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俐;周家青
目的:观察无菌生物护创膜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浅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使用无菌生物护创膜处理烧伤创面;对照组:使用普通油纱布处理创面。分别观察使用后创面疼痛比较,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敷料与创面粘连、创面愈合时间及更换敷料时的疼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无菌生物护创膜疗效肯定,能有效减轻粘连程度及换药疼痛感,同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临床治疗小面积烧伤创面中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周敏;王信春;石兵;方英;钟先利;喻小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 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 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熊朝晖;陈运良;秦素兰;王波;刘文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利用320排容积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分析,探讨胰腺癌病灶与其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灌注特征。方法利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胰腺癌及周围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AF)、达峰时间(TTP),对比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灌注差异。并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的放射剂量。结果胰腺癌病灶AF(49.95±19.29)(ml/min/100ml)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134.18±35.39);正常胰体:(138.81±51.72);正常胰尾:(137.39±43.60);胰腺癌TTP(50.80±4.81)s较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21.35±5.51);正常胰体:(21.99±7.07);正常胰尾:(23.11±7.30)]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胰腺组织头、体、尾部组间AF及TT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放射剂量约为(18.6±2.4)mSv。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胰腺灌注成像能够准确反映出胰腺癌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上对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关静;杜飞舟;顾明;李建浩;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检测淋球菌多重耐药株的MtrR基因及FarAB基因的点突变位点,比较二者耐药基因及耐药底物的差异。方法收集淋病患者分泌物标本分离出各型耐药淋球菌株,PCR扩增各菌株中MtrR基因、FarAB基因并测序。结果各型淋球菌耐药株中检测出MtrR,FarAB基因不同突变方式。结论淋球菌多重耐药菌株有Mtr基因、FarAB基因突变造成了淋球菌的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能,增加了淋球菌对Has的耐受性,对改变临床抗生素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熊芬;牟韵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的临床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9例死亡,12例好转,4例治愈,好转率为42.9%;随访1年以上有4例,其中2例死亡;同时患者血培养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并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5.7%,对头抱呱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是17.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血行感染出现死亡的机率较高,并且其菌株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所以需要提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重视程度。
作者: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疮口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就诊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溃破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康复新液口服和外敷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外敷,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破溃期的治疗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口服和外敷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能够加快创面血液运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破溃创面的愈合,对于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破溃期疮口有确切疗效。
作者:赵海军;郑艳洁;刘冰冰;王全乐;李小龙;范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3年我科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85例90眼,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愈77眼(85.56%),好转12眼(13.33%),未愈1眼(1.11%),总有效率98.89%。结论鼻内窥镜引导下泪道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英;黄奇财;陈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注射与口服降糖药三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进行近期疗效观察,为患者选择经济、方便、有效的控制血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92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胰岛素注射组和口服降糖药组。胰岛素泵组采用胰岛素泵入治疗,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治疗;口服降糖药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结核病治疗方案均为HREZ。观察3组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临床症状、痰菌阴转及肺部病灶吸收好转情况。结果使用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平均4d),胰岛素注射组血糖达标(平均7.5d),口服降糖药组血糖达标(平均15d),其中有20例未达标,第一组与第二组、第二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组痰菌转阴快,治疗4周时达83.3%,胰岛素注射组转阴率为42.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8,P<0.05)。胰岛素注射组与口服降糖药痰菌阴转率(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P<0.05)。前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胸CT显示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治疗4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97,P>0.05);但与口服降糖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时,血糖控制达标快,肺结核痰菌阴转快,但胰岛素泵价格、耗材昂贵;而口服降糖药无论是血糖达标、临床症状好转、病灶吸收等情况均与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比较相差甚远,而胰岛素皮下注射,经济、方便、能较快控制血糖,肺结核痰菌阴转、临床症状好转、肺部病灶吸收均较快。建议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首选外源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控制血糖。
作者:李曦;岳冀;邓长国;刘海燕;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采用纠正胎龄别体重Z评分法评估极低出生体重儿入院时、恢复出生体重时与出院时营养状况,探讨其与出生时营养状况、生后营养支持方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胎龄28~33+6周,出生体重<1500g,生后24h内入院,住院时间≥2周新生儿,分别按出生胎龄和营养支持方式、出院时营养状况分组,比较每组出生时、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的Z评分,以及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每组患儿出院时Z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小出生胎龄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和出院时Z评分均高于大胎龄组;营养支持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时及出院时Z评分均较积极组更低,滞后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均更长;出生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时Z评分和出院时Z评分越低,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也越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较出生时差,并与宫内营养状况正相关;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可改善其住院期间营养状况。
