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松胶囊治疗室性早搏90例

高彩霞;孟磊;王丽萍;王中原

关键词:心律失常/中医药疗, 法清热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理气剂/治疗应用, @黄松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化痰、理气化瘀、芳香化浊、健脾化积类中药配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黄松胶囊(黄连、甘松、山楂)治疗室性早搏90例,并与心律平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提示:本方法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心律平近似,且无头晕等副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瘀汤合调胃承气汤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大黄、芒硝、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牛膝等)治疗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48例.结果: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远期愈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7.7%.提示:治疗本病除活血化瘀,行气豁痰之外,必兼予通腑泻热之法.

    作者:袁平霞;赵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手法整复配中药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手法整复为,主配合中药膏外敷、加强石膏外固定、复位后患肢上举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6例.结果:本组患者经6个月~2年随访,全都获得骨性愈合,优良率80.34%.结论:本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鑫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成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提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血液动力学,有效地降低血脂.

    作者:屈引贤;赵奉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干预血脂在血液中停留时间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血脂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与中药干预治疗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例病人于口服补阳还五汤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及进食脂肪餐后各时段血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服药前后进食脂肪餐后各时间点TG值均较空腹有明显增高,达峰值无差别.服药后TG达峰人数较服药前增加,服药后TG平均达峰时间提前.提示:口服补阳还五汤可缩短血脂在血液中停留时间,本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方法.

    作者:陈丰;陈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排浊消脂方治疗高脂血症61例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通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排浊消脂方(决明子、生大黄、田七粉),开水泡服或水煎服.结果:治疗50d后使TC、LDL-C、TG分别下降33.5%、40.2%和31%,HDL-C升高5.5%.提示:本方治疗高脂血症效果与10mg辛伐他汀效果基本相同(P>0.05),且价格低,服用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赖跃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保元汤化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祛瘀利水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保元汤化裁(黄芪、党参、桂枝、生姜皮、炙甘草、薤白、丹参、泽泻、茯苓、葶苈子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7%.提示:本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翔;张峰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升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0例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提示:本方剂具有温肾阳,通心阳,益气血,通血脉之功,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乔志宏;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化痰健脾方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2例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益气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葛根、天麻、半夏、陈皮、茯苓、泽泻等)配合西药常规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93.75%.提示:化痰健脾,升清降浊法,是治疗脾气虚,痰浊内阻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小艾;白雪利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医推拿的整复、斜搬、牵拉手法,及中药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0%.提示:推拿治疗本病具有活血止痛,舒通经络,消除局部水肿,减轻脊髓神经受压,迅速缓解症状的功效.

    作者:姚爱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陕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国家第二批名老中医张振中,从医40余年来,对脾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鱼涛;马明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降抗溶胶囊治疗脑血管偏瘫180例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降脂溶栓类中药配伍治疗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采用降抗溶胶囊(水蛭、地龙、穿山甲、红花、赤芍、黄芪、何首乌、银杏叶、草决明、生山楂、丹参等)治疗本病18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7%.提示:本方对本病有活血通络,降脂溶栓的功效.

    作者:侯广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通塞颗粒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粘附分子的变化意义及通塞颗粒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通塞颗粒.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粘附分子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治疗后,治疗组ICAM-1、E-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提示:粘附分子的变化参与COPD急性加重期病理过程,中药通塞颗粒降低粘附分子变化可能是该方治疗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周庆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消渴通痹颗粒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消渴通痹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灌服消渴通痹颗粒,并与弥可保对比,2月后观察大鼠血糖(FBG)、体重(W)、红细胞山梨醇(RBCS)、Na+-K+-ATP酶、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消渴通痹颗粒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红细胞中山梨醇含量、升高Na+-K+-ATP酶活性、增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综合疗效优于弥可保.结论:消渴通痹颗粒有防治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多元醇代谢亢进途径等有关.

    作者:张效科;崔立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血管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114例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补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脑血管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桃仁、红花、川芎、归尾、赤芍、地龙)治疗114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片治疗27例.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补气活血通络法对脑血管病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血液粘度降低,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樊春燕;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川青粉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4例

    目的:观察川青粉针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川青粉针剂(川芎嗪)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合应用,对照组单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著的缓解了心绞痛,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结论:川青粉针剂(川芎嗪)与硝酸甘油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龙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CRF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大鼠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及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Gb)、肾功能(BUN、Scr)、肾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综合疗法组较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P<0.05,P<0.05),BUN、Scr亦较前述三组明显改善(P<0.01,P<0.05,P<0.05),一般状况及贫血改善情况等也好于前述三组.结论:本方法能减轻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展,肾脏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李小会;董正华;陈新政;曾福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34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疗法与单纯益气、单纯活血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组34例,每天静滴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益气组32例,静滴黄芪注射液;活血组33例,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3组病人其余治疗基本相同.结果:益气活血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益气组81.26%,活血组81.82%,益气活血组在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益气组和活血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海燕;金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烧烫灵软膏皮肤过敏研究

    目的:通过豚鼠皮肤重复接触烧烫灵软膏后,观察机体免疫系统在皮肤上的反应.方法:分别将烧烫灵软膏(受试物)、赋形剂(空白对照)、1%2、4-二硝基氯代苯(阳性对照)涂于豚鼠背部脱毛区后进行观察.结果:激发接触6h后,即刻、24h、48h、72h涂药局部均无红斑、水肿等局部过敏反应,亦无哮喘、休克等全身过敏反应发生,皮肤致敏性评价为无致敏性.结论:结果显示,烧烫灵软膏外用对豚鼠无皮肤过敏性反应.

    作者:史黎明;刘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徐长卿治疗支气管哮喘验案1例

    徐长卿,性味辛温,归肝、胃经.有祛风止痛,止痒作用.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牙痛等各种痛症,也可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然笔者在临床中偶治支气管哮喘效果颇佳.

    作者:曲丽卿;李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

    目的:探讨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参附汤为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4例.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参附汤具有强心,加快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沛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