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植入的超声表现分析

腾想;郭雪;朱倩茹;刘代霞;魏海英;邵黎阳

关键词:胎盘, 侵入性,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产前彩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胎盘植入的超声图像,其中产前超声检出5例,漏诊8例.结果:胎盘植入声像图特征:胎盘内多发血池,胎盘后间隙消失或不规则,部分区域子宫肌层缺失,甚至完全中断.剖宫产子宫胎盘低置并穿透性胎盘,前壁下段浆膜层与膀胱后壁分界不清,胎盘穿入膀胱内者膀胱内壁毛糙甚者胎盘回声可向膀胱内突.彩色多普勒未见正常宫壁静脉丛,而代之以迂曲增宽的血管,胎盘似置于“火海样”血管之上.结论:彩超孕期追踪检查胎盘植入情况尤其是穿透性胎盘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继续妊娠有子宫自发破裂的风险,同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27例影像资料回顾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严重的一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若得不到早期治疗,将对腕关节功能造成较大影响[1],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0~54岁.8例摄腕关节普通X线片,19例摄CR片.陈旧外伤脱位15例,新鲜外伤脱位12例,再分别根据舟骨骨折近端与月骨关系各分为2组,结合腕部解剖结构对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机制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探讨不同类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桂成;魏学庆;于代友;岳福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MSCT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MS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和随访证实创伤性肺假性囊肿患者的胸部CT和临床资料,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内部特征及邻近肺组织改变,分析肺假性囊肿的动态变化.结果:14例患者经MSCT检查共检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39个,其中单发6例,多发8例.病变呈单纯性含气囊肿26个,气液囊肿13个,未见单纯性含液囊肿.69.2%(27/39)的囊肿位于胸膜下区,其中13个邻近叶间胸膜,肺叶外周带胸壁下方10个,纵隔旁4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8个,不规则形11个.6个病灶内可见细线样分隔,5个病灶腔壁可见小尖角样突起,6个病灶囊腔旁可见细小裂隙样影.邻近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挫伤改变.所有患者于伤后4~85 d内进行复查,发现74.4%(29/39)的病灶不同程度缩小、吸收.结论:创伤性肺假性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明确胸部创伤病史,以及随访过程中病变的自愈趋势,可作出较准确诊断.

    作者:陈佳;邹利光;杨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伤性脉络膜脱离的CT表现

    目的:探讨眼外伤引起的脉络膜脱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脉络膜脱离的66例(66只眼)的CT图像,66例均行眼眶轴位与冠状位扫描.结果:外伤性脉络膜脱离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位于眼球壁、凸向玻璃体腔的形态各异的等、高密度隆起,梭形、半球形常见,常位于眼球中部,边界清晰.结论:外伤性脉络膜脱离在CT图像上具有特征性表现,眼眶CT扫描对眼外伤并发的脉络膜脱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葛向红;张永涛;亓卿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MRCP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的MRCP图像.所有患儿均行常规T2WI和MRCP序列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未见完整肝外胆道系统.7例胆囊瘪小,10例胆囊未成像,3例左右肝管成像,21例胆总管无成像.结论:肝外胆管在多序列或多方位图像上不显示是胆道闭锁的直接征象,小或无胆囊及肝门区片状高信号间接提示胆道闭锁.MRCP无创、无需对比剂,可多方位清晰显示肝内外胆道系统,对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禄明;姜辉;孙百胜;纪丙军;郑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CT在三维钛板颅骨缺损成形术中的应用

    颅骨缺损是颅脑术后常见并发症,常因看护不当并发再次脑损伤,且颅内压改变的不适反应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故大部分患者在术后适当时间均需行颅骨修补[1].我院自2009年8月~2011年9月,采用三维钛板行颅骨缺损成形术32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38.2岁.硬膜外血肿术后10例,硬膜下血肿术后6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8例,颅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5例,颅骨凹陷型骨折3例.单侧额颞颅骨缺损11例,单侧额颞顶颅骨缺损7例,单侧颞顶枕缺损5例,双侧额颞顶颅骨缺损2例,单侧额部缺损4例,单侧顶枕缺损3例.颅骨缺损大面积11 cm×13 cm,小面积4 cm×5 cm,平均8 cm×11 cm.颅骨缺损时间1~15个月,平均4.5个月.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恐惧、癫痫、偏瘫等症状体征.

