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杜敏;张国英;谢晓丽;肖琴;郑静;温艳

关键词:中毒, 儿童,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2010年~2012年收治的17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PICU共收治了176例急性中毒患儿,5岁以下患儿占79.4%.男性是女性的2倍.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96.0%),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2.6%).严重的中毒症状有意识改变、呼吸窘迫、低血压等.67.0%的患儿接受了洗胃治疗,14.8%的患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8.5%的患儿行血液净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是6.31d,治愈率是86.9%,病死率是2.8%.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中毒途径以经口服入为主,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有效的预防措施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健康卫生教育及消费品安全措施.中毒后及时给予洗胃及解毒药物,重视呼吸循环支持及血液净化治疗,可促进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带状疱疹44例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变化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分析44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受累神经、合并症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结果 带状疱疹患者不仅有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而且有明显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且不同年龄、不同合并症免疫功能不同.结论 对带状疱疹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析,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地调节免疫功能,控制基础疾病.

    作者:韩莉;林昭春;付柏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ookgas插管型喉罩在侧卧位手术患者应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Cookgas插管型喉罩在侧卧位手术患者应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拟在侧卧位下行手术的患者,因麻醉因素需在侧卧位下更改麻醉方式而采用Cookgas插管型喉罩建立人工气道.结果 9例患者均使用Cookgas插管型喉罩成功完成侧卧位手术患者应急气道的建立.结论 Cookgas插管型喉罩在侧卧位时具有操作简单、迅速,通气效果好,可作为一种在侧卧位下气道管理的应急工具.

    作者:王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的效果.方法 将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设定观察指标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专科护理质量;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患者、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树立“注重解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专科特色,重视患者主观感受、促进患者康复”的优质护理理念,可规范护士的专业行为,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前列腺电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达到了让“患者及家属满意,让医生满意、让护士满意”的目标.

    作者:田仁娣;刘静;杨蓉;程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15例颜面部外伤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颜面部外伤的处理体会.方法 115颜面部外伤进行清创缝合术,并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全部达到一期愈合,无明显的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缝合处无牵拉变形,缝合处无明显凹陷及萎缩.结论 在面部损伤中采用美容缝合效果好.

    作者:杨汉霞;陈明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血透中心治疗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在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卫生宣教等方面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4月至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HBV标志物阳性患者、HCV标志物阳性患者、梅毒螺旋体(TRUST)阳性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结果 59例在我院至少透析1年以上的阳性患者,均未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所有医护人员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超;李亚娟;郭从俊;冉梦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后TNF-a的表达研究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TNF-a的表达.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出血量多少分为30~40mL(A组20例)、40 ~ 50mL(B组20例)、>50mL(C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于术前、术后6h、ld、2d、3d、7d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检测TNF-a;随访半年至1年,观察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TNF-a的表达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均逐渐增加,3d达高峰,3d后逐渐降低;颅内出血量越大、TNF-a表达越高;GOS分级比较,出血量越大、预后越差.结论 显微镜下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可靠,患者预后与出血量多少及炎症反应轻重有关.

    作者:翟安林;袁淼;苟志勇;肖文峰;王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都地区人群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成年人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HUA)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受检者的肝脏彩超、疾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都地区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06%,MS患者的脂肪肝患病率为58.04%,HUA、MS重叠发病的患者的脂肪肝的患病率为64.92%.脂肪肝的患病率与MS及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脂肪肝与MS及HUA密切相关,鉴于脂肪肝与MS的密切关系,可以考虑将脂肪肝纳入MS诊断的范畴.

    作者:秦恳;马秀英;吴琴琴;张帆;杨英;何礼霞;王佑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维持牲血液透析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状者30例,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每周1次.检测治疗前、中、后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并观察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0周后,30例患者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较前清除显著增加(P<0.05);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有效率100%.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且设备要求较低,适于临床开展.

    作者:严雪萍;李巧;郑浩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内镜进行诊断,一旦确诊后,应尽快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 1级的患者为28例,所占比例为46.7%;2级的患者为14例,所占比例为23.3%;3级的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16.7%;4级的患者为8例,所占比例为13.3%.临床资料进一步显示,霉菌性食管炎患者易合并以下几种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给予38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制霉菌素,所占比例为63.3%;给予1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口服伊曲康唑,所占比例为26.7%;给予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静脉注射氟康唑,所占比例为10.0%.经过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为40例,缓解的患者为1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结论 内镜是准确诊断霉菌性食管炎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霉菌性食管炎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了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清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和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及萘哌地尔)和治疗照组(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萘哌地尔),每组45例,均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是7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组为(13.12±5.27)分和(4.38±2.07)分,对照组为(12.56士2.73)分和(6.29±3.35)分(P<0.05);排尿症状评分治疗组为(6.07±2.74)分和(2.95±1.12)分,对照组为(6.72±2.17)分和(4.05±2.39)分(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和排尿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事件.结论 多虑平联合左氧氟沙星及α1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曹文锋;王亮;王庆堂;黄晓科;杨航;陈卫国;李沙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腹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8例临床和影像学可疑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的腹腔积液实施T-SPOT.TB检测,对照组为30例无结核原发病灶的腹腔积液患者.结果 28例可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中,26例T-SPOT.TB检测阳性(92.9%),对照组4例阳性(13.3%).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6.7%,阳性预测值为82.1%,阴性预测值为95.2%.结论 T-SPOT.TB检测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核感染的技术,对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王永生;宁靓;蒋芳萍;李同林;赵天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治疗腋臭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腋臭患者行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对273例腋臭患者浸润肿胀麻醉下,通过1 cm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清除腋窝皮下的皮脂腺、大汗腺及毛囊,术后放置引流并加压包扎,9天后拆线.结果 27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在术后6 ~ 12h发生出血,形成血肿;1例出现部分皮瓣坏死;2例出现伤口裂开;1例局部形成瘢痕挛缩;1例单侧有异味残留;2例单侧复发.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小切口皮下剥离刮除术治疗腋臭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无功能障碍的特点.术中规范操作,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对患者的损害减少到小.

