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126例

易新平

关键词: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论治, 疏肝解郁药/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排石中药与内镜结合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全部内镜下取石,术后予利胆排石中药分肝郁气滞型、肝瘀胆滞型、肝胆湿热型、胆腑郁滞型、肝郁脾虚型辨证加减口服.结果:胆总管取石成功率100%.黄疸指数、血清淀粉酶3d内完全降至正常值范围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结论:排石中药能恢复肝脏的分泌功能及促进胆汁的排泄,有消除患者术后腹胀满、大便燥结的热毒炽盛症状的作用.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配合消痔洗剂治疗混合痔64例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消痔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术加用中药消痔洗荆(大黄、黄柏、苍术、马齿苋、生地榆、苦参等)熏洗,每次20min,连续5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手术及1 :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两组均予坐浴后创面换药,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混合痔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配合中药消痔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可疏通经络、疏通气血,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

    作者:张锴;闫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调脂口服液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60例

    目的:观察调脂口服液配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辛伐他汀片,治疗组加服调脂口服液(柴胡、茯苓、泽泻、山楂、鸡内金、丹参、姜黄、何首鸟、大黄、虎杖、决明子),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时照组为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通过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降低血浆及全血比黏度,抑制体内脂质合成、调整肝脏脂质代谢、吸收及促进排泄,减轻肝脏脂肪沉积.

    作者:杨青旭;王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儿清解防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小儿清解防感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获取小儿清解防感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结果: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h.结论:利用佳的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的提取小儿清解防感方中药材的有效组分.

    作者:郭妮;刘满军;赵兴;李凡;王卫锋;袁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推拿和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消瘦38例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推拿和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消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穴贴压(胃、脾、饥点、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交感等穴)为主,结合挑刺四缝穴、捏脊推拿的治疗方法.结果:总有效率92%.结论: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挑刺四缝穴相结合治疗小儿消瘦有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

    作者:朱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降脂疏肝汤治疗脂肪肝30例

    目的:观察降脂疏肝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降脂疏肝汤中药口服,并根据辨证,随证加减.结果:痊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降脂疏肝汤治疗脂肪肝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沈凤梅;孙丽珍;李文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126例

    目的:探讨排石中药与内镜结合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全部内镜下取石,术后予利胆排石中药分肝郁气滞型、肝瘀胆滞型、肝胆湿热型、胆腑郁滞型、肝郁脾虚型辨证加减口服.结果:胆总管取石成功率100%.黄疸指数、血清淀粉酶3d内完全降至正常值范围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结论:排石中药能恢复肝脏的分泌功能及促进胆汁的排泄,有消除患者术后腹胀满、大便燥结的热毒炽盛症状的作用.

    作者:易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二参双甲汤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32例

    目的:探讨二参双甲汤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二参双甲汤加减(苦参、丹参、炙鳖甲、穿山甲、蒲公英、茵陈等)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32例.结果:治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3例.结论:运用自拟二参双甲汤治疗丙肝具有活血解毒利湿之效.

    作者:谢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藏红花致宫外孕流产1例

    患者兰某,女,37岁,学校职工.于2005年4月就诊.自诉前一天夜间腹泻,伴有小腹坠痛、排便感,阴道少量出血,以为单纯腹泻,口服止泻药,而后腹泻好转,腹痛减轻.患者停经35d,发病前一天上午曾开水泡服藏红花,约1.5g左右.妇产科医师嘱其立即B超检查,结果显示:探查子宫略大,内膜厚1.8cm,未见孕囊,双附件未见明显包块,子宫直肠陷窝液性暗区3.6cm,即刻做后穹窿穿刺术,抽出5mL不凝血.

    作者:蒋亚莉;段伦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健脾疏肝法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30例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方剂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疏肝法方剂(白术、陈皮、柴胡、白芍、防风、苏梗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症状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胃、抑木扶土之效.

