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兰雁

关键词:骨科, 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病原菌特点, 耐药性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4459例骨科手术患者161例切口感染情况,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所有切口感染161例,感染率为3.61%。共检测出致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7株占57.7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69株占41.0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2株占1.19%。药敏试验发现革兰氏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强。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强。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各异,加强临床病原菌及耐药性检测,为预防切口感染提供指导。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嘧啶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右美托嘧啶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用药安全性进行论证。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妇科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采用右美托嘧啶进行硬膜外麻醉;另2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依据Ramsay指标与脑电双频谱指标进行评级,从而分析右美托嘧啶在妇科手术患者镇静中的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嘧啶硬膜外麻醉后脑电双频谱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心率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发生呼吸抑制情况。结论妇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嘧啶硬膜外麻醉方法有效率与安全性得到验证,且不会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徐昌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及评估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rocaicitonin,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imonary disease,AECOPD)治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症状、抗生素使用指南和医师的经验使用抗生素, PCT 组检测患者的血清 PCT 水平,当血清 PCT≥0.25μg/L使用抗生素,血清PCT<0.25μg/L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重感染、有创机械通气、死亡率和临床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PCT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3.0%,与对照组7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39,P=0.164)。 PCT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47.2%,较常规治疗组71.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13,P=0.010),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3.2)d vs.(10.4±3.8)d,t=5.862,P=0.000]。 PCT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9±6.3)d,相比对照组的(19.6±8.9)d 更短(t=5.141, P=0.000)。两组的白细胞计数[(8.9± 1.4) d vs.(8.2±1.7) d,t=1.653,P=0.101]、二重感染的发生率(3.8% vs.13.2%,=3.036,P=0.081)、有创机械通气例数(2例 vs.3例,=0.210,P =0.647)、死亡率(1.9% vs.3.8%,=0.343,P=0.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可作为指导AECOPD抗生素使用的一项指标,能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二重感染,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王巍;张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MAT与IMRT在不同瘤体体积和瘤体长度食管癌中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 VMAT)与静态调强( IMRT)在不同肿瘤体积及病变长度食管癌中的剂量学差异及优缺点,并评价各自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用医科达Oncentra4.1治疗计划系统,为5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单弧VMAT、静态IMRT计划。根据肿瘤体积及病变长度进行分组,分别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受量及总机器跳数(MUs)。结果①GTV体积<15cm3组 VMAT HI更好。15~55cm3组,VMAT PTVD98更接近处方剂量。>55cm3组, VMAT PTVV100低于IMRT。②GTV长度<5cm组,VMAT HI优于IMRT,而CI IMRT更有优势。5~9cm组,VMAT D90低于IMRT,而V95、V90高于IMRT,CI更优。>9cm组,VMAT D90、V100低于IMRT,HI和CI无明显差异。③体积<15cm 3和长度<5cm组,VMAT肺V5、MLD高于IMRT;体积15~55cm 3和长度>9cm组,VMAT肺V10降低,V30增高;体积>55cm 3组,VMAT肺V10低于IMRT;长度5~9cm组,两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GTV体积<55cm 3和长度<9cm组VMAT心脏Dmean高于IMRT,而体积>55cm 3和长度>9cm组两种计划心脏受量相似。脊髓Dmax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在机器调数( MU)方面GTV体积15~55cm 3和>55cm 3组及GTV长度5~9cm和>9cm组,VMAT的MU较IMRT分别减少11.3%、18.1%、16.1%和16.0%。而体积<15cm3和长度<5cm组,VMAT的MU则分别增加了10.4%和14.4%。结论在危及器官受量相似的前提下,对于小靶区食管癌VMAT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优于IMRT,建议首选VMAT。而中等靶区其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两种计划相似,但VMAT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仍建议首选VMAT。对于大靶区食管癌在剂量学方面VMAT并不占优势,甚至会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建议首选IMRT计划。