作者:李乔红;邹永蓉;谭学蓉;唐文秀;高月;陈伟;王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观察联合用药方案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67例呼吸暂停疾病新生儿,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34例选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33例患儿在氨茶碱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两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疾病消失时间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疾病消失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用药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暂停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红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研究转移生长因子β2(TGFβ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持续性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探讨AF的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从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扩增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西南地区人群AF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者TGFβ2基因一个单核苷酸标签位点(rs6658835)多态性。用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AF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F患者组TGFβ2基因标签位点(rs6658835)GG+A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4% vs.65.6%和60.6% vs.41.7%,P均<0.05)。结论本研究发现TGFβ2基因rs665883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西南地区人群AF相关。 TGFβ2基因多态性可能在AF遗传易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贺涛;陈旸;刘明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8例,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研究。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相比对照组在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干预组在记忆与思维、交流、情感、社会参与等项目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回归社会有显著意义。
作者:刘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误诊资料。方法收集7例患者资料,总结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终经病理明确诊断。结论应针对颈部肿块“同病异像,异病同像”的特点,不断总结,准确判断。
作者:王一舒;洪敏;鲜俊;李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采取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对比分析层级管理前后医院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缺陷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我院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通过层级管理后(2013年)明显比层级管理前(2012年)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级管理后护理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层级管理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层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它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的6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服用兰索拉唑片30mg,1次/d;治疗组35例,服用康复新液10mL,3次/d,兰索拉唑片30mg,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胃镜下溃疡愈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甲部分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二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水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能有效恢复鼻腔正常通气,保护了下鼻甲的生理功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方法。
作者:盛健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失血性休克是创伤或大手术常遇见的临床危急情况,其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器官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量炎性介质释放[1],从而导致多器官损害。研究表明,机械通气本身可引起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3],而失血性休克会不同程度的加重机械通气导致的肺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3],严重者甚至出现术后呼吸衰竭或死亡。
作者:王姬;左友波;李军祥;涂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凉山州脑囊虫病发病的民族、地域特点,及与饮食卫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脑囊虫病患者217例。患者职业、年龄、性别、民族、地域,及饮食卫生习惯。结果农村、青壮年、男性、彝族,有吃生猪肉、生猪血、生菜或生熟菜板不分者发病率高。结论提示凉山州脑囊虫病发病率高与本地藏族有食生肉及生熟菜板不分的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有关,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媒体及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公众进行有关卫生防病知识宣传,从而降低脑囊虫病在本地区的发病率。
作者:马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孤立性蝶窦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近十年孤立性蝶窦囊肿病例,共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孤立性蝶窦囊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视力下降、脓涕倒流,术前行影像学CT或MRI检查,术后病理检查可诊断。结论孤立性蝶窦囊肿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详细的问诊、准确的辅助检查、及时的手术治疗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崔榕;范敏;袁洛花;包德刚;罗智莘;李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灌流( HP)+血液透析( HD)及激素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净化治疗( CVVH)+血液灌流治疗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探讨蜂蛰伤的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且均接受了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蜂蛰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1名,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HP+HD(1次/d)治疗,B组予甲基强的松龙(1次/d)联合CVVH+HP(1次/d)治疗,3d后检测血白细胞总数( WBC)、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肌钙蛋白( cTn)、肌酸激酶( CK)、肌红蛋白( MYO)及尿素氮( BUN)、肌酐( Cr)、C反应蛋白( CRP)。结果 A、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WBC、AST、TBIL、cTn、CK及MYO、BUN、Cr、CRP均显著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间比较,B组BUN、Cr及CK、CRP下降更加显著(P<0.05)。结论激素联合CVVH+HP治疗蜂蜇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较HD+HP更有优势。
作者:唐志刚;郝炎;邱跃;王应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