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喻明;聂本刚;杨小芳

关键词:复发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脑梗死患者3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治疗组18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加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复发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7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培菲康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疗效。方法选取IBS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予以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4周,对照组78例予以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疗效及粪便中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培菲康与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治疗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增加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文君;冯银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镜下冷圈套器治疗大肠息肉42例的护理

    目的:探索冷圈套器在内镜下切除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息肉观察其一次性切除率、创面出血、穿孔、感染、息肉残留等情况。结果所有息肉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中创面少许渗血,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分别第5天及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结果提示创面愈合良好,无息肉组织残留。结论经内镜冷圈套器切除直径<10mm的大肠息肉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张琼英;王水芳;陈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跗骨窦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固定与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 A组)和“L 型”切口组( B组)。 A组SandersⅡ型18足,SandersⅢ型7足;B组SandersⅡ型9足,SandersⅢ型22足。小切口手术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先外侧小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复位后经跗骨窦切口行螺钉固定术;“L”型切口手术方法采用标准切口,直视下复位距下关节面,复位后以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后随访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后足评分系统( AOFAS)观察跟骨宽度、高度、Bolher 角及 Gissane 角。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9~48个月),术后两组Bolher 角及 Gissane角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相比术后AOF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术后 AOFAS 评分(74.4±6.7)分明显低于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评分(84.6±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附骨窦小切口切开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其疗效确切,并发症明显降低。

    作者:李伟;杨丽娜;刘金标;谢美明;范凌;邓少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个体化鼓膜成形术术式选择探讨

    目的:探讨依据鼓膜穿孔和外耳道的不同情况,个体化选择鼓膜成形术的术式。方法对104耳鼓膜穿孔病例选择多种手术方法,其中脂肪修补1例,内植法(经耳道)4例,全翻内植法21例,内外植法16例,夹层法46例,外植法11例,James sheehy 外植法5例。术后6~12个月判断疗效。结果术后6~12月PTA较术前平均提高(15±3.5) dB HL。一期愈合95.2%(99例),上皮化时间3~6周,鼓膜内陷6.7%(7例),钝角愈合4.8%(4例),钙化、菲薄9.6%(10例)。结论鼓膜成形术应根据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和外耳道的宽窄、曲直,结合术者的经验,大程度做到个体化的治疗。

    作者:董钏;袁婧;李树华;刘国旗;罗刚;蔡艳;毛洪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腔镜对126例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成因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原因、宫腔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6例行诊断性宫腔镜检查,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原因,并对剖宫产术技巧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与剖宫产相关病变36例,其中20例子宫下段憩室腔积血(15.8%),憩室合并息肉2例;11例剖宫产切口息肉(8.7%),4例子宫下段缝线残留(3.17%),1例剖宫产切口部位动静脉瘘(0.8%)。结论宫腔镜对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具有明确诊断及治疗作用,小部分患者发病与剖宫产手术史有关,其中子宫下段憩室腔积血常见。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是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晓梅;吴继容;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腹膜透析处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腹膜透析处方的临床疗效。方法横断面回顾性调查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应用不同的腹透处方,根据不同透析剂量处方分为三组:小剂量组<6000mL、中等剂量组6000mL、大剂量组≥8000mL,比较3组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周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周肌酐清除率Cc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血磷(P3+)、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素(i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压未达标率、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透析龄、每日透析时间、残肾肌酐清除率(rGFR)、尿量、促红素(EPO)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体表面积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多数患者腹透早期使用中等剂量能达到透析充分性,并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日间透析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少于持续24小时腹透。②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残肾功能逐渐减退,钙磷代谢紊乱及营养不良的状况增加,须调整透析处方来维持透析充分性。③体表面积较小残肾功能较好的患者,透析初期使用相对较少腹透剂量也可达到透析充分性。④个体化腹膜透析处方的患者促红素及透析液的用量相对较少,能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龚蓉;陈泽君;全大勇;舒英;皮静婧;梁柱;佘宁兰;范妙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7例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和留置导尿时间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术后2年生化复发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在肿瘤控制方面与开放性手术具有相似的效果。