    作者:杨瑜;刘丽虹;韩春;王澜;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卿止痒洗液对2,4-二硝基氟笨所致慢性湿疹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参卿止痒洗液对慢性湿疹的作用,为临床合理运用提供可靠参考。方法给小鼠皮肤多次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以复制慢性湿疹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参卿止痒洗液观察药物的作用。结果模型组小鼠在激发后背部皮肤逐渐增厚、粗糙、干燥,有血痂,激发部位有少量毛发生长;动物表现出烦躁不安,回头频率增高,小鼠背部皮肤表皮增厚,皮肤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而参卿止痒洗液2倍临床浓度、参卿止痒洗液临床浓度(原液)、参卿止痒洗液0.5倍临床浓度等各剂量组较模型组的小鼠皮肤增厚减轻,不干燥,激发部位毛发几乎都生长,小鼠行为也较安静,回头舔舐情况也少;参卿止痒洗液可显著抑制DNFB致小鼠皮肤表皮增厚,抑制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参卿止痒洗液对慢性湿疹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详细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吴波;卢登华;杨芳;陈前明;龙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住的18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分级为Ⅲ级和Ⅵ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许凤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BTG2基因干扰重组慢病毒的制备及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鉴定

    目的:用已构建好的 BTG2-siRNA重组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成具有感染性的慢病毒颗粒,获得稳定BTG2-siRNA表达的 A549细胞。方法构建的 BTG2-siRNA 慢病毒表达载体,经测序后证实与标准序列一致。将BTG2-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与其他两种慢病毒包装载体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BTG2基因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后,用25μg/mL的嘌呤霉素筛选稳定干扰BTG2表达的A549细胞。 CCK8法检测感染BTG2干扰慢病毒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提示感染BTG2-siRNA慢病毒的A549细胞总蛋白中BTG2表达要明显低于正常的A549细胞。 CCK8实验显示,感染BTG2干扰慢病毒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结论成功制备了BTG2基因siRNA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A549细胞后可检测到BTG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BTG2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与相关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罗佳;张志敏;张辉;肖何;陈川;王阁;王东;杨镇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早上和睡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早上和睡前服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87例,将其随机分为早晨组42例、晚间组45例,早晨组患者于早晨8点给予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晚间组患者于晚上8点服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血清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早晨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晚间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早晨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晚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晨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晚间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早晨服用阿司匹林能够加强其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其消化道不良反应,推荐早晨服药。

    作者:孙卫平;李春蕾;温宇梅;张海滨;张学坤;郭金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人群代谢及血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代谢及动脉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门诊的高血压病志愿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1~2年后随访,监测干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体重、心率、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肾功)和血管功能检测,血管功能主要项目包括心踝血管指数(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臂指数( 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结果经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血压、血糖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脂、体重、心率、肾功无明显变化。动脉血管功能的检测中,ABI升高,CAV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可改善代谢紊乱及血管功能。

    作者:余朝萍;许锋成;蓝亚平;刘颖;王宏宇;秦亚录;杨静;龚厚文;黄瑛;尹晓华;刘天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咽癌靶区的自动勾画评价

    目的:测试自动靶区勾画软件在鼻咽癌靶区勾画中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首先,创建数据库,数据库中包括20例患者的原始数据,每个患者有13个已经勾画的感兴趣区。然后,用三种方法(手动勾画,自动勾画,修正勾画)来勾画的10个试验患者的靶区。后,分别记录三种方式所需的时间,计算灵敏度( SE),特异性( SP)和一致性( DSC)。结果对于10个测试患者,手动勾画和修正自动轮廓所需时间分别为3839s和2554s。修正自动轮廓节省了36.05%的时间。修正勾画的SE和SP较高,分别为0.81和0.96。对于某些肿瘤的靶区,如CTV2和CTVnd,修正勾画耗时165.7s (34.61%)比手动勾画耗时213.6s(28.14%)减少。而对于其他肿瘤靶区:GTVnx,GTVnd和CTV1,节省时间不多。对于正常的器官,较大的结构(>27毫升),修正勾画具有较好的结果,DSC的>0.72,省时超过47%。对于较小的结构,修正勾画没有优势。结论在临床鼻咽癌靶区的勾画中,该自动勾画软件具有可接受的灵敏度( SE),特异性( SP)和一致性(DSC),并且可以提高勾画效率。在CTV2,CTVnd和较大的正常器官勾画中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吴昕;刘磊;肖江洪;张恒丽;段宝凤;罗勇;杨莉;李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剂量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多西紫杉醇静脉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顺铂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恶性胸腔积液(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A组:40例合并MPE的NSCLC;B组:同时期内71例无MPE的NSCLC。 A组:多西紫杉醇65mg/m 2,静脉滴注、d 1;顺铂80mg/m 2,胸腔灌注、d 2;B组:多西紫杉醇用法与A组相同;顺铂(80mg/m 2)静脉滴注、d 2,21~28d/周期,治疗两周期后评价疗效。观察A组的胸腔积液控制情况及顺铂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并比较A、B两组的毒副反应及靶病灶(原发灶)的近期疗效。结果 A组胸腔积液的有效率82.5%,A、B组靶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42.9%、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01,P=0.919)。 A组消化道反应较B组轻、Ⅱ~Ⅳ级反应为22.5%比对66.2%(=19.543,P=0.000),肝、肾毒性相似;在血液学毒性方面,A组白细胞降低较B组轻、Ⅱ~Ⅳ级反应为52.1%比20.0%(=10.946,P=0.001),血小板、血红蛋白毒性相似。 A组顺铂经胸腔灌注后血浆中总铂的代谢呈开放二室模型。结论顺铂胸腔灌注治疗NSCLC所致MPE的疗效好,铂的代谢呈开放二室模型;对胸腔积液以外病灶的疗效与静脉用药相似,但毒副反应减轻。

