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涂国芳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肝功能、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血清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铜蓝蛋白( CP)的水平以及尿铜( U-cu)的水平。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中以转氨酶升高为主,AST和ALT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4.18%和37.2%,血清转氨酶异常程度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转氨酶异常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但转氨酶异常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苏明川;刘秀华;谢林伸;倪莉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器官,胰腺的病理变化通常会导致胰腺大小的改变,在胰腺肿瘤和急性胰腺炎时会导致胰腺的局部或整体增大,而慢性胰腺炎则会出现胰腺体积的缩小[1-2]。糖尿病作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外分泌功能缺陷,也会出现胰腺体积的相应变化[3-5]。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磁共振以及三维超声均可用于测量胰腺体积,能够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胰腺的病理变化。本文就各种方法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体积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袁南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冷圈套器在内镜下切除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息肉观察其一次性切除率、创面出血、穿孔、感染、息肉残留等情况。结果所有息肉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中创面少许渗血,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分别第5天及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结果提示创面愈合良好,无息肉组织残留。结论经内镜冷圈套器切除直径<10mm的大肠息肉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张琼英;王水芳;陈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纤支镜灌洗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例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并予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27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纤支镜吸痰并进行肺灌洗,每周2~3次。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痰量、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血气分析、血象、胸部CT以及肺炎严重程度评分( PSI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体温,痰量,呼吸困难,肺部啰音,血象,胸部CT以及PSI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使用纤支镜灌洗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维永;张光艳;柯华;杨秋虹;沈诗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间盘源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2007至2012年,共收治椎体倾斜角>1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2~64岁。发病时间4d~1年。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L3、41例,L4、57例,L5 S15例,多发性腰椎间盘突出2例,脊柱椎体倾斜角15.3°(11°~28°)。本组患者均进行正规的非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弯凸侧,1例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位于腰弯凹侧。本组患者经治疗后,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均基本消失,脊柱侧凸除1例外,其余基本纠正。14例患者得到随访(0.5~6年),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除3名患者遗留有少许劳累后腰痛,其余无腰痛及下肢症状。复查X片脊柱椎体倾斜角2.9°(0°~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椎间盘源性脊柱侧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合理治疗,有效缓解症状,纠正侧凸,避免进展为结构性变形。
作者:戴国钢;刘剑伟;蔚浩;黄雷;王丰;王一;周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对照组采用改良保乳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LQ-C30量表各项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观察组 QLQ-C30量表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QLQ-C30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既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又能保留乳房形态的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检测7251例不规则抗体( IA)的类型和效价,分析影响IA产生的因素,评估IA阳性与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对产前免疫学检查的IA阳性患者的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联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A对临床不良事件影响。结果在7251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 IA 阳性54例(0.61%),其中 Rh 系统31例(0.42%),包括-D 23例、抗-E 4例、抗-C 2例、抗-c 1例、抗-e 1例;其他血型系统鉴定7例(0.19%),其中抗-M 3例、抗-Mur 2例、抗-Le a 2例、抗-JK b 1例;自身抗体检出6例;未检出特异性抗体10例。按照抗原血型系统分类统计发现,AB抗原患者和Rh抗原阴性患者IA产生几率较高,且抗体效价≥128的患者易产生溶血反应,即抗体效价≥128即视为有临床意义抗体。在54例的IA阳性患者中,肝炎患者12例(12/1500,1.47%)、孕妇为27例(27/2028,1.33%)、自身免疫性疾病6例(6/477,1.26%)、肿瘤患者5例(5/2523,0.20%)、其他4例(4/723,0.5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IA与患者疾病的相关性,发现在IA阳性患者中45例存在溶血反应,即存在不同程度黄疸且经过临床诊断确认;但发生溶血反应的患者45例中,经临床查阅有28例患者未有输血史和妊娠史,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进一步统计显示IA阳性中炎症发生率明显高于IA阴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A可能通过免疫溶血反应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进程,同时研究结果提示炎症可能与IA阳性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了IA检测对存在输血史的患者有积极防止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价值,同时可能对于持续炎症的患者可能存在的溶血反应具有积极的预警作用。
