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刘素蓉;陈云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康复治疗, 八段锦
摘要:目的:评价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再入院情况(1年内入院次数、再入院治疗平均天数)以及对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FVC(%)的影响。方法将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肺康复训练3个月:每天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1次,每次30min,研究人员定期回访。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再入院情况(1年内再入院次数、再入院平均天数)及试验前后FEV 1(%)、FEV 1/FVC %的变化。结果试验组1年内再入院次数、再入院平均天数均优于对照组,肺功能FEV1(%)、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患者的再入院次数,缩短再入院的治疗时间,有利于肺功能改善,值得推广。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培菲康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疗效。方法选取IBS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予以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4周,对照组78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疗效及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培菲康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君;冯银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血压急症患者AngⅡ与IL-6、 IgG和补体C 3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测定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免疫指标( IL-6、IgG、C 3),探讨其在高血压急症患者中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急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A,心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B,检测AngⅡ、IL-6、 IgG和补体C 3。结果①Ang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有显著升高(P<0.01),观察者与对照组B及对照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6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G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3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收缩压与AngⅡ、IL-6、IgG、C3呈正相关(00.05)。③高血压急症患者AngⅡ与IL-6、IgG、C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激活,收缩压、舒张压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均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英;罗兴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罗兰多癫痫患者认知执行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测

    目的:研究罗兰多癫痫( RE)患者是否存在认知执行功能障碍,并且验证RE发作变量对认知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神经心理量表测评评估了35例RE患者和40例正常儿童。结果 RE患者在对威斯康辛卡片排序测验中显示更差的执行能力。而且癫痫发病越早的患者执行能力越差。结论 RE患者尽管有正常的IQ评分,但是存在执行功能缺陷。提示早发的癫痫对大脑的发育有影响。

    作者:李倩;何佳;张丽雅;龚玉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定量放液联合巩膜外垫压治疗泡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定量放视网膜下液联合巩膜外垫压治疗泡状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表现为泡状视网膜脱离58例58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术。根据术前观察的视网膜脱离范围估计放液量。视网膜下液由助手用冲洗钝针头在穿刺口附近抽吸定量。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中平均放液量为(0.83±0.35)mL。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57只眼,1只未复位者为人工晶体眼。手术后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只眼出现视网膜下出血,其它病例无放液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除未复位1眼外,未发现玻璃体增殖较术前进展眼。结论定量排放视网膜下液联合巩膜外垫压治疗泡状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作者:周李;黄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适合呼吸机治疗,且1年左右又复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3例患者,其中56例(未行随访)为对照组,另57例(定时电话随访)为随访组,对两组患者1年左右复查的AH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Epworth嗜睡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随访组和对照组复查的AHI指标和嗜睡评分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访能提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董桂英;张立;杨凌麟;张宇洁;李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725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7251例不规则抗体( IA)的类型和效价,分析影响IA产生的因素,评估IA阳性与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对产前免疫学检查的IA阳性患者的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联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A对临床不良事件影响。结果在7251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 IA 阳性54例(0.61%),其中 Rh 系统31例(0.42%),包括-D 23例、抗-E 4例、抗-C 2例、抗-c 1例、抗-e 1例;其他血型系统鉴定7例(0.19%),其中抗-M 3例、抗-Mur 2例、抗-Le a 2例、抗-JK b 1例;自身抗体检出6例;未检出特异性抗体10例。按照抗原血型系统分类统计发现,AB抗原患者和Rh抗原阴性患者IA产生几率较高,且抗体效价≥128的患者易产生溶血反应,即抗体效价≥128即视为有临床意义抗体。在54例的IA阳性患者中,肝炎患者12例(12/1500,1.47%)、孕妇为27例(27/2028,1.33%)、自身免疫性疾病6例(6/477,1.26%)、肿瘤患者5例(5/2523,0.20%)、其他4例(4/723,0.5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IA与患者疾病的相关性,发现在IA阳性患者中45例存在溶血反应,即存在不同程度黄疸且经过临床诊断确认;但发生溶血反应的患者45例中,经临床查阅有28例患者未有输血史和妊娠史,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进一步统计显示IA阳性中炎症发生率明显高于IA阴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A可能通过免疫溶血反应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进程,同时研究结果提示炎症可能与IA阳性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了IA检测对存在输血史的患者有积极防止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价值,同时可能对于持续炎症的患者可能存在的溶血反应具有积极的预警作用。

    作者:陈志远;尹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都某高校退休人群患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研究

    目的:以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分析踝肱指数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该人群中患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特征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体检人群,进行ABI值及BaPWV值的测定,并收集其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状况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疾病史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ABI值范围在0.85~1.68,平均值为(1.11±0.09),ABI值与年龄相关性较弱(r=0.224,P=0.001),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3,P=0.238)。 ABI值在男女性别、有无吸烟史及有无高血压病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aPWV值为1045~3791.5,平均值为(1781.23±410.82),与年龄显著相关(r=0.570,P=0.000),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9,P=0.262)。结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指标,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冰;何春水;林瑶;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64排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CT图像重组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胸部外伤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对CT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 MIP)、表面遮掩( SSD)、容积再现( VRT)、多平面重组( MPR)、曲面重建( CPR)等图像重组处理。56例胸部外伤患者均做X线平片检查。结果56例患者,明确骨折53例,总计521处骨折;CT检出504处,骨折检出率达96.7%;X线平片检出406出,检出率78.0%。结论64排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能多角度、多方位、多平面观察肋骨骨折情况,有效地避免常规CT及X线平片的不足,降低了漏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袁军;郑再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新生儿脑缺氧损伤的疗效。方法364例因母亲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致新生儿脑损伤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7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d),连用14d。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检测NSE和CK-BB,并进行NBN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NSE和CK-B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丹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所致新生儿脑缺氧损伤值得重视。

