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

衣弘;吴卫平;张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愈溃汤,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治疗组60例,应用愈溃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雷尼替丁、甲硝唑治疗.结果:治疗且总有效率97%,对照组为93%.两组比较(P>0.05).结论: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现代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

    目的: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药治疗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将咸阳雨茂医院1999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的肾性顽固性水肿50例,分为脾肾阳虚型、肾阴亏虚型、肺脾气虚日久挟瘀型,配合西药低分子右旋糖苷、速尿等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50例水肿患者治疗全部有效.浮肿消失时间7~21天,平均胸水消失时间16.5天,腹水消失时间12天,心包积液消失时间17.8天.

    作者:杜治宏;尚立;马均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乳腺疾病患者血清钙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及纤维腺瘤、乳腺癌患者血清钙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偶氮胂法检测乳腺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钙值.结果:轻度乳腺增生患者血清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中度及重度乳腺增生、纤维腺瘤患者血清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不同期别的乳腺癌患者,其血清钙含量随期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钙降低可能导致或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血清钙含量测定在乳腺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尹杰;李亚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减少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0例妊高征性心脏病进行分析.结果: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38%,占同期妊高征的4.61%,孕产妇死亡率0.26%,占妊高征的首位,围产儿病死率为100‰.结论:加强孕产妇管理,早期治疗妊高征,积极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

    作者:孙晓霞;刘桂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涤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目的:观察涤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动用具有活血化瘀和化痰降浊作用的中药如丹参、红花、川芎、半夏、瓜蒌等药为主组成基本方,并随症加减服用中药4周,观察疗效.结果: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8例.结论:涤痰祛瘀法可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佳.

    作者:刘秀芳;吕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便秘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与硝菔通结颗粒效用分析

    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西医对证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都有一定局限性.硝菔通结颗粒由芒硝、莱菔、白术组成,药性平和,通下力优,适应性强.

    作者:周永学;王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肾阴虚证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A、M及补体C3、C4相关性研究

    目的:寻求肾阴虚证的客观化诊断指标.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选取慢性肾炎和糖尿病的肾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gG、IgM、IgA和补体C3、C4作为指标,对两病种患者间同种指标进行比较,并分别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A、B组与正常组相对照,血清IgM、IgG、C3升高.A、B组间无显著性差畀.结论:异病同证下两组对象血清IgM、IgG、IgM、C3、C4状态呈相近变化.上述测定指标可做为肾阴虚证客观诊断指标的一部分.

    作者:全建峰;吴晓康;孙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与预防

    阐述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关键在于突出中医特色,辨证论治,随证用药,多可囿于现代化验检查结果;但在辨证论治,分型用方的同时,用一些现代化研究显示具可靠药理作用的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苗凌娜;李文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漫谈学习中药学

    理、法、方、药是中医诊疗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中药即是其重要的一环.因此,中药学历来被视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但中药学的学习,相对中医学其他学科而言,又有其诸多的困难和独特的学习方法,本文仅就此问题予以探讨,以期能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和能力.

    作者:苗彦霞;骆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郑树珪先生治疗郁证特色初探

    郑树珪先生系吴中名医,所著《七松岩集》共58篇.书中采用问答形式阐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大法,其理论上究《内》、《难》诸经,下及历代各家精华,且立论渊博而又平实切用.其中尤以对郁证的论述,更为完备.本文仅对郑氏对郁证的辨证及治疗特色,简析于后.

    作者:周天寒;陈琮;周林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体虚感冒的中医辨证体会

    感冒是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的常见的外感疾病,其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周身酸楚等典型症状;但也有不出现以上症状,而以牙痛、腹痛、咽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症状出现者.

    作者:周世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宣肺通窍疏络法治疗小儿慢性上颌窦炎60例

    目的:观察宣肺通窍疏络法对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似方鼻渊宁方(辛荑、苍耳子、白芷、细辛、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皂刺、薄荷、僵蚕、蝉衣、金银花、连翘、葱白)等,水煎先熏吸后温服.结果:60例,痊愈42例,好转18例.有效率100%.结论:宣肺通窍疏络法对小儿鼻窦炎效果较好.

    作者:谭继林;高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独活醇提的工艺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醇溶性蛇床子为筛选指标,考察醇浓度、加醇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4个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95%乙醇5倍量,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黄芪及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的增免、减毒、增效作用.方法:治疗组于常规化疗前三天开始用黄芪注射液40ml与参麦40ml,静脉输注,每日一次,20天一个疗程.对照组仅常规化疗.连用两个周期,观察疗效、毒副作用、临床受益率.结果: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临床受益率高,生活质量影响小.结论:黄芪及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中有较好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惠锦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00例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通过用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和结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对照组对照,观察其总的有效率.结果:西药组治愈13例,(27.18%);好转22例(46.74%);有效4例(6.53%),无效7例(14.13%).总有效率为80.43%.中药组治愈40例,(74.68%);好转10例(18.99%);有效2例(3.17%),无效2例(3.17%).总有效率为98.44%.结论: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有显著的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徐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药酒治疗血栓性静脉炎72例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药酒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枸杞子、生地、山茱萸、当归、田三七等)自制药酒治疗血栓性静脉炎72例.结果:总有效率97.2%,完全治愈58例,占80.6%.提示:中药药酒内服疗法可作为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群洋;谷亚玲;杨惠;吕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马宽玉主任医师治疗过敏性紫癜经验

    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小儿,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单纯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但长期应用西药,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马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尤其擅长治疗皮肤病,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消斑饮,治疗本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在随师待诊期间将其加以整理,并总结如下:

    作者:尤敏玲;马宽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四法结合记汤头

    《方剂学》是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课,记忆一定数量的成方是学习《方剂学》的基本功,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然而方剂组成的记忆,一直是令学生头痛的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上棘手的问题.如何能让学生轻松快捷地掌握好方剂的组成,是《方剂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近十年的《方剂学》教学体会,总结出四法结合记汤头,以供探讨.

    作者:龙一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态势分析

    论述了中西医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以及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对骨矿含量、骨密度、内分泌、调节骨代谢因子、骨骼结构形态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良性影响.中医辨证论治与调节骨质疏松症中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表达状态相结合,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等开展多基因、多中心、前瞻性及临床远期疗效观察研究,可为开发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新产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韩丽萍;刘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黄疸性肝炎32例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手足三里穴穴位注射改善慢性活动型肝炎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以川芎嗪注射液手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双侧交替使用,对肝功能指标进行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对相关指标为TBiL、ALT、AST的改善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可比性;结论:本方法临床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作者:陈凯红;钱江;杨美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临床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对4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金铃子散加减和西药阿昔洛韦、强的松等联合应用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7.6%,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杨长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中医药杂志

现代中医药杂志

主管: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