作者:陈志远;尹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测定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免疫指标( IL-6、IgG、C 3),探讨其在高血压急症患者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急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A,心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B,检测AngⅡ、IL-6、 IgG和补体C 3。结果①Ang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有显著升高(P<0.01),观察者与对照组B及对照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3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收缩压与AngⅡ、IL-6、IgG、C3呈正相关(00.05)。③高血压急症患者AngⅡ与IL-6、IgG、C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激活,收缩压、舒张压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均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英;罗兴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 A组)和“L 型”切口组( B组)。 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 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 角及 Gissane 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 角及 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术后 AOFAS 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作者:李伟;杨丽娜;刘金标;谢美明;范凌;邓少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以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分析踝肱指数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该人群中患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特征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体检人群,进行ABI值及BaPWV值的测定,并收集其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状况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疾病史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ABI值范围在0.85~1.68,平均值为(1.11±0.09),ABI值与年龄相关性较弱(r=0.224,P=0.001),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3,P=0.238)。 ABI值在男女性别、有无吸烟史及有无高血压病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aPWV值为1045~3791.5,平均值为(1781.23±410.82),与年龄显著相关(r=0.570,P=0.000),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9,P=0.262)。结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指标,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冰;何春水;林瑶;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因左拇指戳伤后末节不能主动伸直10 d于2013年12月8日入院。患者自诉于10 d前在洗澡时左拇指不慎戳伤,伤后发现左拇指末节不能主动背伸,主动屈曲正常,掌指关节活动正常,未进行任何处理,10 d 后症状无好转,遂来院就诊。既往史:近1个月前左腕部有摔伤史,局部肿胀。未去医院就医进行检查处理,自然消肿,症状减轻后,照常进行日常工作生活,左手各指活动正常。入院后进行DR片检查显示:左桡骨茎突线性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左拇指骨质未见异常,查体除左拇指末节不能主动背伸外,余无特殊异常。入院诊断考虑:左拇指锤状指。3d后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术探查修复,术中发现左拇指伸拇长肌腱止点处完好,无断裂及松弛。经第一掌骨背侧横切口探查发现此处伸拇长肌腱松弛,无张力,但牵拉远端可使末节伸直。进一步切开探查左腕部发现此处伸拇长肌腱断裂,伸拇长肌腱鞘管底层不光滑。给予1/0肌腱线套圈及“8”字间断加强端端吻合断裂伸拇长肌腱,并修整鞘管底层不光滑骨质。缝合各切口,石膏托固定于伸腕伸指位,术后1d更换支具进行被动康复功能锻炼,4周后痊愈。
作者:崔太安;李箭;陈宣;李献和;张航;唐林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再入院情况(1年内入院次数、再入院治疗平均天数)以及对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FVC(%)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肺康复训练3个月:每天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1次,每次30min,研究人员定期回访。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再入院情况(1年内再入院次数、再入院平均天数)及试验前后FEV 1(%)、FEV 1/FVC %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年内再入院次数、再入院平均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肺功能FEV1(%)、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的再入院次数,缩短再入院的治疗时间,有利于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素蓉;陈云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P)治疗钙化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全椎板切除TLIP技术治疗的钙化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41.2岁。其中L1/24例,L2/38例,L3/47例。合并T12/L1突出1例,其余均为单间隙椎间盘突出。术前、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根据Otani方法评定疗效。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中3例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经加压包扎处理后痊愈,1例出现对侧神经牵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1例术后症状无恢复。术前VAS评分与ODI评分分别为(8.1±1.4)分、(57.79±1.90)%,末次随访 VAS 评分与 ODI 评分分别为(2.2±1.0)分、(20.53±0.3)%。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Otani分级方法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进步3例,差1例。优良率78.9%。