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军
本文通过对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研究,及犀角地黄汤配伍意义研究,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作者:钱振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对202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黄芪、炙甘草、砂仁、广木香等)加减治疗,连用4周为1疗程,结束后复查B超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3%,临床症状改善.复查B超显示胆囊切面内径长,横径及长、横径乘积均有明显增加,表明胆囊萎缩情况有明显改善(P值均<0.01).结论:香砂六君汤治疗萎缩性胆囊炎有健脾益胃、行气消胀的功效.
作者:吴学勤;马鹏;刘敏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心脾除寒湿方治疗静脉瘀积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予益心脾除寒湿方(山药、白术、人参、煅龙骨、煅龙齿、茯苓等)治疗,对照组予迈之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溃疡变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脾除寒湿方有益心脾、除寒湿之效.
作者:朱其恩;赵西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对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将32例患者分为四组,分为提插强刺激组、提插弱刺激组、捻转强刺激组、捻转弱刺激组,观察给予不同针刺刺激后四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结果:统计学处理后,对于肠呜音恢复时间,提插强刺激组和捻转弱刺激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后排气时间,提插强刺激与捻转强刺激、捻转弱刺激之间,提插弱刺激与捻转弱刺激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排便时间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对于VIP,四组病人术前血管活性肠肽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第2天四组病人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治疗后均有回升趋势,提插弱刺激组和捻转弱刺激组病人血浆VIP含量在治疗后与提插强刺激组和捻转强刺激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刺激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的影响较弱刺激好,同样的刺激量下提插较捻转的对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影响大,提插强刺激对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由于其他三种.
作者:吕光;孙立明;李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方剂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疏肝法方剂(白术、陈皮、柴胡、白芍、防风、苏梗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症状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胃、抑木扶土之效.
作者:黄欣;钱垠;刘青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对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改善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ACEI类、利尿剂、小剂量倍他乐克(心功能IV级者心力衰竭控制后才开始服用)、小剂量地高辛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等)4粒,每天3次,经1个月药物洗脱期后,交叉试验,主要观察比较7个月后2组心脏彩超测量LVEF及LVED变化.结果:治疗7个月后,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LVEF提高率为95.2%,LVED较前缩小6.5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使扩大的左心室缩小,改善心功能,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作用.
作者:朱学莉;常快乐;于军;唐礼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芳香化湿法治疗组(藿香、佩兰、砂仁、蔻仁、菖蒲、降香、豆豉、杏仁、桔梗、厚朴、半夏等)和苦参素对照组各60例,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清阴转率、滴度变化及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随访时滴度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半年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化湿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为明确的抗病毒疗效,且能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贾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黄解毒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内毒素检测0.01Eu/mL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黄解毒汤(茯苓、薏米、赤芍、白及、黄芩、大黄、紫草、儿茶等)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内毒素、肝功能、症状等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黄解毒汤保留灌肠可快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毛毛;李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不孕症的病因不外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失调而引起.原发不孕多由先天肾气不充,肝肾阴血不足,冲任亏虚,胞脉失养,不能摄精成孕,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郁脾虚,冲任失调而致不孕,或因平素过食生冷、感受寒邪,寒客胞宫而不孕.继发不孕症多由产后、人流术后,饮食起居不慎,复感外邪,损伤冲任阻遏气机或恣食肥甘厚味所致.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脂疏肝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降脂疏肝汤中药口服,并根据辨证,随证加减.结果:痊愈20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降脂疏肝汤治疗脂肪肝具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者:沈凤梅;孙丽珍;李文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降逆汤(法半夏、柴胡、白芍、佛手、旋覆花、代赭石、桃仁等)结合西药(吗丁啉、铝碳酸镁颗粒),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逆汤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效.
作者:成坤;张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对复合力牵引配合磁疗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按照3:2数字随机法设计,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复合力牵引辅以磁疗)97例与对照组(传统牵引辅以磁疗)6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应用复合力牵引治疗组患者,头晕、头昏、恶心、呕吐或头疼、颈项部疼痛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疗程缩短,有效率达92.78%以上.结论:复合力牵引辅以磁疗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杨俊生;侯晓桦;贾虹;王瑞芳;彭南;王亚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Slit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6h、1d、7d取损伤局部脊髓组织,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测定损伤后脊髓组织内Slit2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电针组和药物组均能显著升高脊髓损伤6h、1d、7d后脊髓组织中Slit2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Slit2 mRNA表达均升高,并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组与电针组相比较,电针组Slit2 mRNA表达略高于药物组,但无显著性差(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Slit-2 mRNA表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对轴突的正确导向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尹明锡;宋金铃;时素华;宋萌;耿直;郑光华;李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拗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三拗芎葶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除空白组外,其他5组均行哮喘造模,三拗芎葶合荆不同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组给予相应剂量地塞米松腹腔注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NGF及NGFmRNA的表达,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哮喘组大鼠NGF及NGFmRNA在气道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三拗芎葶合剂各剂量组和地塞米松则能明显降低大鼠NGF及NGFmRNA表达(P<0.05).结论:三拗芎葶合剂能抑制哮喘大鼠NGF的表达,并抑制炎性细胞的分泌,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荆阳;杨仁旭;贾晓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过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以针刺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配合耳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能抑制亢进的食欲,促进能量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作者:王素芳;王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配合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四君子汤和痛泻要方为基础,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两组连服8周为1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汤和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的功效.
作者:周君丰;胡敏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推拿和挑刺四缝穴治疗小儿消瘦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穴贴压(胃、脾、饥点、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交感等穴)为主,结合挑刺四缝穴、捏脊推拿的治疗方法.结果:总有效率92%.结论:耳穴贴压结合捏脊、挑刺四缝穴相结合治疗小儿消瘦有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
作者:朱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中医传统理论多认为神志病与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神志病的病因根本是脾胃功能的失调,故此论述神志病应从脾胃论治.方法:主要从神志病的两个重要物质基础血和气入手,通过脾主血统血、胃气乃一身之气及脾胃气机转输、濡养五脏的生理病理基础来阐述脾胃与神志病的关系,同时结合历代医家临床从脾胃论治神志病取得的良好效果以及现代关于脑肠肽、肠脑等研究成果来说明神志病与脾胃的重要关系.结论:从脾胃论治神志病是临床的重要治则.
作者:崔晓;赵仓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金氏肾炎汤(生地、薏苡仁、茯苓、金银花、连翘、大蓟、小蓟、白术、黄柏等)加减治疗慢性肾炎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35%(P<0.05),24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中医证侯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补肾降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保华;单丽娟;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