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部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因素探讨

李键;杨肇立;郑遥奇;李俊如;胡馥生;周文;任萍

关键词:真菌感染, 人群易感因素, 呼吸道
摘要:目的:研究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性,以便对可控因素进行控制.方法:阅录1996年~2003年间出院诊断明确呼吸道真菌感染者832例病历资料和同期住院病人统计报表,针对不同状况计算其患病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呼吸道真菌感染患病率(‰)男:女=11.2:4.5,χ2=138.9,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男性较女性易患真菌感染;年龄增大,真菌感染率亦随之增大,特别是≥61岁组患病率高达33.5‰,占全部病例的78.6%,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老年人有较大易感性;汉族:彝族:其他民族=8.4:5.7:7.5,P<0.05,民族之间也有差异,汉族略高;干部:工人:农民:其他=21.8:6.0:2.3:2.4,P<0.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易感性干部>工人>农民和其他职业;城市∶农村=10.7:2.5,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05.结论:男性、老龄、汉族、干部职业、城市居住等,是深部真菌感染的人群易感因素.对高危人群,尤其是疑似患者,应尽早做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和培养,一旦真菌检查阳性,务必高度重视.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纤溶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纤溶酶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表进行分组,分别采用纤溶酶(治疗组)与尿激酶(对照组)进行一次性溶栓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不良反应以及电生理、CT、凝血功能、生化指标等变化,用<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并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分、脑电图、心电图、血小板、凝血时间和D-二聚体、血糖、尿素氮和转氨酶等方面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于治疗后1d在纤维蛋白原方面P<0.05);而于溶栓治疗后1~7dCT显示,脑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为4.8%,与对照组26.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并发脑出血机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道新;张锐;王敏;钟莉;刘瑛;杨成;唐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68例0~5岁婴幼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血干化学和免疫浓缩技术检测血液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并与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8例中BALP<200U/L113例,占30.7%,(200~250)U/L120例,为32.6%,>250U/L135例,为36.7%.3月~组与2岁~组BALP检测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2岁~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月~组与4~5岁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01).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佝偻病的92例,为36.1%,临界组与阳性组中诊断为佝偻病的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BALP检测方法简单,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革;龚一苑;曾文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加强高校化学实验物品管理的探讨

    化学实验物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主要包括材料、低值品和易耗品等三大类.作为高校物资管理人员应增强信息观念、市场观念,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搞好物资管理工作.同时,高校物资管理部门应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科学管理,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质服务,为高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冉中;白叶;王文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满意度,发现整体护理质量管理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以适应病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表,按每个病区的床位50%的比例发放,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住院病人整体护理质量总体满意率86.92%,其中外科病区的满意度高为89.95%.结论:我院整体护理质量与住院病人满意期望值有差距,管理者应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永君;王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8例ACS患者、58例非ACS冠心病患者及5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循环酶法)及血清CRP(透射比浊法)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血浆HCY水平为(19.31±5.30)μmol/L,高于非ACS组(13.21±3.2)μmol/L及对照组(9.62±3.08)μmol/L,P<0.05,P<0.01;ACS组血清CRP水平为(10.23±6.07)mg/L,明显高于非ACS组(5.12±3.16)mg/L及对照组(4.68±2.08)mg/L,均P<0.01.结论:ACS组HCY和CRP检测结果明显高于非ACS组及对照组,表明CRP和HCY可作为预测ACS的指标.

    作者:胡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89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钡餐、手术确诊的89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并与97例同期非老年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组出现典型症状只占20.2%;高位胃溃疡占16%;巨大溃疡占21.3%.有58.4%的老年人发生并发症;34.8%的老年人服用过非甾体抗炎药,疼痛缓解时间平均6.4天,与非老年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70.8%的老年人检出HP感染,与非老年人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高位胃溃疡与巨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高,常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诱因,治疗效果欠佳.接诊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及时做胃镜检查,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诱因.

    作者:徐玲素;刘芳;彭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及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抽取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进行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具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冠心病的发展.

    作者:韦懿;环明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独一味的药效及机理研究现状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藏语名:达巴,在多部藏医药经典著作中均有记载,其传统应用为:治月经过多、外伤、消肿止痛、补骨髓、引黄水[1].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独一味在临床中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将近年来有关独一味药效及其机理研究的文献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黄晓芹;祝彼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芬太尼硬膜外注射辅助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溶液中对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中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I-II级,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2%利多卡因+芬太尼0.1mg(2m1)行硬膜外麻醉,B组: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2ml行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麻醉平面到达胸10所需的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每隔5min记录心率(HR)、血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5.5±1.5min明显小于B组8.2±1.5min(P<0.05);A、B两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加入利多卡因能明显缩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并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兵;侯朝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其结合蛋白3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结合蛋白3(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3例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30例急性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肝组织活检及其他肝功能指标,了解血清IGF-Ⅰ及IGFBP-3的含量与肝脏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Ⅰ和IGFBP-3含量分别为(94.52±61.34)ng/ml、(16.16±8.30)ng/ml,均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214.05±72.41)ng/ml、(35.41±9.13)ng/ml及正常对照组(283.47±80.05)ng/ml、(42.27±9.65)ng/ml(P<0.01).随着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程度的逐步增加,其水平持续下降.结论:血清IGF-Ⅰ、IGFBP-3的测定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状况,是一项有价值的估测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指标.

