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法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中的运用探讨

肖冰;赵长鹰

关键词:神经症性障碍/中医药疗法, 消法/治疗应用, 理气剂/治疗应用, 消食导滞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祛痰剂(中药)/治疗应用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常因七情致病,引起脏腑气机失调,血瘀、痰浊、食积、伏火应之而发,反过来又成为本病的病因.运用理气法、消食法、祛瘀法、化痰法,消散郁滞,畅心通脉,可使邪去病退.消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应注意对症施治,灵活变通,临床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和70.7%;心电图疗效,分别80.00%和50.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6).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的症状,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方面有较好疗效.

    作者:高祺;胡文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参通脉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2例

    目的:观察化瘀通痹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三参通脉饮(党参、丹参、北沙参、茯苓、柏子仁、酸枣仁等)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92.38%.提示:病毒性心肌炎从气血辨治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小燕;承伯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黄芪、人参、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瓜蒌、薤白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对心绞痛的总有效率80%,对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8.3%.提示:补气活血通络法对治疗冠心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欧阳真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阳复脉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6例

    目的:观察温阳补气类中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复脉汤(人参、黄芪、附子、桂枝、麦冬、五味子等)治疗本病46例.结果:有效率91.3%.结论:本方具有补气温阳,通经复脉的作用,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毛文忠;梁汝钊;王玉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56例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养心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归脾汤加减(白术、党参、黄芪、当归、茯神、远志、炒菖蒲、炒枣仁、琥珀粉等)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结果:总有效率为91.11%.提示本方有补气健脾,养心安神,健脑益智之功效.

    作者:赵健美;刘宗春;赵建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穴位封闭加中药坐浴治疗阴部瘙痒及肛门湿疹120例

    目的:探讨对阴部搔痒及肛门湿疹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收治的120例阴部瘙痒及肛门湿疹进行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和中药坐浴治疗.结果:120例总有效率100%.短用药3d,长16d,平均10.6d.提示:用穴位封闭法加中药坐浴治疗阴部瘙痒的作用机理是中西药物的化学作用与针刺激相互协同,通过经络、调整人体,脏腑功能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作者:王宝旗;文亚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化瘀消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瘀消栓汤(黄芪、葛根、川芎、丹参、天麻、僵蚕、九节菖蒲等)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6.67%.提示:本方具有补气活血,化瘀消栓通络作用.

    作者:刘兰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8例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类中药配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温阳利水,益气活血类的中药(附子、茯苓、泽泻、丹参等)治疗本病48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79.1%;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两组分别为97.9%、75.0%.提示:以温阳利水法为主配以益气活血法,提纲携领,标本兼顾.

    作者:郑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三焦理论临床应用举隅

    三焦理论是中医临床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之一.笔者根据三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颇有体会,略陈管见,以飧读者.

    作者:王云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参附苈饮治疗心源性水肿61例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源性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丹参附苈饮(丹参、附子、葶苈子、党参、泽泻等)治疗心源性水肿61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本方有强心利尿,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付存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刺配耳压治疗面部黄褐斑10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耳压,治疗面部黄褐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采用针刺面部皮损区、足三里、合谷、太冲等,配耳穴贴压取神门、心、肺、内分泌等;对照组30例只用耳穴贴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7%,P<0.01有显著性的差异.提示:本方法通过穴位局部刺激达到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消除黄褐斑.

    作者:李晋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益气温阳利水法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5例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利水类中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温阳利水法,即采用真武汤加黄芪、党参、桂枝、甘草、丹参配合西药常规治疗35例.结果:总有效率97.2%.提示:本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明显加强疗效,效果较单用一种方法好.

    作者:朱创洲;马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乌梅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50例

    目的:总结乌梅丸改成汤剂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用乌梅丸改成汤剂加减(乌梅、炮附子、桂枝、川椒、细辛、干姜、当归等)治疗心血管神经症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心血管神经症可从肝阳虚论治.

    作者:郝宪恩;李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圣愈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

    目的:观察补气养心,活血通络类中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采用圣愈汤加味(太子参、黄芪、熟地、白芍、川芎、当归、丹参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本病,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5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82%;两组比较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4.48%、72.0%(P<0.05).提示:圣愈汤加味具有补气养心,活血通络之功.

    作者:蔡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四逆散的临床新用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具有肝气郁结所引起的一些疾病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乜存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强心合剂对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温阳利水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CHF患者随即分成两组48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倍它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心合剂(人参、麦冬、五味子、制附子、三七).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间疗效、LVEF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ESV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压、心率、EDV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心合剂治疗CHF疗效较好,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叶蜀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50例

    目的:观察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选用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50例;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片治疗失眠症2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4%.提示:加味归脾汤治疗失眠症疗效优于舒乐安定片(P<0.01)值得推广.

    作者:孙韶华;莫中周;李新平;武运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体针治疗脑梗塞50例

    目的:观察体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体针取穴肩髑、曲池、外关等,药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静滴等;对照组50例,仅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提示:体针能改善脑血流,改善脑电活动,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增加肌肉收缩功能,改变体内神经介质分泌及酶系统活性,配合药物,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宏伟;程子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探讨

    通腑法在中风病治疗中,适时适当使用往往能迅速改善症状,加速康复.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就该法的应用作以探讨.结论:腑实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大便秘结是临床常见症状;通腑逐秽是截毒防变的重要措施;脱水疗法是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与通腑法机理相通,其施治,应中病即止.

    作者:张勇;杨利生;李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108例

    急性脑血管病(ACVD)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危害我国人民三大死亡疾病之一.而合并神智障碍尤其是昏迷患者死亡率更高,我们采用麝香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患者108例,取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下.

    作者:王景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