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林;何海波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虚证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辨证为下元虚冷和脾肺气虚二型病人采用推拿结合中药敷脐(五倍子、煅龙骨、硫黄、冰片)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1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结论:推拿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虚证遗尿的方法操作方便,痛苦小,患儿容易接受,疗效确切.
作者:吕美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诊.方法:根据临床经验,结合中医历代文献资料,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中医妇科腹诊是中医腹诊的内容之一.腹诊起源于<内经>、<难经>,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腹诊内容有明显发展,并且与辨证论治相联系,从而成为中医临床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医妇科腹诊参照现代医学的腹部触诊等方法,丰富了诊法技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张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儿童肾病综合征应用激素治疗由来已久,应用激素及免疫治疗有许多严重副作用.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儿童肾病综合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士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加味治疗黄带的疗效.方法:对155例黄带患者采用易黄汤加味(山药、芡实、车前子、银杏肉等)为基础方进行辨证加味治疗.结果:治愈15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带之功.
作者:寇瑞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气解毒类中药配合治疗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益心解毒汤 (黄芪、丹参、人参、金银花、贯众、板蓝根等)配合静滴能量合剂,对照组采用单纯静滴能量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P<0.05).结论:益心解毒汤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
作者:冯雪影;吴海霞;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祛风活络汤治疗面神经麻痹76例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祛风活络汤(僵蚕、全蝎、白附子、荆芥、防风、白芷、红花、川芎、羌活、当归)治疗面神经麻痹76例.结果:总有效率98.6%.结论:本方具有祛风、通络、养血、活血之功效.
作者:张杏梅;边广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治疗气虚感冒的疗效.方法:用自拟扶正固本汤为基础方(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等),随症加减,治疗1周.结果:观察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0%.结论:具有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功效,特别适宜于气虚感冒之患者.
作者:郭海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传统推拿循经按摩结合现代神经运动发育学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Bobath、Vojta神经运动发育疗法,治疗组32例采用循经按摩结合神经运动发育疗法,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评定.结果:经90d治疗后2组患儿GMFM88评分差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评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比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循经按摩结合神经运动发育学疗法治疗本病疗效较单纯使用神经运动发育疗法好.
作者:宋西晓;汪东;赵小燕;刘黎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收集了2000年至2006年间已归档的121例原发性肝癌病案,将其发病时间及死亡时间的相关情况,从季节、月份、时辰及运气学说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病发病以春季高发;死亡则以秋季多,春季次之;一日之中死亡时间以酉时多,辰时、巳时次之,与<内经>中对肝病发生、发展的描述大致相符,提示<内经>对现代临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黄于哲;邓柏颖;王超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药酚性化合物对运动大鼠的生长发育、运动能力、某些激素水平及自由基防御体系的影响.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可将其提取并纯化.方法:建立大鼠模型,中药酚性化合物萃取提纯液灌服,进行8周训练实验.结果:酚性化合物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自由基产生,干预细胞转导和增强抑癌基因表达,干预细胞周期等.结论:中药酚性化合物注射可以提高耐力性训练大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使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下降得到了缓解,在心、肝、骨骼肌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方面明显增强,从而延缓运动性疲劳产生.
作者:惠飞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健脾、补肺、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方健脾补肺活血汤(太子参、茯苓、白术、白芍、半夏、莱菔子等),对照组40例采用酮替酚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95% ;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标本兼顾,可延长缓解间期,减少哮喘发作.
作者:刘侠;刘双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讨论一氧化氮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及中药对其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一氧化氮对人体作用的研究资料,加以整理讨论,探讨其在人体中的广泛的生理学特性以及中药对其体内合成的过程和影响.结果:一氧化氮可舒张血管;杀伤靶细胞;参与内分泌的调节;神经递质;调节肾脏的球管平衡和血流量.结论:一氧化氮作为人体一类化学物质,对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中药可以对其合成进行调节以发挥其相关生理作用.
作者:张淑玲;秦西铜;孟令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一般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点丹参粉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从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相比,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针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史艳平;支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以强的松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使用激素强的松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王红峰;王小红;刘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取穴下关,配同侧外关,或牵正配曲池,给予电针电流刺激.结果:总有效率为96.3%.结论:本电针治疗方法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作用.初诊效应强刺激者预后好,初诊针效应弱刺激者预后恢复慢.
作者:邢省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科于2005年2月~2006年6月,对100例高原地区老年骚痒症采用内外兼施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陈筱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针刺肝俞、脾俞、乳根等穴,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50例,单纯口服乳癖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6.00% (P<0.01).结论:针药结合可活血祛瘀扩张血管,促进纤维组织的新陈代谢,能缓解增生小叶的局部缺血,减轻疼痛,恢复正常的组织结构.
作者:郭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结合西药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9例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对照组47例单一用西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97%和61.70%.结论:中西药结合有利于调节心理,稳定血压.
作者:刘平;崔卓敏;骆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及针灸治疗.结果:入院时两组NSE、Erycat、NBNA评分无明显差异.第14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NSE对比明显降低(t=2.70,P<0.01).EryCat两组对比显著降低(t=2.78,P<0.01).NBNA评分两组对比评分明显提高(t=2.678,P<0.01).结论:对HIE患儿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李小力;崔巍;康小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联合抗精神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施治临床分为气虚型、气血亏损型和痰湿阻滞型,治疗本病46例.并设4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药物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26%,对照组总有效率26.1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气、去湿化痰、补益气血的功效,能明显减轻体重.
作者:吴忠和;侯红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