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缺血性再卒中关系的探讨

韩祖成;张红秋;乔树真

关键词:抗体/血液, 脑卒中/诊断, @抗心磷脂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再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9例脑梗塞患者,42例脑再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脑再梗塞组阳性率为59.52%,与脑梗塞组比较(40.51%)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与复发性脑梗塞关系更为密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有价值.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析《红炉点雪》中对痰火证的论治

    痰火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古之医家对本证论述较多,然论述详、治疗效果好者莫过于明代医家龚居中,他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痰火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做了详细的论述,今观其一书,其论精当,不落窠臼,可资借鉴.

    作者:葛少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参麦配合丹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65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脏失去代偿机能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出量下降,以致静脉系统瘀血和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或气喘不能平卧,咳嗽咯血,吐泡沫痰,紫绀、水肿、上腹胀满疼痛,肝大,恶心呕吐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常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HF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晓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化瘀消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瘀消栓汤(黄芪、葛根、川芎、丹参、天麻、僵蚕、九节菖蒲等)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提示:本方具有补气活血,化瘀消栓通络作用.

    作者:刘兰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50例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选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50例;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片治疗失眠症2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4%.提示: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舒乐安定片(P<0.01)值得推广.

    作者:孙韶华;莫中周;李新平;武运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梅为主治疗顽固性哮喘1例

    典型病例杨某,男,60岁,退休职工.2001-03-03初诊.病史:反复喘息10余年,复发1个月.患者10年前出现咳嗽、胸闷、喘息,每于冬季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为支气管哮喘,用多种抗生素及口服强的松、氨茶碱、舒喘灵、博利康尼等药,严重时静脉滴注过地塞米松.病情多次复发,且逐渐加重.现咳喘,动则喘息,胸闷不能仰卧,咯黄或白痰,咽干多饮,气短.查体:两肺底可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舌红、苔薄白,脉弦硬.

    作者:刘月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70.7%;心电图疗效,分别80.00%和50.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6).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的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方面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祺;胡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缺血性再卒中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再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9例脑梗塞患者,42例脑再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脑再梗塞组阳性率为59.52%,与脑梗塞组比较(40.51%)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与复发性脑梗塞关系更为密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有价值.

    作者:韩祖成;张红秋;乔树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重症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32例急性重症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的差异性,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3~5h.从量效关系上,治疗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系.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抗精神病类药物中毒患者具有醒脑止痉等功效.

    作者:龙月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脑内SOD、MDA、GSH-Px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脑内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损毁的方法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SOD、MDA、GSH-Px.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内SOD、GSH-Px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P<0.01),而MDA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电针及喜得镇组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而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电针与喜得镇组之间三者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升高老年性痴呆大鼠脑内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可能是其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唐纯志;赖新生;杨君军;冼志红;林锦泉;赖秀丽;王黎;林展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调理肺气法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风中脏腑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肺部病变常常见到痰多气喘,壮热神昏等痰热蕴肺,肺失宣降的症状.此证往往是病情加重,趋于恶化的标志,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适时地运用宣肺降气法对于提高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民;程广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黄芪、人参、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瓜蒌、薤白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对心绞痛的总有效率80%,对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8.3%.提示:补气活血通络法对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欧阳真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芪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黄芪解毒汤(生黄芪、丹参、赤芍、川芎、苦参、玄参、连翘、金银花)及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汤剂通过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改善微循环而达到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

    作者:才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探讨

    通腑法在中风病治疗中,适时适当使用往往能迅速改善症状,加速康复.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就该法的应用作以探讨.结论:腑实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大便秘结是临床常见症状;通腑逐秽是截毒防变的重要措施;脱水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与通腑法机理相通,其施治,应中病即止.

    作者:张勇;杨利生;李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丘脑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使模型大鼠NE、DA、5-HT的含量明显升高接近正常水平,与模型大鼠相比P<0.05.结论:TNY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乔跃兵;高福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57例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管变窄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外伤等引起,常遗留肢体偏瘫、语言障碍、口眼歪斜等后遗症.自1999年以来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导致的肢体偏瘫,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霞;李燕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张国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经验

    张国伦教授在临床中,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佳涛;王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980~2004年间有关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建立了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对中药复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共用药412种,共用药14761次,使用多的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由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组成的药对和药组出现频率也很高.复方以治疗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型心律失常为主,治法以益气温阳和养心安神为主.

    作者:周鲁;付超;屈于平;周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复宁V号治疗高脂血症30例

    目的:观察心复宁V号(XFN-V)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6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口服XFN-V煎液,对照组口服绞股蓝总甙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其疗效及两组血脂(TC、TG、HDL-c、LDL-c)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HDL-c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XFN-V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调脂作用.

    作者:李联社;赵广刚;王乾;徐军建;王朝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50例

    目的:总结乌梅丸改成汤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用乌梅丸改成汤剂加减(乌梅、炮附子、桂枝、川椒、细辛、干姜、当归等)治疗心血管神经症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心血管神经症可从肝阳虚论治.

    作者:郝宪恩;李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张琪辨证治疗心系疾病的经验

    著名中医专家张琪教授,辨证辨病融汇贯通,继承创新注重实践.其辨治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功力深厚,认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病证的辨证,大体可分为虚实两类,虚指气血阴阳不足,实指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患,然虚实之间常兼夹互见,病机复杂.兹根据笔者学习体会,对张老诊治心系疾病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色初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马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