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历经3年6个疗程(或更多疗程)的治疗,观察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与再发生率.结果: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生率与再发生率下降了67%,脉络宁预防组脑梗死的发生及再发生率由对照组14.6%下降至5.0%;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再发生率由3.6%下降至1.3%.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每年静滴2个疗程可以有效的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再发.
作者:张改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优化中药煎服方法,量化煎服中药和科学煎服中药.方法:通过对中药煎药时间、煎药用水量、煎药火力、煎药次数、煎药量以及中药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服药量进行量化,建立客观、统一的中药煎服量化指标及规范,实施量化煎服中药.结果:这对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提升中药煎服质量和临床疗效,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姚杰良;王仁荣;陈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针对柴胡野生变家种后,出现的柴胡油、柴胡皂苷不稳定现象,就种质、生态、生长年限、保管贮藏进行分析实验,获得比较性强的数据对今后生产用药材提出个人见解.
作者:张湛睿;杜洪霞;任熙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多因素复合对气虚血瘀脑缺血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游泳、寒湿、高脂饮食等方法进行中医造模及运用西医解剖学理论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结果表明:本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脑缺血动物模型确实能使模型组动物的血液粘度异常增高(P<0.05).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杨思进;杨朝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养心安神汤治疗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采用自拟养心安神汤(黄芪、当归、生地、通草、生甘草、竹叶);对照组口服谷维素、安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养血清心安神法治疗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疗效较佳.
作者:王玮;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乌蛇藁本汤(乌蛇、藁本、防风、羌活、白芍等)配西药扑尔敏、维生素C、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在西医局部治疗的同时应重视中医药祛风止痒,活血祛瘀之应用可明显提高效果.
作者:曹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其患病率是普通人的10倍,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两病相互影响,肺结核可进一步促使糖尿病代谢紊乱,而代谢紊乱又加重肺结核,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蒋海燕;宋民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们于2004年3月~2006年12月应用WA18-Ⅱ型(多功能)手持式超声雾化器(天津市万安超声电子科技公司生产)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10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宝玲;于智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白血病中医证候分型与P170蛋白表达和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2例难治性白血病病例按热毒炽盛、热毒动血、热痰瘀结、气血两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6型分型;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病例的P170蛋白表达;采用MA、HAD和DAT方案进行1~2个疗程化疗.结果:气血两亏型P170蛋白表达低,热毒炽盛型P170蛋白表达高;热毒炽盛型和气阴两虚型缓解率低,气血两亏型缓解率高.提示:难治性白血病热毒炽盛与气阴亏虚对本病的发病、病程、治疗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史哲新;杨文华;汤毅;高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42例,用桑钩温胆汤(桑寄生、钩藤、枳实、竹茹、半夏、陈皮、茯苓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5.7%,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桑钩温胆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杨赫;闫平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知柏地黄汤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滋阴降火之功.适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小便短少,口干咽燥等症.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经体验凡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肾病综合症、糖尿病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病以本方治之,每获良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详细分析病史并结合临床常规检查以及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将病因明确的咽异感症分为4种类型,所有各型均进行耳穴贴压,选穴为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等.结果:166例患者,总有效率91.6%.各型中以精神创伤型疗效佳,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型疗效差.提示:明确病因是咽异感症诊断与治疗的关键.
作者:于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肾、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内外合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19例),口服中药(独活、寄生、鹿角片、川断、狗脊、参三七等),内外合治组(20例)内服中药同时合并中药外敷(生白芥子、面粉),以红外线、频谱或微波照射敷药部位;西药组(21例)采用口服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结果: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90%,中药内服组78.9%,西药组82.4%.提示:内外合治方法标本同治,通过强化局部治疗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茅建春;陈湘君;苏励;顾军花;吴沛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温阳中药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减量的化疗方案,观察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雷火灸配合温阳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提示:雷火灸配合温阳方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可提高化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吴顺杰;李达;代喜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清热、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为治疗组采用通脉增视汤(葛根、三七、娑罗子、槐米)治疗,38例为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95% ,高于对照组60.5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分支静脉阻塞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中央静脉阻塞61.1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能促进受损视网膜的功能恢复.
作者:曹平;祝艳妮;仝警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2例,对照组68例,两组病人均口服消心痛,治疗组加用冠心Ⅰ号(栝蒌、半夏、海藻、昆布、桃仁、丹参等).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血脂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化痰活血通络中药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血脂及心肌供血.
作者:李继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安神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化瘀汤(柴胡、石菖蒲、郁金、赤芍、水蛭、远志、丹参等)口服治疗45例,并与予西药阿米替林片口服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应用疏通气机、解郁安神、行气活血类中药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邱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黄芪、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消心痛、卡托普利、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绞痛日平均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发作平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平均用量、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血脂、心肌酶测定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本方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药物配伍治疗反复发作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麝香、白僵蚕等)治疗本病6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1%.提示:本方治疗本症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赵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导师刘英锋教授,临证注重寒温理论的沟通,其对甘露消毒丹的运用,就力主从六经分类的角度,将其主治病位界定为阳明胃经湿热偏表、病势偏上的主方,并从六气气化理论加以推广变通,临证用于多种杂病,常能因其巧对病机之原而屡获佳效.下面仅摘录作者近年随师诊录所得,例举数案以示其辨证施方之妙.
作者:占玮;曹彩云;刘英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