    作者:周开华;康道现;邹晴;王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对比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奋乃静)和观察组(奎硫平),每组各30例,根据症状量表(PANSS)评分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比较(70.0% vs 66.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6.7% vs 5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奎硫平与奋乃静的疗效相当,但是奎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向汉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肾病性高度水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肾病性高度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本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度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情况、皮肤感染、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水肿完全消退27例(90%),显著优于对照组21例(70%);皮肤感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6%;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也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效果满意.结论 舒适护理在肾性水肿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皮肤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对改善肾病性水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宗凤;贾小燕;吴显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急性重症肝炎小鼠p53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SN)对小鼠急性重症肝炎模型p53调控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丹参酮ⅡA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予TSNIIA 100mg/(kg·d)、30mg/(kg·d)、10mg/(kg·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乙酰半胱氨酸500mg/kg和CMC连续灌胃4天后进行急性重症肝炎模型处理;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观察各组10只6、12、18、24、36、48h死亡率.其余10只用于在同一时间点处死行急性肝损伤的评定.结果 丹参酮ⅡA(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的48h死亡率分别是100%、90%、80%、70%、80%.肝功能指标、肝脏坏死程度、凋亡小体数量、凋亡指数以及p53基因与p53蛋白.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下调促凋亡基因p53,通过抑制p53蛋白的生成和促进其降解,减少细胞的凋亡.丹参酮ⅡA通过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双重机制实现对肝脏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作者:唐小利;李双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延续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122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实施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 建立以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122例出院后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平台、家庭随访、肾友会的一系列形式开展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 经2年零4个月的实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腹膜透析专科知识,加强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显著激发了腹透患者的积极情绪.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的护理服务,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其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医疗团队中的地位.

    作者:田峰;王莉;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1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科学诊断新生儿窒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轻度窒息108例,重度窒息13例,剖宫产60例,经阴道分娩61例,其中产钳助产8例.结果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母亲因素:母亲有妊娠并发症49例(40.5%);分娩因素:①羊水胎粪污染51例(42.15%);②胎儿宫内窘迫20例(16.5%);③胎膜早破20例(16.5%);④胎盘异常(前置、早剥、老化)13例(10.74%);⑤单纯脐带异常(绕颈、过短、过长、打结等)11例(9.1%);⑥产程异常5例(4.13%).所有患儿出生后均进行新生儿复苏,球囊正压通气占72.72%,气管插管占11.57%(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占7.44%),用肾上腺素占6.6%,生理盐水扩容占1.65%.行nCPAP 46例占38%,机械通气占4.96%.治愈出院63例,好转出院51例,病情加重转院3例,病情好转转院2例,死亡2例(其中1例放弃抢救死亡).结论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121例新生儿窒息中产前产时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格定期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有效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窒息复苏要强调黄金60s.在积极复苏成功后,应及时转入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需复苏的新生儿不一定是窒息,而处于抑制状态或缺乏活力的新生儿必须马上规范复苏,科学认识新生儿窒息诊断,Apgar评分不能用来指导复苏.

    作者:幸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资料.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20例、边缘清晰21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环形强化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22例、边缘模糊23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强化残圈征”11例和“蟹足状强化”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77.78%、假阳性率为13.04%、假阴性率为22.22%和准确率为82.00%.甲状腺良性结节BF、MTT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V、PS和TT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性质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荣华;姚尉;李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卡前列素使用的适应症和佳使用时间.方法 对使用卡前列素治疗的8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来用卡前列素的产后出血病例87例作为对照.结果 卡前列素组87名患者中,69例疗效显著,14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4%,无效4例,2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显效快的特点,但注意应在出血的早期应用.

    作者:张永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27例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分析

    目的评 价支气管镜检查和(或)治疗咯血患者价值及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咯血患者,经支气管镜下治疗前病因明确患者85例,给予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后给予冰去甲肾上腺素1ml+血凝酶1KU局部喷洒治疗.经支气管镜下检查及治疗前病因不明确患者42例,先行活检及刷检检查,后给予止血治疗(止血方法同上).结果 127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和(或)治疗后,病因明确患者104例,止血治疗有效者100例(96.2%).病因未明确者23例,止血有效患者19例(82.6%);4例患者止血治疗无效,其中出现大咯血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1例.支气管镜下治疗前85例病因明确患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者83例,有效率97.6%;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前42例病因不明确患者,镜下止血有效者36例,有效率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能够较好的明确病因,支气管镜下治疗咯血疗效好,病因明确者疗效更佳,病因不明确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存在高风险.

    作者:罗世林;周江;张仕国;毛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