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鹏洲;荣培红;刘荣丽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类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疏肝解痉汤(柴胡、香附、川芎、细辛、白芷、白芍、元胡)治疗血管性头痛108例.结果:总有效率97.2%.提示:疏肝理气,通络止痛,解除痉挛是缓解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谊;张君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风中脏腑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肺部病变常常见到痰多气喘,壮热神昏等痰热蕴肺,肺失宣降的症状.此证往往是病情加重,趋于恶化的标志,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适时地运用宣肺降气法对于提高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民;程广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危害我国人民三大死亡疾病之一.而合并神智障碍尤其是昏迷患者死亡率更高,我们采用麝香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患者108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下.
作者:王景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了1980~2004年间有关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建立了治疗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对中药复方的用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心律失常的1504首中药复方共用药412种,共用药14761次,使用多的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由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组成的药对和药组出现频率也很高.复方以治疗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心阳虚型心律失常为主,治法以益气温阳和养心安神为主.
作者:周鲁;付超;屈于平;周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运用DNA序列比对鉴定中药材白花蛇舌草的真伪.方法:收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有白花蛇舌草正伪品样品共9种,分别抽提出DNA,扩增rDNAITS-1区序列,比对所有样品的该段核苷酸序列.结果:白花蛇舌草与其它混淆品在ITS-1区的序列有显著差异,与同属的其它3种植物的序列差异在28-32 bp,与粟米草科2种植物序列差异分别为81和91bp,与石竹科3种植物的序列差异大,为96-101bp.结论:对于药材白花蛇舌草正伪品的鉴定,比较其rDNA的ITS区序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忠权;郝明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张任城主任医师业医38载,学验俱丰,善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心动过缓,每获良效,在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任城学习期间,体会颇深,兹总结如下.
作者:王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由丸剂改汤剂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采用天王补心丹(生地、人参、丹参、元参、茯苓、五味子、远志等)由丸剂改汤剂随证加减治疗52例.结果:总有效率94%.提示: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是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任仲军;曹子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贯彻循证医学原则,对冠心病的中医证型进行流行病学调研,加强文献和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加强科研规范化设计,并利用西医研究成果来研究发展中医,对提高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水平有益,可供借鉴.
作者:钱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脾祛湿,活血,润肠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泽泻汤加味(白术、茯苓、泽泻、丹参、山楂、决明子等)治疗本病103例,对照组采用吉非罗齐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疗效比较(P<0.05)差异非常显著性意义.观察组能很快改变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查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泽泻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仙;马学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门诊2000年来,应用醒脑开窍胶囊治疗头风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郭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与脑再卒中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9例脑梗塞患者,42例脑再脑梗塞患者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结果:脑再梗塞组阳性率为59.52%,与脑梗塞组比较(40.51%)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尤其与复发性脑梗塞关系更为密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病情预后评估有价值.
作者:韩祖成;张红秋;乔树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心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加减(白术、党参、黄芪、当归、茯神、远志、炒菖蒲、炒枣仁、琥珀粉等)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结果:总有效率为91.11%.提示本方有补气健脾,养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
作者:赵健美;刘宗春;赵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普通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结果:针炙组与药物组愈显率、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P>0.05),但综合治疗组与针灸组、药物组比较愈显率有极显著差异(P<0.001),总有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3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8个月随访结果发现综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针灸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提示:针灸结合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型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贾杰;吴继平;李军;王起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为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下丘脑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使模型大鼠NE、DA、5-HT的含量明显升高接近正常水平,与模型大鼠相比P<0.05.结论:TNY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乔跃兵;高福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著名中医专家张琪教授,辨证辨病融汇贯通,继承创新注重实践.其辨治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心系疾病功力深厚,认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病证的辨证,大体可分为虚实两类,虚指气血阴阳不足,实指气滞、血瘀、痰浊等为患,然虚实之间常兼夹互见,病机复杂.兹根据笔者学习体会,对张老诊治心系疾病的辨证思路和遣方用药特色初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马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阴部搔痒及肛门湿疹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20例阴部瘙痒及肛门湿疹进行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和中药坐浴治疗.结果:120例总有效率100%.短用药3d,长16d,平均10.6d.提示:用穴位封闭法加中药坐浴治疗阴部瘙痒的作用机理是中西药物的化学作用与针刺激相互协同,通过经络、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作者:王宝旗;文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乌梅丸改成汤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用乌梅丸改成汤剂加减(乌梅、炮附子、桂枝、川椒、细辛、干姜、当归等)治疗心血管神经症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心血管神经症可从肝阳虚论治.
作者:郝宪恩;李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机理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服用通心络胶囊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加整理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该药具有阻止凝血酶原对纤维蛋白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阻碍血液凝固,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素.该药导致胃肠道反应,甚至出血与剂量大小及联合用药和服药前有胃、十二指肠病病史密切相关.
作者:杨广才;吴巧茸;卫力权;石亚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源性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丹参附苈饮(丹参、附子、葶苈子、党参、泽泻等)治疗心源性水肿61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本方有强心利尿,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付存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以CCl4造模,通过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的MDA(丙二醛)含量、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清ALT活力,观察和肝汤抗氧化与细胞保护作用,并通过光、电镜从肝脏形态学的改变,客观评价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结果:和肝汤可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ALT活力(P<0.05),改善肝脏组织病理.结论:和肝汤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阎艳丽;王鑫国;宋晓宇;宋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