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军
目的 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12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在抗感染,改善通气,吸氧、吸痰等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1mg/次,2次/d,同时予复方异丙托溴铵1.25ml/次,间隔20min~2h吸入1次至喘憋缓解;对照组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次),2次/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28,P>0.05),但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92,P<0.05),并且观察组喘憋减轻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日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静脉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作者:苏秦;邓益斌;于旭旭;唐怡;杨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效果.方法 选择22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或塑胶赝复体进行修复,测定患者的发音清晰度、咀嚼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调查患者自身满意度.结果 与戴用塑胶赝复体相比,22例患者戴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咀嚼效率、发音清晰度及自身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修复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纯钛铸造支架式中空型赝复体可改善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及语音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悦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前列地尔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高龄糖尿病或/和高血压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疾病种类随机分为前列地尔(凯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蛋白总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改善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
作者:姚俊秀;戎健;胡永霞;李鸿雁;叶兴蓉;孙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CA﹚的治疗.方法运用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 11例和手术治疗PICCA 3例.结果 1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1例Hunt-Hess分级Ⅴ级病人术后1周死亡,1例Hunt-Hess分级Ⅳ级病人术后生活不能自理.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颅神经麻痹,吞咽障碍.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PICCA和手术治疗PICCA都是可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两者不能相互取代.
作者:宣井岗;彭亚;陈荣华;朱旭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8~2011年,纳入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CAD)患者88例(研究组),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自愿者88例(对照组),采集空腹12h血标本,监测血清尿酸(SUA)水平.对两组的SUA进行定量比较并进行年龄、SUA浓度的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组SU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D患者的S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较正常健康人群更为明显.对CAD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中高水平SUA需予以重视.
作者:任学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寻找治疗疱疹性口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00例疱疹性口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康复新液局部喷涂口腔,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及五维赖氨酸颗粒口服;对照组以开喉剑局部喷涂,利巴韦林颗粒和复合维生素B口服.观察用药5d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68%; 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五维赖氨酸颗粒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优于利巴韦林颗粒复合维生素B联合开喉剑组.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下隧道置入带cuff导管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为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选择应用带cuff导管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24例为导管组,选择应用内瘘且血液透析两年以上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尿素氮(Bun)、清蛋白(Alb)、血磷(P)、血钙(Ca)、甲状旁腺素(PTH)、体重指数、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IMT.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IMT与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导管组hsCRP、IL-6、TNF-α、IMT、Cr、Alb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hsCRP与颈动脉IMT明显相关,以IL-6的影响大.结论 带cuff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状态,并且与颈动脉硬化明显相关.
作者:王革;张萍;杨丽南;徐海霞;董华萍;彭嘉丽;李凤娥;汤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我院呼吸科门诊使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信必可联合噻托溴铵和帮备3种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合理分配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舒利迭 50μg/500μg 2次/d联合噻托溴铵18ug 1次/d)、B组(信必可都保160μg/4.5μg 2次/d联合噻托溴铵18μg 1次/d)、C组(帮备10mg 1次/d 睡前服用),均随访16周,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总有效率基本相同,分别为94%和89%(P>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2.18和27.25,C组总有效率为73%,成本效果比为4.43.结论 A、B两组治疗COPD患者效果均较好,但相应成本较高,C组疗效较A、B两组稍差,但成本较低,因此临床医生可以将治疗方案与患者的实际经济状况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卓广英;何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AFP值监测对Citrin缺陷症诊断的意义,提高对Citrin缺陷症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7~2010年我院基因确诊的Citrin缺陷症14例病儿血清AFP值情况.同时留取新生儿病房患儿血清进行黄疸指数及AFP测定,回顾患儿临床资料分组,分析病理性黄疸与AFP值的关系.结果 ①Citrin缺陷症患儿中血清AFP明显增高的占71.4%;②有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血清AFP值较高;而黄疸新生儿中血清AFP值较高的患儿,黄疸恢复较慢.结论 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AFP值异常增高,应警惕Citrin缺陷症可能.
