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移植病员留置漂浮导管的护理体会

马轶

关键词:肝移植, 漂浮导管, 护理
摘要:通过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ICU的监护,总结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流导管的护理体会:(1)漂浮导管对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做好漂浮导管置管过程的护理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娴熟的技术操作和严格的无茵观念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病人颇利度过围手术期提供可靠保证.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对112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次访视结果与后1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2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围生期生活质量.

    作者:张伯尧;舒昌华;胡林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温心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温心活血颗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丹参、延胡索、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紫外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TLC可栓出丹参、延胡索、川芎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144~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4%.结论:所选用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刘芬;付超美;周绚;黄逸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羊膜移植术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翼状胬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8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33例施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都为18个月.结果:羊膜移植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28.57%.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γ2=3.889,P<0.05).同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4.3天,羊膜移植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5.2天左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较羊膜移植组低.同时角膜创面恢复快,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银洪;周金红;罗小莉;唐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2例分析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上升,瘢痕子宫再妊娠出现并发症的比率也相应升高.而其中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并导致不良结局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2例子宫切口妊娠诊治经过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顾志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研究应用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1年10月采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1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8个月,无1例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良好,无血运和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去表皮三角瓣行乳头内陷的整复术形态美观,效果满意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策划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随着科技发展,与网络、有线电视、广播相比,高校校报因其出报周期相对较长,所刊新闻相对滞后,已失去其传统优势.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探讨校报在实践中通过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寻找独特视角报道新闻的方法,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拥有独特魅力,获得广大师生员工的青睐.

    作者: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T2、T3厦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1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作者:何铭;石恒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通过改革教学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

    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是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儿科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韦婷;屈艺;毛萌;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文关怀初探

    根据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具体特点,从物质层面到精神领域、从基础准备到具体措施对其本具的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作一个粗略的探讨.

    作者:丁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Sv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方案为标准进行评价试验.结果:全血细胞计数(CBC)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达到0.9919,携带污染率非常低,CBC各参数的精密度高(均小于5%),其与CD-3700测定结果相比较相关性极好,无显著性差异.与手工法分类白细胞结果相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的γ达到0.9以上,而单核和嗜碱性细胞则只有0.726和0.248.对异常标本(幼稚细胞)筛选,总有效性为88.8%.结论:svsmex 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准确可靠,对大批量的全血标本能够进行快速而有效的筛检.

    作者:冷平;凌攀;姚安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多重耐药研究进展

    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使得细茵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是大多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整合子通过整合酶介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移动性基因盒,可赋予细菌新的耐药性.

    作者:蒋宏;刘继芬;刘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壹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的病例,以其宫颈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将宫颈细胞学涂片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对照标准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橙查较宫颈细胞学涂片特异性稍低,但敏感性明显增加,假阴性率下降,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阴道镜联合宫颈细胞学涂片可弥补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的不足,在临床应用中为一种易为患者接受的较准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式.

    作者:孙宇虹;温南芳;陈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腹股沟疝手术患儿硬膜外阻滞联合异丙酚输注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惠儿硬膜外阻滞联合异丙酚输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患儿30例.肌注氯胺酮5mg/kg,患儿入睡后行硬膜外阻滞,给予异丙酚2mg/(kg.h)静脉泵入雏持.记录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后1、5、10min(T2-T4)和术毕(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样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苏醒时间,记录2h、4h患儿镇痛效应及术后4h患儿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惠儿各时点HR、RR、SPO2均在正常范围;苏醒时间为5-20min,术后2、4h患儿镇痛有效率分别为90%和96%;术后4h时家属满意率为93%.结论:腹股沟斜疝疝囊高扎术患儿硬膜外阻滞联合异丙酚输注时,麻醉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好.

    作者:温建;周萍;李会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质量分析及对策

    目的:规范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操作,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对我院318例病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认真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出现的缺陷可分为8类:未及时将针芯放入锐器盒;未认真交接班;操作前后未洗手带手套;消毒不严格;选择位置不当;粘贴过紧;留置针脱出;留置时间过久.结论:加强静脉留置针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护士院感意识;狠抓护理质量,增强护理质量意识;针对不同人员,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对完善静脉留置针应用的护理质量非常必要.

    作者:文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西妥昔单抗等联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转移率50%左右[1],治疗上常用弗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或奥沙利铂等进行化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较新的方案,其目的在于大限度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琼;郑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方法:选择100例中、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0~50岁.每组50例,观察组(Ⅰ组)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病人讲出对手术中的顾虑与想法,与此同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照组(Ⅱ组),术前不与病人交谈,只测生命体征.结果:通过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心态平稳,情绪稳定.既无恐惧感,又无陌生感,病人入手术室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与术前所测的生命体征基本相同.Ⅱ组血压、脉搏、呼吸明显升高,两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访视病人,明显使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美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例小儿禽流感的抢救和护理

    报告1例小儿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的抢救与护理.重点介绍在病情观察,重要脏器功能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氧疗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人文关怀,饮食营养支持,患儿防护等方面的经验.体会到抢救过程中的护理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于保证抢救质量的至关重要.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后病儿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患者生理状况稳定.

    作者:唐坤伦;钱春英;涂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临床分析

    目的:对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茵类型进行目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方法:2007年1~6月,对SICU发生的67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脓液、穿刺液标本共17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病原茵124株(70.85%),细茵112株(90.32%)、真菌12株(9.68%),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3株(66.94%),革兰阳性球菌29株(23.39%).革兰阴性杆茵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茵、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鲍曼不动杆茵、铜绿假单胞茵;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耐药,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茵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茵,葡萄球茵大多数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茵,多数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氟喹诺酮类耐药,对万古霉素、链阳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烷敏感;真菌以丝状霉茵为主,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结论:重视SICU患者标本的细茵学监测,加强抗茼药物使用的宏观控制,强化医务人员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有效预防S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蜀岚;陈先云;刘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总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卫生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互联网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起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就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作者:罗维;于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牙周牙髓病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牙周牙髓病病损原发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惠牙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牙周牙髓病牙,根据患牙原发病因分类选择牙周、牙髓治疗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经临床6月至2年随访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原发于牙髓感染的牙周病损经根管治疗后预后较好;原发于牙用感染的病损牙,治疗预后取决于牙周病损程度,牙周病损破坏范围大者预后较差.结论:牙周牙髓病的治疗须临床详细检查分析原发病损原因,选择适当优化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帅慧敏;白兰军;蒲高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