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李蓬秋;张学军;鲜杨;吴冀川;包明晶;杨艳;张磊
目的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评价C14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诊疗方面的价值.方法 1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两种不同诊疗流程分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溃疡治疗有效率及卫生成本-效果比.结果 两组在有效率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86.1%vs88.2%,P=0.825).行C14呼气实验检测后选择性根除Hp组患者卫生成本-效果比优于对照组(7.79vs8.00,P<0.05).结论 应重视C14呼气实验在消化性溃疡诊疗中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作者:向谦;王永占;岳光平;董刚强;刘哲;张馨;徐云莹;蒲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4蛋白在38例膀胱移行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21/38)、0.0%(0/38).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水平明显明显高于癌旁膀胱组织P<0.05,且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5呈正相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S100A4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肿瘤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极具价值的指标.
作者:蒋小雷;卢东;吴明辉;吴运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多发伤血清IL -6、IL -8、IL-10、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和对照组40例(未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发病就诊后第0.5、1、2、3、5、7d静脉取血,测定两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变化,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多发伤患者IL-6、IL-8、IL -10 、TNF-α的含量在伤后即升高,第1~3天达峰值后开始下降.IL-6、IL-8、TNF-α的含量在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在早期时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能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乌司他丁早期即能降低促炎因子IL-6、IL-8、TNF-α的产生和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产生,抑制多发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宁波;曾杰;李艳;张健;陈仿;刘建;胡卫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目前ICU中多的感染之一.患有VAP的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较长的住院时间.因为仅依靠影像学上出现新的炎性渗出,以及发热、白细胞增高或减少、支气管脓性分泌物等临床标准就诊断有呼吸机相关肺炎,太过于局限了,且很多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单靠临床指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缺乏敏感度.应用气道分泌物培养定量分析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降低病死率.但对于定量分析,目前还不能确定哪一种标本收集方法更加的完美.
作者: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描画与穿孔治疗弱视的疗效差异.方法 160例(320只弱视眼)患儿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方法的对视力提升效果及双眼视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描画组与穿孔组使弱视眼视力进步的有效率及立体视锐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某些情况下穿孔更有利于患儿视力提升及双眼视力恢复.
作者:黄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发现脾脏占位1个月入院.查体:T 36.1℃,P 83次/min,R 20次/min,BP 120/72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部外形正常,全腹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35g/L,白细胞计数4.57×109/L,血小板计数173×109/L,肝肾功正常,肿瘤标志物无特殊.CT示脾脏下份见低密度肿块,部分突出于脾轮廓外,大小约4.1cm×4.2cm,密度均匀,增强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明显,考虑脾脏肿瘤性病变,血管源性肿瘤.
作者:彭昌兵;庄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2008~2011年,纳入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CAD)患者88例(研究组),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自愿者88例(对照组),采集空腹12h血标本,监测血清尿酸(SUA)水平.对两组的SUA进行定量比较并进行年龄、SUA浓度的亚组分析.结果 研究组SU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D患者的S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较正常健康人群更为明显.对CAD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中高水平SUA需予以重视.
作者:任学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4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者的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乳腺癌化疗静脉炎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曾剑;周檎;王君;黄玉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钙离子浓度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00例TIA患者在发病24h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钙离子浓度的测定及头颅CT/MRI检查,6个月后再次复查.结果 24h内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钙离子浓度超出正常值的患者大部分发生脑梗死,预后效果较差.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钙离子浓度可作为评价TIA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患者伤口局部经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引流,再配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治疗.结果 15例患者经自体富血小板治疗后,12例痊愈,3例好转,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郎红梅;金小岚;艾智华;游志清;程莹;万勇;刘君静;邢军;张杨;肖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 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 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王一帆;金健;李霭建;王革平;雷耀昌;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穿术前术后的护理和术中的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行肾脏穿刺活检术手术护理和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肾穿刺术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穿刺术成功率100%.结论 肾脏穿刺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检查,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肛瘘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熏洗组)41例和观察组(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组)41例,后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及术后3、5、7d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术式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便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5、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紫草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疗效较佳,可更快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降低患者的不适.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新活素治疗老年患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新活素.分别在治疗前,用药后7d,记录NT-proBNP,LVEF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结果 7d后,两组的心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NT-proBNP相比于对照组显著降低,而LVEF值显著提高;在此剂量下试验组肝肾功能疗前疗后无显著变化,无低血压发生.结论 用新活素治疗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快速、有效、安全.
作者:石兆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类型斜视手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9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首次小儿斜视矫正术的218例儿童进行分析.其中内斜视76例、外斜视83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18例、分离性垂直斜视11例、A-V综合征9例及其他先天性特殊类型斜视21例.术后平均随访8.5年.观察术后正位率.结果 218例患儿中,外斜视组83例患儿有45例手术后眼位变化完全正位,正位率为54.22%.内斜视组76例患儿有21例手术后眼位变化完全正位,正位率为27.63%.其他类型斜视组59例患儿有14例完全正位,正位率为23.73%.结论 针对儿童不同类型斜视原因,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与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远期疗效.
作者:央京;多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B 水平显著上升,TBIL、AST、AL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B、TBIL、AST、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甘露消毒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H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KLK11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LK11在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KLK1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其在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的表达(P=0.016,P=0.013);KLK11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其他类型的卵巢癌组织(P=0.045,P=0.012);早期卵巢癌组织中(Ⅰ/Ⅱ期)KLK11的表达明显高于晚期卵巢癌(Ⅲ/Ⅳ期)(P=0.002,P=0.010);KLK11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关系(P=0.510,P=0.747); KLK11表达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有明显相关性(P=0.027);KLK1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9.3个月和28.9个月(P=0.031).结论 KLK1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提示KLK11的表达失调可能对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岳军;梅立;谢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4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月经量及子宫大小变化.结果 治疗45例患者,44例成功栓塞子宫动脉,1例因术中剧烈疼痛仅栓塞了一侧子宫动脉.术后随访3~12个月,30例(66.7%)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缓解,15例(33.3%)术后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其中5例患者术后6个月开始痛经,但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前.1例(仅栓塞一侧子宫动脉者)在术后6个月妊娠后自行终止妊娠.40例患者术后月经量比术前减少15%~40%,月经周期及经期无明显变化.子宫体积缩小到术前20%~30%,子宫腺肌瘤比术前缩小3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宫腺肌症能保留子宫,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创伤小,恢复快.该方法效果明显,广为患者接受.
作者:杨树环;王志毅;姚红;谭建媛;徐琴;周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微创治疗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效果.方法 对80例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微创取石.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严重情况发生而需改行开放手术.术中一次性取石成功23例,二次取石成功57例.采用单通道取石57例,采用双通道取石23例.62例患者结石被完全取净,18例有小结石残留.结论 皮肾镜微创取石术是一种能有效治疗肾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经皮肾镜微创取石治疗复发性复杂结石具有创伤小,风险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即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商昌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皮肤粘膜受损、肝脾肿大、肝损害、骨和关节损害、黄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36例患儿中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 青霉素是治疗先天性梅毒的首选.早期、足疗程治疗可减少先天性梅毒对患儿的损害.
作者:王小永;魏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