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煨制法文献统计及川木香煨制的研究概况

贾东艳;付超美;胡慧玲;何瑶;瞿燕

关键词:煨制法, 川木香, 文献统计, 炮制, 临床应用
摘要:通过查阅有关煨制法的文献,对煨制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有关川木香的历代文献记载,对川木香及煨制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这将对川木香的合理开发、临床应用等具有指导意义.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616株临床分离菌菌群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出的细菌菌群和耐药性,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手工方法分离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MIC)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出的2616株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34.63%,革兰氏阴性菌占49.77%.常见的G+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球菌;常见的G-菌主要为大肠埃西菌、克雷伯菌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51.0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占52.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0.34%.结论:临床医生了解细菌菌群和耐药性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常洪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654-2治疗美尼尔综合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美尼尔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对39例美尼尔综合症患者给予足三里、翳风穴注射654-2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临床治疗的39例中,显效35例,有效4例,有效率100%,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足三里、翳风穴注射654.2治疗美尼尔综合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LEEP刀治疗165例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的312例患者,治疗前随机分成LEEP刀组(治疗组)及激光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排液、术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LEEP刀治疗组与激光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治愈率高,可送标本行病理检查.同时具有诊断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作者:郑燕;扎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影响.方法:选择236例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使用的认同率、正确操作率以及出错情况.结果2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荆使用的认同率、正确操作率明显提高(P<0.05),出错的人数咬护理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荆重要性的认识,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段艮芳;赵波;杨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OPD患者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

    COPD是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出现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晚期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气肿,其共同特点是具有慢性气道阻塞所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似的临床表现.

    作者:吴艳;刘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3月将符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儿22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9例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观察两组病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治愈率(20.83%),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8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安全性高,可迅速改善病儿症状.

    作者:雷加萍;傅国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面部凹陷行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矫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注射器从供脂区抽吸脂肪颗粒,经过冲洗后注射移植到面部凹陷部位.随访并评价其疗效.结果: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20例患者,经过1~2年随访,15例患者面部丰满对称,4例患者术后脂肪少量吸收,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1例患者因脂肪颗粒注射太多出现脂肪液化、吸收现象,效果不明显.结论:脂肪颗粒来源于自身组织,安全性高,疗效较稳定,不失为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杜丽平;游晓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52例经鼻气管插管患儿的护理体会

    对52例经鼻气管插管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气管插管患儿心理护理,呼吸机和管道护理,气道插管护理,基础护理以及拔管护理等方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丽华;陈苹;吴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煨制法文献统计及川木香煨制的研究概况

    通过查阅有关煨制法的文献,对煨制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有关川木香的历代文献记载,对川木香及煨制法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这将对川木香的合理开发、临床应用等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贾东艳;付超美;胡慧玲;何瑶;瞿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髋臼骨折183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冶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髋臼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进行评估.结果:本组183例,127例获得随访非手术组优良率76.7%,手术组优良率84.2%.结论: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张进;王伯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9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冲击和常规泼尼松口服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57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采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对照组28例用泼尼松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反应率分别为86.2%和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反应率分别为60.0%和3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疲具有长期反应好,用药时间短,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何光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论基础医学教学阶段PBL教学法的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全新教学模式.论述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介绍其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实施的一般过程,讨论在国内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措施.

    作者:董海;段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04例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成年住院病人2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易患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多发生于老年人.抗生素使用时间>7天.联合使用抗生素腹泻感染率较高.粪菌检以G+菌为主.给予微生态制剂、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大多有效.结论:如果病人使用抗生素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腹泻要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关键措施.

    作者:代敏;李良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itiple myeIoma,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治疗组患者予小剂量反应停(100mg/d起,每周增加50mg/d,2周后增至200mg/d),同时联合地塞米松40mg/d(dl~4,9~12.17~20)1个月1疗程,至少3个月.与前期给予2个疗程标准VAD方案治疗的18例患者进行历史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反应停联合地塞米松作为初治50岁以上MM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徐城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788例人工流产原因初探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的原因,寻找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到我站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8例中,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者551例,占69.9%,避孕失败者223例,占28.3%,其它14例,占1.8%.结论: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掌握避孕方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是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金炼;邹吴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介入囊肿治疗术中局麻药应用技巧的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介入治疗囊肿术中局麻药物的应用技巧.方法:将368例进行超声介入治疗的单纯性肝、肾囊肿和巧克力囊肿的患者,按局麻药是否使用分为两组;A组(11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直接注入硬化剂进行治疗.B组(254例)患者在抽尽囊液后,先向囊腔内注入5ml局麻药,根据抽出局麻药的量,判定针尖所处的位置,再向囊腔内注入硬化剂实施治疗.结果:A组患者术中未使用局麻药,78.9%(90/114)例患者表现为中等程度的酸胀痛,患者术中配合差,21.05%(24/114)症状明显,患者因无法耐受剧烈疼痛而无法使用无水酒精.B组患者用利多卡因冲洗囊腔后,仅16例患者有轻微的酸胀痛,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手术平稳顺利.两组表现有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超声介入硬化剂治疗各种囊肿术中巧妙的利用局麻药物注入的技巧,判定穿刺针尖的位置;在确保疗效的同时,能有效减轻术中疼痛,还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刘强;王凌;武麦蕊;朱一平;王焱;漆家高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校园一卡通系统安全问题探讨

    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本校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和使用的经验的总结,对一卡通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卡片的安全性和读/写卡器等终端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黄蓉生;温川飙;高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分娩镇痛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为观察组,同期同条件100例未作无痛措施的产妇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进展、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达0~1级的为95例,占观察组的95%.催产素使用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均略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出血量较大,分娩后应用帮助子宫收缩的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道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本文总结了8例行人工气道后的护理体会.我们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做好配合工作,术后精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气道的护理,预防并发症,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谢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地震伤病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地震伤病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年龄地震伤病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地震伤病员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其中躯体化、偏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阳性项目数等有显著差异.而青少年SCL一90各因子分得分均高于成人.其中抑郁、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及总分等有显著差异.结论:地震伤病员的心理状况较差,而尤以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明显.应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及乐观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作者:李惠玲;何述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