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74例

柴天川;邵海峰;王艳君;刘丽芬

关键词:骨疾病, 代谢性/中医药疗法, 软坚药/治疗应用, 止痛药(中药)/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4例.分别采用中药软膏、骨友灵搽剂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消肿散结法是治疗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多方化裁辨治腔隙性脑梗死举隅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的缺血性微梗死.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现代医学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运用复方辨治取得满意疗效,记录如下.

    作者:骆家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桂枝汤治疗空调病52例体会

    目的:探求运用桂枝汤治疗空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桂枝汤治疗本病52例.总有效率96.15%.提示:桂枝汤治疗空调病有理论和临床价值.

    作者:张万水;陈利国;王越洪;黄运坤;王凤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

    目的:观察滋阴养血,祛风止瘁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荆芥、防风、白术、乌梅、刺蒺藜、黄芪、鸡血藤、甘草等)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此方法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固表,祛风止痒之功效.

    作者:侯新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20例

    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救治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例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全部因为腰腿疼和颈肩部疼痛口服乌头类中药中毒.其中14例服川、草乌煎药水,5例口服附子药酒,1例口服一枝蒿煎药水.3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30 min,8例30~120 min内,2例1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15 min~4 h,平均1.6 h,0.5~2h内就诊者12例.

    作者:张延军;王景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地龙散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86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地龙散加减(地龙、川牛膝、苏木、黄柏、当归、桃仁、乳香、没药、麻黄、甘草、官桂)辨证治疗坐骨神经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97.7%.提示:本方对该病有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华刚;管爱芬;孟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古方应用三则

    1巩堤丸治疗隐性骶裂合并遗尿徐某某,女,15岁,于2005年2月21日初诊.诉自幼时起尿床,近年余有所加重,几乎每夜均尿床,尿清长,腰酸痛,手足凉,乏力,夜卧多梦,学习成绩下降,经多种方法治疗效不佳,本人及家长甚是苦恼,一年前经拍骨盆片证实为隐性骶裂,今求诊中医治疗.

    作者:刘臣;崔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并设对照组23例,以24h尿蛋白定量为主要观察指标,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组24h尿蛋白定量为1.02±0.68g/24h,对照组为1.23±0.71g/24h,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组总有效率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56.52%(P<0.01).提示: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金悦;刘经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内外兼治带状疱疹70例

    笔者自2001-2005年,应用自拟青黄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状疱疹70例,均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艳玲;王丽冬;丁福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2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田正良;阴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6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辩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结果:本组60例中,总有效率93%.提示:辨证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优选途径.

    作者:李小波;白丽萍;米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32例

    近年来,我们用大黄粉、黄柏粉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平痫汤治疗病证42例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清热镇痉类中药配伍治疗痫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平痫汤(天麻、钩藤、石决明、川芎、代赭石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托吡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在西药常规基础上联合使用平痫汤治疗痫证,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贾琦;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头体针组穴交替治疗假性球麻痹60例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组穴交替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头体针三组方穴交替治疗.取穴:头针:语言一区、足运感区.体针:天突、内关、肺腧等;对照组30例.取穴,头针:运动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体针:肺腧、廉泉、增音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提示:头针促使大脑血流量加快,脑局灶症状的消除,以促进早日康复.针刺体穴以开窍利闭、降逆利膈、疏经通络、宣畅气机为主,从而使吞咽、语言的功能得到迅速恢复.

    作者:任永新;杜敏;王素芳;李霞;李宏斌;黄列英;吴晨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颈椎病5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颈夹脊,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使肩背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阴阳和调.

    作者:冯革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波热凝配合中药自拟鼻敏煎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68例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配合益气固表类中药自拟鼻敏煎(药物组成:黄芪、防风、白术、辛荑、桂枝、蝉衣、五味子等)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128例成人变态性反应性鼻炎患者分别用微波热凝配合鼻敏煎(观察组)和用微波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治疗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微波热凝配合中药鼻敏煎治疗变态性鼻炎,疗效确切,标本兼治,且费用低廉,适宜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35例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精液不液化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以化精汤(由生地、玄参、知母、麦冬、白芍、赤芍、丹参、浙贝、牡蛎、竹叶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3例,以知柏地黄汤治疗.30d为1疗程.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2.9%、82.9%,对照组分别为18.2%、60.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显著.

    作者:江立军;李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34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内服中药辨证治疗,外敷金黄膏.结果:临床治愈152例,显效57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99%.提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宋鹤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冯兴华教授从肝论治痹证经验介绍

    冯兴华教授在继承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痹证从肝论治的新观点.本文谨就导师辨证治疗痹证的部分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张显彬;冯兴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心汤配伍细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目的:观察细辛在宁心汤治疗迁延期和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均应用宁心汤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方剂中加入细辛;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辛可以加强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具有益气强心,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王珊;刘朝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栓通治疗血栓性静脉炎36例

    目的:探索化瘀利湿法组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血栓通(川牛膝、益母草、泽兰、车前子、薏苡仁、黄柏、全蝎、水蛭、地龙等)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提示:该方具有化瘀通脉,利湿消肿之功.

    作者:陈令成;秦绪丽;秦泗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