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目的 研究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人群来源于我院2009年6 月~2012年6 月符合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先调查SIRS在本组患者的发病率,继之以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了解SIRS与临床结局的关联.统计模型采用Pearson 分析模型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 11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建立研究数据集.数据经清理和标准化后进行分析.发现: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SIRS的发生率为68.6%,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入院时GCS评分、有无脑干伤、入院时ISS≥26分有关,各组间比较P<0.05;②将出院时GOS作为结局指标分为死亡组(GOS 1分)、预后不良组(GOS 2~3分)、预后良好组(4~5分),统计发现发生SIRS后将增加病死率和不良预后率,3组间比较P<0.05;③为消除混杂偏倚,按照GOS对入院临床指标进行分层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ISS≥26分、有无脑干伤交互效应明显,多元回归ISS≥26分对SIRS效应值OR值3.73(P=0.032),有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易发生SIRS,与病情轻重有关;SIRS的出现将影响预后;ISS≥26分时,易发SIRS且SIRS将成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李世军;曾俊;刘发建;杨浩;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妇科病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患者实施亲情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9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制定亲情式护理方案,实施亲情式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出院时,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结果 两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住院患者实施亲情式护理,既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又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作者:杨绍平;闵丽华;马倩;郭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控讨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观察1例妊娠期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HE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呈囊实性,囊性部分为良性畸胎瘤,与实性部分有纤维包膜分隔.实性部分瘤细胞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的细胞,另一种为胞质透明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 、a-inhibin、Melan-A、CD99阳性表达.结论 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是类固醇细胞中常见的类型,良性多见.而妊娠期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非常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徐基成;雷龙春;余绍兰;王青青;李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2月进行放疗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理念管理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一体化管理理念干预下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的护理工作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较佳,也更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黄秀兰;覃舒婷;黎一雄;韦小兰;蒙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年龄大于60岁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5例患者中发生跌倒29例,导致跌倒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结论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风险.
作者:徐巍;兰群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2年的院前急救患者共183例,急救手段随机分为喉罩急救和气管插管急救,喉罩组99例,气管插管组84例.比较两组的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喉罩组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气管插管组减少,复苏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喉罩急救同气管插管急救相比,更快速、安全,同样有效,可以替代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院前急救.
作者:李红;亓占中;李小波;李光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急救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2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了系统专业化的急救措施,并对临床急救治疗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急救措施,本组所有患者病情及休克情况均获得明显缓解,且全部顺利度过危险期,无1例死亡,患者抢救成功率高达100%.结论 严重骨盆骨折通常由强大的暴力伤害所致,故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急救时,应强调救治步骤的条理性及专业系统性.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能为患者生命提高良好的保障,显著降低其病死率,更为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及预后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李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组(对照组)23例,两组均以空腹血糖3.9~7.2mmol/L为控制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的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依从性好.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仪对葡萄球菌属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测,与CLSI推荐的D-test法比较,终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诱导耐药基因予以确认,对耐药检测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同一株葡萄球菌属细菌同时通过VITEK-2 Compact GP AST-卡以及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属D-test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对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结果不符合者,终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诱导耐药基因予以确认.结果 共检测葡萄球菌属细菌111株,两者结论符合者103株,不符合者8株.经PCR方法验证,纸片扩散法结果与PCR方法符合.其中2株经纸片法测定为阳性,VITEK-2检测后结果为阴性,约1.8%(2/111);6株经纸片法测定为阴性,VITEK-2检测后结果为阳性,约5.4%(6/111).结论 该仪器对检测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准确率约为92.8%,假阳性率约为5.4%,假阴性率约为1.8%.根据风险低原则,该仪器可能造成约2%的葡萄球菌属细菌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漏检.