    作者:李海平;张代永;徐晨;张斌;王东;王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腔声学造影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经宫腔声学造影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在腹部超声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钳夹、基地搔刮,清出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98例宫腔声学造影均成功,其中经宫腔声学造影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6例,子宫肌瘤11例,子宫内膜癌4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无改变29例.②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度为88%,阳性预测值为94%,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经阴道彩超宫腔声学造影检查具有简便、无创、准确率高的特点,是子宫内膜病变筛查、诊断的首选、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的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正确诊断55例,准确率80.88%;钼靶X线检查正确诊断53例,准确率77.94%;二者联合应用正确诊断63例,准确率92.65%.结论:对乳腺癌的诊断,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可以优势互补,二者联合能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圆;王芳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E)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502例患者,共567个肿块纳入本研究,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对比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超声联合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88.1%,准确性为90.3%,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9.5,P<0.001),同时也高于单项UE(x2 =332.2,P<0.001).结论:在规范评分指标的前提下常规超声联合UE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刘军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颅骨表皮样囊肿误诊1例

    男,62岁,半年前无明确诱因逐渐出现言语障碍,含糊不清,伴右上肢活动不灵,起初未予重视,半年来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发现颅脑占位性病变,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V级,神经系统病理征未引出.CT表现:左侧颞顶骨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区,破坏区内部为混杂低密度影,局部CT值约为8 HU,颅骨内外板呈压迫性骨质破坏、吸收改变,内板显著,低密度影局部突破颅内板向颅内侵犯,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CT拟诊:左侧颞顶骨改变,多考虑板障来源骨肿瘤,并恶变可能.

    作者:范治国;戴捷;曹俊华;于尧;高宝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机制的fMRI研究进展

    目前,运用fMRI技术探索针刺作用机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运用fMRI研究针刺机制的现状,从以下5个方面作一综述:①穴位主治功能;②针刺镇痛机制;③不同针刺刺激方式;④穴位-大脑联系;⑤经络-大脑联系.

    作者:刘骁;杨星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孕合并卵巢黄体破裂1例

    女,27岁,停经39 d,小腹痛1d于2011年10月4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量中.10月1日自测尿妊娠试验(十),10月4日晨出现小腹痛,伴肛门坠胀,恶心,无呕吐,无阴道流血,无腰酸,小便后腹痛加重.尿妊娠试验(+),超声示宫内妊娠囊大小1.3 cm×1.0 cm,盆腔积液2.7 cm,左侧宫旁包块8.0 cm×3.7 cm,边界欠清晰,内部呈混合性反射,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论:宫内早孕(符合5+孕周),左侧宫旁包块,盆腔积液(见图1).门诊以早孕、腹痛待查收入院.中医望闻切诊:面色苍白,语声低弱,舌淡苔薄白,脉弦滑.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嗜酸性肉芽肿4例并文献复习

    胃嗜酸性肉芽肿(gastric eosinophilic granuloma,GEG)是一种罕见的、极易误诊的胃占位性病变.笔者收集4例,报道如下.例1,男,56岁,上腹部不适,伴呕吐1周入院,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嗜酸性细胞8.1%.钡餐发现胃窦小弯侧见一穿透性溃疡,突出腔外约2.5 cm,局部胃壁活动度可,周围黏膜纠集,未见明显黏膜破坏征(见图1).拟诊胃窦小弯侧穿透性溃疡.胃镜诊断胃角处溃疡,活检示炎性细胞浸润,考虑溃疡.手术发现胃窦部有一3 cm×4 cm大小肿瘤,侵及浆膜层,质硬,伴胃周淋巴结肿大,小肠系膜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GEG并溃疡形成.出院复查嗜酸性细胞9%.

    作者:刘兴华;张东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SCT对肝包虫囊肿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SCT在肝包虫囊肿及其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确诊的46例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结果:46例共61个包虫囊肿.单房性包虫囊肿1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32例;有钙化16例,无钙化30例.其中有并发症19例.单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内在性破裂4例;多房性包虫囊肿并发症中13例为交通性破裂,直接破裂2例,合并感染2例.误诊1例,46例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97.8%.结论:螺旋CT可为肝包虫囊肿及并发症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昆琛;陶建华;边雪峰;李瑛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X线造影分析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X线造影表现,探讨X线造影检查的价值.方法:对5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X线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中,吻合口纵隔瘘31例,吻合口胸腔瘘18例,吻合口气管瘘3例,残胃胸腔瘘6例;单发瘘46例,多发瘘12例;瘘口直径小于3 mm者34例,3~6 mm者19例,大于6 mm者5例;术后3d内发生瘘者18例,术后4~15 d内发生瘘者37例,术后16~30 d内发生瘘者3例.结论:X线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瘘口情况,为早期发现吻合口瘘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勇;薛玉富;朱世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心率下第二代双源CT冠脉成像Flash扫描与序列扫描图像质量及伪影比较

