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高;张治军;杨林
目的 构建microRNA-150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及抑制载体.方法 设计针对microRNA-150前体的过表达基因片段及针对microRNA-150成熟体的反义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 基因片段克隆到pWPI慢病毒载体中,并进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结果 菌落PCR筛选鉴定出构建正确的慢病毒载体,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基因序列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microRNA-150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及抑制载体,为研究microRNA-150在肝再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稳定的细胞转染载体.
作者:余招焱;白燕南;张涛;曾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槲皮素体内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实体瘤型荷瘤小鼠.随机取36只P388荷瘤小鼠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治疗组(槲皮素组、高、中、低剂量槲皮素/阿霉素组)和对照组(阿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用细胞形态学、病理学等方法,观察药物对各组荷瘤小鼠生长、瘤体大小等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槲皮素联用阿霉素组的抑瘤作用为显著,其抑瘤率分别比阿霉素组、槲皮素组、联用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32.4%、32.8%、24.3% 和26.3%(均P<0.01).可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 槲皮素对P388白血病实体瘤型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与阿霉素联用其抗瘤作用更为明显,有化疗增敏作用.槲皮素可用于恶性血液病及肿瘤的联合化疗.
作者:何海兰;黄茜;李琦智;黄建鸣;李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陈旧性Lisfranc损伤的产生及治疗方式.方法 从2007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陈旧性Lisfranc骨折脱位15例,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9例行关节融合术.结果按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 (AOFAS)中足部分的评分标准:60~70分1例、70~80分2例、80~90分9例、90~100分3例.结论 陈旧性Lisfanc损伤可出现中足塌陷及扁平足畸形,临床医生在遇到中足扭伤的患者时,要提高警惕,以免漏诊,早期及时的诊治是避免并发症的关健.
作者:李伟;权毅;刘金标;潘显明;谢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结果分析.方法对329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结论 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有很大的作用,为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樊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后面瘫的发病情况、病因、治疗、预后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2013年7月行MVD治疗面肌痉挛后出现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面瘫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预后等情况.结果 197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即刻面瘫5例,迟发性面瘫7例,经药物等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MVD术后面瘫并不少见,预后良好,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有助于提高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明;黄志刚;鄢克坤;吴科;李冬华;李密;李海龙;魏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和盲穿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与差异,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拟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式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霍纳综合征出现率、并发症、穿刺回血.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50例,成功率100%;对照组穿刺成功43例,成功率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霍纳综合征出现率、并发症、穿刺回血的观察结果,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临床工作中对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的认识能力.方法 报告2例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本病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血尿为主,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 本病临床上罕见,极易误诊为膀胱肿瘤,需依靠病理确诊,治疗应避免膀胱全切,需长期随访.
作者:王耀东;贺凯;袁光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23)及常温治疗组(n=23).亚低温组接受体温控制在32℃~35℃的亚低温治疗,常温治疗组除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与亚低温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伤后ICP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应激性溃疡、肝肾功能异常和外伤性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治疗组(P<0.01);预后显著优于常温治疗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高颅压,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虹;蔡俊杰;方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影响Mammotome切除乳腺肿块的因素.方法 95例(共140个肿块)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肿块并考虑为良性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切除.从不同体积、深度、灰度、均匀度方面比较其在治疗中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之间有无时间相关性.位置分为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上象限及外下象限四组.比较不同位置及有无钙化组间在治疗中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时间有无差异.结果 不同体积、深度、均匀度与治疗中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不同灰度与治疗中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不同位置及有无钙化组间比较在治疗中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钙化者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将增加;外上及外下象限单位体积刀数及单位体积所用时间都低于内上及内下象限.结论 通过对Mammotome切除不同声像图乳腺肿块影响因素分析,便于术前对手术进行正确的评估、选择佳手术方式及佳进针路径.
