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广;王毅峰;张志;赵良骐;王瑞林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侧颈部入路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斜角肌前间沟接近法,注入0.5%盐酸利多卡因5ml,再于患者双侧风池穴各注入灯盏细辛注射液1ml和0.5%利多卡因0.5ml混合液.B组常规口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B组总有效率53.3%(P<0.05).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双侧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使血管阻力降低,血管扩张,头痛缓解.
作者:段胜;郝巍;许志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康复治疗组52例,药物治疗组51例.前者用颈椎牵引+微波透热、中频脉冲电、按摩推拿等治疗.后者用中西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提示:微波治疗能及时减轻椎动脉由于周围组织压迫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牵引调整和恢复破坏的椎管内外平衡,恢复颈椎正常功能;中频脉冲电除有镇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外,还能松解粘连;推拿能解除肌紧张或痉挛,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针灸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对脑部的血液供应.
作者:兰怡;任婷;张炜;张保京;丁月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用大黄粉、黄柏粉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予益血生胶囊口服(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白芍、当归等),对照组(40例)予葡萄糖酸亚铁液口服治疗.观察Hgb,SI,FEP/Hgb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近期疗效相似.(χ2=1.9,P>0.05).远期复发率及副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益血生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
作者:俞红丽;孙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丹参制剂对肥胖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500例肥胖的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患者,对照组300例、丹参治疗组200例.治疗组术后第二天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性治疗6d,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丹参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缩短了脂肪液化手术切口的再愈合时间,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肥胖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正常愈合率.
作者:姬宏宇;舒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清热镇痉类中药配伍治疗痫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观察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药平痫汤(天麻、钩藤、石决明、川芎、代赭石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托吡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在西药常规基础上联合使用平痫汤治疗痫证,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贾琦;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颈夹脊,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使肩背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阴阳和调.
作者:冯革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本组52例主要采用穿刺、抽液及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治疗1个月内疼痛消失,或所伴关节内积液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复发,关节内摩擦音明显减轻者占83.6%,经6个月以上随访,疗效满意.提示:采用穿刺、抽液及中药外洗等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中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达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以观察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56例(56只眼).结果:总有效率96.4%.提示: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吕天伟;尚丽丽;张兆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滋阴养血,祛风止瘁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熟地、白芍、何首乌、荆芥、防风、白术、乌梅、刺蒺藜、黄芪、鸡血藤、甘草等)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此方法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固表,祛风止痒之功效.
作者:侯新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眩晕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痰瘀阻络、肝阳上亢、肝肾亏虚、气血虚弱型分别以温胆汤、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丸、归脾汤加减)治疗眩晕型颈椎病110例,结果:总有效率93.1%.提示:治疗本病应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作者:张快强;刘继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4例.分别采用中药软膏、骨友灵搽剂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消肿散结法是治疗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柴天川;邵海峰;王艳君;刘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药物阻滞合推拿治疗疼痛的疗效.方法:药物阻滞用2%利多卡因等,局部或椎旁注射.10min后进行按摩、整复、牵拉手法.结果:288例总有效率99%,提示:药物阻滞有消炎、止痛作用,推拿手法能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作者:赵润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取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等及阿是穴,采用温针灸.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局部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作用.
作者:曹银香;杨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运用自拟愈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保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化瘀利湿法组方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血栓通(川牛膝、益母草、泽兰、车前子、薏苡仁、黄柏、全蝎、水蛭、地龙等)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提示:该方具有化瘀通脉,利湿消肿之功.
作者:陈令成;秦绪丽;秦泗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汉唐医学理论的社会医学观.方法:搜集、整理相关文史、医学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论:汉唐医学理论中心思想是多维的病因观、多维的健康观和多维的预防治疗观,这一思想在汉唐医学著作与理论中表现的特别突出,并引导着中医药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目前的中医药研究者,在认识方法上忽视了这样一些优势特征,主观或非主观的因素缩小了中医药研究领域,应该反省.
作者:张养生;杨轶;孙理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白虎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白虎汤加减(石膏、知母、当归、柴胡.白芍、生地、元参等)治疗银屑病40例,并严格忌食酸、辣、腥.结果:40例患者痊愈2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提示:白虎汤加减治疗本病,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
作者:王宝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中医手法整复及加强石膏外固定,同时根据中医理论配合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结果:经手法整复后全部病例均达到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临床愈合时间为4-5周,经6个月-1年的随访,完全恢复106例,有6例出现后期肘内翻畸形.经行肱骨髁上截骨术后恢复正常.提示: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及加强石膏外固定治疗,同时根据中医理论配合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这种骨折的治疗以中医为主,西医为附,有效的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疗效,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巩四海;金善汝;张福琴;康汇;王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补肾、涤痰、祛瘀、开窍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聪敏汤(鹿角胶、龟版胶、杜仲、淡附片、胆南星、水蛭、丹参、苏合香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尼莫地平、脑复康等20例为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5.6%,P<0.01.结论:本方有补肾益髓、化瘀祛痰、益气开窍的功效.
作者:李晓辉;高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