作者:黄湘宁;喻华;刘华;乔宁;殷琳;张凯;黄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会阴部Paget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例会阴部Paget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其他基础疾病护理、局部病灶皮肤清洁及肠道准备,术后加强患者体位护理,术区伤口、皮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及患者会阴部的护理.结果 11例患者伤口愈合好,皮瓣色泽正常,阴茎勃起、排尿功能正常,患者满意.结论 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局部病灶皮肤护理及有针对性的基础疾病护理、术后加强患者体位护理、伤口皮瓣及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对治疗阴囊Paget病患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建琼;卢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连枷胸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2月我科用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连枷胸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平均(38±2)岁;88例合并血胸、40例合并气胸、5例并开放性血气胸、3例合并胸腔内异物、10例合并肺挫裂伤.术前行胸片、胸部CT及三维重建明确肋骨骨折部位及胸腔脏器损伤情况.气管插管全麻下切开显露肋骨断端,应用环抱式肋骨接骨器行内固定.结果 90例连枷胸患者均治愈,随访1~5年,骨折愈合好,胸廓无畸形,肺复张好.结论 环抱式肋骨接骨器治疗连枷胸疗效好,恢复快,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避免连枷胸的并发症.
作者:谢孔伦;李虹;张正炎;杨庚生;张国柱;王寅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监测PRL型和GH型垂体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PRL型和GH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后将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3、7d及14d的血清PRL、GH、FSH及ACTH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PRL型和GH型垂体瘤患者术前至术后1、3、7d及14d的血清PRL、GH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F及ACTH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全切患者波动大于未全切患者(P均<0.05).结论 PRL型和GH型垂体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监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手术的切除情况.
作者:沈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调查我院2012年全年的门诊抗菌处方,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继而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抗菌处方共17568张,整理并分析门诊处方中的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治疗相关信息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通过Excel表格将上述数据录入后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结果 从使用年龄上分析14岁以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较为常见,可能与其生理特点以致疾病频发有关,从抗菌药物的使用类别、联合用药以及使用途径上分析,处方中大多为头孢类抗菌药物,且多为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联用,静脉注射者居多.DUI值范围0.67~1.05,平均(0.81±0.09).结论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可能与我院近年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逐渐提高有关.
作者:张明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 分析我院26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麻醉方法,总结麻醉管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2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余6例施行全身麻醉,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中死亡,其余均恢复出院.结论 术前提高孕妇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术中避免肺血管阻力增高及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避免静脉回流突然增加及心功能受抑制,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麻醉的基本原则.
作者:舒丽娟;肖菲;宋豪;黄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保守骨牵引)和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时间指标,定期随访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早期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位满意率(P<0.05)和功能优良率(P<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尿道狭窄、性功能轻度障碍、骶髂关节融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而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易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7例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17例发生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按摩压迫子宫、药物等治疗无效,均采用B-lynch缝合行子宫缝扎后止血,有效率为100%,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线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治疗措施之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基层医院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莉;段小琼;刘昌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可以更好的稳定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提高舒适度.
作者:黄菲;宋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提供借鉴资料.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1年9月诊治的11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尿路感染的39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尿路感染的7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6.7%,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4.6%,尿路感染控制率达到97.4%,两组血糖达标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病程以及并发症均为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医务工作者应了解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实施更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作者:张振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背深Ⅱ度烧伤24h内削痂植皮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削痂植皮手术.方法 2004年以来收治的手背深Ⅱ度烧伤42例76只手分为24h内削痂植皮组和传统削痂植皮组.24h内削痂植皮组于伤后24h内行手背削痂植自体中厚皮.传统削痂植皮组于伤后4~7d行手背削痂植自体中厚皮.比较两组皮片成活率、术后感染率、病程长短、手功能恢复等.结果 伤后24h内削痂植皮组皮片成活率、术后感染率、病程长短、手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伤后24h内削痂植皮是手背深Ⅱ度烧伤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轲;邹勇;刘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1月22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资料.均采取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取除结石.结果 本组22例均取石顺利,均未出现大出血及肾实质损伤.术后3个月行IVU检查,患肾显影良好,结石消失.结论 采用经肾盂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齐正华;杨胜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