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刘娟娟;胥婷;陈慧;尹建英

关键词:儿童, 泪小管吻合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全麻下行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患儿均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8例患儿手术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未发生麻醉及手术意外,未发生并发症,伤口愈合好.随访追踪6~24个月,平均13个月,泪道冲洗通畅95例(87.90%),泪道冲洗自上泪小点返流9例(8.33%),泪道冲洗不通畅4例(3.77%),泪小管保留好,无脱落发生.102例患儿内眦外形、睑缘位置良好,家属对外观满意,6例对眼睑内眦皮肤外观不满意.结论 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宝石能谱CT双低剂量在冠脉CTA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对冠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00例(BMI<27kg/m2),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A组)和双低剂量组(B组),各50例.A组使用管电压120kVp,对比剂碘海醇(350mg I/mL);B组使用管电压100kVp,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 I/mL).图像重建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两组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测量和计算图像升主动脉根部佳对比噪声比(CNR)、噪声值(SD)、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CT值的均值,计算两组的辐射剂量(ED)和平均碘摄入量,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噪声、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CN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辐射剂量、平均碘摄入量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石能谱CT使用低管电压和低浓度对比剂可以提供更好的图像对比噪声比,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

    作者:管彬;钟唐力;刘启榆;何川东;周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川南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特征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al,HCV)基因型在川南地区汉族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109例来我院就诊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HCV基因分型并探讨不同基因型在丙型肝炎致病性的差异.结果 ①106例来自川南地区HCV-RNA阳性的丙肝患者成功分型,共发现4种基因型7种亚型,按照1a、1b、2a、2b、3a、3b、6a的顺序,所占的比例依次是:2.8%、49.1%、4.7%、2.8%、3.8%、25.5%、11.3%;急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和丙肝后肝硬化三种临床类型的丙型肝炎均以1b型为主,其次是3b、6a型;本测序方法敏感度达到97.2%,特异性为100%;②1b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指标、HCV载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南地区HCV-RNA阳性的汉族HCV感染者以1b为优势基因,3b、6a型占有较高比例;1b型HCV载量更高,可比其它亚型更容易造成丙型肝炎的慢性化、肝脏纤维化及肝功能的严重损害.

    作者:林江;温先勇;唐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脱细胞神经支架对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3cm的长段神经缺损[1]. 各国学者着手于周围神经缺损的神经替代物和修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的神经替代物主要有人工合成材料[2]、自体神经[3]、脱细胞神经支架[4]等. 除自体神经移植外,用于临床治疗的神经替代物其疗效多是不可预测或不能取得满意效果[5]. 而同种异体脱细胞神经支架具有其它神经替代物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成为一种有效的再生材料[6] ,不但保留了天然神经的空间三维结构,而且去除了髓鞘、雪旺细胞( SCs)等结构,具有较低的免疫源性[7]. 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较多,部分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脱细胞的不完全,神经纤维管道和基底膜破坏;前者可能导致免疫排斥反应,后者可能损坏支架[8]. 目前尚未有统一标准来评价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制备效果. 由于同种异体神经来源有限,近年来有研究报道使用异种异体脱细胞神经替代同种异体脱细胞神经进行治疗[9]. 脱细胞神经支架在治疗长段神经缺损时是否需要、以哪种细胞进行再细胞化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主要从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制备方法、材料来源、评价标准和再细胞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向飞帆;阳运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西昌市2008~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目的 了解2008至2014年西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分布情况,为本市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昌市2008年至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至2014年西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8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1.80/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儿童,占94.01%;共检测各类标本245份,肠道病毒核酸阳性50例(20.41%).结论 西昌市手足口病7年中呈波浪式上升,<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提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黄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地震医疗救援模式的国际比较:一项基于尼泊尔和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2015年尼泊尔博克拉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总结中国政府医疗队救援经验.方法 采用及t检验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送至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外科住院伤员与本次尼泊尔博克拉8.1级地震后送至中国政府医疗队战地医院住院伤员的基本情况、致伤原因及伤情经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815例地震后送入院伤员,其中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组441例,尼泊尔地震后送伤员组374例.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组与尼泊尔地震后送伤员组在年龄结构[(44.3±2.6)vs.(30.1±4.4)]、致伤原因(高处坠落致伤率:25.2%vs.10.4%;逃生压砸致伤率:18.4%vs.32.9%)、损伤程度(骨折率:88.9%vs.73.0%;多发伤率:22.9%vs.9.1%)及首次换药发现创口感染率(9.4%vs.17.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泊尔地震后送伤员组创口感染的25例患者经积极正规的清创处理后,3d分泌物涂片转阴率达72%,7d分泌物涂片转阴率达100%.结论 由于地域、文化、医疗水平的差异,本次战地医院接诊的尼泊尔地震后送伤员伤情有别于汶川地震伤员,但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坚持科学救治原则,中国政府医疗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作者:曾杰;江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妊娠晚期非瘢痕子宫自发性子宫破裂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29 岁,孕2 产0 ,因停经38 +6周,见红3 +h入院于2016 年5 月12 日. 患者此次妊娠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 ) ,孕期未行正规产检,无明确外伤史. 孕期共做过8 次产科普通彩超,未提示子宫异常. 入院前3 +h 开始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未感腹痛,无阴道流液,因有产兆在当地县医院就诊,行产科B超检查提示:宫内单活胎,头位,子宫左侧近宫底处探及一囊性占位,大小约3. 0cm × 2. 0cm,诊断不明,遂转入我院就诊.

