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锋;王亮;王庆堂;黄晓科;杨航;陈卫国;李沙丹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功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翔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时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回顾我科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因碎石不当引起并发症26例,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碎石过程中通道丢失无法继续碎石者4例,碎石时损伤肾脏导致出血无法继续手术者12例,导致肾实质穿孔者10例,予以术中中转或改二期手术.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需根据结石情况及肾脏情况调整碎石技巧,并注意安全导丝的应用.
作者:李健;王海峰;赖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ACC/AHA分期与心功能指标及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4例,按ACC/AHA心衰进展分为A、B、C、D四组,健康体检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UA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心衰患者血U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其水平在心衰各亚组随心衰进展分期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心衰分期的患者UA与LVEF呈负相关(r=-0.236,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随着心衰进展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LVEDD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心衰分期状态,可应用于临床评价心功能.
作者:丁光明;董天宏;胡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采用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osteri 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与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2012年采用PLIF术式治疗29例和PELD术式治疗3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腰痛患者,经低压椎间盘造影诊断为椎间盘源性疼痛.经MRI检查显示共有71个T2像低信号的“黑椎间盘”,按信号异常椎间盘节段分布:L3/4间隙13个,L4/5间隙42个,L5/S1间隙16个,经造影疼痛诱发试验为阳性.分别行PLIF和PELD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的结果,评估其腰痛改善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OA)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术后疼痛改善率平均80%,椎骨放射学融合29例,术后无1例出现神经根症状及马尾神经受损表现,1例并发感染,1例并发内固定失败.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PLIF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有效方法.微创PELD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并不比融合术差,是介于开放性外科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的一类治疗方法,但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刘煊文;侯伟光;周强;罗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86例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相关症状、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打鼾症状和其他并发症的好转率达到83.6%~100%.患儿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惊醒等症状消失,伴发的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明显好转.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及腺样体吸切术既能明显改善儿童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可保留原有扁桃体的生理功能,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管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行植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用导管溶栓术进行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导入溶栓导管,疗效明显.回收滤器32例,捕获血栓28例.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结论 与传统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比较,导管溶栓术治疗不仅临床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钟武;赖雪;陈睦虎;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验证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抑酸和手术治疗的应激性溃疡患者.结果 保守治疗15例,治愈13例,死亡2例;手术治愈3例.结论 心脏手术后应激性溃疡治疗与抑酸药物及手术干预有关.
作者:熊伟;袁强;王继相;余恺;许果;白上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浮肩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15个月,平均13.1个月.13例患者患肩无痛,3例患者述肩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19分.根据随访时X线片结果,所有骨折在4个月内达骨性愈合.其中2例发现创伤性关节炎.1例腋神经损伤患者于伤后10月恢复.根据Herscovici等的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9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1.3% (13/16).结论 FSI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有利于合并伤的诊治和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唐大军;余建翔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7例(52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12-24个月,平均(13.4±7.7)个月.结果 术前眼压(24.2±4.3)mmHg,LIPI术后末次随访眼压(17.3±6.4) mmHg,与术前比较平均下降(6.9±2.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4,P<0.05).术后前房角结构可见范围增加,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缩小.术后早期视力无变化,随访时间内视野损害无进展.结论 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作者:张娣;杨静;廖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ross疝修补术在小儿脐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非洲佛得角国家中心医院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对收治的85例小儿脐疝的临床资料.分析小儿脐疝采用Gross疝修补术治疗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30min,平均住院4d(术后2d),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 采用Gross疝修补术是小儿脐疝较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术后恢复快、美观以及近期疗效满意等优点.
作者:朱红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肾病性高度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本科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合并高度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情况、皮肤感染、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水肿完全消退27例(90%),显著优于对照组21例(70%);皮肤感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6%;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也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效果满意.结论 舒适护理在肾性水肿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皮肤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对改善肾病性水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宗凤;贾小燕;吴显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穿刺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时患者疼痛程度之间有无差别.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3年3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的1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3种不同直径的穿刺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T)和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两种痛觉分级方法让患者对术中和术后当日的疼痛感觉进行评估.采用x2检验的等级相关分析和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受试者疼痛程度与穿刺针型号之间的关系.结果 VRT评估3种直径活检针穿刺疼痛程度0~1级,3组患者之间疼痛程度没有差别,不同性别之间也没有差异.NRS评估3种直径活检针穿刺疼痛程度0~3级,3组之间疼痛程度没有差别,疼痛程度与活检针直径没有关系.结论 使用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患者的疼痛程度之间没有差异,应根据患者结节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穿刺针.