结论采用后路减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钙化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易泽洪;肖波;杨国奇;刘光勇;刘建伟;蔡杰勇;黄亮;马俊;权正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腹膜透析处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应用不同的腹透处方,根据不同透析剂量处方分为三组:小剂量组<6000mL、中等剂量组6000mL、大剂量组≥8000mL,比较3组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周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周肌酐清除率Cc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磷(P3+)、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i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压未达标率、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透析龄、每日透析时间、残肾肌酐清除率(rGFR)、尿量、促红素(EPO)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体表面积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多数患者腹透早期使用中等剂量能达到透析充分性,并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日间透析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少于持续24小时腹透。②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残肾功能逐渐减退,钙磷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的状况增加,须调整透析处方来维持透析充分性。③体表面积较小残肾功能较好的患者,透析初期使用相对较少腹透剂量也可达到透析充分性。④个体化腹膜透析处方的患者促红素及透析液的用量相对较少,能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龚蓉;陈泽君;全大勇;舒英;皮静婧;梁柱;佘宁兰;范妙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明确血栓均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术中行肺动脉造影,通过旋转猪尾导管、导丝碎栓、负压抽吸导管和局部溶栓来开通肺动脉。观察临床症状、休克指数、脑利纳肽( BNP),血氧饱和度SaO 2和术后胸部增强CT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术中或术后症状即刻缓解15例,完全开通5例;部分开通10例,但术后规范化抗凝溶栓治疗,复查胸部增强CT肺动脉完全开通,休克指数、BNP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 SaO 2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 P<0.05),死亡1例(非手术因素)。结论在不具备开胸取栓危急情况下,介入治疗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纠正低氧血症,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挽救肺动脉栓塞患者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效杰;蒋岚杉;王雪钢;白斗;武少辉;尚建英;刘玲;王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阿坝州马尔康地区藏族人口腔正畸治疗的特征,提高藏区口腔保健意识。方法选取马尔康地区近8年来就诊的藏族口腔正畸患者226例,男90例,女136例,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记录并统计其错类别、就诊原因、口腔不良习惯、口腔健康状况、年龄分布等信息。结果就诊的藏族患者中以女性青少年居多( P<0.05);错以安氏Ⅱ类多,安氏Ⅲ类少(P<0.05),表现以牙列拥挤、前牙深覆合深覆盖为主;就诊原因以家长意愿的美观要求为主(P<0.05);口腔不良习惯以咬唇居多;龋齿发病率为67.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坝州马尔康地区藏族口腔正畸治疗患者有一定的特征,应加强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的宣教。
作者:肖遥;郑立舸;江蓉;白晓东;钟应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疗效。方法50例重型乙肝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凝血变化,随访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疗效,另有30例病情相近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功明显改善,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个月存活率比对照组高30%( P<0.05),能明显降低早期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是临床有效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守娟;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结合讨论与文献复习总结腺性膀胱炎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了一组以肿瘤样病变为主的腺性膀胱炎病例,并通过对其进行诊疗的经验介绍和随访。结果该组病例不同于多发于女性的常见腺性膀胱炎,其病例特点为:多发于男性;病变范围较广,表现为肿瘤样改变;并发症极为严重,常导致双侧或单侧肾积水,肾功不全;电切治疗效果欠佳,术后容易复发,预后较差。本组其中有2患者由于病变较为广泛,反复复发,双侧输尿管口受累,致肾积水、肾功不全,行血透治疗,不得已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后,肾积水逐渐减轻,肾功能有所恢复;严重一例多次行血透治疗后肾功逐渐恢复。结论腺性膀胱炎虽多属良性病变,但有恶变可能,因而主张积极治疗。其基本治疗原则是:先去除膀胱的慢性感染、梗阻、结石等诱发因素,再处理膀胱内局部病变,注意随访病变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所引起的并发症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光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在四川省麻风相对高流行区域成立麻风畸残者社区自我护理小组( Self-Care Group SCG),以社区为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促进畸残康复和心理健康。方法 SCG小组定期集会召集成员开展自我护理,医务人员指导自我护理技巧,鼓励成员每天在家开展自我护理。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使用访谈和问卷方式收集数据,SCL-90心理评分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SCG研究后1年,成员足底溃疡95%好转,50%溃疡痊愈,无新溃疡发生,外伤减少,手足干燥情况均改善,形成自我保护意识;SCG成员心理状态好转,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情绪方面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G以社区为基本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共同促进畸残预防和心理健康。SCG应在四川省麻风畸残康复项目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杨英;宁湧;余美文;魏明海;彭志奋;沙晓伟;王皓;靳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7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和留置导尿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术后2年生化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在肿瘤控制方面与开放性手术具有相似的效果。
作者:奉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