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风病调肝论治体会

任丽

关键词:中风病, 气机逆乱, 病病机, 治疗, 泄密
摘要:中风病病机复杂多变,但以气机逆乱为主,气机逆乱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中风病当须调肝.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已被广泛地应用,现叙述如下.

    作者:曹建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药外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92例

    临床资料1999年~2000年本院儿科门诊观察92例患儿,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在2~12岁之间,单纯中药外治以下称为治疗组.

    作者:王风琴;常改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病毒性肺炎,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喘为主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作者:白晓龙;马晓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养生方法刍议

    <黄帝内经>确立的养生学说,为人们保养心身健康,却病延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养生的具体方法有:

    作者:党炳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举隅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主治肾阴不足所致腰膝酸软、遗精、消渴、小便淋漓、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诸多证候,每获良效,兹举3例,谈点心得如下.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菟丝子的有效成分

    目的:筛选菟丝子中对主动脉血管有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细胞膜色谱法筛选,薄层层析法分离,并结合离体药理实验确定菟丝子中的有效成分.结论:T2是菟丝子中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有效部位,T21则是其有效成分.

    作者:王锐平;陈蓁;贺浪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消渴病发病学说史略

    按消渴病脏腑部有三消分部说、三消通主说、肾主说、脾主说、命门说、胃(肠)主说、肝主说.按阴阳属性有实火说、虚火说、虚寒说、虚实热说.

    作者:梁广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癌肿病人放化疗后的中药调理

    现就本人近几年对癌肿病人及化疗后的临证用药方面体会总结如下:顾护胃气,以调理脾胃为先癌肿病人在手术后多加放、化疗之法以防后患,而放、化疗往往易伤及脾胃之气,使病人脾失健运,常见:消瘦、纳呆、脘胀、便溏等症,对此类病人应以顾护胃气,调理脾胃为主.

    作者:黄瑞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浅谈中风病调肝论治体会

    中风病病机复杂多变,但以气机逆乱为主,气机逆乱与肝失疏泄密切相关,因此治疗中风病当须调肝.

    作者:任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猪蹄甲的解剖、收集与处理

    目的:为猪蹄甲的收集、处理及药材鉴别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大体解剖及普通测量方法.结果:猪的蹄甲有4类:前蹄主甲、前蹄悬甲、后蹄主甲和后蹄悬甲;前、后蹄主甲由甲背及甲底两部分组成,甲背又分外侧面及内侧面;甲底包括甲底角质板及甲底角质球.前蹄主甲较后蹄主甲轻,下缘长度及甲底横径小,背内侧凹陷不明显.猪蹄甲修剪线靠近蹄甲后缘及甲底角质球.其收集佳时间是冬至到立春之间.收集的要求场所是正规屠宰厂或肉联厂.消毒温度为121~126℃,压力为10~15Mpa,时间为60min.猪蹄甲的出甲率为26.80±2.49%,贮存环境为低温干燥环境.

    作者:瞿佐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目劄与脾胃的关系辨析

    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的不随意运动,属正常生理现象.如眨眼次数增多,眼皮不停的开合即为目劄.在儿科临床常见,多伴有眼睑干涩、刺痒,有时分泌物增多等症,此病症虽不甚严重,但直接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梁跃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古方治不寐临证验案5则

    不寐,即失眠,虽属阴阳失调,心神不安所致,但与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当分虚实论治,不能机械地统一用法.笔者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运用古方治不寐,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体会到只要临床辨证准确,病机相同,就可运用.现摘录如下:

    作者:常成荣;裴竹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明志教授运用三甲散的经验

    全国儿科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明志教授、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在运用三甲散(本院散剂)治疗各种儿科疾病方面,更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作者:都修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金诃愈心冲剂降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金诃愈心冲剂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脂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喂养高脂乳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测定TC、TG、HDL-CH、LDL的含量,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给药8周后发现该药能明显降低由ig高脂乳剂所造成的大鼠TC、TG、LDL的水平;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该药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结论:本冲剂不仅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了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血液浓、粘、聚状态.

    作者:张光茹;陈秋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针刺对家兔脑出血急性期血浆NO脑组织SOD、LPO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脑内动脉血植入法建立脑出血模型,采用针刺、药物、针刺加药物治疗,测血浆一氧化氮(NO)、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针刺组血浆NO、脑组织SOD水平较模型组高(P<0.05~0.01),针刺组脑组织LPO水平较模型组低(P<0.01);与药物组相比,针刺加药物组血浆NO、脑组织SOD水平较高(P<0.05);针刺加药物组脑组织LPO的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针刺对实验性家兔脑出血急性期具有抗自由基损伤及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汉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利水消肿胶囊中肉桂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利水消肿胶囊中肉桂酸定量分析的RP-HPLC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Ultrasphere ODS柱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29:7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肉桂酸在2.512~12.56μg/ml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r=0.9996(n=5).平均加样回收率94.41%,RSD为2.1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桂枝药材及其复方制剂的定量.

    作者:王剑波;赵小兵;黄旭;谢艳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腕踝针配合功能锻炼加电针肩三穴治疗肩周炎102例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功能锻炼加电针肩三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针刺取腕部进针点上4,上5,肩三穴肩髃、肩贞、肩前,选用ZYZ-1型多功能针灸仪,采用疏密波,针刺后做前屈、外展、后伸等活动.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此法治疗肩周炎,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消肿的功效.

    作者:杨成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梅花针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80例

    目的:总结面神经麻痹早期应用梅花针叩刺的疗效.方法:将本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一般针灸加早期梅花针叩刺和单独针灸治疗.结果:针灸加早期梅花针叩刺治疗在疗效上优于单独针灸治疗,两组在疗效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在疗效上有积极作用,且缩短了病程,不留后遗症.

    作者:尚正兰;李玲利;曹喜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自拟消食散配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

    笔者采用自拟消食散加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来福;李文兵;郭万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补中益气汤治验输白细胞悬液反应1例

    患者郝某,男,65岁,离休干部.既往患胃溃疡病史10多年,于1991年4月经胃镜检查发现溃疡恶变,病检报告窦部低分化腺癌,同年6月到兰州某院行胃2/3切除术,术后曾到西安某医院化疗2个疗程,白细胞降到3.2×109/L后停止化疗,但病情尚稳定.

    作者:勾恒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