    作者:石亚玲;何浩岚;张春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结核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58名患者家属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病患者家属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五项因子的评价指标上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核科的心理护理过程中不仅包括患者,还应包括患者家属,要针对其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孙应红;楚鑫;陈艳琼;李华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与监管

    目的:探讨采取适当监管措施降低医院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的可行性.方法:按30%左右的比例随机抽查2004年10、11、12三个月出院病案135份.调查抗生素的总体使用情况和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频率,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以同样的方式抽查2005年2、3、4三个月的出院病历135份作为对照.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由2004年10、11、12三个月总的70.4%下降至2005年2、3、4三个月总的56.3%,下降率为14.1%;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2004年10、11、12三个月总的32.4%下降至2005年2、3、4三个月总的20.6%,下降率为11.8%,监管前后结果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理适当监管抗生素的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陈启华;杨福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50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全血粘度增高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对75例正常人和150例原发性高血压(HPT)病人进行血粘度和甲襞微循环检测,并对75例血粘度正常HPT患者和75例血粘度增高的HPT患者与75例健康对照组的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HPT两组的各指标积分与对照组相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血粘度增高HPT组流态积分和总积分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血粘度正常HPT组.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病血粘度增高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更明显.

    作者:李珂;罗俊;程培芬;张淑琼;燕纯伯;杨政芳;付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比较桡动脉、股动脉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40例(23例男性)诊断明确、有急诊PCI适应症的STEMI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的14例纳入经桡动脉PCI组(A组),其余26例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桡动脉搏动弱或Allen试验阴性者纳入经股动脉PCI组(B组).结果:PCI临床成功率100%,PCI操作成功率A组92.9%(13/14),B组92.3%(24/26),P>0.05,无统计学意义.鞘管置入时间分别为10.31±4.53min、9.69±5.31min,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24.37min、59.69±25.18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月A组无手术侧手臂缺血症状,未发生桡动脉闭塞,无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B组出现2例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局部皮肤破溃感染、3例高迷走神经反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可首选.

    作者:许勇;罗晓辉;田巨龙;文亚红;徐大文;钱昌明;高红梅;唐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卵巢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卵巢囊肿病人58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结果:经一个疗程的治疗,治愈率为68.97%,显效率为17.24%,无效率为34.50%,总有效率为96.5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卵巢囊肿疗效显著,且安全、简便,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季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护理体会

    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研究应用于临床较为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系统、规范的护理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提高了重病肝炎的治愈率.现将58例重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信玲;白云;蒲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尿微量白蛋白改变的探讨

    目的:探讨CRP、IL-6和TNF-a与2型糖尿病及其肾损害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人血清IL-6和TNF-α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这些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RP.结果:糖尿病人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人群(P<0.05).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指标相应升高(P<0.05).结论:CRP、IL-6和TNF-α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它们的血清水平与肾损害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作者:蒲成坤;刘云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预防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前置胎盘行择期剖宫产术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予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皮肤消毒时给米索前列醇200μg含化,取出胎儿后再次200μg含化,同时给缩宫素20u宫体注射,20u静脉滴注.对照组22例,予麦角新碱加缩宫素,取出胎儿后给麦角新碱0.4mg宫颈注射,缩宫素20u宫体注射,20u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01),副作用BP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时出血强于麦角新碱组,能较好地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出血,且避免麦角新碱注射后引起的副作用.用药安全、方便、有效.

    作者:钟朝容;余世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干预性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重要致病因素.研究HPV病毒的致癌机制,筛查、监测并干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有利于预防及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贾晓秋;王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颅底非孔裂薄弱区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测颅底非孔裂薄弱区,为颅底骨折及颅内超声探查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随机选取46个完好的成人颅底干燥标本,采用灯光投照法找出颅底薄弱区进行定位测量.结果:颅前窝薄弱区主要由筛骨水平板构成,测量其中心点位置及佳超声探查角度,左侧(35±0.5)°,右侧(36±0.4)°.颅中窝薄弱区主要在颞骨鳞部和下颌窝的底处,前者中心点:左侧X轴(1.19±0.19)cm,Y轴(2.01±0.22)cm;右侧X轴(1.11±0.28)cm,Y轴(2.07±0.28)cm.颅后窝薄弱区主要在枕骨鳞部,其中心点距枕外隆突:左侧(4.28±0.18)cm;右侧(4.45±0.25)cm.中心点与枕外隆突间的连线和枕外隆突与枕骨大孔后缘中点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左侧(40.58±5.78)°;右侧(40.47±5.38)°.结论:对颅底非孔裂薄弱区中心点的准确定位和范围大小的测定,为颅底骨折及颅内超声探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良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