    作者:谢巍;魏嘉旺;马筑;卢冰;欧阳伟炜;苏胜发;李青松;王羽;栗蕙芹;胡银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Ⅲ、Ⅳ期鼻咽癌自适应放疗放射性颞叶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适应放疗在降低Ⅲ、Ⅳ期鼻咽癌放射性颞叶坏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调强放射治疗初诊、根治的Ⅲ、Ⅳ期鼻咽癌病例共471例。通过随访的增强磁共振成像确定RITLN。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和放疗剂量、分次剂量、计划次数等因素对RITLN的影响。统计不同局部分期和不同计划方式下放射性颞叶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在471例Ⅲ、Ⅳ期鼻咽癌中,发生RITLN 59例,T3期非ART组和ART组的RITLN发生率分别为13.7%和5.8%(P=0.037)。 T4期非ART组和ART组的RITLN发生率分别为21.9%和11.8%(P=0.038)。Ⅲ、Ⅳ期鼻咽癌非ART的颞叶剂量明显高于ART组(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颞叶剂量、T分期、单次剂量是否 D2cc≥2Gy、同步化疗、是否行 ART是 RITLN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其 OR 值分别为3.463、4.023、3.963、2.976、0.339。非ART组与ART组肿瘤的5年年局控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Ⅲ、Ⅳ期鼻咽癌可通过ART降低颞叶剂量,减少RITLN的发生;肿瘤 T分期、颞叶的剂量 D2cc≥2Gy、同步化疗是 RITLN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黄叶才;范习刚;徐鹏;范子暄;罗杨坤;冯梅;郎锦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血清CA125间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AECOPD患者严重级别与血清CA125浓度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AECOPD患者203例,健康对照组60例。根据AECOPD严重级别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和危及生命5个亚组。比较AECOPD各亚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A125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A125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AECOPD轻度和中度间CA125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7),但随着病情恶化,CA125浓度升高明显。呼吸衰竭较无呼吸衰竭的AECOPD患者而言,血清CA125浓度的升高变化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有CO 2储留较无CO 2储留的AECOPD患者而言,血清CA125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结论血清CA125浓度可能预测着AECOPD患者病情的变化,对其加强检测和应用,可能对AECOPD患者的管理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引利;陈晓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左西孟旦治疗脓毒症休克并心肌抑制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脓毒症休克并心肌抑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1例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米力农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左西盂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VI、CI、LVSWI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R、Lac、NT-proBNP、EVLWI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SVRI升高较治疗组明显。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以改善脓毒症休克并心肌抑制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管外肺水,提高组织灌注及氧代谢、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时间。

    作者:黄河;孙小聪;麦晓勤;佟琳;胡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沉默对恶性表型的影响

    目的:观察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在胃癌细胞及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沉默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及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CDK1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CDK1,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沉默CDK1前后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结果 CDK1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表达明显高于永生化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使用siRNA体外转染SGC7901细胞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升高。 MTT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相比,沉默CDK1后胃癌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受到抑制( P<0.05)。克隆形成实验发现沉默CDK1后可明显减少胃癌细胞株的平板克隆数目。结论 CDK1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下调CDK1的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作者:谷焰;刘锦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脾切除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切除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高脂饮食组、脾切除+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每组分别于喂养1个月和2个月查血脂,观察血脂变化。结果1个月后与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脾切除+高脂饮食组血清甘油三脂(GT),胆固醇(CHOL)均明显升高,而脾切除+高脂饮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而且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2个月后高脂饮食组和脾切除+高脂饮食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从长期效果看脾切除对大鼠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控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4459例骨科手术患者161例切口感染情况,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所有切口感染161例,感染率为3.61%。共检测出致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7株占57.7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69株占41.0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2株占1.19%。药敏试验发现革兰氏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等的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强。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敏感性强。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各异,加强临床病原菌及耐药性检测,为预防切口感染提供指导。

