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1例

张丽娟

关键词:黄体, 妊娠, 超声检查
摘要:女,27岁,停经39 d,小腹痛1d于2011年10月4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量中.10月1日自测尿妊娠试验(十),10月4日晨出现小腹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无呕吐,无阴道流血,无腰酸,小便后腹痛加重.尿妊娠试验(+),超声示宫内妊娠囊大小1.3 cm×1.0 cm,盆腔积液2.7 cm,左侧宫旁包块8.0 cm×3.7 cm,边界欠清晰,内部呈混合性反射,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宫内早孕(符合5+孕周),左侧宫旁包块,盆腔积液(见图1).门诊以早孕、腹痛待查收入院.中医望闻切诊:面色苍白,语声低弱,舌淡苔薄白,脉弦滑.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飞利浦Achieva 3.0 T MR在下肢较大范围检查中的应用

    与CT和X线相比,MRI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功能成像的优势[1],3.0TMR与1.5T及更低场强的MR相比,其SNR、空间分辨力更高,扫描层厚可以更薄[2],能够对患者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检查.因没有配备专门的下肢线圈,现探讨应用现有线圈行下肢较长部位MRI扫描的一些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下肢大范围MRI扫描的患者41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14~62岁,平均33岁.41例中不明原因疼痛4例,有明显外伤史32例,肿瘤5例.均为病变累及范围较大,用常规线圈检查不能完全包括病变部位.

    作者:霍勇军;赵国玲;刘伟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腔声学造影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经宫腔声学造影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在腹部超声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钳夹、基地搔刮,清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98例宫腔声学造影均成功,其中经宫腔声学造影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6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无改变29例.②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88%,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是子宫内膜病变筛查、诊断的首选、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总管瘢痕性狭窄1例

    男,43岁,2012年1月因胆囊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失败,遂即改为开腹手术.术后3d巩膜发黄、肝功能异常,并行第2次开腹手术(具体情况不详).2个月复查肝功无明显异常,停药.7月底出现乏力、进食后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肝功转氨酶明显升高,血胆红素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精神食欲不佳,尿量较常减少、呈茶色,大便干燥、色发白3d,体质量减轻约1 kg.查体:体温不高,全身皮肤及黏膜黄染,右上腹胆囊切除术后瘢痕,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未及肝掌、蜘蛛痣,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软膨隆,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 320 U/L,AST 135 U/L,碱性磷酸酶208 U/L,总胆红素45.40 μmol/L;血糖7.66 mmol/L;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比重1.030;大便常规:脂肪球+;凝血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检查、肿瘤系列、血生化、乙肝五项、甲、丙、戊肝抗体均无明显异常.

    作者:杨璐;乔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臂引导下髓核造影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突出相应平面后纵韧带是否破裂等,确定椎间盘突出类型,并决定注射方式及注射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依据椎间盘髓核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分成纤维环未破裂型、纤维环破裂型及后纵韧带破裂型.依据上述分组次序,臭氧的注射量依次增加5 ml,而注射时间依次递减约1~2 min.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其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3.08%,17.31%,9.61%,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为90.39%.结论:利用C臂引导髓核造影技术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有更好的针对性,对减轻患者术中痛苦、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万高;邓宗环;丁清;纵慧敏;薛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研究进展

    回顾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相关文献,分析半月板的解剖学特点,阐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的概念、诊断标准,病理原因和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而对半月板周缘性移位与半月板损伤、年龄及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半月板周缘性移位,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加速作用.

    作者:丁卯;韩景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治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38例骨科术后下肢DVT患者均经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2例中央型DVT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导管溶栓治疗,26例周围型DVT患者采用足背静脉推注溶栓药物治疗,7d为1个疗程.于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态观察血栓变化及消溶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溶栓治疗1、3、5、7d后分别有1例、8例、17例、27例血栓全部消溶、静脉管腔完全再通;1个疗程结束后,尚有11例血栓未完全消溶,血栓段深静脉部分再通.38例下肢DVT中,显效27例(71%),有效11例(29%),无效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监测下肢DVT治疗过程中血栓动态变化及消溶情况,客观评价溶栓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沈素红;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WI在脑部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SWI是新发展的MRI序列,是以GRE T2* WI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对顺磁性物质拥有高度敏感性的序列,可对组织间磁场的细微不同进行放大,从而发现常规MRI不易发现的出血性改变.脑微出血是小血管病变的主要标志,脑微出血的检出对于出血性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SWI序列对颅内微出血的敏感性高于常规序列,可为常规序列提供更多的补充信息,提高了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韩鹏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颅骨表皮样囊肿误诊1例

    男,62岁,半年前无明确诱因逐渐出现言语障碍,含糊不清,伴右上肢活动不灵,起初未予重视,半年来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颅脑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CT表现:左侧颞顶骨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区,破坏区内部为混杂低密度影,局部CT值约为8 HU,颅骨内外板呈压迫性骨质破坏、吸收改变,内板显著,低密度影局部突破颅内板向颅内侵犯,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CT拟诊:左侧颞顶骨改变,多考虑板障来源骨肿瘤,并恶变可能.

