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在治疗老年人口腔创伤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沈红梅

关键词:创伤性溃疡, 康复新液
摘要: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在治疗老年人创伤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2例因为机械刺激引起的创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维生素C和康复新液治疗.根据溃疡愈合时间长短及平均疼痛指数来评定疗效.结果 康复新组平均治愈时间4.2d.维生素组平均治疗时间6.8d.结论 康复新液能够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少愈合时间.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AE大鼠发病过程中血浆t-PA 、PAI水平变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观察EAE大鼠临床症状,血浆t-PA、PAI的水平.结果 EAE临床发病过程中,血浆t-PA、PAI的水平的升高,与临床症状呈正比.结论 EAE时,血浆t-PA、PAI的水平同向性升高,t-PA活性被抑制,加重了EAE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作者:熊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对乳腺疾病普查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乳腺血氧功能影像检查对9259例体检妇女进行健康检查,观察乳腺局部血含量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 影像检查系统诊断结果 为:乳腺增生4028例,良性肿物68例,乳腺炎2例,乳腺癌21例,其余为正常.符合率95.24%,假阳性率4.76%,假阴性率为0.一年跟踪随访率97.4%,无再发乳腺癌患者.结论 不同性质的乳腺疾病局部血含量和氧含量有所不同,血氧功能影像检查系统适用于乳腺普查.

    作者:路东晓;庄小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男女不育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差异

    目的 探讨成都某医院男女不育症者防御方式的差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川成都某医院129名不育症患者的防御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男性较女性有更高的不成熟防御方式,因子评分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和F1因子.同时中间型防御方式因子及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消耗倾向评分也更高(P<0.05).结论 男女不育症患者某些防御方式存在差异,可以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

    作者:李慧;杨东;王雪梅;王芳;段明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异位肾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异位肾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产前诊断的10例胎儿异位肾超声检查资料,并进行产后追踪随访,总结其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特征,并与随访结果 相对照.结果 研究期间产前超声共诊断胎儿异位肾10例,其中盆腔异位肾9例,交叉异位肾1例.盆腔异位肾表现为盆腔内探及异位肾脏图像或盆腔内一实质性包块,发育较正常肾脏偏小;交叉异位肾表现为一侧肾区肾脏缺如而对侧肾脏明显长大,下极融合,可显示两组集合系统声像.结论 异位肾畸形胎儿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产前筛查胎儿异位肾畸形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煜;李明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甲医院-社区心衰管理模式对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价三甲医院-社区心衰管理模式能否改善社区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方法 入选200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管理组患者进行三甲医院-社区心衰管理模式管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管理.平均随访时间18.5±0.5个月.主要随访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心脏彩超EF值、心血管事件.结果 管理组有效患者96例;对照组有效患者97例.通过三甲医院-社区心衰管理模式管理后,管理组患者较对照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彩超EF值有明显改善(P<0.05),而III-IV心功患者(共61例,管理组30例;对照组31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管理组63.3%(19/30);对照组90.3%(28/31),P<0.05).结论 三甲医院-社区心衰管理模式能够改善社区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III-IV级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余秀琼;李锦;戴玫;蒋晖;王引利;巫文丽;唐炯;蔡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人员对于技术指导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自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技术指导需求调查表>,分别调查48名精防人员和43名精神科医师.结果 精防人员对于技术指导需求排前三位的是个案管理计划制定、精神症状识别和危险性评估;精神科医师认为技术指导需求排前三位的是精神症状识别、药物基本知识掌握和个案管理计划制定.结论 根据需求提供技术指导.

    作者:张浪;阮熙;秦小荣;贾勇;刘元元;李慧;任华;何昌九;谭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及4-羟基他莫昔芬血清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TAM)及其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他莫昔芬(4-OH-TAM)血清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200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口腔粘膜及血清,采用Real-time RT-PC法检测CYP2D6*10基因多态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方法 (LC-MS)测定患者体内TAM及其活性代谢物4-OH-TAM的的血清浓度.结果 200例乳腺癌中检测到CYP2D6*10/*10纯合子94例(47%),CYP2D6 wt/wt野生型48例(24%),CYP2D6 wt/*10杂合型58例(29%).CYP2D6 wt/wt野生型和wt/*10杂合型两组4-OH-TAM的血清浓度都明显高于*10/*10纯合型(P<0.05),各基因型之间TAM血清浓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CYP2D6*10/*10基因型影响他莫昔芬的体内代谢过程,与疗效相关,服用TAM前均应推荐检测CYP2D6*10/*10基因型.

    作者:田超;杨义;李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强化调脂治疗在糖尿病高脂血症中应用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强化调脂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d与瑞舒伐他汀5mg/d.3个月后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参数,比较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是一种理想的降脂方案.

    作者:霍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7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治疗组3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陆伦;杨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川省479例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省泌尿系结石的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2月~2012 年12 月手术取出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79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79例结石中,上尿路结石452例(94.4%),下尿路结石27例(5.6%),男312例,女167例,男女比例为1.9∶1.其中,草酸钙结石多(54.1%)、尿酸结石(2.9%)、L-胱氨酸结石(0.6%)、六水磷酸镁铵结石(0.8%)、二水磷酸氢钙(0.2%);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25.7%)、草酸钙+尿酸(1.9%)、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2.5%)、六水磷酸镁铵+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结石(11.3%).男性尿酸结石明显高于女性(P<0.05),女性六水磷酸铵镁结石比例高于男性(P<0.01).结论 四川省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有其地域特点,即以单纯草酸钙结石为主,尿酸结石发病率低,上尿路结石远多于下尿路结石.