    作者:白静;李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肺炎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老年肺炎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以精神症状就诊的52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有明确受凉史者仅4例(7.7%),咳嗽34例(65.4%),咳痰28例(53.8%),伴发热11例(21.2%),气紧2例(3.8%),胸痛1例(1.9%),呼吸增快(>25次/min)12例(23.1%),心率增快(>100次/min)15例(8.8%),肺部闻及干、湿啰音24例(46.2%),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仅17例(32.7%),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升高(>75%)36例(69.2%),胸部DR或CT检查肺部多呈小的斑片状浸润影改变,累及单叶病变30例(57.7%),双叶病变12例(23.1%),间质性肺炎表现10例(19.2%),伴胸腔积液2例(3.8%),痰培养30例(57.7%)仅5例阳性(16.7%).转归:治愈好转出院39例(75%),转科、转院11例(21.2%),自动出院2例(3.8%),其中病危5例(9.6%),无死亡病例.共病:精神分裂症19例(36.5%),躁狂症2例(3.8%),器质性精神病22例(42.3%),血管性痴呆3例(5.8%),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3例(5.8%),阿尔茨海默病1例(1.9%);高血压病8例(15.4%),2型糖尿病9例(17.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5.8%),冠心病3例(5.8%),前列腺增生症4例(7.7%),帕金森氏病1例(1.92%),其中有3例(5.7%)无任何基础疾病.结论 在精神症状掩盖下,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肺炎较一般老年肺炎起病更加隐匿,症状更加不典型,临床上更易被忽略.老年期首发精神症状、关注细微的症状和体征、详尽的体格检查、更全面的医学知识与警惕的临床思维是这类老年肺炎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仕玉;叶安红;林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69例,其中37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镙钉内固定,32例行微创有限切开或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结合颈腕带悬吊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分析术后3个月和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弹性髓内钉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钢板镙钉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明显好于弹性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均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有效方法,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但早期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高于前者.

    作者:万永鲜;徐丽丽;王远辉;罗雷茗;鲁晓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弥漫性体部血管角皮瘤诊治进展