    作者:奉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725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检测7251例不规则抗体( IA)的类型和效价,分析影响IA产生的因素,评估IA阳性与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对产前免疫学检查的IA阳性患者的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联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A对临床不良事件影响。结果在7251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 IA 阳性54例(0.61%),其中 Rh 系统31例(0.42%),包括-D 23例、抗-E 4例、抗-C 2例、抗-c 1例、抗-e 1例;其他血型系统鉴定7例(0.19%),其中抗-M 3例、抗-Mur 2例、抗-Le a 2例、抗-JK b 1例;自身抗体检出6例;未检出特异性抗体10例。按照抗原血型系统分类统计发现,AB抗原患者和Rh抗原阴性患者IA产生几率较高,且抗体效价≥128的患者易产生溶血反应,即抗体效价≥128即视为有临床意义抗体。在54例的IA阳性患者中,肝炎患者12例(12/1500,1.47%)、孕妇为27例(27/2028,1.33%)、自身免疫性疾病6例(6/477,1.26%)、肿瘤患者5例(5/2523,0.20%)、其他4例(4/723,0.5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IA与患者疾病的相关性,发现在IA阳性患者中45例存在溶血反应,即存在不同程度黄疸且经过临床诊断确认;但发生溶血反应的患者45例中,经临床查阅有28例患者未有输血史和妊娠史,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进一步统计显示IA阳性中炎症发生率明显高于IA阴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A可能通过免疫溶血反应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进程,同时研究结果提示炎症可能与IA阳性存在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了IA检测对存在输血史的患者有积极防止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价值,同时可能对于持续炎症的患者可能存在的溶血反应具有积极的预警作用。

    作者:陈志远;尹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伴Modic I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 I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l1月收治的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分为两组:A组伴终板Modic I型改变,B组无终板Modic改变,均行单节段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评价终板 Modic I型改变对患者术后下腰痛改善的影响。结果术前 A、B两组的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完全消除。术后随访VAS及ODI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腰痛的改善与终板Modic I型改变存在相关性。

    作者:何江涛;何姝;付能高;杨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同期腔内治疗的评价

    目的:评价同期腔内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行肾镜下第四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除术,分析其治疗85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均同期完成85例患者的治疗,手术平均时间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是100mL,未出现膀胱穿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及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石及尿失禁及尿道狭窄或其他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患者,做好充分围手术期准备,同时行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手术是安全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作者:彭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种引流装置在新生儿胃肠减压中的应用

    目的:对比两种引流装置的在新生儿胃肠减压治疗中的引流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需要行胃肠减压的患者119例,随机使用两种引流装置。试验组50例,使用注射器改制的常压引流器;对照组69例,使用负压胃肠减压器,观察两种引流装置在新生儿胃肠减压治疗中的引流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随着引流天数的增加,试验组的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减压期间呕吐发生例数和胃出血发生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负压胃肠减压器相比,注射器改制的常压引流器具有良好的引流效果,呕吐发生例数和胃出血发生率低,计量操作方便,是新生儿胃肠减压的优选方式。

    作者:姜春;涂国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标准流程在呼吸内科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标准处置流程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成效。方法对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标准流程处置管理,将实施前的2013年6至12月调查数据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2014年1至6月数据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中床旁隔离措施落实、防护标识张贴、医疗垃圾处置、空气消毒时间及次数、床单元及使用仪器擦拭消毒次数、消毒液浓度、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患者及看护者手消毒液使用时机、工作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处置流程知识掌握等。结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标准流程管理后,医生、护士、生活工人对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掌握显著提高,床旁隔离措施落实到位,患者及看护者均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防护措施,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洁工人手卫生合格率及知识掌握率在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改进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流程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效,可有效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院内传播,保护住院患者及工作人员安全,但保洁工人培训和督导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冯梅;谢莉;周璇;朱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脊髓损伤全面康复模式促进职业社会回归的探讨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全面康复模式的发展。方法成都市二医院的脊髓损伤康复共经历三种模式,模式一:仅有躯体功能康复,由医疗康复团队完成;模式二:躯体功能康复和职业社会康复结合,但分为医疗康复和社会康复两个团队进行,医疗康复快结束时介入职业社会康复;模式三:优化模式二,将医疗康复和社会康复两个团队紧密结合,躯体功能康复与职业社会康复早期融合。以收治的脊髓损伤伤员60例为样本,通过生活质量评分( WHOQOL-BREF),评价3种康复模式的效果。结果较前两种模式,模式三能使医疗、职业及社会康复相互促进,充分调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使患者在短的康复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疗效,并能将康复训练与伤员日常生活、职业回归联系起来,以提高伤员生活质量,促进伤员早期回归社会和工作。结论要提高脊髓损伤伤员生活质量,需要早期将医疗康复与职业社会康复结合起来。

