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内膜厚度在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体积在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OCAL对不规则形态器官体积的计算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在评价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上明显优于二维超声.

    作者:李蒙森;郑丽;桂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溶液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匀速口服1 500m12.5%等渗甘露醇溶液,后肌肉注射10 mg山莨菪碱,再服约1 000 ml 2.5%等渗甘露醇溶液,之后行16排CT 3期扫描,并行MPR、MIP.结果:根据解剖区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分析小肠和结肠充盈情况及病变显示情况.24例中CT诊断小肠、结肠病变共12例,小肠肿瘤3例(其中空肠低分化腺癌1例、小肠间质瘤2例),Crohn病5例,肠梗阻2例,胰腺癌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其余12例经临床随访证实均无器质性病变.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可清楚显示小肠肿瘤、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变的部位、范围、强化特点及有无近端小肠梗阻等情况,也可显示肠壁内外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情况.结论:MSCT小肠、结肠双对比造影是诊断小肠、结肠疾病有价值的检查技术.

    作者:钱胜;李国华;陆纪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双圈征”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呈“双圈征”的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双圈征”进行分析,评估其后遗CT表现.结果:22例均见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低密度改变,灰白质界限消失、密度相同,而内侧的脑干、小脑、基底节及丘脑密度不降低,两者密度反转形成“双圈征”;10例(45.5%)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22.7%)合并脑实质出血;9例(40.9%)死亡.随访13例中:5例(38.5%)为脑软化灶;5例(38.5%)为双侧额部硬膜下积液;4例(30.8%)为脑灰白质萎缩;5例(38.5%)为脑积水.结论:呈“双圈征”的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故CT检查对其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吴华超;吴耀初;温志玲;符有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烟雾病的MRI和MRA征象

    目的:分析27例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MRI和MRA征象,以进一步提高对烟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颅脑MRI及MRA检查并符合日本烟雾病研究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烟雾病诊断标准的MMD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其MRI和MRA的特征性表现.结果:MRI可清晰显示MMD患者的脑梗死、脑出血、脑软化、脑萎缩等脑实质损害表现,亦可见脑基底部异常扩张迂曲的低信号血管网;5例于T1WI和FLAIR见柔脑膜征;3D-TOF MRA直接显示了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大脑前中动脉近端闭塞或狭窄、烟雾状血管团及脑侧支循环;CE-MRA显示侧支血管更清晰;MRI显示的脑损害表现与MRA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不完全一致,与脑侧支循环血管形成关系密切.结论:MMD的MRA征象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的烟雾状流空血管影及柔脑膜征亦具特征性,但显示不如MRA直观;MRI脑损害征象与MRA的侧支循环表现具有密切关系;MRI和MRA可对MMD明确诊断.

    作者:许秋霞;詹浩辉;程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心率下第二代双源CT冠脉成像Flash扫描与序列扫描图像质量及伪影比较

    目的:比较低心率下CT前瞻性心电触发Flash扫描与序列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伪影.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Flash扫描(A组)与序列扫描(B组)冠状动脉CT成像各80例患者,心率均≤70次/min.4级法评价2组图像质量,初步分析伪影特点及成因.结果:A、B2组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为98.37%和9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6,P=0.094);可评价患者为85.00%和9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8,P=0.035);平均节段质量评分为(1.295±0.60)分和(1.21±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10).A组的4级图像大部分分布于右冠中远段,多数出现在心率大于65次/min的患者中,均为心脏搏动伪影.B组4级图像散在分布于冠脉各段中,为呼吸及心脏搏动伪影.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心率下Flash与序列扫描均可获得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序列扫描略优于Flash扫描;Flash扫描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出现心脏搏动伪影概率大,序列扫描易产生呼吸及心律不齐所致伪影.

    作者:格崤;佟海滨;丛冠宁;方继良;赵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的MRCP图像.所有患儿均行常规T2WI和MRCP序列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未见完整肝外胆道系统.7例胆囊瘪小,10例胆囊未成像,3例左右肝管成像,21例胆总管无成像.结论:肝外胆管在多序列或多方位图像上不显示是胆道闭锁的直接征象,小或无胆囊及肝门区片状高信号间接提示胆道闭锁.MRCP无创、无需对比剂,可多方位清晰显示肝内外胆道系统,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禄明;姜辉;孙百胜;纪丙军;郑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4例并文献复习

    胃嗜酸性肉芽肿(gastric eosinophilic granuloma,GEG)是一种罕见的、极易误诊的胃占位性病变.笔者收集4例,报道如下.例1,男,56岁,上腹部不适,伴呕吐1周入院,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嗜酸性细胞8.1%.钡餐发现胃窦小弯侧见一穿透性溃疡,突出腔外约2.5 cm,局部胃壁活动度可,周围黏膜纠集,未见明显黏膜破坏征(见图1).拟诊胃窦小弯侧穿透性溃疡.胃镜诊断胃角处溃疡,活检示炎性细胞浸润,考虑溃疡.手术发现胃窦部有一3 cm×4 cm大小肿瘤,侵及浆膜层,质硬,伴胃周淋巴结肿大,小肠系膜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GEG并溃疡形成.出院复查嗜酸性细胞9%.

    作者:刘兴华;张东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层CTA在成人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层CTA在成人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64层脑CTA检查,在HPXW 6600工作站上行VR、MPR、MIP、CPR.结果:64层CTA均能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后循环、脑底异常血管网、侧支血管情况,其中双侧颈内动脉闭塞或狭窄7例,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3例,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例.结论:64层CT利用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显示闭塞及狭窄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为诊断烟雾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良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02例患者,共567个肿块纳入本研究,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对比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超声联合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88.1%,准确性为90.3%,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9.5,P<0.001),同时也高于单项UE(x2 =332.2,P<0.001).结论:在规范评分指标的前提下常规超声联合UE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军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后交叉韧带的超声表现作为间接征象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的高低频超声表现为间接超声征象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2.3岁.24例均行后交叉韧带的高低频超声检查,并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者20例,假阴性4例,符合率约83.33%.结论:高低频超声结合能较准确地显示后交叉韧带,并可作为间接征象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情况进行诊断.

    作者:张素萍;侯书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