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婷;屈艺;毛萌;母得志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上升,瘢痕子宫再妊娠出现并发症的比率也相应升高.而其中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并导致不良结局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2例子宫切口妊娠诊治经过报道并分析如下.
作者:顾志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麻醉科医生使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下,应用OlympusXP260F电子纤雏支气管镜对38例肺不张、慢性咳嗽、反复、难治性喘息等的患儿进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治疗.观察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起效快,术后清醒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采用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解决了惠儿不合作,操作更顺利,减少并发症,增加了安全性,特别适用婴幼儿.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反复、难治性喘息病因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夏万敏;王莉;杨亚静;郭浪涛;冉隆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儿科学教学质量是国内外医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儿科临床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韦婷;屈艺;毛萌;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 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T2、T3厦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1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作者:何铭;石恒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行PSE术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30例行PSE术患者均手术成功,对护理过程及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对实施PSE术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的观察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及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肖平;郭海燕;孙艳;李雪莲;严小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对112例产妇上门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对第1次访视结果与后1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2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围生期生活质量.
作者:张伯尧;舒昌华;胡林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瘸的CT及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Adrenal Myelolipoma,AML)的CT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17例AML中右侧12例,左侧5例,CT均表现为含不同程度的脂肪成份的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超声表现为均质强回声肿块.结论:CT对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是诊断AML首选方法.
作者:贺莉;朱大华;陈淑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可有效缓解病人恐惧情绪.方法:选择100例中、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年龄20~50岁.每组50例,观察组(Ⅰ组)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病人讲出对手术中的顾虑与想法,与此同时,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对照组(Ⅱ组),术前不与病人交谈,只测生命体征.结果:通过术前一天对病人进行访视,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心态平稳,情绪稳定.既无恐惧感,又无陌生感,病人入手术室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与术前所测的生命体征基本相同.Ⅱ组血压、脉搏、呼吸明显升高,两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术前访视病人,明显使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美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平台提供了基础架构支持.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总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构建卫生系统综合信息平台.互联网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中起基础性的作用.本文就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就如何更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公共卫生信息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作者:罗维;于中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通过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在ICU的监护,总结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流导管的护理体会:(1)漂浮导管对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2)做好漂浮导管置管过程的护理配合,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娴熟的技术操作和严格的无茵观念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病人颇利度过围手术期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马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规范使用使得细茵耐药问题日趋严重,而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是大多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整合子通过整合酶介导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捕获移动性基因盒,可赋予细菌新的耐药性.
作者:蒋宏;刘继芬;刘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根据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具体特点,从物质层面到精神领域、从基础准备到具体措施对其本具的人文关怀服务理念作一个粗略的探讨.
作者:丁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转移率50%左右[1],治疗上常用弗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或奥沙利铂等进行化疗.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较新的方案,其目的在于大限度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凤琼;郑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7月~2001年10月采用去表皮三角瓣治疗乳头内陷14例.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8个月,无1例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良好,无血运和感觉障碍.结论:采用去表皮三角瓣行乳头内陷的整复术形态美观,效果满意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的含量以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梗塞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PAC-1和CD62p,并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表面表达PAC-1和CD62p的血小板量为13.83±7.20和31.26±19.6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密切相关,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可以作为脑梗塞早期诊断扣病情判断的一项较特异指标.
作者:全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少见.但随着近年剖宫产率不断攀升,此病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此病可引起子宫破裂、腹腔内大出血,临床常易误诊为不全流产、宫颈妊娠等.我院自2004年6月~2007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例3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刘靖;邱锦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牙周牙髓病病损原发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惠牙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牙周牙髓病牙,根据患牙原发病因分类选择牙周、牙髓治疗或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经临床6月至2年随访复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原发于牙髓感染的牙周病损经根管治疗后预后较好;原发于牙用感染的病损牙,治疗预后取决于牙周病损程度,牙周病损破坏范围大者预后较差.结论:牙周牙髓病的治疗须临床详细检查分析原发病损原因,选择适当优化的治疗方案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帅慧敏;白兰军;蒲高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一种性价比优于Dicom3.0接口用于DSA图像采集刺录系统.方法:直接采集输往显示器上的图形图像信号,开发一套专用软件,再制作光盘.结果:从输往显示器上得到的图形图像信号完全能满足临床需要.结论:构建的DSA数据采集刻录系统能生成多种数据(*.jpg*.jpeg*.avi*.mpg2*.mpg4)格式,可以在任意一台计算上、VCD、DVD上播放.
作者:刘劲;杜一华;何光彤;史立新;陈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必须建立起符合实验室要求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为其重要内.涵.卫生检验的质量应尽可能满足卫生监测、执业体检与突发卫生事件和对外服务等所确定的要求,为社会或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卫生检测数据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复杂的糸统工程,而卫生检测质量控制应该是科学管理水平和检测技能的综合体现.检测数据的失真可引起评价结果的失误.
作者:陈宇;刘万里;杨林;曹东梅;杨再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开放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新兴成员,开放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校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唐彬秩;屈艺;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