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急性颞部硬脑膜外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不同手术时间的临床观察

禤大文

关键词:急性, 硬膜外血肿,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颞部硬脑膜创伤在1h内和4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救治的急性颞部硬膜外创伤形成血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程记录选择1h内手术组43例和4h内手术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综合以上指标判断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Glasgow 预后评分(GOS),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内手术组的疗效优于4h内手术组,可以看出早期手术与良好预后相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肾盂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

    目的 探讨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新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11月22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资料.均采取肾盂切开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取除结石.结果 本组22例均取石顺利,均未出现大出血及肾实质损伤.术后3个月行IVU检查,患肾显影良好,结石消失.结论 采用经肾盂切口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鹿角形肾结石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齐正华;杨胜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7月确诊的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和观察组(接受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析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体征发生率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 vs.85.0%,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等容舒张时间、E血流速率、晚期充盈A峰速率及E/A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悸、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和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有肝、肾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可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体征.

    作者:常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与保守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50例骨盆C型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保守骨牵引)和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时间指标,定期随访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早期锻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位满意率(P<0.05)和功能优良率(P<0.01)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尿道狭窄、性功能轻度障碍、骶髂关节融合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效果较好,不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而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易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6月.结果 功能性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痊愈率为78.85%,有效率95.51%.其中,I型与Ⅱ型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Ⅲ型患者(P<0.05).经过6个月随访,所有病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56%.结论 慢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性鼻窦炎患者的有效率受到疾病分型的影响,该手术临床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卵巢囊肿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保守性手术的近远期疗效分析,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47例接受保守性手术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除3 例患者因扭转过紧、时间过长导致卵巢组织坏死行附件切除;术后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术后2周患侧卵巢恢复血流,术后1个月的卵巢血流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卵巢体积、卵泡发育情况和性激素水平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腹部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有切口感染、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开腹或腹腔镜实施保守性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安全有效,近远期疗效均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覃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敏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敏化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术毕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D组,n=30)、芬太尼2μg/kg(F组,n=30).记录各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要求镇痛时间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记录苏醒时(T0) 、苏醒后1h(T1) 、苏醒后2h(T2)时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结果 两组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D 组患者要求镇痛距术毕时间明显长于F组 (P<0.01).D组在T0、T1和T2时点的Ramsay评分均优于F组 (P<0.01),T2时点的VAS评分优于F组 (P<0.01).D组呼吸抑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与F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地佐辛能安全、有效地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术后痛觉敏化的发生.

    作者:蔡兵;李美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 年1月~ 2012 年6月182 例上段输尿管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的资料.结果 172例中重度肾积水患者一期成功取净结石.5例患者术中发现肾积脓,给予肾穿刺造瘘,二期取净结石.5例患者改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后成功取石.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低,经济方便,对病史超过2个月并有中重度积水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

    作者:雷国林;彭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7例剖宫产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17例发生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经按摩压迫子宫、药物等治疗无效,均采用B-lynch缝合行子宫缝扎后止血,有效率为100%,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B-lynch缝线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首选的治疗措施之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成功率高.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基层医院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莉;段小琼;刘昌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波动性高血糖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长期持续慢性高血糖可以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但新近的研究发现,波动性高血糖对机体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波动性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可能与血糖波动产生氧化应激产物激活血管损伤4条途径有关[1].因此,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热点之一.现就从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血糖波动对机体造成氧化应激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凤林;李勤;李世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前期与微量清蛋白尿

    目的 观察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及微量清蛋白尿 (Malb)的关系.方法 258例入选者,按照血压水平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SBP/DBP)<120/80mmHg,高血压前期组:SBP/DBP 121~139/80~89mmHg,高血压组:SBP/DBP≥140/90mmHg.其中高血压前期组按照收缩压水平再分为高血压前期1组(SBP 121~129mmHg),高血压前期2组(SBP 130~139mmHg).测定尿清蛋白排泄率,并比较其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2组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前期1组尿清蛋白排泄率及微量清蛋白尿阳性率虽高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前期组人群已可能出现亚临床肾脏损害.

