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56例

吕天伟;尚丽丽;张兆来

关键词:眼肌麻痹, 慢性进行性外侧/中医药疗法, 血腑运瘀汤/治疗应用, 牵正散/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以观察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56例(56只眼).结果:总有效率96.4%.提示:血腑逐瘀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疗效好,疗程短,值得临床选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96例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降脂合剂(何首乌、丹参、泽泻等药)组成.治疗高脂血症96例,并与西药脂必妥治疗的50例对照,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降脂合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梁巧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颈椎病50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针刺取穴,颈夹脊,大椎.结果:总有效率为96%.提示:针刺夹脊穴,通过督脉之别、督脉和膀胱经,使肩背部各经经气通畅,气血和顺,阴阳和调.

    作者:冯革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新用

    当归芍药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当归、白芍、川芎、泽泻、白术、茯苓组成,原方为妊娠腹痛而设,是张仲景治疗妇人病的一张名方,具有补血调肝、健脾利湿之功效.笔者灵活掌握运用于治疗肾病,疗效不凡,现举例如下.

    作者:杨小翠;高友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阳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20例

    观察温阳散寒及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阳虚血瘀型脉管炎.方法:采用自拟方温阳通脉汤(肉桂、丹参、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采用脉络宁、复方丹参针等治疗30例.结果:两组间治愈率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提示: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活血通脉的功能.

    作者:王玉萍;李明道;李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内外兼治带状疱疹70例

    笔者自2001-2005年,应用自拟青黄散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治状疱疹70例,均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艳玲;王丽冬;丁福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并设对照组23例,以24h尿蛋白定量为主要观察指标,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组24h尿蛋白定量为1.02±0.68g/24h,对照组为1.23±0.71g/24h,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组总有效率69.44%,对照组总有效率56.52%(P<0.01).提示: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金悦;刘经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129例临床、生化分析及治疗思路

    目的:观察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生化、特点及治疗思路.方法:选取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以208例非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隐证组肝功能损害以轻中度为主,非隐证型以中重度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隐证组ALT、AST均低于非隐证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隐证组e抗原阳性比例较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HBV DNA定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提示:隐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偏轻,肝损害以轻中度为主,多处于免疫耐受期或免疫清除期的早期阶段,肝炎活动性较低,HBV高度复制.治疗上应注意辨舌、脉、体质,参考实验室指标,以补肾健脾解毒为主.

    作者:张晓刚;吕志平;钟小兰;谭秦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安肾口服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安肾口服液治疗肾小球疾病肾阳虚证之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系膜细胞培养方法,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观察安肾口服液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安肾口服液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可拮抗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结论: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拮抗白细胞介素1、血管紧张素Ⅱ、Ⅳ型胶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是安肾口服液治疗肾小球疾病肾阳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程小红;刘勤社;许建秦;窦建卫;戴双明;田耘;胡俊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2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白汤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健脾益肾升白汤(黄芪、党参、白术、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补骨脂).治疗,连续用药2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总有效率95%.提示:健脾益肾生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可靠,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田正良;阴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

    目的:探讨按摩推拿等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3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康复治疗组52例,药物治疗组51例.前者用颈椎牵引+微波透热、中频脉冲电、按摩推拿等治疗.后者用中西药.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92%.提示:微波治疗能及时减轻椎动脉由于周围组织压迫使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牵引调整和恢复破坏的椎管内外平衡,恢复颈椎正常功能;中频脉冲电除有镇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外,还能松解粘连;推拿能解除肌紧张或痉挛,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不足,针灸能有效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对脑部的血液供应.

    作者:兰怡;任婷;张炜;张保京;丁月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74例

    目的:观察消肿散结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74例.分别采用中药软膏、骨友灵搽剂治疗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总有效率8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消肿散结法是治疗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柴天川;邵海峰;王艳君;刘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宁心汤配伍细辛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2例

    目的:观察细辛在宁心汤治疗迁延期和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变化.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均应用宁心汤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方剂中加入细辛;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细辛可以加强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具有益气强心,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

    作者:王珊;刘朝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32例

    近年来,我们用大黄粉、黄柏粉外敷治疗输液渗出水肿,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参龙散抗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生长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参龙散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MTT法、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参龙散对SMMC-7721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机理.结果:不同浓度参龙散(0.5、5、50mg/ml)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药物作用48h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6.8%、56.8%和67.4%;在中低剂量(0.5、5 mg/ml)时DNA凝胶电泳呈现梯形图谱,而高剂量时则呈现膜状条带;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但有S期减少的倾向,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中药复方参龙散有确切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包括诱导的细胞凋亡和促坏死作用.

    作者:宋文广;王毅峰;张志;赵良骐;王瑞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目的:观察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类中药配合药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方(鹿含草、泽泻、白芍、葛根、当归、钩藤等)配合药枕方(淫羊藿、透骨草、川芎、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58例.结果:总有效率91.3%.提示:本方法对该病具有补肾键脾,益气活血、除湿化痰、通络的功效.

    作者:黄美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药油膏外敷辅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恶性胸积液的疗效.方法:将7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油膏(甘遂、大戟、黄芪、葶苈子、山慈姑等)外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对照组6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油膏参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逐水、化痉、抗癌的功效,并避免了内服的毒副作用.

    作者:吴孝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医手法整复及加强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中医手法整复及加强石膏外固定,同时根据中医理论配合骨折三期辨证用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12例.结果:经手法整复后全部病例均达到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临床愈合时间为4-5周,经6个月-1年的随访,完全恢复106例,有6例出现后期肘内翻畸形.经行肱骨髁上截骨术后恢复正常.提示: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手法整复及加强石膏外固定治疗,同时根据中医理论配合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这种骨折的治疗以中医为主,西医为附,有效的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疗效,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巩四海;金善汝;张福琴;康汇;王新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对肥胖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200例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制剂对肥胖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500例肥胖的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患者,对照组300例、丹参治疗组200例.治疗组术后第二天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预防性治疗6d,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丹参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缩短了脂肪液化手术切口的再愈合时间,复方丹参滴丸可提高肥胖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切口正常愈合率.

    作者:姬宏宇;舒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自拟愈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

    笔者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运用自拟愈风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保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158例

    目的:观察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消肿活血定痛汤以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158例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养阴润肠、消肿止痛为法.结果:对炎性外痔采用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根据分型随证加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示:消肿活血定痛汤为主辨证治疗炎性外痔具有时间短、无痛苦、恢复快以及良好止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