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何铭;石恒林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 静脉全麻药, 老年, 血流动力学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T2、T3厦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1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远达性视网膜损伤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伤后右眼视物不清10天,于2006年5月13日来院就诊.10天前患者因车祸受伤昏迷,伴左侧上臂、左下肢骨折,左侧头面部大面积擦划伤,在他院抢救治疗,清醒后发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红肿痛,未作特殊处理.人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20/80mmHg.

    作者:邱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翼状胬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8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33例施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都为18个月.结果:羊膜移植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28.57%.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γ2=3.889,P<0.05).同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4.3天,羊膜移植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5.2天左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较羊膜移植组低.同时角膜创面恢复快,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洪;周金红;罗小莉;唐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62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扣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作者:全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针对15例急诊常见的有自主呼吸,预见性插管的患者,采用FOME-CUF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导管经鼻插入,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所有案例中,插管后10min内SaO2均回升至0.90以上,为急诊抢救病人生命及进行下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术在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取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的病例,以其宫颈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将宫颈细胞学涂片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对照标准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橙查较宫颈细胞学涂片特异性稍低,但敏感性明显增加,假阴性率下降,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可弥补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的不足,在临床应用中为一种易为患者接受的较准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式.

    作者:孙宇虹;温南芳;陈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开放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新兴成员,开放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质量分析及对策

    目的:规范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操作,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对我院318例病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认真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出现的缺陷可分为8类:未及时将针芯放入锐器盒;未认真交接班;操作前后未洗手带手套;消毒不严格;选择位置不当;粘贴过紧;留置针脱出;留置时间过久.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护士院感意识;狠抓护理质量,增强护理质量意识;针对不同人员,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对完善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质量非常必要.

    作者:文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剖宫产率不断攀升,此病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常易误诊为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例3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靖;邱锦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

    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使得细茵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是大多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整合子通过整合酶介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移动性基因盒,可赋予细菌新的耐药性.

    作者:蒋宏;刘继芬;刘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麻醉科医生使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OlympusXP260F电子纤雏支气管镜对38例肺不张、慢性咳嗽、反复、难治性喘息等的患儿进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观察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解决了惠儿不合作,操作更顺利,减少并发症,增加了安全性,特别适用婴幼儿.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反复、难治性喘息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夏万敏;王莉;杨亚静;郭浪涛;冉隆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温心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温心活血颗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丹参、延胡索、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紫外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TLC可栓出丹参、延胡索、川芎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144~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4%.结论:所选用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芬;付超美;周绚;黄逸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西妥昔单抗等联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转移率50%左右[1],治疗上常用弗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或奥沙利铂等进行化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较新的方案,其目的在于大限度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琼;郑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策划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随着科技发展,与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相比,高校校报因其出报周期相对较长,所刊新闻相对滞后,已失去其传统优势.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探讨校报在实践中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寻找独特视角报道新闻的方法,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拥有独特魅力,获得广大师生员工的青睐.

    作者: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T2、T3厦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1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作者:何铭;石恒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临床分析

    目的: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茵类型进行目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方法:2007年1~6月,对SICU发生的67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穿刺液标本共17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病原茵124株(70.85%),细茵112株(90.32%)、真菌12株(9.68%),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66.94%),革兰阳性球菌29株(23.39%).革兰阴性杆茵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茵、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茵、铜绿假单胞茵;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茵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茵,葡萄球茵大多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茵,多数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氟喹诺酮类耐药,对万古霉素、链阳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敏感;真菌以丝状霉茵为主,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结论:重视SICU患者标本的细茵学监测,加强抗茼药物使用的宏观控制,强化医务人员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有效预防S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蜀岚;陈先云;刘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通过改革教学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是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儿科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韦婷;屈艺;毛萌;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计算机电源在医疗设备中的替换维修

    通过比对医疗仪器实际运行电压、电流、输出功率,对可用计算机电源替换的仪器电源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维修.本方法能快速解决医疗仪器中部分设备的电源故障,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作者:何光彤;刘劲;石磊;陈萍;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方法:选择100例中、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0~50岁.每组50例,观察组(Ⅰ组)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病人讲出对手术中的顾虑与想法,与此同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照组(Ⅱ组),术前不与病人交谈,只测生命体征.结果:通过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心态平稳,情绪稳定.既无恐惧感,又无陌生感,病人入手术室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与术前所测的生命体征基本相同.Ⅱ组血压、脉搏、呼吸明显升高,两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访视病人,明显使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美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总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卫生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互联网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起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就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作者:罗维;于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1年10月采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1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8个月,无1例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良好,无血运和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去表皮三角瓣行乳头内陷的整复术形态美观,效果满意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