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5-羟色胺,交感神经

张俊峰;李昌平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羟色胺, 门诊病人, 广州地区, 成年人, 显示, 统计, 疾病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国外报道,大约15%~30%的成年人有过消化不良病史[1],在一般门诊中,消化不良占病人总数的2%~3%,其中一半左右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广州地区统计显示,消化不良占普通门诊病人总数的11%,占消化门诊的53%[2],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病区护理管理沟通技巧

    人际技能与沟通技巧在护理管理尤其是病房管理过程中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刘晓梅;杨益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5-羟色胺,交感神经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国外报道,大约15%~30%的成年人有过消化不良病史[1],在一般门诊中,消化不良占病人总数的2%~3%,其中一半左右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广州地区统计显示,消化不良占普通门诊病人总数的11%,占消化门诊的53%[2],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作者:张俊峰;李昌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休克,是失血致有效血容量不足,组织低灌流和缺氧时呈现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危重,进展快.

    作者:吕晓菲;张庭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全紧闭重复吸入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

    顽固性呃逆不仅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而且频繁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严重时可引起呼吸骤停而致病人死亡.

    作者:吴爱玲;汪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临床心电图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临床心电图>在临床中是一门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之一,是医学本科学生必修课程,掌握好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对今后临床毕业实习以及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孝煊;程松;杨国邦;熊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分析

    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增加了母婴死亡率,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张彦;游小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庆市623例1239眼传统SCL配戴者眼健康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重庆市传统隐形眼镜配戴者的使用习惯,探讨配戴方式、护理方法与眼健康的关系.方法:对先后在五家眼镜专卖店及我院门诊咨询、检查623例1239眼进行调查.结果::每日摘戴者756眼占61%,2~3天摘戴384例占31%,3~7天摘戴者93眼占7.5%,长戴不摘6眼占0.5%.对镜片的护理按程序进行揉搓冲洗、浸泡的528眼占42.6%,直接冲洗浸泡共711眼占57.4%,延长镜片使用周期的有594眼占47.98%,有各种并发症者共455眼占3[6]7%.结论:隐形眼镜并发症与使用习惯、护理方法有关.

    作者:田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温针炙加手法治愈遗尿1例

    王某某,女,21岁,大二学生,初诊时间:2002年9月14日.

    作者:陈利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氨酰心安治疗心衰22例疗效观察

    β阻滞剂在冠心病、高血压病与原发性心肌病中的应用早为人们了解,然而由于其负性肌力作用,许多医生至今尚不敢大胆使用.我们以小剂量地高辛联合氨酰心安治疗心衰22例,其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燕;何顺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6例误诊分析

    糖尿病人以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高血糖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主要治疗措施是饮食控制配合药物降糖,如果治疗不当可发生意想不到的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导致误诊误治.

    作者:曾宜斌;李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桡动脉起始与形态变异1例

    在解剖60岁左右女尸时发现其桡动脉变异,此种变异较罕见.

    作者:孙国刚;姚惠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成人胆总管囊肿的诊治分析(附5例病历报告)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也称为原发性胆总管扩张症等[1].我院1999年以来共收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住院病人,结合文献就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同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CD54)和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及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清slCAM-1的水平;采用酶连接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清sICAM-1水平显著增加(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清slCAM-1表达和IL-8水平的增加,提示血清sICAM-1和IL-8水平,可作为衡量病毒性肝患者肝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同时可能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宏;郑雪莲;毛咏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法医学教育现状及改革初探

    虽然我国古代法医学检验工作历史悠久,但现代法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起步较晚,尤其在文革期间遭到了严重摧残.目前我国法医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我国法医学事业的进步,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杨志惠;龚莉;陈明;任作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9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治疗12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死亡19例,生存110例.术后随访3月以上,按ADL统计:Ⅰ级21例,Ⅱ级27列,Ⅲ级34例,Ⅳ级23例,Ⅴ级5例.结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和自体血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丁常云;龚斌;虞德明;刘久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问题已引起移植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报告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达34天者.

    作者:邓勇;陈同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频治疗头颈部血管瘤25例报告

    2000年3月~2001年2月我科使用射频治疗头颈部血管瘤25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黎万荣;任正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价值.方法:脑出血患者80例,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量发病第1,2,3,7,14日血清中NSE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NSE含量与出血量大小,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相关,与出血部位无关(P>0.05).结论:血清NSE的变化对判断脑出血量大小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晓英;孟宜良;荣本兵;张泽兰;甘西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800例直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00例,其中男性376例,女性424例.年龄8~78岁.病程1天~10年.就诊主要原因为下腹或肛门坠胀、便血、肛周不适、腹泻、便秘、腹部包块、体检、复查等.

    作者:李显著;彭定容;易明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并发症探讨及预防

    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某些疾病的疗效已较肯定,但并发症的问题应引起操作者高度重视.本人根据临床体会,对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甘玉芬;周易;缪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西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