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琼;郑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转移率50%左右[1],治疗上常用弗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或奥沙利铂等进行化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较新的方案,其目的在于大限度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琼;郑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规范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操作,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对我院318例病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认真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出现的缺陷可分为8类:未及时将针芯放入锐器盒;未认真交接班;操作前后未洗手带手套;消毒不严格;选择位置不当;粘贴过紧;留置针脱出;留置时间过久.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护士院感意识;狠抓护理质量,增强护理质量意识;针对不同人员,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对完善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质量非常必要.
作者:文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剖宫产率不断攀升,此病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常易误诊为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例3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靖;邱锦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62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扣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作者:全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惠儿硬膜外阻滞联合异丙酚输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患儿30例.肌注氯胺酮5mg/kg,患儿入睡后行硬膜外阻滞,给予异丙酚2mg/(kg.h)静脉泵入雏持.记录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后1、5、10min(T2-T4)和术毕(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记录2h、4h患儿镇痛效应及术后4h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惠儿各时点HR、RR、SPO2均在正常范围;苏醒时间为5-20min,术后2、4h患儿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0%和96%;术后4h时家属满意率为93%.结论: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患儿硬膜外阻滞联合异丙酚输注时,麻醉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好.
作者:温建;周萍;李会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科技发展,与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相比,高校校报因其出报周期相对较长,所刊新闻相对滞后,已失去其传统优势.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探讨校报在实践中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寻找独特视角报道新闻的方法,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拥有独特魅力,获得广大师生员工的青睐.
作者: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对112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次访视结果与后1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2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围生期生活质量.
作者:张伯尧;舒昌华;胡林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针对15例急诊常见的有自主呼吸,预见性插管的患者,采用FOME-CUF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导管经鼻插入,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所有案例中,插管后10min内SaO2均回升至0.90以上,为急诊抢救病人生命及进行下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经鼻盲探气管术在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取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方法:选择100例中、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0~50岁.每组50例,观察组(Ⅰ组)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病人讲出对手术中的顾虑与想法,与此同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照组(Ⅱ组),术前不与病人交谈,只测生命体征.结果:通过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心态平稳,情绪稳定.既无恐惧感,又无陌生感,病人入手术室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与术前所测的生命体征基本相同.Ⅱ组血压、脉搏、呼吸明显升高,两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访视病人,明显使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美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瘸的CT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Adrenal Myelolipoma,AML)的CT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17例AML中右侧12例,左侧5例,CT均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份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超声表现为均质强回声肿块.结论:CT对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诊断AML首选方法.
作者:贺莉;朱大华;陈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1年10月采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1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8个月,无1例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良好,无血运和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去表皮三角瓣行乳头内陷的整复术形态美观,效果满意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伤后右眼视物不清10天,于2006年5月13日来院就诊.10天前患者因车祸受伤昏迷,伴左侧上臂、左下肢骨折,左侧头面部大面积擦划伤,在他院抢救治疗,清醒后发现右眼视物不清,无眼红肿痛,未作特殊处理.人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可,血压120/80mmHg.
作者:邱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T2、T3厦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1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作者:何铭;石恒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报告1例小儿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抢救与护理.重点介绍在病情观察,重要脏器功能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氧疗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人文关怀,饮食营养支持,患儿防护等方面的经验.体会到抢救过程中的护理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于保证抢救质量的至关重要.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后病儿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患者生理状况稳定.
作者:唐坤伦;钱春英;涂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总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卫生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互联网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起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就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作者:罗维;于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ICU的监护,总结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流导管的护理体会:(1)漂浮导管对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做好漂浮导管置管过程的护理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娴熟的技术操作和严格的无茵观念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病人颇利度过围手术期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马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是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儿科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韦婷;屈艺;毛萌;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新兴成员,开放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比对医疗仪器实际运行电压、电流、输出功率,对可用计算机电源替换的仪器电源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维修.本方法能快速解决医疗仪器中部分设备的电源故障,节约了大量的维修成本.
作者:何光彤;刘劲;石磊;陈萍;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必须建立起符合实验室要求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为其重要内.涵.卫生检验的质量应尽可能满足卫生监测、执业体检与突发卫生事件和对外服务等所确定的要求,为社会或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卫生检测数据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复杂的糸统工程,而卫生检测质量控制应该是科学管理水平和检测技能的综合体现.检测数据的失真可引起评价结果的失误.
作者:陈宇;刘万里;杨林;曹东梅;杨再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