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菲;宋平
目的 总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路径护理经验.方法 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各190例,临床路径护理组采用临床路径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分别统计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优于传统手术组,临床路径组患者出院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依照临床路径的模式实施护理,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使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曾碧;张同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共纳入8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同样手术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间吻合口直径≤2cm、吻合口以上有胆管狭窄、有胆石或胆泥、胆管严重损失、失功肠襻有肠梗阻、上行肠襻长度>70cm及近侧肠襻长度>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表明:吻合口直径≤2cm、失功肠襻有肠梗阻及上行肠襻长度>70cm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与吻合口直径≤2cm、失功肠襻有肠梗阻及上行肠襻长度>70cm相关,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果;邵文生;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组(对照组)23例,两组均以空腹血糖3.9~7.2mmol/L为控制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的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依从性好.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血红蛋白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分析.方法 纳入21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测量其血红蛋白水平,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通过TCD、DSA检查诊断血管痉挛,患者预后情况通过查阅临床病历、电话和信访等获得.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组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低水平组患者组痉挛发生率高、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对于血色素偏低或下降明显的患者应及早予以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伟;毛伯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下双束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19例.结果 19例术后平均随访16.8个月(12~26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完全愈合,仅1例患者残留后抽屉试验阳性,3个月时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2.1分(91~96分).结论 关节镜下双束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简便、安全、微创、可靠的方法,疗效确切.
作者:杨晓;王跃;吕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方法 8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予口服精乌胶囊及复方甘草酸苷,,脱发局部外用本院自制制剂倍他米松溶液,对照组41例仅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及外用药物,1个月为1疗程,观察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万慧颖;刘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会阴部Paget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例会阴部Paget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其他基础疾病护理、局部病灶皮肤清洁及肠道准备,术后加强患者体位护理,术区伤口、皮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及患者会阴部的护理.结果 11例患者伤口愈合好,皮瓣色泽正常,阴茎勃起、排尿功能正常,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局部病灶皮肤护理及有针对性的基础疾病护理、术后加强患者体位护理、伤口皮瓣及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对治疗阴囊Paget病患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建琼;卢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皮肤黄疸指数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64.52,对照组治愈率5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快速消退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采用单双极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 8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于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和对照组(40例,不预先结扎子宫动脉),比较两组子宫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值、术后取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43.51±39.46)min、术中出血量(86.33±61.35)ml、手术前后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差值(7.08±3.85)g/L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子宫大小(12.57±3.81)孕周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输尿管外侧先行结扎子宫动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较大子宫宫旁血管的电凝处理,适合在只有单双极腹腔镜器械的基层应用.
作者:黄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结果 功能性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痊愈率为78.85%,有效率95.51%.其中,I型与Ⅱ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P<0.05).经过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56%.结论 慢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率受到疾病分型的影响,该手术临床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中,无抑郁者58例(43.3%),抑郁者76例(56.7%);抑郁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无抑郁者,体现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 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8个方面,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6例抑郁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HAMD、SF-36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加强针对性的治疗工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宋月平;代京涛;王杏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18F-FDG PET/CT检查中患者出现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原因以及护理对应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行18F-FDG PET/CT检查出现棕色脂肪组织摄取的25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棕色脂肪摄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BAT显影以对称性分布在颈部、锁骨上、腋下和胸椎旁为主.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大多集中冬季寒冷季节.在采取保暖等措施后,棕色脂肪显影明显减少.结论 在冬季,对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青年女性,应注重御寒护理.
作者:范冬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控制糖尿病足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2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一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7例制定糖尿病足医院-家庭联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案.患者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糖尿病足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3个月内糖尿病足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1),6个月内复发率有差异(P<0.05).结论 建立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足复发,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1月22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资料.均采取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取除结石.结果 本组22例均取石顺利,均未出现大出血及肾实质损伤.术后3个月行IVU检查,患肾显影良好,结石消失.结论 采用经肾盂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齐正华;杨胜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人血清蛋白对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5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人血清蛋白;对照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病残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残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清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27岁,无症状,体检时发现右肺尖及第一前肋内侧弧形带状阴影,其下方为一弧形细带状裂隙影,纵形走向,凸面向外,其内为肺密度,终止于奇静脉区,终端呈一倒逗点形态,拟诊断为右上纵膈奇静脉和奇叶,胸部CT检查示右上肺内侧见弓状粗条状致密影,边界光滑清楚,内侧为正常肺组织密度,纵隔窗位上见弓条状阴影,其前段与上腔静脉相连,其他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奇静脉走形变异,并奇叶形成.
作者:陈淑玲;陈爱凤;汪慧英;刘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再次分为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各为2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留置导尿插管时疼痛(VAS评分),术后苏醒期评估术中留置导尿的舒适度.结果 VAS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麻醉前插管组及麻醉后插管组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舒适度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明显优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中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舒适度组间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插管时的疼痛感及术中对留置导尿的不适感,提高了麻醉前后插管患者留置导尿舒适度.
作者:邬术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口服,3次/d;治疗组48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mg口服,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IBS患者症状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华柱;章静;刘涛;陈红光;瞿蕊茜;许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n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前后体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AOPP)及VitE水平的变化,来探讨应用nCPAP对血AOPP和VitE水平的影响及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夜间应用nCPAP无创呼吸机的患者(nCPAP组)各20例,所有入选者在夜间入睡前及晨起抽取空腹肘静脉血,用改良Witko-Sarsat法[3]测定AOPP水平,比色法测定Vit E.结果 对照组患者晨起较睡前AOPP水平明显升高,nCPAP组患者晨起较睡前AOPP浓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晨起AOP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E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重度OSAHS患者应用nCPAP可降低血AOPP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作者:李峥;张泽明;陈晔;潘坤;孟子卜;齐娜;马慧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9月诊治的1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尿路感染的39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尿路感染的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6.7%,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4.6%,尿路感染控制率达到97.4%,两组血糖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病程以及并发症均为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了解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实施更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振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