作者:吴晓莉;申俊玲;龚业琼;赖苹;杨超;罗红;任洪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切除成人直肠扁平腺瘤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1年间经肛门切除成人直肠扁平腺瘤67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复发、癌变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0min,无1例术后24h出血,大便带血42例,复发2例,其中癌变1例.结论 除病检提示腺瘤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外,成人直肠扁平腺瘤经肛门切除手术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彬;李之令;沈树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改良Goldberg手术(直肠缝合固定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完全脱垂的有效性,为进行临床推广提供临床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6月间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行经改良Goldberg手术治疗完全直肠脱垂的患者的13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及随访症状改善情况,从而评价该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除1例大便失禁末明显改善,余下患者术前直肠脱垂的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失禁、便血等症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Goldberg手术方式重建了盆底的解剖结构,不仅解决了直肠乙状结肠本身的病变,而且改善了盆底的功能,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魏东;王绍明;林伟;罗波;刘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对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被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组与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术术前合并抑郁障碍为40.2%,射频消融术术后1个月抑郁障碍为47.2%;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DS、HAMD-24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作者:饶隽;吴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减慢内瘘血流速度对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在本中心透析治疗中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20例,按低血压发生的奇偶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低血压时,除研究组透析血流速度不变,对照组血流速度减慢100mL/min外,其它方法均相同.分别观察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压及脉搏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各时间段血压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脉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处理方式相比,减慢血流速度不能提高透析低血压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建华;古萍;陈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Bakri球囊填塞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47例使用Bakri球囊止血的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效果.结果 44例成功止血,未继续产后出血而改用其他方法止血,保留子宫,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Bakri球囊填塞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经验有限的低年资的年轻医师.其止血迅速,且能保留子宫,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晓焰;贺娟;刘丹丹;王筱林;周辉;李涛;蔡一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肿瘤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 将81例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以中医药辨证论治(辨证分型方药+对症用药)和西药(利血生+鲨肝醇)进行治疗,口服用药,连续30d,每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次,并观察相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 中医辨证施治组有39例痊愈,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而西药对照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6%.二者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能针对肿瘤患者复杂病情和临床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沈富林;孙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116例腹部Ⅲ类切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VSD组(切口持续负压封闭引流)60例,常规组(常规处理)56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抗生素使用费用、住院平均时间.结果 VSD组与常规组相比,切口感染率低(= 4.8023,P<0.05)、换药次数少(t=7.3539,P<0.05)、抗生素使用费用低(t=2.8471,P<0.05)、住院平均时间短(t=2.5637,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率,并能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抗生素使用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陈锦锋;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注7.5%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注射液对腰麻后剖宫产产妇心血管系统的稳定作用.方法 63例拟行剖宫产的足月产妇,ASA I-II级,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实验,E)组(n=22)、聚明胶肽(P)组(n=26)、乳酸钠林格氏液(RL)组(n=15).三组产妇在腰麻前15~20 min内静脉输入液体,E组为7.5%氯化钠2.5 ml/Kg+聚明胶肽2.5 ml/Kg,P组为聚明胶肽5 ml/Kg,RL组为RL 10 ml/Kg.选腰3~4椎间隙穿刺注入0.5%布比卡因2ml腰麻.观察腰麻后5 min、10 min时收缩压变化量(ΔS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产妇麻醉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各组产妇间羟用量.结果麻醉后5、10 min RL组SBP下降较E、P组明显(P<0.05),而HR增加较麻醉前明显(P<0.05).麻醉后5 min P组SBP下降较E组明显(P<0.05).麻醉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以RL组高,E组低;RL组间羟胺用量多,E组少(P<0.0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7.5%高渗氯化钠联合聚明胶肽对腰麻后产妇心血管系统稳定作用明显.
作者:敖德富;朱玉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内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电针组、BMSCs移植组和BMSCs移植联合电针治疗组.通过向SD大鼠尾壳核注射Ⅰ型胶原酶和肝素制备脑出血模型,并通过BMSCs移植和电针刺激进行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内Nestin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Nestin均有少量表达,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相同时相点电针组、BMSCs组、BMSCs-Ea组Nestin表达依次升高,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各治疗组出血侧较正常侧高(P<0.01);在正常侧,同一时相点各治疗组高于对照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 BMSCs移植联合电针治疗脑出血大鼠可上调大鼠脑内Nestin的表达,从而有助于神经组织的修复.
作者:何鸿晏;陈鸿羽;刘玉;王俊;肖兵;杨朝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2~4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护士自身调整、穿刺器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选择、无痛拔针的方法运用,观察两组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后的疼痛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体检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静脉采血,能有效减轻体检者静脉穿刺的疼痛,提高了体检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李忠琼;雷晴;贺玉兰;杨梅;李雯雯;廖茜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GCQ量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增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舒适度,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符合现代护理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