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景;王玉虹;王康平;徐良州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类中药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肾康Ⅰ号(大黄、黄芩、黄芪、白术、川芎等)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40例及外周血中CD3+、CD4+、CD8+,并计算出CD4+/CD8+的比值,分析肾康Ⅰ号对其影响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外周血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的功效,缓解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减少术后感梁及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齐德军;尉建华;陈海龙;靳建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伤科1号、2号(伤科1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茯苓、三七等;伤科2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川断、骨碎补、自然铜、杜仲等)配合牵引治疗本病105例.结果:优良率达92.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生骨止痛的功效.
作者:姚鹏远;肖登科;何立锋;赵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固肠止泻方(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炮姜、制附片、煨诃子、芡实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的功效.
作者:周志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喉源性咳嗽是以喉痒咳嗽、干咳为主,少数有痰为特征的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症虽简单,却缠绵难愈.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运用牛射玄参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耀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疏肝活血、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脂必泰胶囊(红曲、山楂、白术)合护肝片(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B超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及观察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尤其对I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保肝降酶、降血脂、改善症状的功能.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阳、增性起萎类中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肾汤(熟地、淫羊藿、白芍、川断、山萸肉、巴戟天、牛膝、枸杞、五味子、首乌、鹿角胶、锁阳等)内服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本病3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88%,对照组69.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肾壮阳、增性起萎之功效.
作者:申树林;徐刚;李雄伟;涂海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肾虚质大鼠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肾虚质大鼠睥脏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表明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肾虚质大鼠脾细胞悬液中的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降低是肾虚质大鼠免疫功能下降的表现,为肾虚体质与免疫力下降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孙理军;郝蕊;薛昶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针刀治疗,于膝四周找准压痛点,用针刀进行剥离松解,术后服用补肾壮骨胶囊.结果:总有效率99.17%.提示:针刀疗法将针刺疗法与微创闭合性手术融为一体,可将局部软组织粘连有效的剥离松解,切开疤痕,恢复关节平衡状态和功能,消除疼痛,辅以补肾壮骨胶囊,提高钙的吸收,改善骨质疏松,增强肌力.
作者:宋颜;王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锄云止咳汤(荆芥、前胡、白前、杏仁、贝母、化橘红、连翘、百部、紫菀、桔梗、甘草、芦根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解表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孙淑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舌象和脉象的关系.方法:测定103例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值,并进行观察其舌象、脉象.结果: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气血瘀滞证的患者血清VEGF值明显高于其他舌象、脉象及其他证型患者.结论:气血瘀滞证的患者VEGF值相对较高,暗舌、腻苔、弦或涩脉患者VEGF值也相对较高,说明其血管生成旺盛,肿瘤易于发生转移.在中医辨证施治时加活血化瘀的药物,对于改善血瘀症状、降低血清VEGF值、预防转移有一定作用.
作者:肖寒;朱介宾;申小苏;方乃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类中药配合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痛风停胶囊(生石膏、知母、桂枝、青风藤、肥猪苗、络石藤等)口服配合金黄膏(黄柏、姜黄、白芷、大黄、络石藤、青风藤、三白棒等)外敷治疗本病7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钟琴;刘正奇;刘汉顺;万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茯苓皮、泽泻、炙桑皮、猪苓、半边莲、龙葵、炙甘草)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胸水2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利水的功效.
作者:郝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类中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舒筋缓急利水通淋方(宣木瓜、赤芍、白芍、滑石、炙甘草、金钱草、瞿麦、篇蓄、石韦等)治疗膀胱结石31例.结果:结石完全排出率48.4%,总有效率74.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缓急,利水通淋的功效.
作者:丁敬远;单涛;林仲放;程澍洁;陈福康;包伟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龙血竭胶囊(成份为龙血竭)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效.
作者:刘瑞云;徐丽;赵鹏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仙黄汤(淮山药、生黄芪、仙灵脾、当归、杜仲、川芎、桃仁、生水蛭、枸杞、女贞子、旱莲草、芡实、金樱子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2%,对照组总有效率6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补肾固本,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李国祥;袁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补益肝肾中药和针灸足三里、血海、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药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蠲痹止痛,强筋健骨的功效.
作者:程立;何为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丹参、车前子、茯苓、白术、萆薢、黄柏、菖蒲、莲子心、丹皮、焦山栀、天龙、蛇舌草、大小蓟)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通淋.分清泌浊的功效.
作者:沈新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宣肺化痰类中药治疗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采用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等)治疗本病28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孟旭升;张瑞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激素依赖性(SD)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但在减量或停药后往往出现反跳或反复发作,治疗上较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汤配合激素治疗SD-PNS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类中药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乌梅、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厚朴、枳实等)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0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消退快,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好.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的功效,缓解症状,改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的作用.
作者:李建阳;张庭澍;罗蓬;吕晓菲;刘福文;姚杰良;华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