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步法治阴虚痰实喘证

许久光

关键词:法治, 阴虚, 本虚标实, 三步法, 治疗, 症状, 医家, 宿根, 浅述, 疗效, 胶结, 喘证
摘要:阴虚痰实喘证病程缠绵,本虚标实,症状多端,且有顽痰胶结之宿根,历来为医家所棘手.笔者采用三步法治疗,疗效尚可,浅述如下.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魏子孝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用药体会

    魏子孝主任医师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教授,从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几十年,其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治疗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用药上,有鲜明的特色,现将笔者随魏师在临床工作中治疗的用药特点及体会介绍同道.

    作者:邓森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37例

    一般资料:26例小儿患者均为门诊,11例为住院小儿患者,女13例,男24例;年龄9个月~5岁之间,病程3~9d,为夏季小儿发热不退伴有肠胃不和小儿患者.T38°C~40°C之间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柴胡、枳实各5g,杭白芍2g,白术、连翘各6g,蝉衣1.5g,偏腹胀者加陈皮3g,便秘去白术加大黄0.5g,气虚者加太子参3g,呕吐者去杭白芍加竹茹3g,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温服.

    作者:刘景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

    目的:探索手法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推法(背俞穴、胃俞、三焦俞等).对照组选用思密达及口服庆大霉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手法治疗可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

    作者:李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建中汤治疗小儿肠挛症19例

    一般资料:本组19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7~10岁,病程3~12个月. 临床表现:19例均表现为复发性脐周痛,或们上腹部痛,甚至全腹痛,但不甚剧烈.每次持续5~7min自行缓解,或经腹部按摩,腹部热敷,肌注解痉剂后缓解.每周发作1~2次,至每日4~5次不等,以每周发作7~8次者居多.伴随症状不固定,包括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四肢不温等,疼痛缓解后随之消失.多数病例间歇期如常人.8例有食欲减退,轻度神疲乏力,1例大便常有溏薄.

    作者:徐震;高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桃红四物汤临床应用举隅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有当归、赤芍、生地、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养血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证.笔者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具有瘀特征的疾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淑英;马晓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刺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婴幼儿轻型腹泻93例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婴幼儿轻型腹泻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针刺脾经穴、足三里、七节骨穴.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本病9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8%,提示:用此法治疗具有健脾消食,调整胃肠道之功效.

    作者:杨昌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肩三针透穴治疗肩周炎80例

    近年来笔者用肩三针透穴治疗肩关节的周围炎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34例,女46例;年龄小43岁,大60岁;病程短1周,长2年;右肩痛者48例,左肩痛者22例,双肩痛10例. 治疗方法取肩三针(肩一针,腋前皱襞与肩峰联线中点.肩二针,腋后皱襞与肩峰联线中点.肩三针,肩一针,肩二针联线中点三角肌中点.)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下法治疗小儿肺热咳嗽案举例

    肺热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因失治误治,或治不得法,而使轻症变重症,持续不解,或反复发作.近年来,笔者在传统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以下法,治疗小儿肺热咳嗽,收效迅捷,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张重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硬肿症的中药治疗概况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种危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健康的严重疾病.是国内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病系指新生儿期的皮肤,皮下组织变硬并伴水肿,全身反应低下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应用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10年来中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樊钧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概况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1].临床上以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运动模式为特征.据报道,我国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 8‰~6.0‰[2],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现将近5年(1996~1999)来,对本病的针灸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宋启劳;苗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一种伪造水飞朱砂的鉴别

    朱砂为较常用的矿石类中药材,水飞朱砂由于其加工工艺复杂而价格倍增.近来,我们发现外地流入西安一种用化工染料大红粉与砂石粉伪造而成的水飞朱砂,现将其鉴别特征报道如下. 性状为亮红色粉未,无光泽,体重;无臭,无味.在水、热水中均不溶,在盐酸、硝酸和生水中微溶,并产生泡沸现象,溶液显橙黄色;在甲醇、乙醇中微溶,在氯仿、醋酸乙酯和丙酮中部分溶解,溶液显橙红色至鲜红色.

    作者:谢志民;张越华;朱双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刍议

    本文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和手法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出发,结合X线、CT或MRI及病理学特征,分析了手法治疗该病的适应症和非适应症.作者认为,对于此症的治疗,应客观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闫炳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步法治阴虚痰实喘证

    阴虚痰实喘证病程缠绵,本虚标实,症状多端,且有顽痰胶结之宿根,历来为医家所棘手.笔者采用三步法治疗,疗效尚可,浅述如下.

    作者:许久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秦岭柴胡的生药学研究

    首次报导了秦岭柴胡(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 ex Dc. Var. giraldii.Wolff)的原植物形态,生药性状,根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有关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别,为准确地鉴定药材并确切其疗效和扩大新药源提供依据.

    作者:徐文友;高东平;严西林;徐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具性味配伍见疗效-一张珍玉教授学术经验点滴

    张珍玉教授自道行医至今已六十余载,其间,他在从事临床活动之余,潜心治学,对于中医理论及中药运用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精辟的见解.现将张老在临证中的用药经验简介如下. 1 中药功效分析中药都具有气、味两方面的特征,它们是构成中药性能的基础,因而,掌握中药性能,须首先对此二者有明确的认识.

    作者:郭蕾;郝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口疮散治疗小儿口腔炎36例

    临床资料:36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月~1岁4例,1~3岁10例,3~6岁12例,6~10岁10例;病程发病1~3d者25例.4~7d者11例,以上病例均以口腔粘膜发红、甚则溃烂为其特点,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拒乳、疼痛等症状,化验检查大多白细胞增高.

    作者:蔡欣;马晓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牡蛎糊敷脐治疗小儿自汗42例

    一般资料:42例患儿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个月~7岁,病程2个月~13个月. 治疗方法:煅牡蛎10g,五味子、浮小麦、黄芪、党参各9g,麻黄根、白术各7g,研成细粉,用醋调成糊状,用纱布包好,敷在脐部,用胶布固定,每24h更换1次,4d为1个疗程,如效果不佳,可进行第2、第3个疗程. 治疗结果:痊愈(38例)自汗消失,无效:(4例):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90.5%.

    作者:吕秀霞;慈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煎煮方法和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煎煮方法和时间对川芎挥发油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泡后下、浸泡后直接煎煮及直接后下3组,每组煎煮时间分别是5、10、20、30min.结果:川芎挥发油含量是浸泡后下>浸泡后直接煎煮>直接后下,且以煎煮10min为高;浸膏得率以浸泡后下高.结论:川芎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临床需要区别应用.

    作者:曹兆军;强晓峰;张向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恢复期临床治疗体会

    肺炎是小儿科的主要常见病,大部分为急性过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较快痊愈.但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时,或因感染病毒或某些细菌而发生间质性肺炎时往往迁延不愈,反复,病程较长.症见长期咳嗽、咳痰、乏力、肺部罗音不消等,家长甚为苦恼,余在临床中用中药治疗,效果颇佳,兹介绍如下:

    作者:刘文;李宝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刺通督法为主治疗儿童脑瘫325例

    目的:探索针灸疗法是治疗儿童脑瘫的有效途径.方法:手部取穴四神聪、百会、哑门等;双上肢取穴合谷、后溪、外关;双下肢取穴绝骨、醒脑等.结果:治疗本病325例,总有效率为88.6%.提示:针刺通督法配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鸿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