    血管角皮瘤( angiokeratoma )也称血管角化瘤,是一种以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和表皮角化过度为特征的皮肤良性肿瘤. 根据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分为5型:肢端型血管角皮瘤( mibelli angiokeratoma )、阴囊型血管角皮瘤( fordyce angiokeratoma)、丘疹型血管角皮瘤、局限型血管角皮瘤、泛发性系统型-弥漫性躯体血管角皮瘤( fabry disease ). 以上五型血管角皮瘤均可累及皮肤,典型皮损为针尖至粟粒大暗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其中第五型不仅可累及皮肤,也可累及全身多组织器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作者:李玲玲;纪秋琴;张佩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50例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改良小切口手术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手术疗效确切,切口美观,患者满意,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暂封材料强度及微渗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暂封材料的强度及微渗漏情况.方法 将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材料(ZOE)及Ceivitron暂封膏制作成8cm×1cm×0.4cm长方体条状物,置于人口唾液中浸泡,分别于0.5h、1h、2h、3h、4h测试抗压强度.收集20颗前磨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例,制备成3×4mm洞型,分别用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材及Ceivitron暂封膏充填,浸入2%亚甲基蓝溶液渗透1周,测量显微镜下亚甲蓝渗透距离.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抗压强度实验中,ZOE暂封材抗压强度在3h强度达到理想状态,Ceivitron暂封膏在4h后方能测试有数据产生,但在试验中均显示出材料呈较软状态.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材强度高于Ceivitron暂封膏,Ceivitron暂封膏微渗漏较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材低.结论 氧化锌水门汀暂封材咀嚼强度高于Ceivitron暂封膏,但Ceivitron暂封膏封闭性好于ZOE暂封膏.

    作者:罗蓉;罗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早期老年痴呆发生率调查及5年随访分析

    目的 筛查老人认知功能损害和早期阿尔采莫氏病(AD)人群,并分析危险因素,了解同一人群MCI和早期AD人群时点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方法 在社区随机抽取400例老人,使用自编的老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C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筛查出MCI和早期AD人群,并对筛查出的MCI和早期AD人群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了解MCI和早期AD人群的易发因素,随后在每年同一时间对同一人群重测CMOCA、MMSE等,并连续观察5年,后对完成5年随访的MCI和AD患者进行追踪分析,以了解在无干预状况下MCI和早期AD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 入组的400例老人中,共筛查出CMOCA异常并符合MCI诊断患者151例(MCI组),符合轻度AD者78例(早期AD组),5年后仅190例完成随访,其中MCI组有79例,早期AD组有52例;MCI组5年来MCI异常率从43.77%上升到53.16%,CMOCA平均分从(24.95±2.88)下降到(21.35±2.26),早期AD组5年来异常率从22.63%上升到27.37%,平均分值从(21.64±1.87)下降到(19.64±2.13);显示5年中MCI异常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早期AD异常率5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两组不同年龄比较,80岁以上组异常率增加和均分值下降要大于70岁和60岁组.结论 无论是MCI还是早期AD人群,当没有任何认知功能干预时,MCI和早期AD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均会逐年上升,而且年龄越大,患MCI和早期AD的风险就越高.

    作者:谭友果;甘枝勤;蔡端芳;杨秀英;刘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小板微粒的形成、清除及主要功能的研究进展

    血液中的微粒( microparticles,MP)是由不同的细胞(包括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脱落而成,几乎所有的真核细胞在受到刺激或凋亡后都会产生微粒[1]. 血小板微粒( 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s,PMP)是血液中微粒的主要来源,在非疾病的状态下占循环微粒总量的70% ~90% [2]. PMP的膜表面含有来自血小板的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以及多种糖蛋白的,如趋化因子受体、CD62 ( P-选择素)、CD63、GPⅡb-Ⅲa、GPIb等,这种富含多种物质的膜表面使PMP具有与血小板类似的粘附、聚集和止血等功能[3-4]. 同时,PMP的内部含有来自于血小板的蛋白质及microRNA等遗传物质,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传递者,调控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分化及凋亡. 此外,PMP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5]、糖尿病[6]、口腔癌[7]等多种疾病中PMP含量增高. PMP的发生机制、体内清除机制及生理功能在近几年已有较为广泛的研究,现就这三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天成;郑仙娇;王宗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照料及照料者负担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痴呆的患病人数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健康卫生问题之一[1-2]. 由于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言语功能等认知功能衰退的表现,且尚无治愈的方法,其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也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发展到难以自理的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老年痴呆患者往往都需要有专人的照料,给患者、家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