    作者:翁庆忠;淡雪川;管一平;刘丽;黄守莲;郭箐桦;陈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对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模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经济困窘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HD联合HDF模式治疗肾性贫血患者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患者20例,两组均予EPO静脉注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4周检测Hb、HCT、RBC等指标,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HD联合HDF模式组Hb、HCT、RBC比用药前显著升高,与M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D联合HDF模式可提高EPO治疗ESRD肾性贫血效果,优于MHD.

    作者:马玉华;夏志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79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79例患者,主要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39.2%),其次为饮食习惯不良(25.3%)、心脑血管疾病(20.3%);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0%;给予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升血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计数(R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明显改善.结论 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饮食习惯不良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是预防该疾病的关键.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病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后病情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重点实施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健康指导能有效改善结肠镜下行结直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手术后病情复发率,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β-catenin在肝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β-catenin在胞内异常表达常见于多种原发性肿瘤,本研究拟观察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Envsion法检测33例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22例胆管细胞癌,20例转移性癌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肝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24/33),76%(25/33)和39%(13/33);在胆管细胞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19/22),86%(19/22)和45%(10/22);在转移性癌胞膜/胞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0%(16/20),90%(18/20)和40%(8/20);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率分别是58%(19/33),67%(22/33),0%(0/33)和60%(12/20),70%(14/20),0%(0/20).β-catenin蛋白胞膜/胞质/胞核在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胞膜/胞质/胞核的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β-catenin的过表达提示其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癌的作用.

    作者:王敏;谭小军;朴金松;高蔚樱;赵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2月进行放疗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理念管理下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一体化管理理念干预下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期间的护理工作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管理理念在提高肿瘤放疗护理工作效率中的效果较佳,也更受患者的欢迎.

    作者:黄秀兰;覃舒婷;黎一雄;韦小兰;蒙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我院2012年全年的门诊抗菌处方,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继而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抗菌处方共17568张,整理并分析门诊处方中的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治疗相关信息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通过Excel表格将上述数据录入后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估.结果 从使用年龄上分析14岁以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相对较为常见,可能与其生理特点以致疾病频发有关,从抗菌药物的使用类别、联合用药以及使用途径上分析,处方中大多为头孢类抗菌药物,且多为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联用,静脉注射者居多.DUI值范围0.67~1.05,平均(0.81±0.09).结论 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可能与我院近年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逐渐提高有关.

    作者:张明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选择性部位起搏与传统起搏7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生理性起搏的实现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79例患者(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40例,右心室尖部起搏39例)的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心衰的发生率及心脏扩大的情况明显低于右心室尖部起搏组.结论 右心室间隔部位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作者:倪水清;贺集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水平及其动态改变.方法 窒息组新生儿85例(轻度窒息66例,重度窒息19例),正常对照组56例.将轻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果糖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2~24h及生后第5d的心肌酶谱.结果 ①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增高更明显(P<0.05);②对照组、轻度窒息常规治疗组及果糖治疗组出生5d时的心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出生时显著下降(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增高,窒息程度越重,增高越显著.轻度窒息新生儿无论是否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出生5d时的心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熊复;廖志;张衡;刘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红蛋白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目的 血红蛋白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分析.方法 纳入21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测量其血红蛋白水平,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通过TCD、DSA检查诊断血管痉挛,患者预后情况通过查阅临床病历、电话和信访等获得.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组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低水平组患者组痉挛发生率高、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对于血色素偏低或下降明显的患者应及早予以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伟;毛伯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解痉抗凝治疗对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硫酸镁解痉治疗)和观察组(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分析两组的孕妇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和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并发症及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后的SBP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的24h Pro和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②观察组治疗后的Manin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1min Apgar评分(P<0.05)和5min Apgar评分(P<0.01)均高于对照组;③观察组在窒息(P<0.05)和黄疸(P<0.01)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治疗中的效果较好,不仅降低孕妇的收缩压,并且改善胎儿和新生儿的预后,可在子痫的早期治疗和预防中推广.

    作者:雷艳;胡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