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廖勇;黄建林;安宇;邱明星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早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年复发率17.2%、首次复发时间(30.2±5.3)个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7.9%及首次复发时间(25.4±8.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三方面的术后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痛苦,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及对照组分别再次分为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各为2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留置导尿插管时疼痛(VAS评分),术后苏醒期评估术中留置导尿的舒适度.结果 VAS评分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麻醉前插管组及麻醉后插管组评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舒适度组内比较麻醉后插管组明显优于麻醉前插管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中麻醉前插管组与麻醉后插管组舒适度组间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插管时的疼痛感及术中对留置导尿的不适感,提高了麻醉前后插管患者留置导尿舒适度.

    作者:邬术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波动性高血糖对机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长期持续慢性高血糖可以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但新近的研究发现,波动性高血糖对机体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波动性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可能与血糖波动产生氧化应激产物激活血管损伤4条途径有关[1].因此,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相关性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热点之一.现就从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血糖波动对机体造成氧化应激的影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凤林;李勤;李世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红蛋白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目的 血红蛋白水平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率及预后的相关分析.方法 纳入21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患者,测量其血红蛋白水平,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3组,通过TCD、DSA检查诊断血管痉挛,患者预后情况通过查阅临床病历、电话和信访等获得.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血红蛋白水平组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低水平组患者组痉挛发生率高、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对于血色素偏低或下降明显的患者应及早予以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伟;毛伯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2年的院前急救患者共183例,急救手段随机分为喉罩急救和气管插管急救,喉罩组99例,气管插管组84例.比较两组的置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喉罩组一次性成功率较高,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气管插管组减少,复苏成功率与气管插管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喉罩急救同气管插管急救相比,更快速、安全,同样有效,可以替代气管插管方法进行院前急救.

    作者:李红;亓占中;李小波;李光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

    目的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2009年6月~2011年3月共12例单纯PCL断裂患者,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股骨端使用阻滞螺钉固定,胫骨端使用阻滞螺钉加螺钉栓桩双重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Lysholm评分术前(51±6.3)分,术后末次随访(92±4.5)分,P<0.05;IKDC2000评分术前(49±2.5)分,术后(90±5.6)分,P<0.05;伸膝肌力均达到5级;胫骨后沉征均阴性; 2例术后残留PDTⅠ°阳性,其余均阴性;2例术后存在深蹲膝前痛,其余无膝前痛.结论 采用股四头肌腱带髌骨骨块胫骨双隧道重建PCL治疗单纯PCL断裂效果确切,膝关节稳定性恢复好,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作者:李强;高志;程松苗;胡勇;张旸;郑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血管抑制剂VEGFR2-Fc的检测方法建立与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VEGFR2-Fc)血药浓度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为该药物的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方法 以羊抗人IgG-Fc作为捕获抗体,以生物素标记羊抗人VEGF R2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夹心的BA-ELISA检测方法,并开展方法学试验.结果 标准品的线性范围为28~0.4375ng/ml,相关系数达到0.999;质控浓度(20ng/ml、10ng/ml和5ng/ml)的回收率分别为103.159%、116.092%和102.528%,板内和板间精密度分别是8.87%、3.27%、15.41%和12.38%、7.97%、16.74%;灵敏度为0.25ng/ml.结论 建立的BA-ELISA检测VEGFR2-Fc方法符合生物技术药物的方法学标准,可以用于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作者:晏启明;金家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TA用于外伤年轻恒牙活髓切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和氢氧化钙[Ca(OH)2]对外伤露髓年轻恒牙进行活髓切断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61颗进行活髓切断术,随机分为2组.MTA组32颗,采用MTA盖髓,Ca(OH)2组29颗,采用Ca(OH)2盖髓.术后1、3、6、12、24个月复诊观察疗效.结果 MTA组成功29颗,失败3颗.Ca(OH)2组成功25颗,失败4颗,两组之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是一种有效的活髓切断药物.

    作者:杜芹;田鲲;周村;刘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CPA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AOPP及VitE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n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前后体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AOPP)及VitE水平的变化,来探讨应用nCPAP对血AOPP和VitE水平的影响及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夜间应用nCPAP无创呼吸机的患者(nCPAP组)各20例,所有入选者在夜间入睡前及晨起抽取空腹肘静脉血,用改良Witko-Sarsat法[3]测定AOPP水平,比色法测定Vit E.结果 对照组患者晨起较睡前AOPP水平明显升高,nCPAP组患者晨起较睡前AOPP浓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晨起AOP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E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重度OSAHS患者应用nCPAP可降低血AOPP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作者:李峥;张泽明;陈晔;潘坤;孟子卜;齐娜;马慧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评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组(对照组)23例,两组均以空腹血糖3.9~7.2mmol/L为控制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的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依从性好.

    作者:谢岚;毛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7月确诊的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接受曲美他嗪治疗)和观察组(接受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分析两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体征发生率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 vs.85.0%,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等容舒张时间、E血流速率、晚期充盈A峰速率及E/A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悸、呼吸困难、颈静脉充盈和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有肝、肾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贝拉普利可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体征.

    作者:常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联合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8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术前麻醉;实验组采用丙泊酚与七氟醚联合进行术前麻醉.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镇静诱导时间和插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为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丙泊酚与七氟醚联合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术前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徐连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配合过程和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20例子宫宫肌瘤患者均在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下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并顺利康复出院,局部无血肿、切口无感染.结论 充分的器械准备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必要因素,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不但具备普通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而且避免了由于气腹压力过高引起的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气体血栓、肠麻痹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系数.

    作者:肖群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5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显效24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4.4%;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3例,腹痛2例,均症状轻微;治疗前血清AFP(421.8±79.4)ng/ml,治疗后降低为(286.5±40.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分别为(23.1±7.2)μmol/L、(20.8±5.4)μmol/L、(41.9±7.5)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体力状况评分(PS)、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73.4±6.5)、(2.8±1.0)、(43.6±5.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疗效满意,安全性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董继红;房小红;冉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茵栀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皮肤黄疸指数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4%,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64.52,对照组治愈率51.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快速消退黄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进行电子气管镜检查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90例采用雾化吸入麻醉,B组91例采用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通过声门时心率和指氧饱和度.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通过声门时心率和指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雾化吸入麻醉.

    作者:王俊;欧阳张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复杂性胆管疾病8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治愈,无严重并发症.不过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FT4、FT3与IgG浓度在术后24h都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在术后72h明显恢复(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急性复杂性胆囊切除术较开腹手术对机体的能量代谢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高洪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方法 84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予口服精乌胶囊及复方甘草酸苷,,脱发局部外用本院自制制剂倍他米松溶液,对照组41例仅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及外用药物,1个月为1疗程,观察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7%和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乌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敏;万慧颖;刘杨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79例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并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就诊的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79例患者,主要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39.2%),其次为饮食习惯不良(25.3%)、心脑血管疾病(20.3%);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0%;给予叶酸、维生素B12以及升血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计数(R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均明显改善.结论 我院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为消化系统疾病、饮食习惯不良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是预防该疾病的关键.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院-家庭联合护理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控制糖尿病足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2 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一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7例制定糖尿病足医院-家庭联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案.患者好转出院后定期随访糖尿病足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3个月内糖尿病足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1),6个月内复发率有差异(P<0.05).结论 建立医院-家庭联合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足复发,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早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年复发率17.2%、首次复发时间(30.2±5.3)个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7.9%及首次复发时间(25.4±8.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三方面的术后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痛苦,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作者:廖勇;黄建林;安宇;邱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