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飚;王大丽;戴天阳;詹福生;廖斌;蒲江涛;牟光荣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右侧阵发性咽痛8年,加重1月,于2000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咽痛,呈阵发性发作,且在说话过多、吞咽、进食、刷牙及情绪激动时诱发.曾多次在本院门诊以舌咽神经痛进行对症治疗:用地塞米松加1%利多卡因在右侧舌根部及扁桃体下极进行封闭.第一次封闭缓解7个月,第二次封闭缓解5个月,第三次封闭缓解3个月,以后缓解期逐渐缩短.在4个月前行右侧扁桃体切除、茎突切短术,术后缓解3个月又复发.
作者:白国荣;任正心;涂江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阿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伐他汀和吉非罗齐治疗12周.结果:阿伐他汀治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显著降低.但降低TG作用,吉非罗齐优于阿伐他汀.结论:阿伐他汀可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对于严重单纯高甘油三脂血症病人仍建议首选贝丁酸类降脂药.
作者:高毅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是一种较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仅百余例,刘树库等[1]报道1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占同期肺内肿瘤的0.29%(19/6527).但Sugio等[2]在1974~1990年收治的45例肺部良性肿瘤中SHL占22.9%;江山平等[3]报道13年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肺部良性肿瘤40例,SHL占10例(25%).表明SHL在肺部良性肿瘤中并非少见.因其在临床上与肺部其它肿瘤易混淆,极少在术前作出准确诊断,绝大多数病例是在手术后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才得以明确[1,3].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SHL的术前诊断加以认识和重视,提高其术前诊断率,减少误诊.现就病理、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曾培元;李志明;廖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据统计,所有不育症中女性内分泌问题约占20%~40%,持续性不排卵有15%~25%.不恰当排卵如小卵泡排卵,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等为15%~20%,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为3.5%~29%.由此可见,由于排卵障碍而致不孕所占比例较大[1].因此,对于这类疾病,首要任务就是恢复正常的排卵功能.近年来,中医药在应用补肾法促排卵助孕中逐显优势.因为,通过近30余年的实践,国内普遍认为排卵功能障碍,无排卵导致的不孕症在中医领域属肾虚[2].那么,补肾法促排卵的机理何在呢?笔者阅读了大量文献,归纳如下.
作者:王永周;王泽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6例小儿烧伤后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结果:治愈20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H2受体阻滞剂、止血药的正确应用及手术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方法.
作者:何晓川;吴国平;李玲;郭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筛窦囊肿临床上并非罕见,以往多采用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手术损伤较大.近年来,由于鼻腔内窥镜的使用和技术发展,鼻内径路手术治疗成为可能.我院自1997年来在鼻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筛窦囊肿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晖;陈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1例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案例进行讨论,了解其发生与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分析案例作案经过及精神检查.结果:复杂性醉酒的责任能力评定.结论:正确评定单纯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对责任能力评定至关重要.
作者:白克镇;李宗恒;唐国忠;李经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术后生存质量,避免永久性结肠造口,预防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7例距肛缘6~10cm的直肠癌运用吻合器技术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及狭窄,随访63例,局部复发14例,死亡9例;37例术后排便功能不全,半年内逐渐恢复.结论:吻合器技术具有简单、安全、吻合可靠等特点,在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成败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左怀全;徐亮;王元正;魏仁志;付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腋窝淋巴结状态(Axillary lymph nodes state ALNS)对乳腺癌的分期、预后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一直是判断ALNS的唯一方法[1].随着乳腺癌研究的深入,手术范围开始由大趋小,无谓的ALND,尤其是对T1、T2期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只能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而对生存期并无明显影响[2].由此,一种缩小手术范围,而不降低腋窝淋巴结分期准确性的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应运而生.
