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月平;代京涛;王杏微
目的 分析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疗效,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 将46例入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800mg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同时加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1000-2000mg/d,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DBIL、IBIL、γ-GT存在差异(P<0.05).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是目前治疗PBC的可考虑首选药物.
作者:田立岩;吉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共纳入8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患者,同时随机抽取90例同样手术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间吻合口直径≤2cm、吻合口以上有胆管狭窄、有胆石或胆泥、胆管严重损失、失功肠襻有肠梗阻、上行肠襻长度>70cm及近侧肠襻长度>2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表明:吻合口直径≤2cm、失功肠襻有肠梗阻及上行肠襻长度>70cm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与吻合口直径≤2cm、失功肠襻有肠梗阻及上行肠襻长度>70cm相关,给予相应的处理,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果;邵文生;曾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保守骨牵引)和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时间指标,定期随访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早期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位满意率(P<0.05)和功能优良率(P<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尿道狭窄、性功能轻度障碍、骶髂关节融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而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易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79例患者,主要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39.2%),其次为饮食习惯不良(25.3%)、心脑血管疾病(20.3%);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0%;给予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升血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计数(R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明显改善.结论 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饮食习惯不良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是预防该疾病的关键.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人血清蛋白对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5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人血清蛋白;对照给予常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病残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病残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清蛋白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可有效地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
作者: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方法 8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予口服精乌胶囊及复方甘草酸苷,,脱发局部外用本院自制制剂倍他米松溶液,对照组41例仅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及外用药物,1个月为1疗程,观察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万慧颖;刘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与复方土槿皮酊治疗足癣的临床对照,观察复方薰衣草酊对足癣等真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2例手足股癣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复方土槿皮酊涂抹,实验组用复方薰衣草酊喷洒.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①实验组治愈率(73.4%)高于对照组(36.2%),P<0.01.②实验组总有效率(89.1%)高于对照组(58.6%),P<0.01.结论 复方薰衣草酊治疗真菌感染治愈率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和平;吴多江;宋辉;吴希;罗学虎;王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皮肤黄疸指数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64.52,对照组治愈率5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快速消退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4例服用抗感冒药致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诊治经过,探讨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4例服用抗感冒药后出现急性口、面颈部或全身肌张力障碍的患者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单独或联合使用苯二氮卓类和抗胆碱药物,患者均在短期内痊愈.结论 急性药源性肌张力障碍病理机制复杂,抗感冒药致病可能与其含有的右沙美芬抗多巴胺受体阻滞作用有关.肌松剂联合抗胆碱药物疗效好,该病预后良好.
作者:许飞;孙红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4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中,无抑郁者58例(43.3%),抑郁者76例(56.7%);抑郁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低于无抑郁者,体现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 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8个方面,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6例抑郁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HAMD、SF-36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并加强针对性的治疗工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应当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宋月平;代京涛;王杏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Metaizeau 法及Metaizeau 法联合撬拨复位在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桡骨颈骨折,平均年龄 9.1 岁;O′BrienⅡ型 12例,Ⅲ型7例.单纯弹性髓内钉固定11例,弹性髓内钉结合撬拨复位8例.结果 全部患儿均获经6~36个月的随访,优14例,良5例,无桡骨头骨骺早闭,缺血坏死,无关节周围异位钙化灶.结论 弹性髓内钉Metaizeau 法,弹性髓内钉Metaizeau 法结合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可靠、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陈姬;王苏明;刘兴存;徐蕴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市社区居民高NHBP患病率及相关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选取成都市五个社区居民,年龄18~80岁,7288例.现场问卷调查,查体,作血管弹性及血生化检查.结果 本组平均47.1岁,高血压为15.5%,高血前期标化患病率为23.25%(男31.4%,女17.9%),其中40~70岁人群为高血压前期高峰,60~69岁达41.1%.双变量相关分析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尿酸、心率,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年龄、尿酸、甘油三酯、LDL均明显相关.高血压前期者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尿酸、肌酐、心率平均水平均较正常血压者高(P<0.01),大、小血管弹性明显降低,同时,有30.3%合并超重(OR 2.31),高甘油三酯血症35.9% (OR 1.59).高血压前期者有44%及34.8%有1及2种危险因素,11.6%合并3种危险因素.结论 HNBP患者占成人约1/4,男性高于女性,危险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常有血管功能及多种代谢异常,并有聚集趋势,应引起广泛关注,并适当干预,从而减少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病.
作者:叶晓平;伍悦蕾;张廷杰;姚园媛;刘建群;唐丹;徐俊波;朱轼;文瑞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2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6个月,院外以尿路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出现肉眼血尿而来我院就诊.病后无排尿困难、尿失禁及尿瘘.既往3年前放置T形节育环避孕,2年前怀孕,在外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检查宫腔内无节育器,以为节育器已经丢失,未行B超及X线检查.此次入院后B超检查提示:膀胱内T形金属异物并强回声包裹,异物与膀胱顶底部相连;摄平片可见盆腔内T形高密度影.膀胱镜检查见一T形金属环以尾丝嵌于膀胱右侧顶底部,金属环表面有结石附着,予以膀胱镜下取出.术后诊断: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膀胱并结石形成.术后恢复顺利,症状消失,无并发症.
作者:尹华军;赖维奇;欧敬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联合灌流(HP+HD)、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HD+HDF)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90例MHD患者,基础治疗相同,随机分为HD、HP+HD、HD+HDF 3组,各30例,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入组时及治疗6个月后的B型利钠肽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B型利钠肽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1和实验组2之间也有一定差异,但P>0.05.结论 三组都能清除尿毒症毒素,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从而达到内环境的平衡,HP+HD与HD+HDF均能更好保护MHD的心脏,改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HD+HP较HDF更优越.
作者:徐吉先;何清莲;王元;李刚;廖红;林俊英;汤玉梅;杜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口服,3次/d;治疗组48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mg口服,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IBS患者症状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华柱;章静;刘涛;陈红光;瞿蕊茜;许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生理性起搏的实现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9例患者(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40例,右心室尖部起搏39例)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心衰的发生率及心脏扩大的情况明显低于右心室尖部起搏组.结论 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作者:倪水清;贺集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2年的院前急救患者共183例,急救手段随机分为喉罩急救和气管插管急救,喉罩组99例,气管插管组84例.比较两组的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喉罩组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气管插管组减少,复苏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喉罩急救同气管插管急救相比,更快速、安全,同样有效,可以替代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院前急救.
作者:李红;亓占中;李小波;李光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急性颞部硬脑膜创伤在1h内和4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救治的急性颞部硬膜外创伤形成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记录选择1h内手术组43例和4h内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综合以上指标判断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Glasgow 预后评分(GOS),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内手术组的疗效优于4h内手术组,可以看出早期手术与良好预后相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禤大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组(对照组)23例,两组均以空腹血糖3.9~7.2mmol/L为控制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的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依从性好.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早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年复发率17.2%、首次复发时间(30.2±5.3)个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7.9%及首次复发时间(25.4±8.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三方面的术后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痛苦,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作者:廖勇;黄建林;安宇;邱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