    作者:范治国;戴捷;曹俊华;于尧;高宝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2种评分标准在乳腺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对比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2种评分标准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共93个乳腺占位性病变,先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再行UE,分别以评分5分法和改良评分标准进行UE评分,评分≥4分诊断为乳腺恶性占位性病变,≤3分诊断为良性,以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别计算2种标准诊断乳腺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评分5分法诊断乳腺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4%,特异性为93.4%,准确性为90.3%;改良评分标准诊断乳腺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3.5%.结论:UE改良评分标准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更为实用、准确,优于评分5分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明;赵云飞;牛智平;杨洲;李妍;侯玉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评价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与二维超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临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排液患者40例作为患者组,另筛选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组,患者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与子宫内膜良性增生性病变组,应用二维超声和VOCAL技术对子宫内膜厚度及体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内膜厚度及体积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内膜厚度在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体积在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OCAL对不规则形态器官体积的计算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准确性,在评价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上明显优于二维超声.

    作者:李蒙森;郑丽;桂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钼靶X线、超声及MRI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分析钼靶X线、超声及MRI对乳腺癌早期的诊断要点,探讨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乳腺癌患者资料,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钼靶X线、超声及MRI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31例乳腺癌中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83.87%(26/31),超声为87.10%(27/31),两者联合诊断为93.55%(29/31).行MRl检查的17例中,诊断符合率为94.12(16/17),而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96.77%(30/31).经统计学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联合检查与单独应用超声或钼靶X线摄影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乳腺癌在钼靶X线、超声及MRI检查中均可出现不典型表现,钼靶X线、超声及MRI是目前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但各有不足,合理、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志明;肖铮;江丽莎;孙健;刘树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的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正确诊断55例,准确率80.88%;钼靶X线检查正确诊断53例,准确率77.94%;二者联合应用正确诊断63例,准确率92.65%.结论:对乳腺癌的诊断,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可以优势互补,二者联合能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圆;王芳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CT对肝包虫囊肿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SCT在肝包虫囊肿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确诊的46例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46例共61个包虫囊肿.单房性包虫囊肿1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32例;有钙化16例,无钙化30例.其中有并发症19例.单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内在性破裂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13例为交通性破裂,直接破裂2例,合并感染2例.误诊1例,46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97.8%.结论:螺旋CT可为肝包虫囊肿及并发症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昆琛;陶建华;边雪峰;李瑛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高危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超声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孕前及孕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对孕妇进行回顾性问诊,母亲孕前孕期均有不良因素干扰病史,其中继发不孕7例,高龄孕妇4例,孕早期感冒2例,接触病毒、微生物或化学物质4例,母亲患有先天性疾病1例,中学生妊娠1例.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十分重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或减少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对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福美;张国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1例

    女,27岁,停经39 d,小腹痛1d于2011年10月4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量中.10月1日自测尿妊娠试验(十),10月4日晨出现小腹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无呕吐,无阴道流血,无腰酸,小便后腹痛加重.尿妊娠试验(+),超声示宫内妊娠囊大小1.3 cm×1.0 cm,盆腔积液2.7 cm,左侧宫旁包块8.0 cm×3.7 cm,边界欠清晰,内部呈混合性反射,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宫内早孕(符合5+孕周),左侧宫旁包块,盆腔积液(见图1).门诊以早孕、腹痛待查收入院.中医望闻切诊:面色苍白,语声低弱,舌淡苔薄白,脉弦滑.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的MRCP图像.所有患儿均行常规T2WI和MRCP序列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未见完整肝外胆道系统.7例胆囊瘪小,10例胆囊未成像,3例左右肝管成像,21例胆总管无成像.结论:肝外胆管在多序列或多方位图像上不显示是胆道闭锁的直接征象,小或无胆囊及肝门区片状高信号间接提示胆道闭锁.MRCP无创、无需对比剂,可多方位清晰显示肝内外胆道系统,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禄明;姜辉;孙百胜;纪丙军;郑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眼底微循环障碍及其慢性并发症评估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微循环改变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R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R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视网膜睫状后短动脉(PCA)、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检测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NDR组动脉频谱呈S1、S2、S3三峰双切迹,NPR组和PR组为S峰降低,波形圆钝呈半圆形,D峰低平、宽大;4组间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1,11.34,9.85,P<0.05);CRA的PSV、EDV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关系,CRA的RI与FB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DFI能监测眼底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评价眼底微循环的变化,早期发现糖尿病眼底病变.

    作者:李培英;田华;罗永科;杨欣;邵春晖;吕品;郭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CT在三维钛板颅骨缺损成形术中的应用

    颅骨缺损是颅脑术后常见并发症,常因看护不当并发再次脑损伤,且颅内压改变的不适反应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故大部分患者在术后适当时间均需行颅骨修补[1].我院自2009年8月~2011年9月,采用三维钛板行颅骨缺损成形术32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38.2岁.硬膜外血肿术后10例,硬膜下血肿术后6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8例,颅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5例,颅骨凹陷型骨折3例.单侧额颞颅骨缺损11例,单侧额颞顶颅骨缺损7例,单侧颞顶枕缺损5例,双侧额颞顶颅骨缺损2例,单侧额部缺损4例,单侧顶枕缺损3例.颅骨缺损大面积11 cm×13 cm,小面积4 cm×5 cm,平均8 cm×11 cm.颅骨缺损时间1~15个月,平均4.5个月.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恐惧、癫痫、偏瘫等症状体征.

    作者:李海平;张代永;徐晨;张斌;王东;王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6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分别行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检查,以近期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常规MRI对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为70.8%(17/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65.4%(17/26);MRI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撕裂的敏感性为95.8%(23/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88.5%(23/26).两者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RI肩关节造影可以显著提高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李晶晶;杨成刚;张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其进行性发展会导致患者右心室功能减低,而对右心室功能的评价在患者病情评估、治疗决策、疗效和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一批心功能定量检测新技术.现就常用定量检测技术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