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光;孙立明;李平
本文通过对以往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学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从西医、中医两方面系统的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作者:刘鉴;周琪;刘洁;何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亚健康失眠状态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其相关的中医体质特征、心理、应对方式等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广州、成都、杭州、上海等地体检人群,并对其中的亚健康失眠状态人群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亚健康失眠状态以20~29岁年龄段人群发生率高,以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多见,职业特点以党政机关办事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与劳累过度、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问题等应激事件有密切相关.亚健康失眠状态人员中医体质主要以阳虚体质为主;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社会应对方式趋向以消极应对为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水平(P<0.05).结论:干预亚健康失眠状态是心身相关的失衡状态,需要综合考虑对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调整方法,避免特定应激事件的发生并注重中医对阳虚质人群的重点干预.
作者:黄鹂;杨志敏;老膺荣;杨小波;原嘉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西医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脾虚气郁,寒热错杂型的患者,用自拟健脾解郁消痞汤(党参、川芎、神由、麦芽、枳实、茯苓等)治疗1疗程.结果:显效2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88.46%.结论:用健脾解郁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健脾行气,调和寒热,消痞除满的疗效.
作者:刘惠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及病因病机.方法:对天津市养老院520名老人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确诊183例为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结果:老年性痴呆常见的证候要素为阴虚、血虚、气虚、痰、火、血瘀;主要涉及脏腑为肾肝心脾.结论:老年性痴呆并非单一因素引起,三焦气化失常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作者:胡起超;于涛;韩景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柴芍承气汤(柴胡、白芍、枳实、厚朴、玄明粉、木香、黄芩等)治疗,并随症加减.疗程均为2周.观察腹痛、腹胀等症状以及测血尿淀粉酶、血钙、C反应蛋白、血常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另外行腹部CT观察胰腺形态.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血钙、C反应蛋白的下降以及并发症的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有疏肝利胆,泄热通腑的功效.
作者:李积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总结张燕萍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论治疗效,探寻对该病行之有效的治法.方法:观察分析风邪郁肺、阴虚肺燥不同证型的辨证施治方法,如润肺止咳法、疏风止咳法等治则;总结该病属正虚邪实,强调扶正祛邪在治疗本病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典型病例分析,进一步证实润肺止咳法的疗效.结论:本病的中医治疗,在正确辨证施治的前提下,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代昭欣;苗青;张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汤治疗慢性直、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健脾利湿汤(玄参、桔梗、当归、炒白术、麦冬、炒槐米、茯苓、炒地榆、炒荆芥、甘草、大黄)治疗慢性直、结肠炎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8%.结论:本方具有宣肺润燥,健脾利湿,清热止泻,凉血止血的功效.
作者:刘绍康;柴锋;刘美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通过针刺配合耳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均以针刺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配合耳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能抑制亢进的食欲,促进能量代谢,达到减肥的目的.
作者:王素芳;王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败酱草为败酱科草本植物黄花败酱或白花败酱的根茎、根及全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其性味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习惯用于治疗肠痈(阑尾炎)、肺痈(肺脓疡)、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常用量6~15g.近年来,通过临床验证,本品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提高五海九的质量标准.方法:对五海丸中陈皮、桔梗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陈皮、桔梗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橙皮苷进样量在0.09136mg~0.6395m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n=6)为99.13%,RSD为1.0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五海丸的质量.
作者:周燕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研究,及犀角地黄汤配伍意义研究,探讨犀角地黄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
作者:钱振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术配合中药消痔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术加用中药消痔洗荆(大黄、黄柏、苍术、马齿苋、生地榆、苦参等)熏洗,每次20min,连续5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手术及1 :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0min.两组均予坐浴后创面换药,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混合痔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配合中药消痔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可疏通经络、疏通气血,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
作者:张锴;闫小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当归经不同炮制后,其所含成分发生了变化.方法:为了适应临床治疗需要可采用炮、炒、煮等不同炮制方法.结果:炮制后其有效成分则发生相应变化,随炮制温度升高阿魏酸含量降低,而Ni2+、Ca2+含量增加.结论:补血活血、止痛以生品为佳,止血则以炭品为宜.
作者:黄丽;靳庆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排石中药与内镜结合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全部内镜下取石,术后予利胆排石中药分肝郁气滞型、肝瘀胆滞型、肝胆湿热型、胆腑郁滞型、肝郁脾虚型辨证加减口服.结果:胆总管取石成功率100%.黄疸指数、血清淀粉酶3d内完全降至正常值范围内,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结论:排石中药能恢复肝脏的分泌功能及促进胆汁的排泄,有消除患者术后腹胀满、大便燥结的热毒炽盛症状的作用.
作者:易新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综述了中医药在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奥沙利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显示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的优势,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明娥;谭煌英;薛陆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消痰护肝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痰护肝汤(由泽泻、黄芪、赤芍、郁金、柴胡、金钱草等组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血脂、血糖、B超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痰护肝汤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组织再生,使受损的肝细胞恢复正常来改善肝功能.
作者:祝玉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方法: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应立足于标本兼治,提出温阳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以培补肾阳之温煦,健脾土之运化,扶肝脏之调节,并佐以行气、活血、利水等方法,以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恢复肝脏的生理功能.结果:肝硬化腹水,总以水邪停留为患,但治水当以温补脾肾为主,利水为辅,阳气充足,蒸腾气化有权,水邪自消.结论:肝硬化腹水的病机特点是肝脾肾三脏功能障碍,气滞、血瘀、水蓄互结腹中,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阳虚,尤其以肾阳虚衰才是疾病的根本,气滞、瘀血、水停又是因虚致实之标证.
作者:段喜乐;高风琴;成冬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中医采用外敷滑膜膏(黄柏、大黄、蒲公英、血竭、细辛等),内服四妙散加味(黄柏、苍术、薏米、牛膝、白术、忍冬藤、当归等);西医采用静点青霉素或克林霉素,并结合患侧下肢皮牵引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超过98.3%.结论:采用本法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斌;韩斐斐;全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为28例.两组均给予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薄芝糖肤,疗程1年以上.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B超及肝纤维化等主要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它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公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从增效减毒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及二次开发研究中的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的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清开灵配伍的增效作用、清开灵治疗肝癌增效减毒作用,清开灵的不良反应、新清开灵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增效减毒作用.结论:通过研究复方的增效减毒原理,不断发展开发更多良效方剂,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崔海月;王庆国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