    作者:杜逸亭;李丽;王译;罗德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职业暴露认知与职业防护行为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和职业防护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实习的护生365人,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遭受职业暴露严重,职业暴露认知不足,职业防护行为介于“经常”和“有时”之间,职业防护行为有待加强,不同学历的护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和职业防护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应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提供充足的防护物品,减轻工作压力,帮助实习护生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具体困难,以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作者:汤其英;罗艳;练玉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自我护理小组在四川省麻风病畸残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在四川省麻风相对高流行区域成立麻风畸残者社区自我护理小组( Self-Care Group SCG),以社区为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促进畸残康复和心理健康。方法 SCG小组定期集会召集成员开展自我护理,医务人员指导自我护理技巧,鼓励成员每天在家开展自我护理。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使用访谈和问卷方式收集数据,SCL-90心理评分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 SCG研究后1年,成员足底溃疡95%好转,50%溃疡痊愈,无新溃疡发生,外伤减少,手足干燥情况均改善,形成自我保护意识;SCG成员心理状态好转,尤其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情绪方面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G以社区为基本层面,从麻风畸残者自身角度出发,共同促进畸残预防和心理健康。SCG应在四川省麻风畸残康复项目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杨英;宁湧;余美文;魏明海;彭志奋;沙晓伟;王皓;靳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标准流程在呼吸内科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标准处置流程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成效。方法对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标准流程处置管理,将实施前的2013年6至12月调查数据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2014年1至6月数据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中床旁隔离措施落实、防护标识张贴、医疗垃圾处置、空气消毒时间及次数、床单元及使用仪器擦拭消毒次数、消毒液浓度、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患者及看护者手消毒液使用时机、工作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流程知识掌握等。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标准流程管理后,医生、护士、生活工人对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床旁隔离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及看护者均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防护措施,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洁工人手卫生合格率及知识掌握率在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改进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流程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效,可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传播,保护住院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但保洁工人培训和督导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冯梅;谢莉;周璇;朱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跗骨窦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固定与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 A组)和“L 型”切口组( B组)。 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 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 角及 Gissane 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 角及 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术后 AOFAS 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作者:李伟;杨丽娜;刘金标;谢美明;范凌;邓少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根据治疗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对照组采用改良保乳手术,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治疗效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QLQ-C30量表各项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观察组 QLQ-C30量表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QLQ-C30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既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又能保留乳房形态的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的介入治疗(附16例病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明确血栓均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先行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再术中行肺动脉造影,通过旋转猪尾导管、导丝碎栓、负压抽吸导管和局部溶栓来开通肺动脉。观察临床症状、休克指数、脑利纳肽( BNP),血氧饱和度SaO 2和术后胸部增强CT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术中或术后症状即刻缓解15例,完全开通5例;部分开通10例,但术后规范化抗凝溶栓治疗,复查胸部增强CT肺动脉完全开通,休克指数、BNP较术前明显降低( P<0.05) SaO 2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 P<0.05),死亡1例(非手术因素)。结论在不具备开胸取栓危急情况下,介入治疗能及时开通肺动脉,恢复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纠正低氧血症,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是治疗挽救肺动脉栓塞患者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效杰;蒋岚杉;王雪钢;白斗;武少辉;尚建英;刘玲;王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腹左胸两切口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上腹左胸两切口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的临床经验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08例和普外科收治58例食管胃交界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胸外科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手术56例、采用左胸一切口手术52例,普外科采用上腹正中切口手术患者58例,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淋巴结清扫数目、3年生存率、上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率、严重心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腹左胸两切口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切除率、3年生存率均优于其他组别,并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结论采用上腹左胸两切口治疗食管胃交界部肿瘤具有手术彻底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波;陈诚;陈锡树;邓永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康惠尔溃疡贴应用于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惠尔溃疡贴应用于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药液外渗20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先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将溃疡贴覆盖在肿胀部位上,2~3 d更换1次,7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惠尔溃疡贴对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显著,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人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之超;龚椒蕉;任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肝的疗效。方法50例重型乙肝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凝血变化,随访2个月的存活率判断近期疗效,另有30例病情相近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功明显改善,凝血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个月存活率比对照组高30%( P<0.05),能明显降低早期患者的病死率。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是临床有效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方法。

    作者:李守娟;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贡市某中学893例体检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掌握自贡市某中学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常见慢病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014年某中学的893例教职员工按照年龄、性别分组分析生化结果和慢病情况。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LT、尿酸、血糖、甘油三脂异常率在各年龄组、性别之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和Cr有差异,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病患病率在各年龄组、性别之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老年组之间男女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该群体健康的两个危险因素;该中学的健康问题与生活方式有关;男性的健康问题比女性更为突出。

    作者:刘昕;朱元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脑梗死患者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治疗组18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喻明;聂本刚;杨小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