    目的:比较低心率下CT前瞻性心电触发Flash扫描与序列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伪影.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Flash扫描(A组)与序列扫描(B组)冠状动脉CT成像各80例患者,心率均≤70次/min.4级法评价2组图像质量,初步分析伪影特点及成因.结果:A、B2组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为98.37%和9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6,P=0.094);可评价患者为85.00%和9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8,P=0.035);平均节段质量评分为(1.295±0.60)分和(1.21±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10).A组的4级图像大部分分布于右冠中远段,多数出现在心率大于65次/min的患者中,均为心脏搏动伪影.B组4级图像散在分布于冠脉各段中,为呼吸及心脏搏动伪影.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心率下Flash与序列扫描均可获得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序列扫描略优于Flash扫描;Flash扫描右冠状动脉中远段出现心脏搏动伪影概率大,序列扫描易产生呼吸及心律不齐所致伪影.

    作者:格崤;佟海滨;丛冠宁;方继良;赵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常规MRI(包括50例MRI增强扫描)及DWI资料.结果:脑转移瘤单发30例,多发56例.在MRI上,82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4例病灶内伴出血,T1WI、T2WI呈高低不均匀混合信号.囊实型转移瘤42例,实质型24例,囊型20例.在50例增强扫描中,病灶呈不规则结节状伴环状强化、团块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在DWI上,转移瘤内部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78例(90.7%),瘤周显示环状高信号带或稍高信号带58例(67.4%),转移瘤呈均匀结节状高信号影4例(4.7 %),瘤灶伴出血局部呈低信号或高信号4例(4.7%).50例增强扫描检出转移瘤132个,而DWI检出109个病灶,检出率为82.6%.结论:脑转移瘤的确诊仍主要依靠MRI增强扫描.DWI检查是其有益的补充,对瘤周带的显示具有一定特征,对转移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黄振健;徐建良;蔡庆;沈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臂引导下髓核造影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突出相应平面后纵韧带是否破裂等,确定椎间盘突出类型,并决定注射方式及注射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依据椎间盘髓核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分成纤维环未破裂型、纤维环破裂型及后纵韧带破裂型.依据上述分组次序,臭氧的注射量依次增加5 ml,而注射时间依次递减约1~2 min.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其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3.08%,17.31%,9.61%,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为90.39%.结论:利用C臂引导髓核造影技术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有更好的针对性,对减轻患者术中痛苦、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万高;邓宗环;丁清;纵慧敏;薛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像引导技术在腹盆腔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影像引导技术在腹盆腔调强放疗中的应用.方法:对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患者采用负压真空袋固定,前3次放疗前利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行靶区部位扫描重建三维影像,与计划中的CT影像比对,获得两影像空间位置误差,经影像确认后予以校正,以后每周重复1次.用SAS统计软件系统处理数据.结果:负压真空袋固定的腹盆腔部患者均行影像引导校正;影像引导后复核显示,头脚方向误差为(-0.71±1.83)mm,前后方向为(0.21±1.71)mm,高于左右方向的(0.14±1.34)mm.结论:影像引导技术有助于提高负压真空袋固定的腹盆腔肿瘤摆位精度,减小摆位误差,并指导后续分次放疗的摆位.

    作者:周明友;郑祖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真菌性鼻窦炎MS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MSCT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CT特征性表现为: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内有沙砾样、小斑片状钙化,可有窦壁骨质破坏.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MSCT表现有特异性,对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斌;覃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6例乳腺分叶状肿瘤中,良性11例,交界性3例,恶性2例.乳腺X线表现为肿块10例,其中无钙化肿块9例,肿块伴钙化1例;类圆形3例,分叶状7例;边缘清晰4例,边缘模糊6例.乳腺X线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致密腺体影6例.乳腺X线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62.5%.结论:乳腺分叶状肿瘤在乳腺X线表现上不具特异性,终仍依靠组织病理学诊断.

    作者:王玉霞;李振龙;郑启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