作者:袁泉;陈淑丽;温鹏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颅内压增高(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患者常有难以忍受的头痛、呕吐,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迅速增高还会导致脑疝,危及生命.ICH在代偿期时,患者的体征症状常不典型,易忽略,有明显症状时已进入失代偿期.因此,临床上早期判断是否有ICH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将恶性循环打破在失代偿期,避免进入血管麻痹期.现代颅内压监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诊断颅内高压提供了依据,进一步缩短了诊断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患的痛苦,降低病死率.本文将对超声测量视神经相关结构的在早期诊断颅内压增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世琪;李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分割放射方案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或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8例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患者,将患者依据术后放射治疗的不同剂量分割方案分为3组:常规分割组136例,2Gy/次,1次/d,5次/周,总放射剂量为50Gy;隔日照射组164例,3 Gy/次,3次/周,总放射剂量为45Gy ;快速照射组58例,第1天和第4天5.5 Gy/次,第16天和第18天7 Gy/次,总25Gy.全部入组患者均接受了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3及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 分割照射组、隔日照射组、快速照射组三组患者放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4%,96.341,96.552,放化疗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94.853%,91.463%,93.103%,放化疗后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441%,85.976%,84.4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147%,6.707%,5.172%;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471%,2.439%,3.4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日照射可取得和常规分割照射同样的疗效;快速照射缩短了疗程时间,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金雪瑛;段琼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肛瘘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熏洗组)41例和观察组(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组)41例,后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及术后3、5、7d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术式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5、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较佳,可更快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降低患者的不适.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动态脉压检测在了解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86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的baPWV、baPWV%及24h、白天和夜间动态MBP、P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baPWV、baPWV%及24h、白天和夜间动态MBP、P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中多支病变者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重度狭窄者高于轻度及中度狭窄患者,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脉搏波传导速度和动态脉压可有效反应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可用于了解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唐永江;赵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描画与穿孔治疗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 160例(320只弱视眼)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的对视力提升效果及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描画组与穿孔组使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及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某些情况下穿孔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提升及双眼视力恢复.
作者:黄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发病6~72h手术)和超早期组(发病6h内手术),均在局麻状态下,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再出血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早期组相比,超早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而致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致残率和致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斌;田会宾;贾连海;张国;吴再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老年患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新活素.分别在治疗前,用药后7d,记录NT-proBNP,LVEF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结果 7d后,两组的心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NT-proBNP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而LVEF值显著提高;在此剂量下试验组肝肾功能疗前疗后无显著变化,无低血压发生.结论 用新活素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石兆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血清IL -6、IL -8、IL-10、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和对照组40例(未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发病就诊后第0.5、1、2、3、5、7d静脉取血,测定两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变化,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IL-6、IL-8、IL -10 、TNF-α的含量在伤后即升高,第1~3天达峰值后开始下降.IL-6、IL-8、TNF-α的含量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在早期时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乌司他丁早期即能降低促炎因子IL-6、IL-8、TNF-α的产生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多发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宁波;曾杰;李艳;张健;陈仿;刘建;胡卫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术后采用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静脉镇痛组(Ⅰ组)、硬膜外镇痛组(Ⅱ组)和股神经阻滞镇痛组(Ⅲ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麻醉前I组不作任何处理,Ⅱ、Ⅲ组分别行硬膜外和股血管鞘穿刺置管.3组患者均使用术后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镇痛质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Ⅱ、Ⅲ组术后6、12、24、48h的VAS评分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I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Ⅰ、Ⅱ组(P<0.05).结论 在膝关节镜手术后,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但股神经阻滞镇痛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更适合单侧关节镜术后镇痛治疗.
作者:蔡兵;牟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患儿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D组1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评级;观察两组患儿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苏醒时(T4)HR、RR、SBP和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镇痛效果优于P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和SpO2均明显低于T0时(P<0.05).T2~T4时D组HR慢于、SBP低于P组和T0时(P<0.05).P组起效、苏醒时间长于D组(P<0.05).P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D组(P<0.05).术中舌后坠和呼吸抑制P组明显高于D组(P<0.05).P组苏醒时头晕、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用于小儿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且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程斌;徐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15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胰岛素组按疗程分为15d亚组、30d亚组.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2hins、Fc-p、2hc-p、HOMA-IR和HOMA-β(c-p).结果 胰岛素组较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P<0.05);其中30d亚组较15d亚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对血糖明显升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