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华;古萍;陈亚男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116例腹部Ⅲ类切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SD组(切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60例,常规组(常规处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平均时间.结果 VSD组与常规组相比,切口感染率低(= 4.8023,P<0.05)、换药次数少(t=7.3539,P<0.05)、抗生素使用费用低(t=2.8471,P<0.05)、住院平均时间短(t=2.5637,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率,并能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陈锦锋;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院内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分析,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收集院内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行血糖仪监测各个时间段的血糖数据并进行分段总结分析.结果低血糖发生与进餐时间段以及控制血糖的理想范围有关.结论 低血糖的发生有规律可循,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朱瑞蓉;王洋;李迎春;杨雪;杨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突发性耳聋的不同临床表现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后1周内就诊者82例,经综合治疗有效率84%;1周后就诊者7例,有效率为4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眩晕者14例,治疗效果不佳(P<0.05);重度和极重度聋治疗效果差.结论 发病时间、听力受损程度、有无伴发眩晕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立高;张治军;杨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GCQ量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增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舒适度,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符合现代护理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育龄女性的避孕方法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对育龄妇女的避孕节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对接受计划生育手术的287例育龄妇女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 287例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育龄女性参与调查,有两次以上重复流产占47%,未采取避孕措施占36.2%.调查对象对避孕方法知晓情况顺次为:避孕套(82.6%)、紧急避孕药(59.9%)、宫内节育器(49.1%)、短期口服避孕药(31.4%).不同年龄组对紧急避孕药、短期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的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提高育龄妇女避孕知识水平,推广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提高避孕效率可靠性.
作者: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注7.5%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注射液对腰麻后剖宫产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作用.方法 63例拟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ASA I-II级,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实验,E)组(n=22)、聚明胶肽(P)组(n=26)、乳酸钠林格氏液(RL)组(n=15).三组产妇在腰麻前15~20 min内静脉输入液体,E组为7.5%氯化钠2.5 ml/Kg+聚明胶肽2.5 ml/Kg,P组为聚明胶肽5 ml/Kg,RL组为RL 10 ml/Kg.选腰3~4椎间隙穿刺注入0.5%布比卡因2ml腰麻.观察腰麻后5 min、10 min时收缩压变化量(ΔS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产妇麻醉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各组产妇间羟用量.结果麻醉后5、10 min RL组SBP下降较E、P组明显(P<0.05),而HR增加较麻醉前明显(P<0.05).麻醉后5 min P组SBP下降较E组明显(P<0.05).麻醉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以RL组高,E组低;RL组间羟胺用量多,E组少(P<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7.5%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对腰麻后产妇心血管系统稳定作用明显.
作者:敖德富;朱玉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减慢内瘘血流速度对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在本中心透析治疗中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20例,按低血压发生的奇偶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低血压时,除研究组透析血流速度不变,对照组血流速度减慢100mL/min外,其它方法均相同.分别观察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及脉搏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各时间段血压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脉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处理方式相比,减慢血流速度不能提高透析低血压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建华;古萍;陈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临床工作中对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的认识能力.方法 报告2例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本病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血尿为主,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 本病临床上罕见,极易误诊为膀胱肿瘤,需依靠病理确诊,治疗应避免膀胱全切,需长期随访.
作者:王耀东;贺凯;袁光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研究老年COPD患者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COPD老年男性作为观察组,同期治未病中心住院老年男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物和6min步行距离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BMD和BMC在L2、L3、L4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6min步行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OPD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治疗COPD患者应及早定期进行必需的骨密度检查,合理用药,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开展合理的肺康复功能训练,采取综合治疗,纠正低氧,提高患者运动能力,从而有效地阻止骨量的流失,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率及减缓其发展的速度.
作者:罗仲流;黄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结果分析.方法对329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有很大的作用,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樊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对术后感染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57名患者随机纳入新型敷料组(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和传统敷料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两组在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时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6d后的创面愈合率新型敷料组明显高于传统敷料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新型敷料组明显短于传统敷料组(P<0.05);新型敷料组较传统敷料组换药次数少,换药时疼痛评分低,疗效高.结论 银离子联合藻酸盐敷料具有较好的控制伤口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使用新型敷料处理术后感染伤口的换药方法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
作者:刘丽亚;杜玲;曾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4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护士自身调整、穿刺器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选择、无痛拔针的方法运用,观察两组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后的疼痛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体检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静脉采血,能有效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提高了体检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李忠琼;雷晴;贺玉兰;杨梅;李雯雯;廖茜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8例健康对照者血CRP、Hcy和HbA1c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血CRP、Hcy和HbA1c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者高于首发者(P<0.05),并与脑梗死灶大小和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对脑梗死高危人群,血Hcy、CRP及HbA1c水平可预测或评估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严重程度及复发
作者:胡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鼻内镜手术,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方法,术后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 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SNOT-20量表20条目总分和5大问题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20条目总分和5大问题总分较入组时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森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及常温治疗组(n=23).亚低温组接受体温控制在32℃~35℃的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与亚低温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ICP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和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预后显著优于常温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虹;蔡俊杰;方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4组.建立大鼠卵白蛋白致敏模型,取各组大鼠鼻腔黏膜病理切片后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试验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IFN-γ和IL-12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乳酸杆菌组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乳酸杆菌组各项指标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酸杆菌可增加过敏性鼻炎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12的含量,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
作者:姜梁;胡晓艳;刘奠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近一年药品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ADRs报告85例,分别从患者情况、给药途径、药物剂型、ADRs类型和临床表现、药物种类等各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s报告85例涉及44种药品.抗菌药物7种,ADRs 20例,占总例数23.5%,其次是中药制剂.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s 31例,占总例数36.4%,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16例,占总例数18.8%.18~60岁患者发生ADRs 58例,占总例数68.2%.结论 给药剂型过于集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加强ADR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周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体内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实体瘤型荷瘤小鼠.随机取36只P388荷瘤小鼠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治疗组(槲皮素组、高、中、低剂量槲皮素/阿霉素组)和对照组(阿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用细胞形态学、病理学等方法,观察药物对各组荷瘤小鼠生长、瘤体大小等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槲皮素联用阿霉素组的抑瘤作用为显著,其抑瘤率分别比阿霉素组、槲皮素组、联用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32.4%、32.8%、24.3% 和26.3%(均P<0.01).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 槲皮素对P388白血病实体瘤型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与阿霉素联用其抗瘤作用更为明显,有化疗增敏作用.槲皮素可用于恶性血液病及肿瘤的联合化疗.
作者:何海兰;黄茜;李琦智;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行电视腹腔镜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例.结果 3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胃肠功能1~2d恢复,术后平均9~11d出院.无吻合口漏、术后大出血、腹膜炎病例,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腹腔镜技术非常适合大多数的HD患儿,其优势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长段型巨结肠的治疗,选择腹腔镜辅助下Duhamel术式是明智的.
作者:张勇;刘建;祝东强;赵伟;黄金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面瘫的发病情况、病因、治疗、预后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13年7月行MVD治疗面肌痉挛后出现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面瘫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预后等情况.结果 197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即刻面瘫5例,迟发性面瘫7例,经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MVD术后面瘫并不少见,预后良好,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有助于提高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明;黄志刚;鄢克坤;吴科;李冬华;李密;李海龙;魏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