    作者:向桃;罗伦;苏文渊;李攀;罗筱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随访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适合呼吸机治疗,且1年左右又复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3例患者,其中56例(未行随访)为对照组,另57例(定时电话随访)为随访组,对两组患者1年左右复查的AHI(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Epworth嗜睡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随访组和对照组复查的AHI指标和嗜睡评分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随访能提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董桂英;张立;杨凌麟;张宇洁;李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促进脑中风后大鼠的GAP-43表达

    目的:研究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对脑中风后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GDNF /NSCs)移植对大鼠脑中风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培养NSCs,收集第6代前的NSCs备用。用重组腺病毒GDNF转染神经干细胞,制备GDNF/NSCs。暂时性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脑中风模型,3天后,用脑立体定位仪向中风侧侧脑室分别给予NSCs、GDNF/NSCs 和生理盐水。再灌注时间1w、2w、3w、5w、7w后处死大鼠(n=3)。裂解中风侧脑组织,离心后得到脑组织蛋白样品,通过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ting)检测GAP-43表达。结果 GDNF/NSCs、NSCs、NS各组GAP-43的表达在1w、2w、3w、5w、7w各时间点均逐渐降低。 NSCs组、GDNF/NSCs组显著高于NS组(P<0.05);GDNF/NSCs组高于NSCs组(P<0.05)。结论 GDNF/NSCs移植治疗脑中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GAP-43表达有关。

    作者:陈贵军;高小青;杨朝鲜;谭树凯;袁琼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肝功能、尿铜和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解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血清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铜蓝蛋白( CP)的水平以及尿铜( U-cu)的水平。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中以转氨酶升高为主,AST和ALT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4.18%和37.2%,血清转氨酶异常程度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转氨酶异常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功能损害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但转氨酶异常与尿铜、血清铜蓝蛋白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苏明川;刘秀华;谢林伸;倪莉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贡市某中学893例体检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掌握自贡市某中学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常见慢病的发病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对2014年某中学的893例教职员工按照年龄、性别分组分析生化结果和慢病情况。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LT、尿酸、血糖、甘油三脂异常率在各年龄组、性别之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和Cr有差异,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病患病率在各年龄组、性别之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老年组之间男女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该群体健康的两个危险因素;该中学的健康问题与生活方式有关;男性的健康问题比女性更为突出。

    作者:刘昕;朱元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都某高校退休人群患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研究

    目的:以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分析踝肱指数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该人群中患动脉粥样硬化及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特征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成都某高校退休教职工体检人群,进行ABI值及BaPWV值的测定,并收集其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状况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疾病史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ABI值范围在0.85~1.68,平均值为(1.11±0.09),ABI值与年龄相关性较弱(r=0.224,P=0.001),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83,P=0.238)。 ABI值在男女性别、有无吸烟史及有无高血压病史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aPWV值为1045~3791.5,平均值为(1781.23±410.82),与年龄显著相关(r=0.570,P=0.000),与BMI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79,P=0.262)。结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早期检测动脉硬化闭塞疾病指标,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对保护心脑血管、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冰;何春水;林瑶;王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康惠尔溃疡贴应用于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康惠尔溃疡贴应用于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药液外渗20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先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将溃疡贴覆盖在肿胀部位上,2~3 d更换1次,7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康惠尔溃疡贴对外周静脉药液外渗的治疗效果显著,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护理人力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之超;龚椒蕉;任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测量研究进展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和外分泌器官,胰腺的病理变化通常会导致胰腺大小的改变,在胰腺肿瘤和急性胰腺炎时会导致胰腺的局部或整体增大,而慢性胰腺炎则会出现胰腺体积的缩小[1-2]。糖尿病作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外分泌功能缺陷,也会出现胰腺体积的相应变化[3-5]。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磁共振以及三维超声均可用于测量胰腺体积,能够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胰腺的病理变化。本文就各种方法测得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体积变化进行综述。

    作者:袁南兵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