    作者:兰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DIC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中上腹部疼痛5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d进食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当地医院查脂肪酶254 IU/L,淀粉酶161 IU/L,行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遂入住我院。入院诊断:①重症急性胰腺炎;②感染性休克;③急性肾损伤;④多器官功能衰竭;⑤肺部感染;⑥重度低蛋白血症。经过治疗15 d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少尿,每日尿量约100~200mL,并出现酸中毒、高钾、肌酐进行性升高,行股静脉置管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透析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管路凝血,先后2次右侧股静脉置管及1次左侧股静脉置管。1月后患者左侧股静脉导管动静脉端均堵塞,床旁彩超提示血栓形成。查体:T40℃, P150次/min,R34次/min,BP83/48mmHg(多巴胺浓度40mg/h,去甲肾上腺素浓度1mg/h)。气管切开术后,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短颈,右侧颈部水肿,并随呼吸机送气起伏。双下肢重度水肿,不能扪及股动脉。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67×109/L,NEU%89%,HGB 49g/L,PLT 8×109/L。血生化:TB230.9μmol/L, ALT 1403IU/L,AST 6567IU/L, Alb 19.3g/L, Scr 124μmol/L,脂肪酶583IU/L,淀粉酶231IU/L,K 5.5mmol/L。血气分析:PH 6.986,PCO 236.1mmHg,Lac>20.00mmol/L, BE-23mmol/L。凝血功能: PT31s, APTT144.4s, INR2.68,FIB1.41g/L, D-二聚体18.72mg/L。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采取平卧位,头稍偏向左侧,应用便携式超声仪的探头轻触皮肤,长轴切面显示血管无狭窄及血栓。长短轴切面交替进行定位,以探头加压血管可压瘪,多普勒频谱显示血管随呼吸起伏、连续低速,与伴行动脉频谱主波方向相反,确定为颈内静脉。消毒棉签在距离探头约0.5 cm处轻触皮肤,使棉签位于颈内静脉正中,并测量皮肤与静脉中点距离,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纵切面,距离探头约0.5 cm处,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穿刺针与皮肤呈60°,观察到穿刺针插入颈内静脉后回抽注射器,见暗红色血液,回抽顺利,床旁血气分析示氧分压44 mmHg。以Seldinger 技术成功置入双腔导管,便携式超声仪显示双腔导管位于右侧颈内静脉,周围无血肿,固定双翼,消毒包扎。术后无血肿、岀血、渗出。安排CRRT治疗,透析过程顺利。

    作者:余少斌;付平;周姣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D28/CTLA-4共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CD28/CTLA-4共刺激分子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发病机制中可能的免疫学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雌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各20只,分别为对照组、佐剂对照组及EAE模型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 4+T细胞膜上CD28、CTLA-4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NF-γ及IL-4的量,并评测两者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EAE模型组豚鼠外周血CD 4+T细胞膜上CD28的表达率为(42.39±9.82)%,高于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E模型组CTLA-4表达率为(2.31±1.27)%,低对照组及佐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佐剂对照组在CD28和CTLA-4两者的表达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发现:CD28/CTLA-4比值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r=0.645,P=0.000)。结论 EAE豚鼠外周血CD 4+T膜上CD28/CTLA-4共刺激分子表达失衡,并且影下游Th1/Th2的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异常免疫反应持续增强,从而使EAE豚鼠发病。

    作者:吕志宇;李晓红;陈秀;李作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增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增敏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组,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纳入34例归为对照组,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纳入32例归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奈达铂增敏,比较二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增敏可提高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不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唐汉军;张显明;张栓千;吴达军;赵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选择适应证保胆取石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选择适应证保胆取石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至2014年12月对试验组625例选择青少年、胆囊内1~3枚结石、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者为保胆取石适应证。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至2007年期间进行的483例无选择性保胆取石术资料。结果试验组术后随访1、5、10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2.3%、5.2%、10.1%,对照组术后随访1、5、10年结石复发率分别为9.7%、15.6%、25.3%,两组结石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过选择适应证的保胆取石术能有效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

    作者:吴先麟;张光全;廖忠;何方;赵元勋;蒲成容;谢亮;苗春木;姚波;郑柳;黄庆华;李静;李文桃;曹双双;范雪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