作者:吴斌;魏仁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着重探讨CT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并结合文献复习MRI征象的病理意义.方法:对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与CT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中混合型骨肉瘤5例,溶骨型2例,成骨型1例.X线观察骨肉瘤的大体表现优于CT,对观察骨肉瘤所形成的软组织改变、显示肿瘤骨及病变的细微结构,CT优于X线.结论:X线仍作为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对于观察骨肉瘤病灶的细微改变有重要价值,MRI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东;韩福刚;王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玻璃微电极尖端进行热抛光处理,以提高膜片钳实验中高阻抗封接的质量和成功率.方法:用双相可控硅增加电流方法,完成低电压高电流输出;利用普通显微镜加以改造,在同一平面内观察电极尖端和电热丝情况.结果:直流输出电压6V;直流输出电流0~20A;40×(物距1cm)物镜;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电极尖端平整、光滑.结论:利用简单的双相可控硅增流技术和对普通生物显微镜的改造,可以制做出用于玻璃微电极尖端热抛光的装置.
作者:刘智飞;周文;曾晓荣;杨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随着肾移植以及一些复杂肾脏手术的开展,如何减少术中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降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率等成为泌尿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尝试应用低温和热缺血情况下使用药物来保护肾脏,但这些外源性保护措施在肾脏缺血、缺氧时间过长时,则变得十分有限,效果欠佳.
作者:李霞;李著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260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对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以减少后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方法:152例大剂量阿斯匹林加激素治疗组,108例小剂量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后一组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前一组.结论:只要提高对川崎病的临床认识,就可以早期确诊并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以减少川崎病造成的心血管损害.
作者:周太光;卢昌碧;邹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优选颅痛安颗粒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挥发油收率、干浸膏收率以及合格颗粒为指标,优选油提、乙醇提以及沸腾制粒工艺条件.结果:川芎提油的工艺条件为:加水量为药材量的6倍,浸泡2h,提取9h;葛根和全蝎的乙醇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6倍,乙醇浓度为60%,渗漉96h;沸腾制粒工艺条件为:稠浸膏∶糊精=1.64∶1,喷雾电压为120伏,稠浸膏相对密度为1.15(25℃测定),抖袋周期85个.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蒲清荣;唐灿;赵剑;龙维英;颜永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65例支气管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支气管肺囊肿中有40例术前误诊为其他疾病:肺结核14例,肺癌9例,支气管扩张症5例,脓气胸5例,肺大泡4例,肺脓肿3例,手术治疗疗效良好.结论:支气管肺囊肿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周飚;王大丽;戴天阳;詹福生;廖斌;蒲江涛;牟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健康儿童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在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分布.方法:使用美国杜邦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出生后1月~15岁的儿童1680例,其中男性879例,女性801例,抽空腹静脉血进行ALP检测.结果:ALP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9~12岁ALP值高,1~3岁ALP值低.ALP测值有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此项研究得出ALP正常值变化曲线可向临床医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作者:沈宏家;王学华;谭同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近年来把复方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作为治疗结肠炎、直肠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们将点滴式保留灌肠与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了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伟;代素辉;吴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29岁,因右侧耳鸣6个月伴右侧颞部疼痛及听力下降5个月,于2000年11月1日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肝肾未见异常,右侧耳屏前及颞骨鳞部压痛明显,右侧外耳道骨段前壁有0.7cm×1.0cm×1.0cm大小肿块,色暗红、质软、基底宽,未见血性及脓性分泌物,鼓膜未窥及.鼻及咽喉部未见异常.纯音听阈测听示右耳传导性聋.
作者:王光辉;任正心;白国荣;黎万荣;何桦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我科收治膀胱癌141例,除18例因故未手术,25例行全膀胱切除手术,其余98例均行保留膀胱的手术.其中28例术后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膀胱内灌注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勇;黄珀;刘顺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可供鉴别金银花药材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方法:以芳樟醇为参照物,采用GC法对11批金银花进行分析,找出特征指纹峰,建立其GC指纹图谱.结果:获得24个共有指纹峰.结论:金银花GC指纹图谱可以作为鉴别金银花药材的检测标准之一.
作者:田吉;冯文宇;邱华荣;冉阳平;杜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