    作者:黄欣;钱垠;刘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强肌健力方重用黄芪对脾肾两虚大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方,黄芪减量方,单味黄芪对脾肾两虚大鼠体重及血中T3(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rT3(3,3'5'-三碘甲腺原氨酸)、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强肌健力方组、黄芪减量方组、单味黄芪组.第一阶段采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脾虚期),第二阶段采用氢化可的松复制肾虚模型,后形成脾肾两虚证(脾肾两虚期).造模的同时,各组分别给予蒸馏水、强肌健力方、黄芪减量方,单味黄芪灌胃,观察各组动物体重及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动物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脾虚和脾肾两虚两期,T3、T4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SH没有明显变化,rT3脾虚期升高(P<0.05),脾肾两虚期变化不大;各用药组可使体重升高(P<0.05、0.01);脾虚期,各用药组均可使T3、T4明显升高(P<0.01);脾肾两虚期,强肌健力方组可使T3、T4升高,而黄芪减量方组,单味黄芪组只使T4升高;对于rT3的调节,只有强肌健力方和单味黄芪在脾虚期有效果(P<0.01),而黄芪减量方则一直没有效果.结论:强肌健力方对脾肾两虚证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与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其中重用黄芪起着重要作用,对该方的疗效有促进作用.

    作者:赵慧;王立峰;陈芝喜;李志强;陈津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0例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改善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ACEI类、利尿剂、小剂量倍他乐克(心功能IV级者心力衰竭控制后才开始服用)、小剂量地高辛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等)4粒,每天3次,经1个月药物洗脱期后,交叉试验,主要观察比较7个月后2组心脏彩超测量LVEF及LVED变化.结果:治疗7个月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LVEF提高率为95.2%,LVED较前缩小6.5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使扩大的左心室缩小,改善心功能,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作者:朱学莉;常快乐;于军;唐礼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温阳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应立足于标本兼治,提出温阳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以培补肾阳之温煦,健脾土之运化,扶肝脏之调节,并佐以行气、活血、利水等方法,以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恢复肝脏的生理功能.结果:肝硬化腹水,总以水邪停留为患,但治水当以温补脾肾为主,利水为辅,阳气充足,蒸腾气化有权,水邪自消.结论:肝硬化腹水的病机特点是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滞、血瘀、水蓄互结腹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阳虚,尤其以肾阳虚衰才是疾病的根本,气滞、瘀血、水停又是因虚致实之标证.

    作者:段喜乐;高风琴;成冬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败酱草的临床新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刘华为教授应用温病学理论谈甲流H1N1的辨治

    刘华为教授应用温病学的理论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对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及治疗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了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优势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治疗该类疾病时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马战平;屈小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4例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和格列喹酮片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作者:柳传鸿;沈桂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合力牵引配合磁疗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97例

    目的:对复合力牵引配合磁疗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按照3:2数字随机法设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复合力牵引辅以磁疗)97例与对照组(传统牵引辅以磁疗)6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合力牵引治疗组患者,头晕、头昏、恶心、呕吐或头疼、颈项部疼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疗程缩短,有效率达92.78%以上.结论:复合力牵引辅以磁疗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杨俊生;侯晓桦;贾虹;王瑞芳;彭南;王亚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配合良附丸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45例

    笔者近年来,根据患者胃脘痛的症状,结合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并结合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原则,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良附丸加减治疗浅表性胃炎患者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唐芝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概述

    本文通过对以往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从西医、中医两方面系统的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刘鉴;周琪;刘洁;何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针配合补益肝肾中药治疗肩周炎30例

    目的:应用腹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方法:上风湿点、商曲、滑肉门、中脘穴以中医腹针全息理论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与常规穴位针刺配合中药作为对照组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体针配合中药疗法(8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既能发挥体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且痛苦小并避免了因局部刺激而导致疗程延长.

    作者:贾蓉;赵芝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当归炮制品及有效成分变化

    目的:分析当归经不同炮制后,其所含成分发生了变化.方法:为了适应临床治疗需要可采用炮、炒、煮等不同炮制方法.结果: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则发生相应变化,随炮制温度升高阿魏酸含量降低,而Ni2+、Ca2+含量增加.结论:补血活血、止痛以生品为佳,止血则以炭品为宜.

    作者:黄丽;靳庆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