    作者:王亮;黄晓科;刘吉文;彭启洪;周鹏;李晓伟;杨航;曹文峰;王庆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以寻求更优质的护理方法,达到提高患者疼痛满意度的目的.方法 选择2011年1~9月入住我院骨科实施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 行疼痛管理,试验组采用系统规范疼痛管理方法 对患者行疼痛护理.两组患者均由责任护士分别在患者术后6、12、24、48、72h采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尺)进行疼痛评估并纪录.术后72h,由疼痛控制小组护士运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重度为5.36%比28.57%;疼痛控制总体满意度:优为50%比16.07%).结论 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疼痛满意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李凤兰;廖灯彬;刘晓艳;侯晓玲;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蛇咬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蛇咬伤引起的肢体肿胀患者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确诊52例四肢血液毒为主的蛇咬伤患者进行了四肢肿胀部位切开减压、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床日控制在(6±2)d左右,肢体肿胀恢复快,镇痛剂使用量减少,降低了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性.切口Ⅱ期缝合后外观、功能满意.结论 VSD可以促进蛇咬伤切口愈合,减轻患者因反复换药带来的痛苦.

    作者:冯卢;宋哲;赵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的临床特征、血栓发生相关因素,为PICC在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置入PICC的43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发生有症状性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435例安置PICC患者,发生有症状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12例,其发生率为2.76%(12/435),其中58.33%的血栓发生于置管后10d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在性别、年龄、导管型号、置管肢体的选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穿刺静脉的选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贵要静脉的发生率(1.46%)远远低于肘正中静脉(7.04%)及头静脉(9.09%).发生血栓的患者在拔除PICC后进行了常规的抗凝治疗,血栓症状得到缓解,血栓再通,未发生肺栓塞.结论 PICC置入后3周内,特别是10d内应预防监测静脉血栓发生,选择合适静脉血管进行导管置入有助于降低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通过及时地治疗处理能有效控制血栓的进展,促进血栓消失、再通,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符琰;余春华;汤辉;向秋芬;刘俐;李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2年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84例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喂养的为治疗组,予普通早产儿奶粉喂养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开奶期间胃潴留程度,体重增长情况,达全肠道营养的时间,是否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以及肠道无菌性血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胃潴留程度明显减轻,体重增长好,达全肠道营养时间缩短,发生NEC及无菌性血便概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静;杜逸亭;叶正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实验诊断与急诊处理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急救处理经验.方法 对30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时予头颅磁共振检查,同时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查,确诊后根据梗死灶的面积大小决定治疗方案,及时进行相关急救处理.结果 本组患者ET和血小板的实验室指标有明显改变,临床急诊处理的效果满意.结论 诊断老年脑梗死应根据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结合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治疗上应很据病情及时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谭敏;李昆;白小红;郭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体膜联合水杨酸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体膜联合水杨酸软膏外用对慢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 慢性湿疹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3例,采用中药体膜疗法联合10%水杨酸软膏外擦;对照组40例,采用卤米松软膏联合联合10%水杨酸软膏外擦.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0%,疗效有显著性差异(=6.06,P<0.05).结论 中药体膜联合水杨酸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少君;宋艳丽;刘青云;李云峰;姚春海;佘远遥;迟慧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右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右膝无力伴疼痛1周入院于2013年5月6日.入院前1周患者下蹲突感右膝疼痛,站立困难,有弹响,未作任何处理,后发生2次膝关节无力,其余时间走路正常.查体:右膝关节无明显肿胀,无红肿,皮肤无色素沉着,膝眼内侧轻压痛,膝关节无过伸过屈痛,侧方应力试验(-),lachman试验(-),McMurray试验(-),右膝MRI示:右膝关节腔内见一边界清楚结节灶,大小1.4cm×1.9cm,T1W呈低信号,T2W高信号,压脂病灶呈低信号改变,关节软骨完整,软骨下骨质正常,内外侧半月板形态正常其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作者:钟华;伏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1)和瑞芬太尼组(R组,n=19).气管内表面麻醉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 10min继以0.5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R组给予瑞芬太尼1.0μg/kg 后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纤支镜进入前(T1)、进镜至咽部(T2)、声门部(T3)、气管内(T4)及第10 min(T5)时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Ramsay评分,观察镜检期间有无呛咳、气道痉挛或体动;记录停药至出室的时间,麻醉满意度及麻醉再接受度.结果 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BP、HR均升高或增快,且R组高于/快于D组(P<0.05);D组患者镜检期间更加安静配合,呛咳、体动发生率低于R组;两组患者均能在术毕5~10min清醒;D组麻醉满意度及患者再接受度均显著高于R组(P<0.05).结论 气管表面麻醉后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纤支镜检查条件,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伟;原庆会;畅文丽;赖庆莉;李建桥;张永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现状,为提升静脉输液治疗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我科867例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90%)但留置天数较短(2.35±1.3)d,外渗、导管堵塞、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达26.45%.婴儿组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滑脱及静脉炎发生率较高;幼儿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堵管及外渗多见;学龄前患儿堵管发生率相对较高;学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其他组患儿,较少发生输液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春梅;彭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4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2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肺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予以8周治疗,采用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FEV1/FVC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BM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6 MWT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mMRC评分、FEV1/FVC、BMI指数、6MW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改善COPD患者营养状况,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及气流受阻程度,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在康复治疗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凯;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