作者:程莹;邢军;艾智华;万勇;游志清;郭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医疗急救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25个乡镇卫生院、997个村卫生站受损.基本医疗、急症急救房屋、设备受损严重,两个极重灾县乡村救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震后3个月,农村急诊急救基本依靠外援的数百家医疗队[1].灾后重建开始以后,通过中央财政、北京、江苏对口援建、世界银行贷款、社会捐赠等渠道,投入6.5亿元,对125个乡镇卫生院,1050个村卫生站急症急救体系进行了全面建设,目前,全市农村卫生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2],基本医疗和急症急救基本房屋、设施、救治能力提前了15 ~ 20年.
作者:陈万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卡前列素使用的适应症和佳使用时间.方法 对使用卡前列素治疗的8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来用卡前列素的产后出血病例87例作为对照.结果 卡前列素组87名患者中,69例疗效显著,14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4%,无效4例,2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显效快的特点,但注意应在出血的早期应用.
作者:张永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可能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2010年~2012年收治的176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PICU共收治了176例急性中毒患儿,5岁以下患儿占79.4%.男性是女性的2倍.口服是主要的中毒途径(96.0%),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42.6%).严重的中毒症状有意识改变、呼吸窘迫、低血压等.67.0%的患儿接受了洗胃治疗,14.8%的患儿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8.5%的患儿行血液净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是6.31d,治愈率是86.9%,病死率是2.8%.结论 小儿急性中毒在中国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好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中毒途径以经口服入为主,药物是主要的中毒物质.有效的预防措施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健康卫生教育及消费品安全措施.中毒后及时给予洗胃及解毒药物,重视呼吸循环支持及血液净化治疗,可促进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作者:杜敏;张国英;谢晓丽;肖琴;郑静;温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45例和B组(替普瑞酮)45例两个治疗组,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的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对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7.8%,奥美拉唑改善临床症状优于替普瑞酮(P<0.05).奥美拉唑胃镜检查和组织学病理检查的有效率分别为40.0%、44.4%,替普瑞酮分别为48.9%、51.1%,替普瑞酮对胃粘膜炎症的改善情况优于奥美拉唑(P<0.05).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替普瑞酮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较差,但对于病理组织状况改善效果较好.
作者: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季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资料.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20例、边缘清晰21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环形强化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22例、边缘模糊23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强化残圈征”11例和“蟹足状强化”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77.78%、假阳性率为13.04%、假阴性率为22.22%和准确率为82.00%.甲状腺良性结节BF、MTT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V、PS和TT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性质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荣华;姚尉;李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的关系对两者连接处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梗死灶情况、椎动脉优势以及基底动脉弯曲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2.66% (101/109)的患者表现为一侧推动脉直径大于另一侧.68.81% (75/109)的患者椎动脉优势位于左侧.74.31% (81/109)的患者有基底动脉弯曲.随着椎动脉直径差异级别的增高,患高血压痛、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比例显著增高,且右侧椎动脉直径显著减小(P<0.05).3级椎动脉直径差异的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病(88.89%)以及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75.00%).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患有高血压病以及椎动脉直径差异是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动脉直径差异为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重度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椎动脉直径差异,两者的存在促进了相应部位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晓平;李晓佳;罗永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在临床操作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90例,根据受检者的意愿分为无痛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54例).无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和呼吸变化及耐受性.结果 无痛治疗组36例受检患者血压轻度下降、心率轻度增快、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顺利完成相应检查及治疗,无明显不适应感,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20min离开检查室.常规治疗组54例受检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检查后均感痛苦及精神创伤.结论 局部麻醉+(芬太尼、咪达唑仑)镇痛镇静下行支气管镜检查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舒适度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屈兵;陈会师;蒲清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122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实施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 建立以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122例出院后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平台、家庭随访、肾友会的一系列形式开展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 经2年零4个月的实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腹膜透析专科知识,加强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显著激发了腹透患者的积极情绪.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的护理服务,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其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医疗团队中的地位.
作者:田峰;王莉;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