    作者:蒋莉君;况伟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促肿瘤转移的基质溶解因子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是当今肿瘤治疗的难题,也是导致肿瘤不可治愈的根本所在. 研究肿瘤转移相关机制,寻找出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方法,是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并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途径. 肿瘤转移的过程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参与调控,包括了以下几步:①肿瘤细胞间的黏附丧失并从原发病灶脱落;②突破细胞外基质;③侵入血管及淋巴管;④到达靶组织,继续生长. 肿瘤突破细胞外基质这道天然的屏障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有多种因子参与这个过程,此过程同时也是目前肿瘤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徐艳;雷开键;贾钰铭;钟俐强;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RI动态增强结合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疾病性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8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动态增强及DWI检查,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以及峰值时间(Tmax)、峰值强度(Sipeak)、大增强斜率(MSI)和信号增强率(SER),分析强化曲线类型.结果 82例患者手术病例结果为前列腺癌38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4例.BPH与前列腺癌患者病灶ADC值、E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时间-信号曲线II型29例,前列腺癌患者时间-信号曲线Ⅲ型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max、MSI、S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MRI联合DWI正确诊断率90.24%,敏感度94.74%,特异度86.36%.结论 MRI动态增强及DWI对前列腺疾病性质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初步评估前列腺疾病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田正茂;詹先进;赵世胜;林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全麻下行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患儿均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08例患儿手术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未发生麻醉及手术意外,未发生并发症,伤口愈合好.随访追踪6~24个月,平均13个月,泪道冲洗通畅95例(87.90%),泪道冲洗自上泪小点返流9例(8.33%),泪道冲洗不通畅4例(3.77%),泪小管保留好,无脱落发生.102例患儿内眦外形、睑缘位置良好,家属对外观满意,6例对眼睑内眦皮肤外观不满意.结论 儿童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至关重要,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娟娟;胥婷;陈慧;尹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抗抑郁药物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究分析抗抑郁药物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并评价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分为A组(文拉法辛)与B组(舍曲林),与心境稳定剂可联合应用,一个疗程后通过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与TESS(不良反应量表)评价两组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HAMD-17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TESS上相当,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结论文拉法辛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余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法的实验诊断学评价

    目的 以血清颗粒凝集试验(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PA)为标准,研究肺炎支原体(MP)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实验诊断学价值,并探索液体培养法的优化方法.方法 2014年5月至2014年9月从我院收集2991例检查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对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MP检测,得到结果(liquid culture,LC)1.将液体培养法阳性液采用平板分离培养,鉴定培养出的细菌后与其标准菌株定量接种于MP液体培养基,判断污染可能性,筛除假阳性后得到LC2.PA法检测同一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的滴度.与PA比较,采用三维配对卡方算液体培养法(LC1,LC2)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各年龄组分布与干扰细菌分布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标本分离菌与同种标准菌株引起MP液体培养假阳性差别.结果 三维配对卡方检验得到CL1和CL2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分别为82.2%、90.2%、9.8%、17.8%、0.724和82.2%、96.4%、3.6%、17.8%、0.786;CL2的特异度较CL1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1具有比CL2较高的误诊率;12岁以下年龄组与13~50岁、50岁以上年龄组的干扰细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分离菌使MP液体培养基产生假阳性的低浓度较标准菌株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液体培养法(CL1)与改进后的液体培养法(CL2)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需排除口咽部分离菌的干扰;CL2比CL1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咽部细菌较标准菌对MP液体培养法的影响更为明显;咽部细菌对MP液体培养法影响与年龄阶段分布相关,较高年龄组(12岁以上)因具有较多的分离菌容易对MP液体培养基产生干扰.

    作者:李昌庆;李岑;熊燕;周亚玲;胡萍;李新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呼吸过滤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全身麻醉患者链球菌传播的阻断作用

    目的 研究呼吸过滤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全身麻醉患者链球菌传播的阻断作用.方法80例COPD稳定期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不使用呼吸过滤器,观察组使用呼吸过滤器,对麻醉机螺纹管端(A面)、气管导管尖端(D面)、过滤器接气管导管面(T面)链球菌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A面链球菌阳性率显著低于D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面链球菌培阳性率与D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全身麻醉患者,呼吸过滤器能够阻断链球菌的传播.

    作者:李继东;舒运兵;杨玲;杨晓慧;周红;罗洪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